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9章 新軍制2

bookmark

原遼陽協鎮副總兵、陸軍後衛指揮使劉應琪,任東北都司都指揮使,授正五品武德將軍。原陸軍後衛參謀雷老虎(朱四十),任東北都司都指揮參謀長,授正五品武德將軍銜。

共領一至五衛陸軍以及五萬山海鎮邊軍,守延慶州、保安州、天津州、保定府、河間府、順天府和永平府,治天津州。

原昌平鎮副總兵姜弼,隨孫承宗部訓練獲職千戶,參與了興和、歸化戰役,表現良好。欽點北方都司都指揮使,授從四品宣威將軍銜。原陸軍左衛參謀黃鶴樓(朱二十八)任北方都司都指揮參謀長,授正五品武德將軍銜。

共領六、七、八三衛陸軍以及五萬延綏、陝西、寧夏鎮邊軍,守原延綏鎮、寧夏鎮、部分陝西鎮、延安府、河套南部,治延綏鎮。

原孫承宗部指揮使杜文煥,任歸化都司都指揮使,授從四品宣威將軍銜。原陸軍中衛參謀白不平(朱十九),任歸化都司都指揮參謀長,授正五品武德將軍銜。

共領九、十、十一三衛陸軍,以及兩萬宣府、大同鎮邊軍,守歸化城以南、大同、宣府兩鎮,治大同鎮。

原密雲鎮參將尤世祿,隨孫承宗部訓練獲職千戶,參與了興和、歸化戰役,表現良好。任西北都司都指揮使,授正五品武德將軍銜。原孫承宗部副參謀長高不懂(朱五十二),任西北都司都指揮參謀長,授正五品武德將軍銜。

共領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四衛陸軍,以及兩萬甘肅鎮邊軍,守原陝西行都司、臨洮府和部分陝西鎮,治蘭州。

都督同知孫承宗則坐鎮西安府,繼續訓練六萬多新軍,逐步從退居二線面臨被裁撤的邊軍中挑選可用人員補充,最終將新軍擴充到十萬,做爲陸軍的預備役。

從具體領軍人員安排上,皇帝還是充分考慮了北方几個軍武世家的利益,主官基本都是由其後代充任,再輔以經驗豐富的參謀人員,大大消除了在軍制改革時可能會遇到的阻力。

與陸軍的高級指揮人員任命瞻前顧後相比,結構很單純且專業性非常強的海軍改革就顯得比較簡單了。

從景陽八年(1612)開始,海軍採用南洋柚木和梢木建造的秦級戰艦在大沽口和松江造船廠同時開建,以每年3-6艘的速度不斷下水。

至今爲止已經全體替換了之前的松木戰艦,總數達到了32艘。同時兩座造船廠還建造了50餘艘2000料的武裝貨船,分別交付海軍和海運衙門使用,被皇帝賜名爲廣州級。

這種船的用料比秦級薄一半兒,長29米,寬9米,滿載排水量650噸,最大載重量300噸。三桅,仍舊採用了更全面的混合帆型,甲板兩側可安裝各5門2寸後裝式鑄鐵艦炮,船尾可安裝2門3寸前裝炮。

雖然犧牲了部分航速、靈活性和大部分攻擊防禦能力,卻換來了更大的貨艙和載重量,比較適合在大明沿海以及日本、南洋羣島之間做中短途航行。

這片海域經過海軍的多年清理,已經見不到太大規模的海盜了,萬一碰上個別心術不正的船隻,依靠自身武力也能安然無恙。

但若是想跟隨戰艦羣進行遠航,廣州級就有點吃力了,主要是航速跟不上。所以從去年開始,皇帝下令由海河造船廠研發更適合遠洋運輸的武裝貨船,命名福州級。

同時戰艦的研發也沒放棄,由松江造船廠負責設計建造下一代具備更大噸位、更強火力的遠洋戰艦,命名爲漢級。

而設立在峴港的海軍造船廠由於熟練工匠還不太足,只能先用小型雙桅交通船和近海貨船練手,至少要再等一年才能做爲戰艦的主要建造船廠。

現在海戰衛算上見習軍官、水手以及後勤維護人員,總兵力已經接近12000人。還擁有海河、松江、峴港三座造船廠和大沽口、威海、舟山、福州、博寮洲、峴港、馬尼拉七個大型基地。

原海軍總督王升繼續擔任海軍左都督,授正二品驃騎將軍銜。這位小吏家庭出身的國舅爺雖然腦子不太聰明,相對卻很實在,對妹夫皇帝的命令執行的非常徹底,且身上沒有太多暴發戶的臭毛病,比較令人放心。

海軍發展了這麼多年,早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指揮和作戰系統,從都督到每位艦長對締造者的忠誠度和期望度遠不止陸軍能比的。

在他們心目中,景陽皇帝就是僅次於海神和媽祖的存在,換誰都不好使。此時的指揮官就不需要能力太強的開拓性人才了,像王升這樣踏踏實實、不扒拉不動的守成者最合適。

右都督則非沈有容莫屬,這位半路出家的老將有點越老越通透的感覺,掌管巡防衛多年,不光把重要港口附近海域的海盜和走私現象治理得井井有條,還爲海戰衛輸送了不少水手和低級軍官,深受袁可立和王升重視。

既然是老而彌堅,那洪濤就大膽壓擔子了,同樣授正二品驃騎將軍銜,與王升一水一陸,主要負責海軍陸戰都司的日常訓練、後勤和作戰指揮工作。

原海軍參謀長朱國英(朱九),任海軍都督同知,授正四品明威將軍銜;原海軍副參謀長朱海鷗(朱九十二),任海軍都督參謀長,授正五品武德將軍銜。

廢除海戰衛編制,改爲兩支艦隊,與都司平級。東海艦隊以大沽口、威海、松江、福州爲主要錨地,治所松江港,下轄12艘秦級戰艦和10艘武裝貨船。

原海戰衛千戶沙桐,綽號老鯊魚,任東海艦隊都指揮使,授從四品宣武將軍銜。原海軍參謀陶大翔(朱七十二),任東海艦隊都參謀長,授正六品昭信校尉銜。

南洋艦隊以博寮洲、峴港、馬尼拉港爲主要錨地,治所峴港,下轄20艘秦級戰艦和12艘武裝貨船。

原海戰衛指揮使黃南平,任南洋艦隊都指揮使,授正三品昭勇將軍銜。原海軍參謀王遠景(朱七十),任南洋艦隊都參謀長,授正六品昭信校尉銜。

183.第183章 舉起屠刀第1090章 與哲學家爭論2139.第139章 奉旨走私2507.第507章 悄悄進行的軍改第677章 鄂爾多斯312.第312章 告狀的來了130.第130章 京城水患214.第214章 好事成雙362.第362章 禍不單行第809章 政治是爲經濟服務的第1094章 地球聯邦2391.第391章 陸軍219.第219章 剜肉治瘡379.第379章 是明軍乾的2第950章 來得快去的也快322.第322章 再勝一局622.第622章 開疆拓土2524.第524章 東風好像也來了183.第183章 舉起屠刀133.第133章 揣摩聖意204.第204章 以文御武2第877章 說一套做一套016 先露一小手279.第279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648.第648章 軟硬不吃第1012章 中場休息554.第554章 出師無名第870章 好東西要普及144.第144章 經濟賬635.第635章 幫佛祖清理門戶391.第391章 陸軍148.第148章 天津衛遇襲第698章 仙書373.第373章 圖上談兵第1001章 跟蹤追擊2第788章 小國的悲哀第106章 十王府4(盟主加更1)189.第189章 舉賢不避親243.第243章 一場空第694章 以力服人第924章 答案在緬甸2第748章 新軍制240.第240章 決戰紫禁城2505.第505章 爲長遠計第1024章 禍水西引第672章 孤軍受困2601.第601章 躊躇不前221.第221章 意外2226.第226章 遼東鎮171.第171章 代價2471.第471章 塞王2234.第234章 毒!2第1119章 有恃無恐547.第547章 落幕264.第264章 天高皇帝遠6第936章 孟族的報復367.第367章 好大一盤棋2193.第193章 放棄2385.第385章 大混子461.第461章 士別三日410.第410章 京城保衛戰5249.第249章 算賬時間4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584.第584章 糧草先行第846章 關鍵點030 李贄第715章 閶門魅影3564.第564章 唯一的聲音494.第494章 軌道049 皆大歡喜374.第374章 圖上談兵2第696章 各方反應282.第282章 該攻還是該守068 漕運2594.第594章 四方角力385.第385章 大混子452.第452章 阿爾布雷希特七世第789章 八卦城287.第287章 有生力量055 特務要從娃娃抓起647.第647章 不速之客第1025章 禍水西引2第931章 沙廉港2586.第586章 規矩660.第660章 畫大餅142.第142章 太貴用不起602.第602章 細節決定成敗035 積怨成怒第841章 皇家無私情536.第536章 出奇制勝271.第271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7第1118章 大軍南下第863章 強硬手段第809章 政治是爲經濟服務的171.第171章 代價2433.第433章 欲加之罪2第1076章 仇人見面305.第305章 南海匪患4第1070章 一網大魚第985章 不宣而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