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出兵之爭

京口陷落的消息跟隨着敗兵和逃亡民夫很快傳到了建業,引起建業百姓和朝野的一片恐慌,誰也沒有想到戰爭會來得如此之快,他們甚至還沒有準備好,京口便陷落了。

對於普通百姓,漢軍在京口登陸意味着戰爭開始,立刻引發了物資的搶購風潮,在短短半天時間內,僅有的十幾家店鋪的各種生活物品都被搶購一空,黑市中的糧價暴漲,鬥米超過千錢。

恐慌之下,甚至還出現了雙向逃亡潮,城內的婦孺和老人紛紛向城外涌去,準備逃離秣陵縣,而城外的居民則想逃進縣城內避難,使城門口擁擠成一團。

而對於官員和軍隊,漢軍在京口登陸意味着建業和毗陵郡、吳郡的聯繫被切斷,江東被切割成兩個戰場,而是否要奪回京口則在朝中引起了強烈的爭論。

建業宮議事堂內,百餘名文武高官聚集一堂,討論江東軍下一步的行動,他們分爲兩派,一派以呂蒙爲主的少壯派,強烈要求奪回京口,重振江東軍士氣。

而另一派則是以張昭和程普爲首的保守派,主張保存實力,和漢軍主力決戰,而不要把有限的兵力消耗在奪回京口那樣的戰役之上。

孫權則陰沉着臉色坐在上首,他一言不發,也不干涉衆人的爭論,臉上陰晴不定,誰也不知他在想什麼?

“軍師和老將軍爲何如此懼戰?”

呂蒙的聲音很高,聽得出他的內心極爲憤怒,他大聲對張昭和程普道:“乎戰者,勇氣也!若我們眼睜睜望着京口失陷,不思去奪回它,卻要接受失敗,這隻會使士氣更加低迷,使軍隊更加厭戰”

呂蒙因爲憤怒而不再顧及禮節,這卻讓極爲重視上下尊卑和等級秩序的程普心中十分不滿,在程普看來,呂蒙不過是毛頭小子,資歷尚淺,卻敢痛斥自己懼戰,讓程普十分惱火,他冷冷道:“呂都督說話請注意一點,這裡不是軍營,也不是酒館,這裡是建業宮,請注意自己的身份!”

“我說的是事實!”

“事實就是我懼戰嗎?”

程普重重哼了一聲,“我隨先主討伐黃巾、征戰沙場之時,你恐怕還在吃奶,你懂得什麼是戰爭,懂得什麼叫勇氣,什麼是懼戰?你又有什麼資格指責我?”

“你!”呂蒙氣得渾身發抖,指着程普一句話說不出來。

這時張昭笑着打圓場道:“呂都督也不必生氣,我們只是就事論事,我當然也希望能奪回京口,但事情不是那麼簡單,我們須面對現實,不能意氣用事。”

呂蒙不再理睬程普,回頭問張昭道:“請問軍師,我們需要面對什麼現實?”

“很簡單,我們要奪回京口,必須需要出兵,那請問呂都督,我們需要出多少軍隊?是從建業出兵,還是從吳郡出兵?如果從建業出兵,那麼建業城外江面上的漢軍怎麼應對?如果從吳郡出兵,那麼會稽郡的漢軍會不會趁機北上?”

“軍師太偏激了,出兵奪回京口並非要動用多少軍隊,畢竟京口只有一萬敵軍,我們只須出兩萬軍應對便可,可從建業和吳郡各調一萬軍,南北夾攻京口,面對我們的優勢兵力,甘寧只能選擇撤退。”

“然後呢?”

程普冷笑着問道:“我們是不是將兩萬軍就守在京口,防止他們再次進攻京口,假如漢軍不再進攻京口,轉而進攻別處,我們是不是再派兩萬軍去堵截?”

“若是老將軍這樣的想法,我們什麼都別做了,只管守住建業,任由漢軍去佔領江東算了。”

雙方脣槍舌劍,互不相讓,這時孫權忽然站起身,重重哼了一聲,轉身從側門離開了內堂,議事堂內頓時安靜下來,張昭、程普等人各自哂笑,也離開了議事堂,堂內只留下呂蒙和一衆大將,呂蒙長嘆一聲,“吳侯自有決策,不是我們能左右,我們只管執行命令吧!”

衆人也感覺到吳侯無心奪回京口,只得跟着呂蒙鬱鬱不樂而去。

孫權回到書房便立刻令道:“讓張軍師和程老將軍來見我!”

停一下,他又吩咐道:“把呂都督也請來!”

孫權並非不想奪回京口,他也知道京口被佔,意味着吳郡和建業之間失去了聯繫,將整個江東隔成兩個戰場,但從剛纔的辯論中,他發現那些極力要求出兵奪回京口的大將普遍比較衝動,考慮問題比較簡單,這使他對奪回京口沒有信心。

片刻,張昭和程普走進了孫權書房,程普本來已很少過問軍政事務,大多在家中養病,但這一次他或許也意識到形勢危急,主動參與到軍政事務之中。

孫權見兩人進來,便擺擺手道:“不用行禮了,請坐吧!”

張昭和程普坐下,這時,呂蒙也快步走進書房,孫權也令他坐下,對他們三人道:“在我這裡,三位就不要再爭吵,可以各抒己見,我們需要做出一個決策。”

張昭首先道:“啓稟吳侯,微臣並非不想奪回京口,只是微臣覺得應該權衡利弊,採用最有效的應對之策。”

孫權點點頭,“軍師之言深合我意,現在形勢複雜,確實不能輕舉妄動,但京口是戰略之地,失去它使我們十分被動,我又覺得應該儘快奪回來,所以心中左右爲難,我想聽聽軍師和老將軍的睿智之言。”

呂蒙已經意識到吳侯找自己來,並非是讓自己做決策,而是讓自己執行決策,他也不再多言,靜靜坐在一旁,程普得意地瞥了他一眼,接着張昭剛纔的話題道:“老臣的意思也並非放棄京口,只是漢軍主力未到,我們不能過早地被甘寧軍隊牽住手腳,一旦我們軍隊陷在京口,而這時漢軍主力到來,建業防禦兵力不足,後果不堪設想。”

張昭也接口道:“程老將軍說得對,甘寧爲何突然攻打京口,他的目的是什麼?我想並非是要截斷吳郡和建業之間聯繫那麼簡單,更有可能是打亂我們的部署,我們進兵,他就撤走,我們退兵,他又再次回來,如此來回調動,我們會陷入極大的被動之中,所以微臣建議暫時按兵不動,先觀望漢軍主力,如果漢軍主力從蕪湖進入溧水,那我們就立刻出兵奪回京口,如果漢軍主力並不是去太湖,而是殺來建業,那便可令吳郡之軍北上,同樣奪回京口。”

這時,呂蒙再也忍不住道:“如果漢軍主力是分兵兩路,一路去吳郡,一路來建業,那又該怎麼辦?”

“那就不要管京口,建業和吳郡各自應對!”

這時孫權點了點頭,他終於認可了張昭的方案,他對呂蒙道:“我明白呂都督的心情,京口失陷,誰心中都不好過,但我們要顧全大局,要考慮我們的事情,本身我們兵力不足,以弱戰強,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可能逢敵必戰,不能和漢軍硬拼,我們只能集中兵力應對漢軍主力,不管勝負,我們成敗只能在此一舉。”

呂蒙起身施禮道:“卑職遵從吳侯之令!”

“好!你去安撫衆將,告訴他們爲何不能立即奪回京口,平靜他們的情緒,嚴守建業!”

“卑職遵令!”

呂蒙行一禮,匆匆去了,孫權又對張昭道:“秣陵混亂,民心不穩,我已令謝將軍關閉城門,不準民衆進出,軍師要安排好糧食配給,穩住秣陵民心。”

“請吳侯放心,老臣這就去安排。”

張昭也起身去了,這時,房間裡只有孫權和程普兩人,孫權瞥了一眼程普,這才冷冷道:“我覺得很奇怪,似乎漢軍知道我們的軍隊部署,精準地出兵京口,我懷疑江東高官中有人暗通漢軍,老將軍說說看,此人會是誰呢?”

程普心中猛地一跳,急忙起身道:“微臣也不知會是誰,但微臣向吳侯保證,微臣絕不會出賣江東。”

“是嗎?”

孫權淡淡道:“老將軍這樣說,我就放心了。”

程普悄悄擦一下額頭上的汗,又道:“或許並沒有人出賣情報,而是漢軍斥候厲害,吳侯多慮了。”

“我也是這樣希望,但江東身處逆境,難免會有人爲了自己的利益而出賣江東,老將軍,我們不得不防啊!”

孫權說到這,目光銳利地注視着程普,江東軍隊的部署,只有五個人知道詳情,這五個人中他最不相信的就是程普,畢竟程普當年曾支持過孫賁,最近又忽然活躍起來,着實令他心生懷疑,但孫權也沒有證據,他只能含蓄地警告程普。

,!

第289章 路遇賢才第136章 奪權第404章 謀奪江陵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332章 法正的心思第914章 合縱連橫(下)第859章 久攻不克第1092章 攻城血戰第83章 進營第802章 啓程北上第761章 江東風雲(五)第1036章 江東末路(下)第900章 勸降陳羣第975章 城下之盟第670章 第二戰線第355章 蘄春風雲(三)第230章 商船出事第986章 河西對策第161章 誘兵第124章 誰給誰下馬威第123章 風雲聚柴桑第725章 苛刻條件第1103章 中原大戰(二)第444章 應對西擴第833章 有穴來風第10章 劉景升的煩惱第484章 運籌帷幄第956章 突襲葉城第1088章 龍骨水車第878章 幷州匈奴第735章 出使漢軍第1112章 苛刻條件第7章 給於禁的迷魂湯第613章 南陽有變第58章 才高遮貌醜第209章 江夏書院第668章 上方谷(上)第103章 關鍵證人第1033章 秣陵城破第969章 簽發手令第452章 舉棋不定第861章 斥候遭遇第403章 消息泄露第877章 高明的抉擇第1070章 誰的責任第942章 爭奪烏程第770章 江東風雲(十四)第773章 江東風雲(十七)第760章 江東風雲(四)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786章 新年私訪第389章 赤壁大戰(下)第44章 常山玉真子第755章 兵敗餘河第888章 喬蓮心思第218章 危機突發第1044章 再搬新家第884章 士卒譁變第394章 最後的心結第787章 假金案(上)第188章 彭澤生變第136章 奪權第1089章 出征前夕第207章 風雲聚襄陽第292章 彰顯誠意第140章 大軍壓境第37章 少女人質第882章 半渡而擊第795章 雙面間諜第886章 單于之死第237章 宜城收官第384章 真正的勁敵第575章 危急關頭第617章 嚴懲不貸第80章 初獲良才第559章 春寒料峭第502章 劉璋變卦第77章 新野急報第252章 主帥之爭第673章 南陽牽制第438章 孫權的抉擇第904章 傀儡天子第684章 智取街亭(下)第820章 烏桓消息第992章 最後通牒第869章 再施困計第1035章 江東末路(上)第427章 新的威脅第200章 途中遇險第341章 血戰當陽第217章 不擇手段第758章 江東風雲(二)第647章 鄴都風起(中)第927章 暗流湍急第428章 周瑜到來第789章 事非簡單第79章 刀下留人第194章 武昌奪權第734章 四郡易手第115章 出人意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