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讓韓氏的辯解之詞,變得蒼白無力。
這種辯解的話,同時也在北境數萬文人學子的聯合上疏,萬民請命的呼聲之中,徹底變成了狡辯。
羣從的眼睛是雪亮的。
韓氏犯了衆怒,也事實事。
病臥在榻的太后娘娘,也躺不住了。
第二日早朝, 就讓沈姑姑扶上了金殿:“案件的真相如何,眼下葉大人還在調查,在案件徹底查清之前,韓閣老並朝中所有韓氏子弟,都回府好好歇着去,也別在朝中引發一些不必要的爭端,以免誤了朝事。”
韓閣老自然不服,當即跪地:“太后娘娘此舉, 實在有所偏頗……”
虞閣老當即忍不住了,懟了他一臉:“你韓氏族,可是西安響噹噹的名門望族,堪稱北境士族之典範。。”
韓閣老敏銳地感覺,這恐怕不是什麼好話,但這也是事實,他也不能說一個“不”字,一起打起了精神來應對。
果然!
“但是,”虞閣老話鋒一轉,言辭一下變得犀利:“前有北境士紳聯合僞造莫須有的罪名,殘害周厲王闔府,後有你北境士紳故態復萌,污衊中傷韶懿郡主,陷害武穆王,北境士紳藐視朝綱法紀, 挑釁天家威嚴, 無視皇家體統, 欺君犯上, 是爲大逆不道, 這也是事實。”
這一番話,直接戳到了韓閣老的肺管子:“虞閣老,你莫要信口開河,周厲王一案,所有涉案人員皆已……”
齊大人截斷了他的話:“微臣以爲,虞閣老所言甚是,韓氏既然以陝西第一世族自詡,那麼所代表的就是陝西所有士族,眼下劉大根一案,受害的是韶懿郡主和武穆定北王,茲事體大,韓氏族在洗脫嫌疑之前,沒有資格繼續參與朝事。”
朝臣們紛紛附合。
韓閣老一行人,“撲通”地跪到地上:“太后娘娘,我韓氏族世代忠君,對朝廷,對天家,絕對半分不敬之心……”
“住口,”太后娘娘厲聲喝止:“韶懿郡主去北境,是哀家並朝臣們一致促成,你北境士紳大肆宣揚韶懿郡主目無綱常,禍亂法紀,是不是也要扣哀家一頂後宮干政,禍亂綱常,牝雞司晨的罪名?”
韓閣老雖然不滿保皇黨,藉着韶懿郡主的盛名,在朝中無往不利,但也只敢在心裡不滿,頓時不敢再說半句。
“北方十餘地區,皆遭了旱災,受災的百姓高達了二千多萬,逃荒的百姓達到四五百萬,可真正活着逃荒到遼東的,卻不足二百萬人,龍城正是京三地的門戶,眼下正聚集了一百多萬災民,與京兆只隔了一道門戶,”太后娘娘聲音淡淡地:“流民一天得不到安置,在座的各位就能高枕無憂?”
韓閣老把心都提到了嗓子眼裡,太后娘娘的意思很明顯,百姓們正在受災,可北境的士紳,卻不思捐助災民,還在忙着爭鬥。
置百姓死活於何地?
置朝廷法度於何地?
置大周社稷於何地?
太后娘娘沉聲問:“敢問諸卿,當初朝廷爲什麼要頒下國策,將災民安置到遼東?”
滿朝上下,無人敢接此話。
太后娘娘也不在意,只道:“其一,災民們大肆涌入京兆,在城外集結成勢,已經嚴重威脅了京中的安穩;”
“其二,遼東一帶,距離受災的北方地區較近,災民們逃荒到遼東,尚有一條活路;”
“其三,遼東地廣人稀,可以容納百萬以計的災民,三十萬幽軍也能震懾災民,以免災民聚集成勢,暴亂頻發;”
“其四,遼東一帶並沒有受到旱災影響,韶懿郡主種出了高產的番薯,可以在遼東推廣種植,長遠打算,災民們可以在那兒休養生息;”
“其五,是北境有商道,士紳們手中的物資,可以援助災民。”
蔓帳裡傳出急促的咳嗽聲,太后娘娘也並沒有遮掩。
聽着這一聲趕一聲,彷彿一時半會也止不住的咳嗽,以及蔓帳後面,影影綽綽伺候的人影,朝臣們心思各異,各懷鬼胎。
咳嗽又持續了一小會,漸漸低了下來,太后娘娘嘶啞的聲音再度傳出:“當時提議在北境頒發國策,將災民安置到遼東時,在座的衆卿,都是雙手贊成,這並不是哀家獨斷專行,也不是後宮干政後的結果。”
受災的正是北方地區,而京兆又是大周朝的都城,乃天子治下,權貴雲集之地,是整個大周朝最繁榮之地。
在老百姓看來,京裡的大老爺們,就是從指縫裡漏點吃的,也夠他們過活了,百姓們受了災,不往京兆跑?還能往哪處跑?
如果當時,不頒發國策,京郊外的流民,只會越來越多,而關閉城門,只是一時之計,若朝廷一直不作爲,不想辦法安置災民,始終將流民拒之門外,大周朝將會暴發一場,反周的風潮,後果不堪設想。
而當時,整個大周朝北方地區,只有遼東一帶還肯收容流民,設了流民收容營,朝臣們這纔想出了這招“禍水東引”的法子。
太后娘娘停了一下話,又道:“如今百多萬流民,都到了遼東,流民到處流竄,聚衆成勢,暴亂頻發的局面是解決了,你們一個個安穩了,踏實了,就想過河拆橋,撂挑子不管了,將這燙手的山芋,徹底扔給武穆王?”
這話說得直白,令人無法反駁。
韓閣老爲首的北方士紳,之所以膽敢敷衍國策,是因爲收容營裡出不出事,那都是武穆王和地方官府的責任。
武穆王就算拼着不被朝廷問罪,也會將流民的事擺平。
當然了,就算出點什麼事,三十萬幽軍呢?也不至於鎮壓不了一幫暴民,橫豎也威脅不了他們。
事後武穆王被朝廷問罪,那就更好了。
不然武穆王收容了流民,在大周名望水漲船高,到時候藩王的身份,對武穆王就不是掣髒,被壓制的反倒會成爲北境士紳。
比起藩王,士紳對朝廷的威脅就小了很多。
朝廷也不會真的拿士紳怎麼樣。
大不了,等士紳敷衍國策一事東窗事發了,就推一幫小士紳出來背鍋當替死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