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
雖然在仕途中備受擠壓冷落,但另起爐竈後,曾經的劣勢已不再製掣,雖然還是微不足道,但一切已有摧拉崩塌之勢。
建元一年蘭秋,凡心的騎兵開始席捲無定河流域,傳奇光環的加持和訓練有素的士兵使他基本上沒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隊伍也從最開始的兩千人迅速增加到萬餘人。
他的士兵人數增長很快,作戰更是爭先恐後,勇猛無比,這得益於凡心制定的兩條政策。一是無論出身,皆可參軍。在荒原的青廷以及嶺內的大人,參軍都是氏族大夫等貴族的特權,這是一種莫大的榮譽,底層的貧苦大衆是沒有機會的。底層出身的凡心對此深惡痛絕,徹底推翻了這項制約。他的隊伍不問出身,只要考覈過關,爲能是用,完全靠戰績獲得使用提升,這極大激發了廣大搖民和荒人的入伍熱情。
二是獲得的土地,分給征戰的士兵。如果說上一條規定保證了凡心擁有源源不斷的兵員,這一條就是最大程度上調動了部屬奮勇爭先的激情,因爲說不準你攻佔的這片土地很有可能就會分配給你。這條規定同時也鞏固了戰鬥成果,因爲大家都會誓死捍衛自己已經到手的東西。這其中,星盟任勞任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直到這時,凡心的突然崛起才逐漸引起了其他幾個氏族和部落的注意。
由於他地處偏隅,資源匱乏,力量還在成長孕育,此刻招來其他勢力的警惕是極其危險的,形勢危在旦夕。
當時的荒原,幕非部佔據着與大漠一嶺相隔的西北平原,渡雲部佔據與黃金平原一嶺之隔的瀾江流域,從極部率領大小氏族佔據着青都南望城的京畿地區,少和部則佔領了瀾江沖積而成的莽浮平原。幕非、渡雲、從極、少和都是青的名門大族,在青廷手握重權,青亡後獨領一方。佔據最北部極寒地區的是荒人部落符禺,東北角落裡蜷縮着荒人太華部落,控制了血河池區域。這些人都是舉事較早的,在大浪淘沙中享受到了先揭竿而起的紅利。
此時,與凡心接壤的是血河池的部落天虞和莽浮平原的少和。凡心與部將仔細分析了當前的情況,天虞部落在無定河下游,雖然荒人戰鬥力很強,但與自己並無太多牽扯,自己的軍中也多是荒人部族,存在天然的親近感,不存在緊迫的威脅。而少和是青的遺老,自己原來就由少和部管轄,莽浮平原又居高臨下,扼制着凡心的咽喉,如一把利劍高懸,隨時都有可能掉下。
凡心決定先發制人,建元一年暮商,凡心親率一萬人馬向少和發起了攻擊。作爲正統出身的少和從未把凡心看在眼裡,況且自己手中還握着六萬正規軍,在這千里冰封的時節,佔據地利優勢的他做夢也沒想到凡心會率先對自己展開攻擊。
少和準備不足,匆忙應戰,不到七天全員便潰不成軍,對戰變成了一場追逐。這也是凡心的雜牌軍第一次挑戰荒原上不可一世的正規軍,他的士卒由起初的緊張變得異常興奮,不到一個月就拿下了整個莽浮平原。
解決了少和部,凡心終於不用如鯁在喉,時時看人臉色的境況得以暫緩。
這麼多年從寄人籬下、任人差使的局面終於結束,他終於有了自己的立身之地。莽浮平原的大勝也使得凡心的名號更加傳奇,追隨者雲涌風起。
但是,隨着凡心取代少和,這也引起了周圍其他勢力的極大不安,他們開始正視這個對手,企圖趁其還未繼續壯大就把他消滅在荒原的東南隅。
其中,渡雲部在大軍師毛犢的籌謀下,看得比較準,動手也比較快。建元一年龍潛,趁凡心尚未從戰爭中恢復,立足未穩,渡雲部率先向他發起了攻擊。由於敵軍進攻有序,凡心還處在戰後恢復,準備不足,應對無序,渡雲的兩路大軍很快就踏上了莽浮平原。
柔能克剛,若能勝強。
於是,凡心開始不計一城一地的得失,果斷放棄一些土地,快速進行收縮,以空間換取時間,讓渡雲部的人馬全部開進了莽浮平原腹地。完成集結後,凡心迅速做出了應對,他做出了一個大膽的舉動。他令景若和星盟死死拖住渡雲的兩路大軍,自己則親率四千騎兵從兩路大軍中間的縫隙悄悄穿過,直奔渡雲中樞鹹陰城而去。
這是一個不成功便成仁的舉動。
鹹陰城中所有人都在爲前線的連連告捷而喜悅,就連渡雲自己都認爲不日就會結束這場輕而易舉的戰爭。雖然渡雲是傾巢出動,但鹹陰城依然有八千士兵,倘若認真職守,凡心仍然不會有太大機會。
當士兵來報凡心來襲時,渡雲竟然醉眼婆娑地以爲自己出現了幻覺,未予搭理,只是安靜地靠在案几前繼續尋歡作樂。當凡心的鐵騎破城而入,衝至眼前時,渡雲只剩下一聲目瞪口呆的嘆息。
凡心直搗黃龍,打掉了渡雲不說,更讓大哲毛犢看到了這個年輕人身上的勇氣和潛力。與渡雲的執意用事不一樣,凡心善納良言,對毛犢也更加推崇和信任,此後凡心的身邊便一直有毛犢的形跡。
渡雲兩路大軍接報鹹陰城遇襲戰報,立即星夜回援。景若和星盟已經快堅持不住,此刻趁機反攻,渡雲兩路大軍軍心渙散,無心戀戰。再加上凡心回軍,逐個擊破,兩路大軍一路慘敗,四萬大軍被兩萬人追殺,死傷大半,被圍之人悉數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