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第184章 輕輕落下

bookmark

“先由各省提刑按察使司查明,確有其事者交由三法司定疑讞,都察院糾核,大理寺平決。”洪濤想都沒想就把人選給定了,顯然是提前有所準備。

“這、這……”但王安聽了皇帝給出的人選之後直接就石化了,光張嘴說不出話,滿臉全是錯愕,想掩飾都掩飾不住那種。

他實在想不通皇帝爲什麼一會兒英明果斷一會兒又糊塗軟弱,既然已經和官員們撕破臉了,爲何還要讓各省按察使司和三法司來審理案件?

這等於是讓當爹的審查親兒子,折騰了半天雷聲大雨點小,其結果不用看到最後都能想出來。無非就是找幾個倒黴蛋當替罪羊,把罪責往他們頭上一推,再弄個畏罪自殺啥的一死百了。

“嘿嘿嘿,連你都知道無用,那朕就放心了。朕可不想大開殺戒,殺了他們也沒用,接替的官員只會更變本加厲。十年寒窗苦讀,好不容易做了官,不爲自家撈些好處說不通的,換誰都是一個樣子。

你知道歷朝歷代貪腐、冗官、派系鬥爭、土地兼併之類的問題爲什麼永遠得不到解決嗎?不是皇帝不夠聖明,也不是官員不夠用心,而是解決問題的人就是製造問題的人。

假如你是御史,發現了當縣官的父親貪墨會揭發嗎?換做朕肯定不會,充其量是規勸其儘快收手,不要做得太過分,說不定還要指點一二把漏洞補上。

朝臣們誰都不是石頭縫裡蹦出來的,全有家人親朋,也就全面臨着這個問題。他們越能幹缺陷就越嚴重,直到再也無法撐下去轟然倒塌。

大明延續了二百多年,問題已經積累到了一個非常嚴重的程度,如果不徹底改變,拖不了多少年也會倒塌。想根除談何容易,不能急,得慢慢調養,先把身體弄結實點,再把爛肉一點點挖掉。”

王安想的沒錯,靠系統本身來糾錯是不可能的,這套系統在設計的時候就沒考慮到自愈問題,沒有自我完善的功能。

洪濤也不是疏忽了,而是故意爲之。鬥爭分很多種,有的一氣呵成,有的堅持不懈,到底該怎麼選擇,不是拍腦袋憑喜好,得根據實際情況具體分析。

目前朝廷每個機構部門運轉得都不順滑,這就不是局部不匹配了,而是整套系統出了毛病。如果是機械設備,可能就得重新設計製造,但國家政府沒法停,全盤推到重來不現實,必須帶病工作。

這時就得有所取捨了,什麼零部件可以先替換,什麼地方最好不要動,哪怕爲此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也得硬着頭皮忍,保證系統不停擺。

官員集團是系統的一部分,還是不能動的那一部分。別看他們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卻可以讓這架龐大的機器勉強運轉起來。沒有他們,洪濤就算滿腦子全是真理,依舊只能眼睜睜看着國家停擺。

但話又說回來了,也不是一點都不能碰,算計好利弊,替換掉一些不太關鍵的小部件、緊緊螺絲、上上潤滑油也是可以的。

縱容《半月談》和《東林旬講》隔空對噴、創建剿匪提督衙門、發佈《推恩令》、派李贄去兩廣推廣新農作物種植、誘惑民間資本投入現代化工廠、利用《賑災新法》打擊官僚資本,就是在一步步小幅度的改變系統。只是這次把官僚資本傷得有點深了,再窮追猛打下去容易把人逼急眼。俗話說的好,狗急了跳牆、兔子急了咬人,在自己的實力逐步上升階段,時間就是天然的盟友,拖的時間越長局面對自己越有利。

讓各省按察使司和三法司負責掃尾工作,就是皇帝在佔足了便宜之後表示出來的善意,不打算再繼續追究擴大打擊面。如果翻譯成語言,應該是這麼說的:

伱們私底下都幹了啥朕心裡和明鏡一樣,本來應該查出一個抓一個、抄一家、砍一族的,但念在大家還得在一口鍋裡混飯吃,以前的事情到此爲止,今後不管心裡咋想,手底下必須有點分寸,別那麼沒眼力見兒,什麼錢都想掙!

到底有沒有效果呢?官員集團顯然也沒準備好,不想馬上和皇帝發生激烈的正面衝突。第二天內閣就把草擬好的詔書送了進來,基本是按照皇帝意思寫的,稍加潤色,拿給中書舍人謄寫一番,用了印就是聖旨。

爲了迴應這份善解人意,吏部沒再雞蛋裡挑骨頭,痛痛快快的批准了皇帝的舉薦,調左光斗等一批新晉年輕官員到河南、河北、山西、陝西受災州府任地方官,一邊恢復生產生活一邊大興水利建設。

戶部也破天荒的沒多廢話,主動拿出20萬兩銀子專款,用來支援水利建設,夠不夠的是個心意。工部則把各地巡河官員也抽調了一些,派往災區配合工作,有點上下一心的感覺了。

反正這一波好人是讓皇帝給百分百裝到了,掏腰包買糧食費盡心思運往災區,成了災民們口中的萬家生佛;下旨嚴查發國難財的地方官員和商人,儼然是位不官官相護的明君。

但最爲民間稱道的還是大興水利,如果因爲老天爺喜怒無常發了水遭了旱,百姓們並不太責怪朝廷,畢竟皇帝沒有老天爺官大,真管不了。

可若是因爲河渠堤壩年久失修,讓本來能挺過去的災情變得愈發嚴重了,必須連官員帶皇帝一起罵。你們整天錦衣玉食,光收稅盤剝卻不顧民間疾苦,全該死!

現在皇帝下了旨、派了人、籌集了糧食還掏了銀子,專門要在受災嚴重的地區大興水利建設,比送來多少賑災糧都更暖人心。

糧食吃完了就沒了,總不能年年等着皇帝掏腰包,可要把水利設施弄好了,當地民衆能受益幾十甚至上百年,積大德了!

用李贄的話講,他遠在廣東都聽到了陛下的英名,福建老家那邊有些受災地區更是把皇帝像和媽祖像擺在一起,日日祭拜。

365.第365章 好運來了誰也擋不住第724章 擠兌4第697章 天師駕到第936章 孟族的報復第966章 小琉球大基地3第719章 月港第674章 戰略佈局2122.第122章 拔膿膏2第775章 任重道遠2第930章 沙廉港089 報紙296.第296章 二桃殺三士044 早朝2第980章 科恩總督第948章 一鯨落萬物生096 骯髒的學名叫政治028 好事多磨501.第501章 趁熱打鐵第1058章 歐洲代表團2第866章 戛然而止第1043章 規劃亞洲2第1109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530.第530章 何爲兵615.第615章 反應挺快第913章 故意示弱075 舌戰羣儒3466.第466章 大買賣2635.第635章 幫佛祖清理門戶第882章 聲北擊南040 妖怪來了第721章 擠兌533.第533章 延綏系122.第122章 拔膿膏2150.第150章 各顯其能第925章 答案在緬甸3587.第587章 種族天賦040 妖怪來了261.第261章 天高皇帝遠3653.第653章 新時代的開啓2531.第531章 何爲兵2第952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249.第249章 算賬時間4268.第268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4593.第593章 初生牛犢第833章 向教育開刀第675章 忠奸難辨628.第628章 忠武校尉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430.第430章 論功行賞221.第221章 意外2第880章 意外收穫第759章 愛好和平265.第26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361.第361章 喜訊連連615.第615章 反應挺快第845章 出其不意第1050章 消化吸收068 漕運2第1034章 扔鐵球的老頭573.第573章 小藥治大病第784章 恩鳥港第698章 仙書第717章 閶門魅影5462.第462章 士別三日2348.第348章 馬尼拉大帆船4166.第166章 三十六行3260.第260章 天高皇帝遠2第111章 搖旗吶喊344.第344章 如意算盤090 兵事第891章 微調482.第482章 羣毆第1011章 不堪一擊557.第557章 積極備戰201.第201章 敲打第786章 繼續南巡第785章 下個蛋就跑163.第163章 以利誘之2389.第389章 新人新船582.第582章 御駕親征第700章 暴君第762章 拼的就是速度247.第247章 算賬時間2第1020章 戰爭的規矩2第673章 戰略佈局445.第445章 日新月異5第719章 月港647.第647章 不速之客029 耶穌會第1117章 不得不救第1057章 歐洲代表團149.第149章 八仙過海(白銀盟主6)015 大壞蛋出場了072 滿朝反對聲(求推薦、收藏、月票)612.第612章 糊塗仗066 袁可立071 忍無可忍245.第245章 一場空3第724章 擠兌4357.第357章 人盡其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