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8章 新軍制

bookmark

三月中,大明陸軍正式編入了大明軍隊序列,劃歸兵部管理,名義上脫離了皇帝私兵的屬性。但指揮權歸總參謀部,並明確了大明所有軍事機構最高統帥爲皇帝陛下,稱爲大元帥。

大元帥之下取消了原本的品階,改爲職官,比如左右都督、都指揮使等。不再具備品階和薪俸功能,僅作爲職權表達。原本的勳官,像忠武校尉、金吾將軍、榮祿大夫,則保留了品階和薪俸功能。

比如孫承宗,原本有正三品都指揮同知、昭勇將軍、陸軍副總督、兼兵部左侍郎、領中軍都督府事這一大串職務和頭銜,現在簡化成了正三品邵武將軍、陸軍右都督。

正三品邵武將軍是他的品階和薪俸等級,陸軍右都督是他的職務。在新的軍制中取消了文官領兵的權力,所以不能再兼任兵部的官職,而五軍都督府已經被裁撤。

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更方便專人專用確定權責。誰該做什麼、誰能指揮誰、拿多少俸祿、有多少榮譽、一清二楚,既不能互相推諉,也別想越權。

像歷史上袁崇煥斬毛文龍的現象,在新軍制下就不可能發生。兩個人都有明確的職務,誰是正職聽誰的,不存在一個工作崗位有兩個正職的可能。

即便遇到特殊情況,比如說隊伍打散了臨時合併,軍官互不統屬無法再以職務區分,那就可以比一比品階,誰大聽誰的,當然了,也得由誰來負責。

陸軍左都督爲陸軍最高指揮官,海軍左都督爲海軍最高指揮官,各自的屬官有都督同知、都督僉事各兩人,都督參謀長和都督參謀共30人,協理本軍事宜。

都指揮使司爲軍隊最大常設編制,下轄5個衛,由都指揮使掌印。屬官有都指揮同知、都指揮僉事各兩人,都指揮參謀長和都指揮參謀共20人,分管作戰、訓練、後勤、軍械、情報、通訊、賬目等。

每個衛下轄5個千戶,由指揮使掌印,屬官有指揮同知、指揮僉事各一人,指揮參謀長和指揮參謀共10人,分管作戰、訓練、後勤、軍械、情報、通訊、賬目等。

每個千戶下轄10個百戶,由千戶掌印,屬官有同知、僉事各一人,千戶參謀長和千戶參謀共5人,分管作戰、訓練、後勤、軍械、情報、通訊、賬目等。

每個百戶下轄2個隊,每隊下轄5個什,由百戶掌印,百戶參謀2人,分管作戰、訓練、後勤、軍械、情報、通訊、賬目等。

每個什下轄2個伍,共10名士卒,由什長掌印,屬官有伍長兩名,分管作戰、訓練、後勤、軍械、通訊等事,不配備參謀職務。

從都督參謀長到百戶參謀的品階勳官與軍官相同,但採用雙重領導,其任免、獎懲權在總參謀部和海陸兩軍參謀部,任何部門不得越權干涉。

常規狀態下各級參謀要聽從本級掌印軍官指揮,如遇特殊情況,比如與主官發生了嚴重分歧,可經全體參謀通過,暫時剝奪主官指揮權,並按照官職選擇遞補臨時指揮官,事後再由總參謀部決斷。

新軍制下的第一任陸軍左都督是李如樟,授正二品驃騎將軍銜;右都督空缺,都督同知杜鬆、孫承宗,分授從一品榮祿大夫和正三品邵武將軍銜;都督籤事蕭如薰、麻承恩,分授從一品榮祿大夫銜;都督參謀長還是丁順,授正四品明威將軍銜。

看到這裡可能有人要問,孫承宗明明是都督同知,才授了正三品邵武將軍銜,職務低一級的蕭如薰和麻承宗卻授了從一品的榮祿大夫銜。讓正三品的指揮從一品的,這可咋工作啊?

其實這纔是新軍制的核心,在確定權責的時候先比職務,職務相同才比勳官頭銜。品階只代表了榮譽、貢獻和薪俸高低,與職務和權責沒必然聯繫。

爲什麼要這麼設定呢?始作俑者洪濤的回答是爲了方便開展工作。假如不把頭銜和職務明確區分開來,那將來很可能出現一個參加過很多次戰鬥、立過不少功勞的軍官,品階比現職指揮官高的現象。

但活得久和立功多,並不能百分百代表這名軍官具備出色的指揮才能,可以領導更多的軍隊。也可能是由於服役時間長、參加戰鬥多、命比較硬,一步步積累了軍功升遷了品階。

對於這種軍官給予很高的待遇和榮譽是必須的,這也是人家應得的。但職務並不能也隨之同步提高,立功受獎和指揮能力完全是兩碼事,必須要區分開來。

只有這樣才能更精準、更公平的進行升遷和獎懲,既不讓勇敢命硬但缺乏指揮才能的老兵擔任過高指揮職務,又不能讓爲國賣命、多次血染沙場的勇士流血又流淚。

從理論上講,如果一名士兵服役時間足夠長,運氣足夠好,他的勳官頭銜有可能升到正一品的特進榮祿大夫,但職務也可能只是個小小的無品隊長。

雖然他拿的薪俸比陸軍最高指揮官左都督李如樟都多,但職權只能指揮一個隊。從六品的試百戶讓他做啥,只要不違反軍令他就得做啥,否則就是抗命不遵,軍法處置!

另外勳官並不是只能升不能降的,如果有軍官犯的錯誤超過了批評教育程度,但又不構成牢獄之災,按照軍法就可以上報兵部撤銷其勳官若干等級,同時降低待遇。

當然了,如果戰死、離開軍隊,勳官也會被取消,轉化成相應的撫卹金和退役補貼。具體算法兵部正在進行細化,很快也會出臺。

目前陸軍總共有七萬人,編成了12個衛和三個都督直屬千戶。原有前後左右中衛的名號取消,改爲一二三四五……的序號。

由於兵力略顯不足,皇帝又下旨從新軍裡抽調一萬七千人與由陸軍老兵組成的12個衛進行混編,最終讓陸軍數量達到了近九萬人,分成15個衛,由四個都指揮使司分別統領,代替邊軍九鎮,駐紮在長城防線上。

第674章 戰略佈局2145.第145章 賊大膽第776章 任重道遠3264.第264章 天高皇帝遠6第994章 白金漢公爵234.第234章 毒!2191.第191章 忍痛割愛2219.第219章 剜肉治瘡第811章 嶄露頭角第828章 小琉球第814章 橡膠523.第523章 萬事俱備412.第412章 京城保衛戰7143.第143章 算筆賬(白銀盟主4)650.第650章 一個頂倆325.第325章 有實有虛第780章 尼科巴羣島2第1097章 上了惡當480.第480章 薈萃一堂2380.第380章 沒錯,就是我們乾的!第758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623.第623章 呂宋特區228.第228章 遼東鉅變2398.第398章 日本和尚3第1001章 跟蹤追擊2297.第297章 二桃殺三士2第775章 任重道遠2第946章 大廈將傾第1115章 咖啡館595.第595章 林丹汗第946章 大廈將傾第925章 答案在緬甸3第924章 答案在緬甸2第708章 齒軌063 君無戲言第853章 蘭州工業基地第681章 騎兵的沒落511.第511章 新政猛於虎075 舌戰羣儒3第693章 以理服人第1047章 最後一塊拼圖3225.第225章 嚴懲首惡不問脅從第705章 爛攤子第1012章 中場休息419.第419章 鐵與火的風暴162.第162章 以利誘之390.第390章 危機悄悄臨近124.第124章 小疏忽387.第387章 工業基地342.第342章 遭到拒絕第881章 堅壁清野第1051章 消化吸收2299.第299章 軟硬不吃2335.第335章 不同以往020 萬曆皇帝175.第175章 無奈的決定第1015章 大海撈針170.第170章 代價(白銀加更13)649.第649章 女人出馬306.第306章 南海匪患5273.第27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9012 沈大學士第1117章 不得不救252.第25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2第849章 鹽務568.第568章 旁觀者清2163.第163章 以利誘之2第763章 脆弱的聯盟第711章 金融工具119.第119章 金榜題名第963章 帶着朝廷一起走173.第173章 司馬遷二世591.第591章 鐵軌第796章 突傳噩耗023 礦稅第884章 白與黑2第990章 神秘艦隊502.第502章 既往不咎572.第572章 馬尼拉灣海戰3336.第336章 海商和工廠123.第123章 關於善良和勇敢480.第480章 薈萃一堂2520.第520章 晉商3332.第332章 馬尼拉225.第225章 嚴懲首惡不問脅從第768章 左右互搏第773章 司令加艦長第1115章 咖啡館210.第210章 煤化體系631.第631章 當好官並不難第704章 以茶馭番164.第164章 三十六行(白銀加更11)第811章 嶄露頭角第702章 鹽禍第841章 皇家無私情第1011章 不堪一擊第115章 九卿逼宮2第788章 小國的悲哀446.第446章 日新月異6611.第611章 既不精彩也不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