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9章 越訟

bookmark

洪濤當然不想還債,也不認爲祖宗做的事情就一定正確,所以有礙國家發展的政策就必須改。誰敢再用朱元璋的話當藉口,那誰就可以去礦山裡挖石頭了。

即便因此把國家拆散、把自己玩死,也必須去做,這就是當皇帝不可推卸的責任,不能因爲怕而不幹,也不能因爲麻煩而退縮。

事實上真不怕死的人挺多,但真不怕抄家苦役的人卻沒幾個。當景陽皇帝宣佈要重修《大明律》時,朝堂上的反對之聲能把瓦片震下來,有幾位翰林院和六科言官甚至上疏大罵皇帝不忠不孝。

可當這幾個人被錦衣衛抄了家,全族送到灤州挖礦永不赦免時,除了十幾位上疏請辭的真男人之外,再也沒人敢在這件事上瞎BB了。

“朕好好講道理你們不聽,反而出口成髒,哪兒還有一絲一毫聖人教化的樣子!既然不想講理,那朕就不講了。

今後凡上疏請辭者,要一併呈送財產明細,將爲官多年來的所有收入寫清楚,並全文刊登在報紙之上。有舉報不實者,待錦衣衛與東廠覈實後以抄沒家產一成獎勵。

這條肯定會出現在修訂後的《大明律》中,你們到底是君子還是小人就讓世人來評價吧。如果百姓都喜歡手腳不乾淨的官員,那朕就跟着你們一起挖大明江山的牆角,以便百年之後也贏得個明君的稱號,被世人稱讚。”

隨後洪濤就在大朝會上當着滿朝文武,用赤果果的威脅考驗了下每個人的品質。結果很令人沮喪,十四位請辭的官員全部上疏請罪,聲稱要鞠躬盡瘁,爲朝廷耗盡最後一絲氣血,死也要死在工作崗位上。

爲修訂《大明律》鋪平了道路,洪濤就回歸了皇帝的位置,把具體工作交給了大明的最高司法機關,刑部和大理寺。由他們先完成修訂的初步工作,把互相沖突或功能重迭的律、例剔除乾淨,再根據實際情況決定增減。

這一步相對要容易的多,只用了一旬時間就基本完成了,律、例剩下七百多條。但接下來的增減環節卻異常艱難,以至於楊漣和高攀龍也束手束腳,墨跡了兩旬時間,進度基本爲零。

前天看完了刑部和大理寺修訂進度的彙報,今天就把兩位主官宣進宮當面奏對,既是壓力也是表態。以此告訴朝臣們,拖是沒用的,同時也要給經辦者打個樣兒,讓他們有所依據。

“朕抽時間簡單翻了翻,有一條不甚理解。刑律-訴訟中開篇就是越訟,凡軍民詞訟、皆須自下而上陳告。若越本管官司、輒赴上司稱訴者、笞五十。”

既然要討論法律問題,洪濤就不能空口白牙的光說虛的。有道是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在處理軍制改革、服兵役、訓練新軍、嚴密關注北方各部動向的間隙,抽空翻了翻刑律卷,這不問題就來了。

所謂越訟,就是越級上告。比如你在當地縣衙打官司輸了,但又不服氣,於是跑到縣的上級部門繼續申訴,就是越級上告。

古代朝廷對這類現象的態度不太一樣,比如唐朝就明令禁止越訟,而北宋後期和南宋是允許越訟的。到了明朝又有所變化,原則上允許越訟,但實際上卻設立了一個很高的臺階,讓大部分民衆不敢越訟。

凡是越訟者,不問冤情真假,先笞刑五十下。笞刑古已有之,是五刑之一。明代的笞刑承唐制,分爲笞、杖和訊杖三種,皆爲一頭大一頭小,長三尺五寸,直徑不同的荊條或木板。

笞最細最輕,大頭直徑二分七釐,小頭一分七釐,由紫荊條做成。換算下來,一分等於32毫米,一釐等於3.2毫米),大約就是和鉛筆差不多粗細,一米二長的樣子。

後世裡有個國家依舊保留了這種刑法,新加坡,稱之爲鞭刑。好像幾鞭子下去,人就受不住了,必須有醫護人員在場隨時準備急救。

洪濤沒捱過紫荊條抽,但被差不多粗的柳樹枝打過後背。只一下,態度就從桀驁不馴瞬間切換到俯首帖耳了,持續時間至少三四天,後背上腫起來一條比樹枝還粗的肉龍。

這還是小學六年級的孩子抽的,如果換做成年人,掄圓了抽屁股五十下,洪濤覺得訴訟標的低於100萬,這官司還是別打了。啥冤不冤的,忍了吧。否則屁股被打爛,再感染什麼的,說不定小命就沒了。

明朝人是不是比自己抗揍洪濤沒刻意試驗過,但有這麼恐怖的懲罰擺在眼前,想必會嚇退大多數越訟者。再加上旅途遙遠、道路不熟之類的問題,底層百姓想告個狀太不容易了。

歷史上所有朝代的皇帝、官員,沒一個不把爲民做主、爲民請命掛在嘴邊上的,甚至還杜撰出來各種青天大老爺,來證明他們不是忽悠人。比如包拯,再比如海瑞,也確實讓很多人信了。

但這些人的腦子裡好像缺了點什麼,比如邏輯。他們難道就不問問,包青天和海青天如此愛惜民衆,爲什麼不向皇帝提議把越訟的規矩改改,更方便百姓申訴冤情呢?

有人說了,包青天、海青天獨木難支……沒錯,靠一個人是無法和整個系統作對的。可他們到底提沒提過改變越訟規則的事情呢?不用真的改變,只要有這個意圖就可以。

如果提過,爲啥不大書特書一番,不是更彰顯他們爲民做主的人設嗎。如果沒提過,這事兒就有點意思了。口口聲聲爲民做主的大清官,還是個法律工作者,居然對專門攔着百姓申訴的規則不聞不問。

再進一步推理,如果他們遇到了越訟的百姓,會不會也先抽五十笞再問案情呢?這種情況大概率是有的,否則他們自己就犯法了。

而楊漣、高攀龍的理想,也是要做一名青天大老爺。現在洪濤就要問問他們,連青紅皁白都不問先打告狀的人五十笞刑,是不是青天大老爺的所作所爲。如果不是,爲何不從律法中刪去,還故意留着它。

第1029章 戰後諸葛亮第1074章 失就是得第102章 機事不密禍先行(盟主加更1)第1044章 規劃亞洲3607.第607章 莽古爾泰第946章 大廈將傾543.第543章 大國風範406.第406章 京城保衛戰第960章 熊來了第804章 殘酷的科學648.第648章 軟硬不吃第859章 安南內附529.第529章 大明武將464.第464章 種植園2第914章 叔爺的背刺559.第559章 積極備戰3650.第650章 一個頂倆第912章 以退爲進143.第143章 算筆賬(白銀盟主4)302.第302章 南海匪患第1106章 內疚542.第542章 僱傭軍661.第661章 鳳尾變雞頭第107章 十王府5(盟主加更2)144.第144章 經濟賬264.第264章 天高皇帝遠6064 一石千浪319.第319章 早朝發難2074 舌戰羣儒2第770章 連城鎖北疆第684章 重騎兵542.第542章 僱傭軍643.第643章 朱大善人不配合第754章 荷蘭特使546.第546章 收網373.第373章 圖上談兵第943章 火帽槍660.第660章 畫大餅525.第525章 反應遲緩第809章 政治是爲經濟服務的第691章 趁熱打鐵381.第381章 看不見的戰線549.第549章 從我做起!323.第323章 新政開始了174.第174章 歷史該由人民書寫第1087章 歐洲有變第910章 時間不夠333.第333章 開不一樣的海085 各懷鬼胎582.第582章 御駕親征第874章 明人不說暗話162.第162章 以利誘之第1069章 突然出現的丹麥人040 妖怪來了495.第495章 若要人不知066 袁可立第942章 攤牌2349.第349章 馬尼拉大帆船5475.第475章 短暫的和平130.第130章 京城水患第845章 出其不意533.第533章 延綏系656.第656章 歷史很頑固083 昏君2658.第658章 危機感067 漕運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348.第348章 馬尼拉大帆船4174.第174章 歷史該由人民書寫429.第429章 銀行4第1000章 跟蹤追擊220.第220章 意外011 沈閣老197.第197章 加快步伐590.第590章 徇私情049 皆大歡喜580.第580章 大頭大頭,下雨不愁425.第425章 挾之以威 誘之以利029 耶穌會396.第396章 日本和尚445.第445章 日新月異5012 沈大學士第725章 擠兌5233.第233章 毒!425.第425章 挾之以威 誘之以利541.第541章 天降橫禍第930章 沙廉港151.第151章 大騙子!415.第415章 京城保衛戰10032 進步和不足第705章 爛攤子第798章 見好就收第1018章 損失272.第272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8第987章 不宣而戰3151.第151章 大騙子!第701章 頑疾602.第602章 細節決定成敗093 遼東李家2第1046章 最後一塊拼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