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第149章 八仙過海(白銀盟主6)

bookmark

“唉……罷了罷了,起來吧,朕是急切了一些,然諸位臣工也該體諒苦衷。東南倭寇才平息了幾十年,如若再度興起該由何人應對?”

面對所有大臣的反對,皇帝黑着臉、揹着手在房間裡轉悠了十多圈,才隨着一聲長長的嘆息,收回了御駕親征的建議。

但事情至此並沒結束,皇帝又提出個很現實也很嚇人的假設。如果海匪和當年的倭寇一般厲害,或者根本就是倭寇捲土重來,朝廷該怎麼對付。

事實上這種可能性不僅有,還很大。當年倭寇鬧得最歡時也沒敢北上攻擊重兵把守的天津衛,那裡不光有炮臺還有三衛正規軍,是朝廷中樞的門戶!現在真來了,很顯然規模不小。

“……選忠勇之士統領天津三衛!”聽到皇帝的問題,沈鯉趕緊站起來回答。他和沈一貫、朱賡的處事原則截然相反。內閣首輔不能遇事退縮,必須要第一個衝上去爲皇帝排憂解難,才配得上這份殊榮。

“選誰?倭寇乘船而至來去如風,哪位卿家可以下海追剿,誰家兵將又能通曉陸戰、水戰?”可惜他這種只有態度沒有具體細節的務虛之言沒讓皇帝停止追究,提出來的問題一個比一個尖銳。

“……”這下內閣大學士、六部九卿們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希望對方出面回答。

喊喊口號、互拆牆角不用擔責任,可是推薦將領剿滅海匪是要連帶的,一個不小心,不光事情做不好還得吃瓜落。當年就有不少朝中重臣因爲推薦將領剿滅倭寇不利而丟官貶職,血淋淋的教訓不可忽視。

更要命的是經過上百年的海禁政策禁錮,朝廷在建造海船、培養航海人員、研究海戰技術方面早就落伍了,就算不計個人得失願意爲朝廷推薦合用人才,也沒地方找去,總不能隨便抓個漕運將官來充數。

“唉……既然衆卿家沒有合適的人選,朕這裡倒是有份奏摺很有意思。王承恩,拿去傳看!”皇帝的臉色更難看了,誰當領導也不願意看到手下人遇事無措,那不成廢物了,養着何用?

但此時再去從頭追究責任顯然沒什麼意義,隨着第二次長長的嘆息,皇帝揮了揮手,讓小太監把一份厚厚的奏摺呈了上來,端端正正的舉在內閣首輔沈鯉面前。

“……陛下,此舉頗爲不妥,海船耗費巨大且極易傾覆,如今太倉空虛,難以爲繼啊!”沈鯉只看了一小半,雙手就開始微微顫抖,強忍着看完,神色極爲凝重,態度也極爲堅決,反對!

“莫要急,待衆卿家傳看完畢再商議不遲!”而此時的皇帝反倒古井不波了,端坐在書案後面,饒有興致的欣賞着大學士們平時用來批閱奏本的各種型號毛筆。

還找了張白紙親手試試,和大學士們的字比了比,臉上浮現出滿意的笑容。好像寫字太爛不是因爲技藝不佳,而是毛筆不趁手。聽到沈鯉的發言,頭都沒擡,又拿了張白紙繼續練字。 “嗯,誰來說一說,漕運總督袁可立所建大帆船能否如他所言,可乘風破浪在大海上如履平地?”

待到那本厚厚的奏本重新回到小太監手裡,皇帝才放下毛筆,拿起紙張,笑眯眯的開始提問。紙上根本沒有字,而是一條船,尖頭收尾,船底圓鼓鼓的三桅大帆船!

“……”沒人回答,無論內閣大學士還是六部九卿,說起陸地作戰來還能籠統的講一講,可是涉及到航海問題就真是一無所知了。

現在是皇帝的正式詢問,所回答的每個字、每句話都必須有依據,哪怕是民間傳說呢也得有才成,毫無依據的胡說八道等於欺君罔上,重罪!

“袁總督在奏摺裡註明,這條船比任何海盜船都快捷堅固,不光無畏箭矢還能抵禦佛郎機人的火炮射擊。若其上也配置火炮若干,在大海上能暢行無阻,區區海盜不足爲慮。衆卿家對這番說辭可有疑問?”

看到大臣們一言不發,洪濤有些失望。原本指望某位不學無術的尚書或者大學士張嘴就來,被記錄在案,日後可以隨時找他們麻煩呢,沒想到這些官場老油條如此謹慎職業,面對未知事物居然半個字不吐。

但不說話也有不說話的對策,現在我說你們聽着,沒有質疑就等於默認,默認了就等於同意。然後皇帝的建議就成了全體通過的聖旨,誰不執行誰就是戲耍皇帝,大不敬,也是重罪!

“陛下,袁可立所言不足爲信,應派重臣親至天津衛仔細查明之後再做定奪。”眼見在船隻性能方面無法提出合理質疑,左都御史溫純乾脆改變了策略,要以袁可立本人爲突破口。

明代的統兵之人,無論文官還是武將,在作戰之後往往會報喜不報憂,斬敵十人說成一百人,殺敵一百就得成千上萬了。

這種習慣已經成了官場套路,沒人會在數字上特別針對。但慣例畢竟不是律法,如果非要較真的話,百分百屬於隱瞞軍報,罪過也不小。

聽皇帝的意思,好像要啓用袁可立大規模建造海船,光靠內容空洞的直諫無法阻止。要是能找個罪名把袁可立搞臭,倒是可以做到釜底抽薪。人都沒了,建造海船自然也就跟着沒了。

這也是朝廷爭鬥裡很常用且很管用的招數之一,不知道有多少能幹事且願意幹事的人才,抱着一腔熱血低頭猛幹多年,最終卻倒在這類盤外招上。

是人就沒有沒毛病的,只要想找都能找到,找不到的肯定不是人。所以這種招數用了上千年也不落伍,經常能起到奇效。

“朕已經命御馬監提督鄒義前去查驗,溫愛卿也可派御史前往,以防混淆視聽。”

只可惜屢試不爽的殺招失靈了,這就是有心算無心的結果。洪濤謀劃這一步已經有十幾年了,其中各種變化全都經過反覆斟酌,不敢說萬無一失,但只要不脫離朝堂爭鬥的常規操作那就誰也翻不出浪花,兵來將擋水來土屯!

第701章 頑疾194.第194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545.第545章 毫無懸念303.第303章 南海匪患2第945章 黔國公沐家590.第590章 徇私情520.第520章 晉商3027 雪中送炭第937章 將在外321.第321章 贗品第1019章 戰爭的規矩290.第290章 南邊有隻雞第912章 以退爲進600.第600章 投其所好384.第384章 得加錢!403.第403章 戰報335.第335章 不同以往606.第606章 和老天賭富貴655.第655章 大刀闊斧第971章 樟腦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第709章 金融預警第915章 西域大勝580.第580章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第874章 明人不說暗話第843章 隱患第912章 以退爲進第941章 攤牌528.第528章 鴻門宴503.第503章 另類狀元588.第588章 出征第955章 十年之後2228.第228章 遼東鉅變2329.第329章 敏感話題2361.第361章 喜訊連連第692章 維和部隊016 先露一小手第1031章 紮緊籬笆442.第442章 日新月異2503.第503章 另類狀元538.第538章 船廠鎮625.第625章 當堂分贓第1008章 海上輕騎兵第840章 英雄末路第958章 十年之後5485.第485章 賣個破綻452.第452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第865章 厲兵秣馬173.第173章 司馬遷二世124.第124章 小疏忽第921章 海軍的問題第967章 小琉球大基地4221.第221章 意外2第701章 頑疾220.第220章 意外358.第358章 攔路虎404.第404章 戰報2467.第467章 大買賣3373.第373章 圖上談兵422.第422章 新與舊183.第183章 舉起屠刀246.第246章 算賬時間第990章 神秘艦隊第810章 三品黑淑人004 體會414.第414章 京城保衛戰9579.第579章 最後的榮譽3第753章 新軍制6第1066章 彼此彼此第665章 觸目驚心621.第621章 開疆拓土230.第230章 遼東鉅變4第697章 天師駕到013 意外所得286.第286章 重用外戚374.第374章 圖上談兵2第1073章 多事之地第759章 愛好和平268.第268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4543.第543章 大國風範654.第654章 新時代的開啓3第685章 見面不如聞名306.第306章 南海匪患5415.第415章 京城保衛戰10132.第132章 人是鐵飯是鋼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第981章 科恩總督2557.第557章 積極備戰007 東宮2第748章 新軍制178.第178章 糧荒3第932章 沙廉港3512.第512章 惡向膽邊生132.第132章 人是鐵飯是鋼051 不擇手段第971章 樟腦200.第200章 在大大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第1098章 小國琉球440.第440章 真假美猴王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