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第631章 當好官並不難

bookmark

葡萄牙人就是爲了躲避配率才願意跑到馬尼拉港進貨,這些貨物有一些會運往果阿,後經由海路送往歐洲販賣。有一些則會就近專賣給巴達維亞和馬六甲的荷蘭人,賺個快錢。

這個主意也是洪濤給新任南洋總督左光斗出的,馬尼拉港發生了鉅變,盤踞了幾十年的西班牙人一夜之間灰飛煙滅,與他們同樣是遠道而來的荷蘭人在得知消息之後,警惕和恐懼肯定多於幸災樂禍。

如果荷蘭人不敢來馬尼拉港交易,那大明的所有產出除了在國內消化就只能靠葡萄牙人獨門代理了。這種生意是最沒前途的,也是最脆弱的。

該用什麼辦法把荷蘭人引過來呢?派使節去巴達維亞與東印度公司正式商談算一個,但雙方之前從來沒有過正式接觸,互相之間極度不瞭解且不信任,由誰先邁出第一步很關鍵,反正大明是不想上趕着。

由華商充當中間人,說服荷蘭人相信大明朝廷好像也不太靠譜兒。這個年代在印尼做生意的華商還不是很多,主要集中在萬丹,很難從根本上影響東印度公司的決策層。

此時居住在濠鏡澳的葡萄牙人就成了最合適的中間人,他們雙方的國家正處於戰爭狀態,但商人之間並沒成爲死敵。荷蘭人想獲得來自大明的商品只能通過葡萄人轉手,而葡萄牙人想購買大量香料也只能去找荷蘭商人。

一身常服的左光斗站在碼頭上,看着前來送行的上千廣州民衆眼眶有些溼潤。三年而已,自己只是遵從了皇帝的旨意,完成了官員的本職工作,除了沒有藉機斂財好像也沒多做什麼。

結果卻贏得了當地百姓的由衷愛戴,內心除了幸福感、成就感,還有隱隱的失落。原來把官做好並不難,用不着學富五車才高八斗,今後進士出身好像就會越來越不值錢。

“遺直,此去馬尼拉海路艱險,多多保重!”與左光斗的低調相反,由福建左參政進遷廣東左佈政的莊元臣倒是全身披掛整齊,風光無限。

做爲同科進士,又年長了十多歲,眼見着小兄弟步步高昇欣慰自然有之,擔憂也不可或缺。在福建任職了好幾年,早就聽膩了馬尼拉城的傳聞。南洋總督聽上去很威風,可工作卻很不好開展,甚至存在不小的風險。

“忠甫兄不必擔心,陛下雖遙在千里之外,卻已將道路鋪好,我等不過是順勢而爲罷了。有了他們在身側,小弟如同長了三頭六臂,再有海軍鎮守何懼之有!”

一說起工作,左光斗馬上收拾了離別之情,內心中又燃起熊熊鬥志。呂宋島初歸民心不定,百廢待興,確實不如廣東基礎好,但也不是沒有優勢。

特區之所以特,重點在於便宜行事,只要不違背皇帝的大戰略,具體細節全都能隨機應變,沒有諸多禮法成規上的限制,更方便發揮全部能力。

而且去呂宋上任並不是光桿司令,身後這十多位年輕官吏就是皇帝給的班底。他們雖然大多來自甲寅科進士和海戶司,進入官場時間很短,缺乏執政經驗,卻勝在精力充沛幹勁兒十足,比當年李贄和袁應泰孤身到廣東赴任可強多了。

“還是遺直豁達,爲兄這裡卻全是壓力,生怕哪天稍有疏忽,讓後輩們恥笑!”

對於這些年輕官員莊元臣也有話要講,皇帝還真不是偏心眼,只給了左光斗成套的班底,福建、山東、北直隸的主官都有這個待遇。

但他和左光斗的感覺不同,更擔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速度太快,彷佛身後總有人舉着鞭子,片刻不敢喘息,心神俱累。

“……忠甫兄多慮了,暫且不說他們未必能全入了陛下法眼,即便每人都有做布政使的才能,頭一批被替換的也不是你我。”對於此種擔憂,左光斗好像真的不以爲意。

“哦?這又是爲何,遺直速速講來與爲兄解惑!”別看莊元臣是丁未科一甲榜眼,但在進入官場之後,很多問題卻沒有左光斗看得通透,聞言趕緊請教。

“山西、陝西、浙江、南直隸,他們中的佼佼者,將來很可能是這些地方的主官,該心神不定的是那些尸位素餐者,而不是你我。”

“……是啊,這一天終是會來的,只是沒想到這麼快!”聽到這四個地名,莊元臣的臉色馬上沉了下來。新政在北直隸和山東發展的很快,遠遠超出了預期。按照在廣東和福建獲得的經驗,本以爲最少三年,多了五年纔會見起色,沒想到剛剛一年,農莊和工廠就如雨後春筍般的冒了出來。

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恐怕用不了三年皇帝就會繼續增加新政推廣區域,也就是左光斗所說的這四個省份。

莊元臣浙江湖州人,在福建推行新政這麼長時間很清楚新政的特點,也明白在推廣過程中會有哪些手段。一想起自己的家人也有可能不太喜歡新政,心裡就亂成一團。

有道是清官難斷家務事,給別人講大道理上手段的時候都是義正言辭、秉公執法,可一旦輪到自家人了,真能大義滅親的又有幾個呢?

“忠甫兄多慮了,小弟家在南直隸,若是新政落下也不會有半分優待,卻不曾苦惱。”左光斗見狀,馬上明白了莊元臣在想什麼,卻不打算同情。

“遺直可否教我?”莊元臣想了想,沒錯啊,左光斗和自己的處境差不多,他爲什麼就沒煩惱呢?

“噯,此法可不是小弟所創!忠甫兄可知陛下憑何統攬朝政、言出法隨嗎?”看到莊元臣要施禮,左光斗趕緊出手相攔,倒不是客氣,而是受不起。

“自是海軍與陸軍……嗯,還要加上御馬監與海戶司,此二者纔是陛下蛟龍入海的依仗!”妄議君上,怎麼說也不算件好事,莊元臣看了看左右,壓低了聲音。

“非也非也,陛下之利不在於兵而在於心。回想陛下登基至今,無論所推新政對否,卻不曾有一樣口是心非。

用人,用賢不用親;約法,以身作則;削藩令之下,先被消減的是紫禁城用度。從那之後,陛下每頓從未超出過四個菜,多年不曾置辦新衣,至今三大殿依舊未曾休整。

有陛下以身作則在先,我等上行下效即可,又何必另聘蹊徑。小弟已然給家兄去信道明此理,大勢所趨,由不得他們不聽。忠甫兄深受皇恩,身兼重職,可不能在這上面疏忽啊!”

左光斗確實看得明白,且沒有隻看錶象,而是找到了根子。皇帝怎麼做,臣下就怎麼學,不用想那麼多,準沒錯。

至於說家中有人不明事理,那就得個人想辦法了。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連齊家都做不到,趁早還是別在官場裡混了。

“左總督,船已然齊備,時辰不早了,請移步!”不等莊元臣再有想法,一名海軍百戶走上前來。

“廣東就交與忠甫兄了,小弟別過,來日方長!”回頭看了眼這座熟悉的城市,左光斗抱拳當胸,像託付孩子般的向莊元臣施禮,又衝碼頭上送行的當地百姓商戶長及一揖,這纔跟着海軍百戶走上跳板。

風帆升起,碼頭上頓時鑼鼓喧天、鞭炮齊鳴。戰艦緩緩離開碼頭,順珠江入海,身後還跟着上百艘大小船隻,場景很是壯觀。

“爲官一方,能得此一送,夫復何求!”莊元臣站在碼頭上目睹此景也忍不住心潮澎湃。此時誰不想站在那艘戰艦的甲板上受萬民愛戴?當年入京趕考時,誰又不是懷着一顆赤誠之心。

第700章 暴君016 先露一小手第745章 反明聯盟567.第567章 旁觀者清第787章 呂宋熟 大明足034 窩囊太子539.第539章 船廠鎮2第1063章 聲西擊東222.第222章 意外3第1109章 阿拉伯的勞倫斯第1104章 未卜先知351.第351章 銀子一屋子第902章 國師第844章 讓步第718章 閶門魅影6391.第391章 陸軍632.第632章 阮香江的掙扎246.第246章 算賬時間第727章 實力第1097章 上了惡當第802章 李代桃僵298.第298章 軟硬不吃第993章 百思不得其解2179.第179章 糧荒4第1098章 小國琉球568.第568章 旁觀者清2017 葉向高第751章 新軍制4第770章 連城鎖北疆452.第452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第860章 融合得潛移默化第896章 恩威並濟第853章 蘭州工業基地570.第570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748章 新軍制227.第227章 遼東鉅變第986章 不宣而戰2385.第385章 大混子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第918章 南海戶 北行宮第946章 大廈將傾第1005章 兩大洲的碰撞023 礦稅第888章 審美一致501.第501章 趁熱打鐵206.第206章 知才善用第886章 高原行軍第1091章 與哲學家爭論3第788章 小國的悲哀331.第331章 珍倪和爆箱646.第646章 水土不服347.第347章 馬尼拉大帆船3第735章 奮鬥目標第835章 大軍壓境第870章 好東西要普及第1049章 最後一塊拼圖5第891章 微調286.第286章 重用外戚第897章 現成的傀儡618.第618章 父與子第113章 會試和京察2462.第462章 士別三日2第780章 尼科巴羣島2029 耶穌會597.第597章 大金國第729章 女人的威力373.第373章 圖上談兵127.第127章 《半月談》274.第27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0418.第418章 三大營的覆滅3第833章 向教育開刀396.第396章 日本和尚第1015章 大海撈針298.第298章 軟硬不吃427.第427章 銀行2280.第280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2077 峰迴路轉第1051章 消化吸收2第1038章 都是白菜價2458.第458章 兵者,生產力也第901章 有個壞消息第1071章 一網大魚2第804章 殘酷的科學575.第575章 又一個想不到400.第400章 德川幕府第718章 閶門魅影6第1090章 與哲學家爭論2161.第161章 輿論武器2(白銀盟主10)365.第365章 好運來了誰也擋不住527.第527章 酒品太差第825章 重頭戲第802章 李代桃僵406.第406章 京城保衛戰390.第390章 危機悄悄臨近第688章 天不遂人願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502.第502章 既往不咎071 忍無可忍第945章 黔國公沐家285.第285章 鹼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