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0.第630章 不計劃也不自由

bookmark

第630章 不計劃也不自由

時隔五個月,因爲戰爭原因被封閉的馬尼拉港高調宣佈對外開放。告示一經貼出,商報首先做出了報道,並引用了新任南洋總督左光斗的話:特區特事特辦,只要按照規定登記抽分,馬尼拉港對所有商船開放,包括西班牙人!

聽聽,這心胸,不管別人怎麼評價,反正絕大多數廣東籍海商先信了。前有李贄,後有左光斗,在任期間都讓廣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大變化,不光商稅做到了第一,連帶着糧稅也穩中見漲,居然來到了前十名之內。

而取得了這麼大政績,靠的並不是盤剝百姓,完完全全就是水漲船高,是建立在廣東全省民衆收入大幅提高的基礎之上。

這樣的好官被調離廣東,百姓們是十分不捨得的。好在南洋總督治所在馬尼拉城,與廣東依舊藕斷絲連,走了又好像沒走,一舉一動依舊影響着海商們的生活。

爲了證明廣東人沒有忘恩負義,廣東籍的海商率先有了行動,紛紛駕船出海,目的地馬尼拉港,用實際行動做出表率。

實際上有一波海商比廣東海商還積極,只不過他們夠低調,從來沒聲張過,打算利用大明朝廷的政策打個時間差,做一段壟斷生意,那就是濠鏡澳的葡萄牙人。

說是因爲戰爭封閉港口,實際上葡萄人的商船在馬尼拉港被攻佔之後不到一個月就悄悄鑽了進去。卸下糧食、牲畜、布匹,裝上生絲、絲綢、甘蔗酒、可可粉、茶葉,再揚帆起航繼續向南前往巴達維亞。

通過運載的貨物種類就會發現,葡萄牙人好像有點脫了褲子放屁,多此一舉了。生絲、絲綢、甘蔗酒、白糖、可可粉、茶葉都可以在廣州港採買,實在不成還能去漳州、福州,沒必要去馬尼拉港購買。

但葡萄牙人就這麼幹了,原因很簡單,數量。這些貨物都屬於外貿俏貨,無論在廣州還是福州,根據季節不同,價格和產量都有不同,不是說有錢就能隨便買,需要配額。

比如說你覺得白糖和甘蔗酒好賣,準備就買這兩樣走,但在出關的時候會被海關告之需要繳納高額抽分,爲什麼?牆上貼着的告示看仔細。

告示上有一些商品名稱後面標註着配率。又不是賭博,哪兒來的賠率啊。仔細看,告示上寫的是配率,不是賠率。

這是海關新搞出來的一種抽分計算方式,大概意思就是想購買緊俏貨物,又不想交額外的抽分,就得搭配一些不緊俏的貨物。具體搭配多少,就叫配率。

其實說難聽點,這就叫強買強賣。但商人們也沒辦法,有些貨物只有大明產出,想通過這些貨物倒賣賺錢,只能捏着鼻子認頭。

如果你非不想按照配率購買其它商品也可以,多交抽分唄。但凡手指頭和腳指頭不缺,掰着算一算就能發現,按照配率購買的損失會比提高抽分少一些。

所以沒人會和銀子過不去,仔細挑一挑配率所需搭配的商品,再費點心思給這些貨物找個好下家,比殫心竭慮的逃避配率划算的多。

這麼坑人的主意是誰想出來的呢?絕大多數人都會衝着海關工作人員翻白眼,暗中詛咒海關總理郭子章生了孩子沒屁眼!

有一些消息靈通人士知道不是郭子章所爲,這位海關總理上任不到一年,其中半年都在養病,實際上主持海關工作的是副總理李天經。

但李天經也不是始作俑者,他只是在上任之初發現廣州、福州港口有大量貨物積壓,詢問之後才得知自打有了工廠,沿海港口的貨物種類就日漸豐富起來,可並不是所有都好賣或者能賣出好價錢,非常依賴馬尼拉港和走私商人。一旦它們減少了採購量,就會有一部分貨物積壓,只能放在碼頭附近的貨艙等待行情轉好。放不住的也沒轍,要不僱船運往北方出售,要不就地降價出售,反正都是賠錢,每年都有工廠因此虧本幹不下去。

李天經初來乍到經驗不多,也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解決,且這種事不歸海關管。但他工作熱情高,總覺得這樣太浪費,還會打擊民衆們擁護新政的熱情,於是就利用私人關係給皇帝上了份密奏,重點詢問了這件事。

皇帝的回覆很快,總結起來就是兩個字,配率。乍一看這個辦法簡單粗暴效率高,實際操作起來卻不太容易。每種商品都要根據抽分額計算出一個權值,然後再用公式套才能得出配率。

而配率還不能一勞永逸,需要隨時根據抽分數額進行微調,即便不是隨時的也不能拖太久,那樣就失去了意義。想做到這一點,不僅需要很強的數學功底,還需要增加人手。

李天經的數學功底夠用,也看得懂皇帝給出的計算方式,但海關初創,還借用了不少原海軍人員,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額外的人手。

咋辦呢?就在李天經琢磨着是不是該再給皇帝去封信請教時,日月銀行廣東分行的經理就來了,開門見山的提出了由銀行幫忙計算配率。

日月銀行後面是誰李天經心裡很清楚,既然他們也知道了這件事,不用問,肯定是皇帝的意思。那就別客氣了,反正海關的抽分也得從日月銀行走賬,再深入合作一下也沒什麼障礙。

沒錯,這套類似計劃經濟配給制的辦法就是洪濤想出來的。他倒不是想搞計劃經濟,而是腦子裡只有這麼點東西,憑空也變不出來什麼更巧妙的辦法,只能把小時候的親身經歷拿出來湊個數。

但席爾瓦夫婦並不覺得這個辦法低級,聽完之後驚爲天人,不停唸叨着如果西班牙國王也有這等本事,早就成歐洲霸主了。

洪濤也沒客氣,啥小時候的親身經歷半個字沒提,瞪着眼愣說是想出來的,而且還有一整套理論,叫做宏觀經濟調控。宗旨就是由朝廷出政策,通過幾個相關部門去影響市場,以期達到可控。

廣東、福建兩地的私人作坊、工廠最多,也是新政的根據地。如果因爲把控不好市場規模,出現了大範圍倒閉虧本現象,會嚴重影響各地對新政的態度。

能不能靠市場自由調控呢,應該說能,不過在時間上會有點長。從小農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生產方式好轉,但思想一時半會跟不上。中間的差距,不光需要時間彌補,還得繳納高額學費。

對於朝廷來講,這個環節是不可避免的,改革嘛,總會有陣痛期,也是能夠容忍的。但對於普通民衆來講,一陣痛有可能就是家破人亡,最好避開。

此時洪濤就不想站在政治家的角度去看問題了,因爲他出身市井,深知市井小民的生活是多麼脆弱,很多人經不起陣痛。

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拘泥於什麼主義和經濟學原理了,學問說到底還是爲人服務的,不能捨本逐末,只要管用那就是好學問。至於說會不會對今後的市場造成比較壞的影響,按照理論講肯定會的,但從實際出發應該沒啥問題。

原因很簡單,無論哪本經濟學著作都有其理論形成的大環境,目前的大明不屬於任何一本經濟學著作裡的大環境,連基礎都變了,再照本宣科肯定是錯的。

第878章 所向披靡第697章 天師駕到405.第405章 戰報3第109章 拳怕少壯第1055章 股票交易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380.第380章 沒錯,就是我們乾的!392.第392章 陸軍2120.第120章 只武,不舉!570.第570章 馬尼拉灣海戰第1028章 收外喀爾喀412.第412章 京城保衛戰7558.第558章 積極備戰2第1036章 買一送一577.第577章 最後的榮譽358.第358章 攔路虎第992章 百思不得其解427.第427章 銀行2096 骯髒的學名叫政治192.第192章 放棄443.第443章 日新月異3137.第137章 熱火朝天(白銀盟加更2)655.第655章 大刀闊斧第760章 爲了和平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007 東宮2387.第387章 工業基地082 昏君470.第470章 塞王039 妖書案2288.第288章 開海的準備第1026章 雙線獲勝165.第165章 三十六行2656.第656章 歷史很頑固619.第619章 大魚跑了059 救災如救火200.第200章 在大大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第885章 白與黑3第903章 出爾反爾353.第353章 損失巨大173.第173章 司馬遷二世第970章 太歲頭上動土2第779章 尼科巴羣島242.第242章 決戰紫禁城4116.第116章 九卿逼宮3第874章 明人不說暗話487.第487章 冥界海軍上將第936章 孟族的報復626.第626章 朝鮮李朝第697章 天師駕到第1082章 初探美洲第671章 孤軍受困第885章 白與黑3第869章 損失與收穫第1064章 美洲開拓公司530.第530章 何爲兵393.第393章 大無畏者第1066章 彼此彼此第935章 沙廉港6第818章 去其位第894章 破陣第1049章 最後一塊拼圖5029 耶穌會409.第409章 京城保衛戰4第885章 白與黑3217.第217章 向錦衣衛開刀507.第507章 悄悄進行的軍改221.第221章 意外2402.第402章 國與國之間別聊感情498.第498章 破案119.第119章 金榜題名331.第331章 珍倪和爆箱442.第442章 日新月異2235.第235章 毒!3448.第448章 此銀行非彼銀行512.第512章 惡向膽邊生229.第229章 遼東鉅變3016 先露一小手第779章 尼科巴羣島第912章 以退爲進596.第596章 林丹汗2第751章 新軍制4026 外戚的作用249.第249章 算賬時間4537.第537章 工廠和民風179.第179章 糧荒4156.第156章 內憂外患4354.第354章 化腐朽爲神奇456.第456章 迷途的羔羊2161.第161章 輿論武器2(白銀盟主10)第989章 破局第862章 破滅和重生538.第538章 船廠鎮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第746章 以點破面295.第295章 爲國取士2571.第571章 馬尼拉灣海戰2第935章 沙廉港6415.第415章 京城保衛戰10378.第378章 是明軍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