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6.第516章 戴罪立功

bookmark

“……鴻兒、鴻兒……陳掌印,不知我兒何處得罪了陛下,沈某願以項上人頭代其受過!”當聽到沈泰鴻的名字之後,穩如老狗的沈一貫終於扛不住了,以頭搶地苦苦哀求。

他不怕死,甚至覺得早該死,活這麼大年齡整天無所事事純屬受罪。可他不想讓沈泰鴻受到任何傷害,當年連哄帶騙不讓兒子去參加科考,其實也是爲了保其安全。

沈泰鴻學問過人沒錯,可到了朝堂裡真不夠看的。敵對黨派拿自己沒轍,肯定會在他身上想辦法,躲到外尚寶司去能免去很多風險。

“你真對沈泰鴻與屠家密謀之事一無所知?”

看着曾經在朝堂裡呼風喚雨的大佬跪趴在地上老淚縱橫,稀稀疏疏的幾縷白髮散落開來隨風搖曳,陳矩不禁有些兔死狐悲。

自己與沈一貫年齡相仿、又同朝共事過,也沒有私人恩怨,按說不該苦苦相逼。可是不管內心如何不忍,也得把皇帝交待的事情辦好,否則就該輪到別人看着自己唏噓了。

“屠家……我兒自幼喜歡詩詞之道,與萬曆朝的禮部郎中屠隆是忘年交,與其子屠本畯自幼交好,往來不斷。那屠家在城外有萬畝桑園,蠶農無數,所得生絲卻不願賣與製造局,而是裝船出海私販東洋,獲利倍之。

但沈某可以指天起誓,沈府一向以耕讀傳家,上上下下從未參與此事,我兒更不通商賈。陳掌印若不信,可去城中隨意找人詢問,沈某如若有半句不實,抄家滅門隨意處置!”

俗話說得好,聽話聽音、敲鑼聽音,沈一貫即便在情緒極不穩定的狀態下依舊沒丟了基本功,馬上從陳炬的言語間聽出了玄外音。皇帝好像並沒有完全掌握沈泰鴻的罪證,只是有所懷疑。

這還等什麼,趕緊辯解吧,爲此不惜出賣屠傢俬販生絲去日本的秘密。其實這也算不上什麼秘密,滿朝文武沒有幾個不知道的。

不敢說所有,江浙地區的大戶,尤其是經營織造產業的,九成以上都幹過這種買賣。賣給製造局的價格不如賣到日本的五分之一,有這麼大利潤可賺,誰能忍住不去碰呢。

“僅僅就是生絲嗎?”陳炬對沈一貫的辯解不太滿意,又追問了一句,希望對方能主動坦白,也不枉自己舟車勞頓跑了好幾天。

“……據沈某所知,屠家一向是以生絲爲主……也罷,既然說到屠家下海私販,就不得不提另外三家。鏡川楊氏、槎湖張氏、月湖陸氏、鑑橋屠氏,他們四家互爲姻親,世代交好,乃寧波私販之首。

其家人多有在日本港口定居者,備有幾十艘大海船,凡大明所產之物皆有販運。沈家雖與其同居一城,平日也有往來,卻不曾參與此事,望陳掌印明察!”

見到陳炬不信,沈一貫沉默了。從見到這位大太監那刻起,他就在心裡不停的盤算着對策,所表現出來的情緒多一半是裝的。故意示弱,以便獲悉對方的深淺,再想辦法應對。

但越試探心裡越涼,以他對景陽皇帝的瞭解,如果沒有十足把握,是不會貿然派陳炬孤身前來相見的。也就是說今天不給出點乾貨,自己和兒子怕是凶多吉少。

如果僅僅是自己有難,肯定不會出賣同鄉,即便砍頭抄家也得咬緊牙關,否則沈家在寧波就無法生存下去。有皇帝護着也沒用,而且皇帝肯定不會爲了一個沒啥用的沈家大動干戈。可麻煩的是皇帝一上來就抓住了自己的命門,獨子!這時候就沒法再想那麼多了,要是連沈泰鴻也牽連進去了,就算一個字不招,保住了寧波同鄉又如何呢?沈家都沒了,他們的死活還重要嗎?

“好一個大明所產之物皆有販運,是不是也把火炮算了進去?”

陳炬是接到了皇帝的密信才知道江浙要出大事,趕緊坐着海軍的交通艇順江而下,出了長江口橫渡杭州灣從定海入甬江直達的沈府。

密信上寫得很清楚,有一夥山西商人在廣州通過三十六行秘密購買了幾十門火炮,再通過寧波商人用船運往了日本長崎。私販朝廷禁榷貨物出海已經是死罪了,火銃火炮更是朝廷重器,罪上加罪。

但這還不算完,火炮最終並沒被當地大名或日本幕府拿走,而是再次裝船,趁夜出海,橫渡對馬海峽,繞過大半個朝鮮,最後停靠在了朝鮮鐵山港。

這批火炮到底是朝鮮人買的,還是通過朝鮮人賣給了女真人,現在還沒搞清楚。但有一件事已經很清楚了,這夥山西商人和寧波商人犯了重罪,兩條腿連同全族的無數條腿基本全都踏入了鬼門關。

如果事情到此爲止,辦理起來就非常簡單。無論是讓南京錦衣衛或者守衛皇陵的禁軍出手,還是派遣海軍南下,到了寧波按照名單挨個抄家拿人也就是了。

可皇帝在密信裡提出了一個更復雜也更徹底的要求,人犯先不抓,軍隊也先不派,而是讓自己秘密前往寧波找沈一貫面談,盡最大可能說服其成爲耳目,把這夥寧波商人與山西商人勾結走私火炮的詳情打探清楚。

皇帝想幹什麼陳炬能猜到,一網打盡以絕後患唄。如果現在抓人,很可能會打草驚蛇,無論南京的禁軍還是天津衛的海軍都不太熟悉寧波當地情況,甚至找不到具體人家,必須要依仗當地官府協助。

只要和當地官府一通氣,百分百會走漏消息,然後能不能抓到人、抓到的是不是活人,都成了未知數。皇帝顯然不打算抓一堆屍體和一問三不知的廢物,所以纔有了這番佈置。

至於說利用沈泰鴻逼迫沈一貫的辦法會不會奏效,陳炬可以很負責任的回答,太有可能了!同時也要在內心深處很鄙夷的罵一句,太缺德了。

這位皇帝越來越不像當年木訥憨厚的太子,哪怕臉上還帶着傻乎乎的微笑,但笑容後面藏着的全是陰險、狠毒和無恥。爲了達到目的幾乎無所不用其極,各種下三濫的招數層出不窮,離聖賢書上的君王標準漸行漸遠。

不過在得知有山西和寧波商人私下裡向敵人販賣火炮時,對皇帝的鄙夷和厭惡又被對官員們的極度失望所掩蓋了。有道是惡人還需惡人磨,面對這麼一羣吃裡扒外的東西,把聖賢書翻爛了,好像也找不到有效制衡的辦法。

482.第482章 羣毆第1081章 科倫坡就是卡蘭巴409.第409章 京城保衛戰4568.第568章 旁觀者清2第916章 勞累命第1055章 股票交易123.第123章 關於善良和勇敢第1057章 歐洲代表團第783章 荒涼的好望角第978章 立威2355.第355章 天下沒有廢物第991章 迅速馳援第823章 諜影重重4230.第230章 遼東鉅變4第1099章 小國琉球2475.第475章 短暫的和平第901章 有個壞消息240.第240章 決戰紫禁城2444.第444章 日新月異4第1106章 內疚第888章 審美一致221.第221章 意外2第735章 奮鬥目標第1036章 買一送一第1011章 不堪一擊第1071章 一網大魚2第925章 答案在緬甸3504.第504章 羣星閃耀023 礦稅第764章 蹊蹺的舉動300.第300章 軟硬不吃3513.第513章 不擇手段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092 遼東李家536.第536章 出奇制勝455.第455章 迷途的羔羊424.第424章 新與舊3第972章 驅熊行動第681章 騎兵的沒落第103章 十王府(盟主加更2)558.第558章 積極備戰2第758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020 萬曆皇帝第870章 好東西要普及325.第325章 有實有虛601.第601章 躊躇不前346.第346章 馬尼拉大帆船2555.第555章 葉閣老轉正了第772章 新科技第106章 十王府4(盟主加更1)第910章 時間不夠408.第408章 京城保衛戰3461.第461章 士別三日第714章 閶門魅影2125.第125章 先進的不一定好用第1019章 戰爭的規矩147.第147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第829章 爲政者無私153.第153章 內憂外患第1045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791章 瓦剌各部第815章 秘密工作第111章 搖旗吶喊第737章 真狠人第1126章 各種算賬第852章 雙軌制371.第371章 點 線 面第882章 聲北擊南第736章 二合一第674章 戰略佈局2第808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173.第173章 司馬遷二世460.第460章 新路2327.第327章 錦囊妙計266.第266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371.第371章 點 線 面第678章 各懷鬼胎068 漕運2301.第301章 是狼是狗643.第643章 朱大善人不配合第1113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5603.第603章 出關166.第166章 三十六行3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第858章 出其不意第1126章 各種算賬409.第409章 京城保衛戰4169.第169章 三十六行6078 東林書院第105章 十王府3442.第442章 日新月異2381.第381章 看不見的戰線第732章 餘波第1015章 大海撈針071 忍無可忍599.第599章 八旗2298.第298章 軟硬不吃268.第268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4第1069章 突然出現的丹麥人第664章 不堪大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