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1.第551章 究其根源

bookmark

“陛下的新政與其相比有何不同?”袁應泰也確實沒辜負皇帝的信任,聽到這麼敏感的話題非但沒閃避還主動湊了上去,分毫不讓。

“他們的改革和變革都是爲了救急,頭痛醫頭腳痛醫腳,並沒有長遠目標,而且都離不開士人階層。

歷朝歷代裡禍害國家的也是士人階層,只要他們的利益受損就會不管不顧,打着實現聖人教化的幌子胡作非爲。最終還會想方設法把屎盆子扣在別人頭上,比如昏君。

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歷朝歷代的皇帝也是士人階層的一份子,必須要依靠這些人來統治和管理國家。他們所謂的改革和變革,不過就是在士人階層裡重新分配權力和利益,如果不夠分,還要從其它階層手中搶。

其結果就是把天下財富全集中於士人階層手中,而其他階層苦不堪言,不得不奮起反抗。任何一場內亂都等於得了一場大病,就算勉強活下來了也會弱不禁風,輕輕一碰轟然倒塌。

朕從小沒怎麼讀過所謂的聖賢書,根本不屬於士人階級,腦子反倒清醒些,更不認爲自己應該屬於士人階層,所以新政纔會與以往不同。

朕要把士人階層先打趴下,把屬於他們的利益搶過來一大塊分配給商人、軍人、農民,並儘量保持平衡,誰也不許佔太多。

在爲什麼推行新政上洪濤一向都是畫大餅,李贄、袁可立、袁應泰等人基本都是靠這種手段忽悠來的。可是當新政走上了正軌,顯露出效果之後,再畫大餅就不太好使了,想讓人繼續賣力氣支持,就得講道理談理想了。

說起這些小吏,可不是一般人,皆來自南苑海戶司,不光能寫會算還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知農桑懂水利,且詭計多端、心狠手辣,非常善於揣摩人心,不到一年就把當地那些大幾十歲的老皁吏們全給捋順了。

但管理國家總是需要大量人才的,而這些人才好像也只能來自士人階層。那麼問題來了,既要打壓士人階層又要仰仗其輔佐,這麼矛盾複雜的君臣關係,到底該如何操作呢?

這樣一來既可以免去學子們寒窗苦讀十餘載,最終卻整日與賬簿瑣事爲伍大材小用的浪費,又能爲百姓們謀得更多的出路。”

任何教育都不應該只追求高端,因爲人和人的大腦天生就有着區別。有些人的天賦適合搞研究工作,有些人的天賦適合當八級工,還有些人擅長上陣殺敵。

他本來就是士人裡的異類,這些年的所作所爲早就背叛了自己的階級,就算皇帝說把士人全宰了,只要不動他也沒關係。

但經過近十年的鋪墊,這個問題已經得到了部分解決,至少在基層官員方面不用只依仗士人階層了。有了這口底氣,洪濤纔敢向士人階層舉起大棍子。

袁應泰可能誤會了,以爲皇帝要徹底廢除科舉制度,或者是爲廢除科舉做前期鋪墊。洪濤是真沒有這個意思,科舉制度並不是壞事,他反對的是獨尊科舉制度,把選拔人才的初衷變成了控制民衆的洗腦手段。

“朕不是想徹底取代科考,那樣的話就有點因噎廢食了。但只依靠科舉來治理國家,結果也顯而易見。朕是打算在民間推廣新學,以數術、幾何、物理、農桑、醫術、機械和簡單識字書寫爲主,大概五六年就可成材。

而朕自己不屬於任何一個階層,就站在一邊立規矩當裁判,誰破壞規矩了就揍誰,誰利益少了就幫誰。你說一個大國是靠一條腿蹦穩當呢,還是有四條腿並立穩當呢?”

要不是年歲小還沒有功名,真想把這些小夥子全升到知縣的位置上。有了他們的協助,廣東的新政不敢說進步神速也稱得上事半功倍。可皇帝如果想用這些人來替換大明的低級官員,質量必須夠了,數量卻有着巨大的缺口。

不過洪濤當政委的基本功始終都沒怎麼練好,不太會也不太願意撒狗血,更喜歡用現實和邏輯進行推理說明。至於說能不能實現,會產生什麼後果,那就是另一個問題了。

“……如此一來,該由誰去州府縣做官,又該由誰去教化百姓?”聽到皇帝明確無誤的表態要打擊士人階級,袁應泰並沒有什麼兔死狐悲的感傷。

從新學裡畢業的生員可以先在州縣和朝中各部做胥吏,磨練個兩三年即可到州縣爲官,也可入工廠、礦山、農莊合作社爲匠,或者乾脆從軍。

穿越者嘛,都是過來玩遊戲的,再認真玩那也是遊戲,早晚都會有完結的時候。而所有人、所有事都不過是NPC和任務,無非就是代入感多少,誰又會考慮那麼多呢。

“大明官員八萬餘,刨去兩京六千仍有七萬多,僅靠陛下的海戶司杯水車薪吶。”說起如何做好知縣,袁應泰很有心得。在廣東當布政使的時候,要是沒有各縣的小吏們鼎力相助,他推行新政的速度得慢好幾倍。

“虧你還在廣東當過布政使,說說看,做爲一名知縣,是否有必要寒窗苦讀高中舉人亦或進士?而中了舉人和進士,是否就能當好知縣呢?”袁應泰擔心的問題不光確實存在也非常關鍵,要是放到幾年前洪濤還真沒法回答。如果把士人階層給打趴下了,跟着一起趴下的肯定是大明朝廷。原因很簡單,想當知縣最次也得是個舉人,依舊是科舉出身,百分百的士人。

人沒有廢物,只有用人不當,這是洪濤的觀點。所以如何讓儘可能多的人知道自己的天賦優勢,並儘可能多的從事相關行業,纔是通過教育選拔人才的真諦,否則就是浪費。

而洪濤也不稀罕、甚至是鄙視用教育當藉口,給百姓洗腦並加以控制的統治手段,儘管這種方式在後世被證明非常奏效。這也是他不多的底線之一,寧可白穿越一次也不妥協。

第821章 諜影重重2423.第423章 新與舊2349.第349章 馬尼拉大帆船5第808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779章 尼科巴羣島260.第260章 天高皇帝遠2299.第299章 軟硬不吃2493.第493章 錦上添花者348.第348章 馬尼拉大帆船4第1022章 黃鼠狼給雞拜年第667章 三雄會372.第372章 伺機而動201.第201章 敲打512.第512章 惡向膽邊生第933章 沙廉港4165.第165章 三十六行2227.第227章 遼東鉅變506.第506章 笨學生第894章 破陣324.第324章 產能不足第989章 破局532.第532章 軍武世家367.第367章 好大一盤棋2158.第158章 御下之道2(白銀加更9)第734章 必然分歧559.第559章 積極備戰3第668章 利益共同體198.第198章 加快步伐2第1029章 戰後諸葛亮第818章 去其位394.第394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553.第553章 本不該有的戰爭266.第266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2041 除舊迎新205.第205章 太髒045 內閣第693章 以理服人第764章 蹊蹺的舉動124.第124章 小疏忽037 紙上談兵503.第503章 另類狀元第924章 答案在緬甸2592.第592章 天下第一關646.第646章 水土不服第929章 改土歸流2第936章 孟族的報復649.第649章 女人出馬032 進步和不足530.第530章 何爲兵638.第638章 第一產業148.第148章 天津衛遇襲第1049章 最後一塊拼圖5027 雪中送炭022 李之藻133.第133章 揣摩聖意第797章 神兵天降第761章 奇兵出擊256.第256章 帝王無情247.第247章 算賬時間2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第976章 捕奴令第665章 觸目驚心554.第554章 出師無名349.第349章 馬尼拉大帆船5006 東宮第1037章 都是白菜價613.第613章 裝慫139.第139章 奉旨走私2第729章 女人的威力第771章 漢級029 耶穌會640.第640章 科恩總管060 削藩第828章 小琉球505.第505章 爲長遠計第113章 會試和京察2第825章 重頭戲244.第244章 一場空2086 收買宦官心第768章 左右互搏第725章 擠兌5157.第157章 御下之道第879章 自找苦吃第813章 東站街560.第560章 積極備戰4225.第225章 嚴懲首惡不問脅從第965章 小琉球大基地2654.第654章 新時代的開啓3567.第567章 旁觀者清第1044章 規劃亞洲3604.第604章 姍姍來遲633.第633章 弱國無外交第864章 大戰略225.第225章 嚴懲首惡不問脅從第968章 轉輪短槍081 推恩令135.第13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792章 林丹汗的反擊第716章 閶門魅影4209.第209章 瓊島化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