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5.第555章 葉閣老轉正了

“此言出自《荀子.王制》,確是爲君之道。然以民爲重,非事事聽之任之。如此軍國大事,小民又怎懂得其中利害關係,一旦被敵酋獲知恐對海軍不利。”

聊新政改革、經濟建設、軍事部署,葉向高自問沒有皇帝神來之筆的本事,但要是玩古人言,立馬就如換了個人似的,自信滿滿,張嘴就來,看上去很有當年入宮給太子經筵的氣勢。

不過他之所以能成爲內閣首輔,面對極難相處的皇帝保持屹立不倒,除了臉皮厚之外,在爲人處世方面確實有很高的造詣。即便是給皇帝當面提意見,也如春風拂面。

“朕如果不讓百姓得知朝堂裡的動向,用不了多久就會成爲昏君,其中的道理就不用明說了,以免傷了我們君臣和氣。

泄露軍事機密大可不必擔心,朕就是要讓呂宋所有的佛郎機人知道大明海軍要來,做好一切準備,然後再堂堂正正的擊敗他們,如此才能彰顯天朝上國之威,震懾宵小。”

眼見無法在道理上說服葉向高,洪濤只能強行耍混蛋了。把士人們以往慣用的手段通通擺到了桌面上,掰開了揉碎了讓全部齷齪都無處躲藏。

同時也是在警告葉向高,別打算糊弄傻子,咱心裡都明白。你如果有辦法堵住士人們的嘴,不讓他們背地裡污衊皇帝干擾新政,我就可以不讓報紙什麼都討論,否則免談。

“……兵者,詭道也。攻其無備,出其不意。”看到皇帝說得如此直白,葉向高就知道今天很可能無功而返,但來都來了,還抱着一絲僥倖,希望能用軍事理論提醒皇帝收斂點。

“孫武還說過,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行軍作戰,不管用什麼方式,首先得知己知彼。可滿朝文武去過小呂宋和馬尼拉港的有幾人?知曉當地風土人情的有幾人?熟悉佛郎機人習慣秉性的又有幾人?

什麼都不知道,只會坐在屋子裡看着不清楚對錯的奏報紙上談兵、閉門造車,纔是兵家大忌!我大明二百年來始終無法消除邊患,不瞭解敵情是主要原因之一。

你作爲內閣首輔不需精通兵道,也該掌握基本概念,這樣纔好輔佐朕做出正確判斷。不光兵道,其它的事情也是這個道理,人的精力有限,確實不能面面俱到,所以朕才設立了總參謀部。

那裡面有來自各地的消息,且會越來越多、越來越縝密,以後再有什麼地方搞不太明白,先不要急着下結論,不妨去找幾個參謀問問,說不定能事半功倍。”

玩古人言洪濤連王安也比不過,但要說打仗那可真是誰也不服。只不過和葉向高辯論軍事,還是海軍,真沒什麼可聊的。

雙方的差距太大了,就像一名專業運動員和業餘初學者過招,除非是特意哄着玩,否則根本玩不到一起去,費了半天力氣雙方都不會有收穫。

但批評指正還是可以的,這也不光是給葉向高的建議,而是通過他的嘴傳遞給更多官員。他們的日常工作太偏科了,非常精通人玩人的把戲,卻又對實際工作特別生疏。

這就造成了一種很不好的政治風氣,高層整天在勾心鬥角,中下層有樣學樣青出於藍勝於藍,誰也不願意、更不會幹實事,全是虛對虛,最終引發社會風氣跟着轉變。

“臣惶恐、臣有罪……”本想着引經據典規勸皇帝,沒承想反過來讓皇帝給教訓了一頓。可是面對指責批評,葉向高除了承認錯誤,一時間也找不出反駁的理由。

“有罪還不至於,現在是新政時期,很多舊的習慣都會慢慢不適應的,知道了趕緊改還來得及。今天朕也不讓你白來,好歹帶回去點乾貨,也算有個交待。不用解釋,朕心裡明白,伱如果不是被某些人問煩了、逼急了,絕對不會出頭露面來當面陳情。朕不關心他們是誰,也不認爲這麼做是錯的。

把朕的意思帶出宮,再把朝臣們的意思帶進宮,本就是內閣大學士的責任。以後不光要問,還得多問,隨時隨地都可以問。王承恩,給葉閣老準備塊養心殿銀腰牌,儘快送到府上去。”

其實葉向高此時不跪地認錯,而是繼續引經據典、搜腸刮肚的爭論,洪濤會更高興。如果內閣首輔能和皇帝無話不談,將會是朝堂之幸、國家之幸。

只可惜滿朝文武,包括李贄、袁可立、袁應泰,目前還沒人敢這麼做。習慣,或者叫文化,一時半會是改不過來的,伴君如伴虎這個詞一時半會也忘不掉。當了皇帝就別打算多聽見真話,這就是真理,也是現實。

“臣感激涕零,必當鞠躬盡瘁、肝腦塗地,我皇萬歲萬歲萬萬歲……”但葉向高並不知道皇帝的真實想法,一聽養心殿銀腰牌,馬上就把滿腹不情不願不滿不甘全扔到了九霄雲外,稽首到底,五體投地。

景陽皇帝登基之後,不光力主推行新政,在宮裡也搞了不少改革,比如說外朝官員入宮議事。以往外臣要想入宮面見皇帝是非常難的,除非皇帝主動召喚。

但自打有了養心殿腰牌,一部分官員就可以比較方便的入宮見到皇帝了。當然了,內宮就是內宮,不可能想什麼時候進就什麼時候進,還是有一些限制的。

養心殿銅腰牌,由皇帝賞賜給大臣,具體品級、官職沒限制,說白了就是看誰順眼就給誰一塊,平日裡掛在腰帶上,除了能彰顯身份之外,還有個很實用特殊功能。

有了這面小銅牌,他們就能在早朝後、晚飯前的這段時間到東華門向當值的大漢將軍申請入宮面聖。得到允許之後把腰牌交出去,由皇帝的親隨太監接送,出宮時再把腰牌帶走。

能隨時隨地面見皇帝當面說事情,這對官員們來講不光是榮譽還是權力。有些事就是先入爲主的,誰先和皇帝說了誰就佔據很大主動權。

但養心殿銅腰牌還不是最厲害的,據說袁可立、袁應泰、李如樟、趙士禎、徐光啓、李之藻、王徵手裡還有一種銀腰牌。

佩戴銀腰牌的官員不光可以入宮面聖,還不限時間,半夜去敲門皇帝也會從被窩裡爬出來見面。最可氣的是,聽說通州馬經綸、歐羅巴神廟的熊三拔,既不是官員甚至不是國人,也都有銀腰牌。

爲啥呢?這還用問嘛,能拿到銀腰牌的,有一個算一個都是保皇派的元老和中堅。現在葉向高也拿到了銀腰牌,等於說也被皇帝認可了,必須值得高興。

能在皇權如日中天的時候成爲皇帝的親信,好處顯而易見。此時這些年挨的罵、受的委屈就不算白付出了。有了這份信任,只要今後別在關鍵問題上出大錯,皇帝本身別出大問題,這輩子基本也就算拿下了。

第1040章 都是白菜價4第755章 荷蘭特使2640.第640章 科恩總管第1014章 中場休息3第838章 內蒙古2639.第639章 巴達維亞第1038章 都是白菜價2第105章 十王府3570.第570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969章 太歲頭上動土133.第133章 揣摩聖意239.第239章 決戰紫禁城第903章 出爾反爾第1113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5135.第13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067 漕運191.第191章 忍痛割愛2375.第375章 圖上談兵3576.第576章 對炮灰的尊重617.第617章 塔山堡第676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666章 出塞471.第471章 塞王2030 李贄第1026章 雙線獲勝第711章 金融工具014 咱家的大院子615.第615章 反應挺快151.第151章 大騙子!236.第236章 毒!4第962章 熊來了3第959章 十年之後6293.第293章 老天爺的兒子第1009章 海上輕騎兵2333.第333章 開不一樣的海第874章 明人不說暗話第824章 僅僅是開始241.第241章 決戰紫禁城3第1038章 都是白菜價2149.第149章 八仙過海(白銀盟主6)第671章 孤軍受困第1093章 地球聯邦第745章 反明聯盟282.第282章 該攻還是該守第787章 呂宋熟 大明足200.第200章 在大大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198.第198章 加快步伐2379.第379章 是明軍乾的2242.第242章 決戰紫禁城4第704章 以茶馭番第1045章 最後一塊拼圖第668章 利益共同體633.第633章 弱國無外交第1083章 初探美洲2第779章 尼科巴羣島第737章 真狠人483.第483章 拖字訣第874章 明人不說暗話129.第129章 工業基礎第886章 高原行軍第1042章 規劃亞洲216.第216章 威嚴受損051 不擇手段231.第231章 借題發揮524.第524章 東風好像也來了491.第491章 耳目衆多第845章 出其不意第107章 十王府5(盟主加更2)424.第424章 新與舊3第1105章 南非總督652.第652章 新時代的開啓514.第514章 相國府053 忠臣217.第217章 向錦衣衛開刀590.第590章 徇私情第856章 高原驟變2642.第642章 又是他!006 東宮第914章 叔爺的背刺639.第639章 巴達維亞382.第382章 看不見的戰線2第763章 脆弱的聯盟第774章 任重道遠563.第563章 收收心484.第484章 爲君不仁120.第120章 只武,不舉!第725章 擠兌5633.第633章 弱國無外交第716章 閶門魅影4第738章 《大明律》第1113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5644.第644章 談不攏282.第282章 該攻還是該守234.第234章 毒!2第1073章 多事之地627.第627章 朝鮮李朝2061 削藩2615.第615章 反應挺快第970章 太歲頭上動土2第760章 爲了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