第56章 廢物利用

就好像大唐最初用各族蠻兵爲戰士,羅馬帝國僱傭蠻族兵。甚至當年的大食國用突厥僱傭兵,其實都是一個道理!

這個時候的野蠻人,文明未開,最容易被驅使。怕就是怕的是把這些蠻族給養熟了之後,學會了奸詐。見識到了文明,花了心肝。

再加上自己用了這些蠻夷,驅馳的時間久了,就忘記了戒備。甚至連自己本身的武力都開始放下。

到了這個時候,往往蠻族的武力反而反客爲主。造成巨大的動亂。

一如當年大唐帝國的安史之亂,羅馬帝國被蠻族軍隊攻破,大食國也被突厥人給征服。

所幸的是,這三大帝國本身都有強大的文化底蘊。反過來把這些空有武力的蠻族給融合了進去。

以至於,當年從森林裡面走出來的各路野蠻人,不論是凱爾特人,還是日耳曼人所建立的諸多國家,個個都自認爲是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其實呢,連人種構成都不一樣了……

而阿拔斯王朝,也就是所謂的黑衣大食,更是在9世紀中葉以後,從中亞來的突厥人逐漸取得權勢。

突厥將領掌握軍權,任意廢立甚至殺害哈里發。哈里發完全成爲他們手中的傀儡。

最後更是建立了薩曼王朝、白益王朝、伽色尼王朝、塞爾柱帝國等等一系列的國家。

至於大唐,就更加不必多說了!

文大天師深明歷史,自然十分清楚這個道理。但是他有信心。給這些土著人來個整體改造。

再加上扶桑離中土數萬裡之遙,這就又是不同了。最後再有宗教手段進行控制。總之,文飛相信。在他掌控之下,不會出現這種反噬其主的事情。

這些甚深謀略,卻不是給阮大鋮這種庸人所知道的。

事實上,文大天師看中阮大鋮,只是看中了一點罷了。不管阮大鋮此人人品到底如何,歷史記載有沒差錯。總之,阮大鋮此人有才。卻是不假。

文大天師要此等人,就是爲了發揮這些貨色的坐大用處,傳播先進文明去……

等這次回到扶桑之後。文大天師甚至要開始從小教育各地土著漢話漢字。日後更要常常派出船隊,儘量把中土移民送到扶桑去。

就還是這句話,這些庸人就不必知道這麼許多了。

這個時候,一個乾瘦老頭。渾身發抖的說道:“天師。我們快走吧。不能呆在這裡了,萬一東虜的援兵到了。可就糟了……”

文大天師連眼角也都不想瞅一下這個傢伙,這老頭在明末文壇上,同樣也是鼎鼎大名。當然,此人最爲出名的卻是氣節……一絲也無……

這傢伙就是與吳偉業、錢謙益並稱爲“江左三大家”的龔鼎孳。在歷史上都以無恥著稱。

這貨在明亡後,可以用“闖來則降闖,滿來則降滿”形容。氣節淪喪,至於極點。風流放蕩。不拘男女。在父親去世奔喪之時尤放浪形骸,夜夜狂歡。

在滿清朝廷之中當官可謂是盡心盡力。只是連他主子都看不過這種無恥小人,乾隆三十四年,詔奪其諡。入了貳臣傳。

明末文人大都無能無恥的多,但是像是龔鼎孳這樣的極品,卻不是常見。文大天師也是抱着廢物利用的心態。把這貨色丟到扶桑去,搞一些文化建設工作。

有時候,文大天師都在鬱悶。其他朝代,到了最後,都有無數仁人志士蜂擁而起,意圖力挽狂瀾。

偏偏就是在這大明朝,到了最後,卻就鮮見的有什麼人才出現。害的文大天師想按照歷史,尋幾個有用的人才都十分困難。

不過龔鼎孳的話,還是讓阮大鋮慌張起來。也跟着勸道:“天師,見好就收吧?我等只帶着兩千人手,又無戰馬。若是東虜反應過來,可就來不及了啊……”

這話說的倒也有些道理,只是文大天師這次帶着兩千飛雲部的戰士,可不是來遼東旅遊的!

不過像是這些貨色,只是帶着他們來見識一下厲害。真的動手起來,反倒礙手礙腳,還要花費心思保護他們,卻也太過麻煩了。

因此,文大天師對於嘯風吩咐道:“你帶着諸位大人回到皮島上去,等我幾天……”

嘯風悍然道:“天師以爲我怕死麼?某等願意跟隨天師殺東虜,博個封侯拜相!”

文飛一笑,這等粗魯武人,兇惡海盜這個時候,就比這些無能文人看起來要可愛的多了。

百無一用是書生啊!

“不必,我會請朝廷重開東江鎮。到時候便請朝廷封你爲東江鎮的總兵,就在這滿清的後方,拖他們的後腿!”

總兵?

嘯風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只要是儒家文化圈子的,就沒有不想當官的。便是海盜當的再大,手下幾萬人馬,縱橫七大洋。又哪裡比得上朝廷的一紙冊封?

海盜做的再大,死後還是海盜。但是要做了大明的命官回去,那可就是光耀門楣,衣錦還鄉了。

“總兵幾品?”嘯風眼睛發亮問道。

阮大鋮等人個個熟悉朝廷制度,這總兵是差事官,原本並無品級。

不過這些人老奸巨猾的,哪裡會這般回答,紛紛叫道:“當年毛文龍坐鎮東江的時候是“總鎮總兵”,官居一品銜。現在嘯風大人再爲東江鎮總兵,起碼也是一品!”

“一品啊?”嘯風想起當年還沒有出海的時候,見到過七品芝麻官。下鄉的時候,一地的富戶豪紳跪拜。後面打着旗幟,吹着鑼鼓,威風的不可一世。

想不到,自己現在居然能做一品官啊!嘯風立刻感動,大聲跪下,說道:“末將,願爲大人效死!馬上就回東江島上去!”

說起來,東江島又叫做皮島。東西15裡,南北10裡,島嶼基本不生草木,並不算大。

但是,在明末皮島位於遼東、朝鮮、後金之間,北岸海面80裡即抵後金界,其東北海即朝鮮,關聯三方,位置衝要。

在北宋時空,文大天師就派出過人馬佔領此地,以之襲擊女真人的後方。

這一次,文大天師更是帶領了一隻龐大的艦隊,駛過了皮島,直接在鎮江堡附近上岸。

這個鎮江自然不是江蘇鎮江,而是在遼東半島與朝鮮半島之間,鴨綠江畔的一座城堡。當年也是毛文龍抗清時候所建,現在卻都是成了一片廢墟。

要說袁崇煥是東虜奸細,自然不怎麼可能。但是此人志大才疏,再加上剛愎自用,對於抗清大局是破壞的多,建設的少,卻是真的了。

只單單說此人擅殺毛文龍,就是犯下絕大的錯誤。當然,也給自己挖了半截墳坑……

千載功過,一直到了後世都還沒有蓋棺定論。文大天師自然也沒有這個閒心來管這些過去了的事情。

他對嘯風拍拍肩膀,嘯風的骨頭立刻都軟了大半。聽着文大天師耳提面命:“你這個東江鎮總兵擔子不小啊……那個倭寇清夫人已經死了,這片航路卻不能丟,要把持住……”

嘯風立刻表示忠心:“末將現在已經是朝廷命官,再不做海盜勾當!”

文大天師斜眼望他,發覺洗腳上岸的人真的是更要愛惜羽毛。於是笑道:“誰說讓你做海盜了,只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如今太子殿下坐鎮伏波城,這海上也該是我大明所有。你這個總兵官,卻也要把這海路給管好纔是!”

這話一說,嘯風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末將定然不負所托!”

文大天師也懶得管這廝是真傻,還是裝傻。只要自己那強大的艦隊在,就不怕這廝不好聽話。

可惜自己手下實在是乏人可用,要不然定然分其權力。要不然,整個南洋,以至於到東洋,都在其勢力籠罩之下,時間長了,怕就有尾大不掉之患。

實在不行,那就要把跟着自己回到中土的舍韋勒留下來,來制衡嘯風了。

這是權術!卻也沒有辦法,在沒有完善的組織體系,有效的制衡之下,就只能靠權術上的人事安排來制衡了。

儘管權術上的制衡,最爲脆弱。就像是那位斜陽草樹,尋常巷陌的劉寄奴一般。北伐中原,以南方軍隊的兵力,在北魏強大的騎兵虎視眈眈之下,硬生生的虎口拔牙。將後秦滅掉,奪取關中。

此役可謂是輝煌,困難到了極點。可惜後來孫恩的殘部盧循再次起義,在他老家造反。劉裕不得已,留下部下駐紮關中,自己帶兵回去平叛。

只是可惜的是,劉裕一走。手下留下來互相監視的衆位統兵將領就開始互相不信任,窩裡鬥起來……結果卻被北魏得了便宜,最後佔據了關中……

文大天師現在就覺得,自己遇到了同樣的困境。他還要回到扶桑去,只有他親自坐鎮,纔可能收服扶桑各種勢力,化爲海外漢土。

但是自己一離開,就再不能監控這南洋,誰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情……

說來說去,自己手下還是缺少有用的,可以值得信賴的人才啊!

第73章 炸河第23章 易洛魁聯盟第二十七章第31章 小心地震第6章 洪水肆虐第42章 血祭魔神 無邊孽海第37章 權力的真諦第2章 悍馬h3和大駕玉輅第41章 血祭 邪佛第85章 建築方案第29章 觸類旁通第22章 拔野古第27章 整合教派第20章 王黼第50章 氣運天意第19章 一萬年江山第56章 招安和香火第26章 簡直就是喪心病狂啊!第53章 抽身走人第39章 五氣圓滿第29章 毛皮生意第44章 天師的奴隸第10章 上門要人第27章 黴運當頭 鬼迷心竅第59章 神秘的發掘第45章 又見羅真人第12章 啓程偷襲第22章 戰神的勇武第6章 發動 逼宮第22章 信文大天師者,得永生第43章 小人之心第36章 水猴子第35章 水中怪物第47章 神人相見第35章 龍王廟第5章 這是手雞第119章 收徒弟第48章 蠻族的襲擊第3章 難道是鼠疫?第54章 九階經籙第20章 莫名其妙吃敗仗的吐蕃人第27章 龍氣第61章 心狠手毒第63章 古老的遺蹟第12章 有眼不識高人第12章 溫柔鄉第20章 一步一年第20章 蒸汽鐵船第34章 元磁神光第42章 投胎轉世第24章 “靈”第8章 人心苦不足第38章 火藥武器第9章 電影和鎧甲第44章 曼哈頓島第38章 忌憚第23章 陰司審案第51章 海上的爭鋒第32章 拉陳泥丸入夥第7章 顯現神通第12章 風水陣局第51章 拐騙人口第66章 圓光術第4章 傳屍之病第13章 地下的秘密第26章 鬼帝法相的厲害第22章 分神顯化第39章 禪定深處 性光通明第43章 茅山黃澄第44章 相繼中招第2章 神兵利器啊!第5章 趙佶的憤怒第35章 吾主昊天第18章 火燒谷 將軍廟第9章 道不同不相爲謀第12章 被追捕第10章 資金壓力第44章 龍虎山 張繼先第69章 牛耕和碼耕第39章 儒家的力量第23章 木馬計第64章 老傑克和丹格其利第19章 倉儲式物流第114章 天師的傳說第20章 太陽和黑夜第51章 分神附體第53章 神霄三師第17章 大金光咒第3章 天師慈悲第67章 王富貴的請求第49章 茅山劉混康第19章 一槍爆頭第23章 陰司審案第32章 山雨欲來第12章 君臣的商量第3章 收服海盜第62章 開壇抓鬼第17章 張叔夜要築天都堡第23章 陰司審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