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7章 關鍵點2

bookmark

第847章 關鍵點2

古羅馬帝國、古阿拉伯帝國、秦、漢、唐、宋,包括盛極一時的蒙元帝國,無一例外,最終都是倒在了民族問題上。

那有沒有把民族問題處理得比較好的朝代呢?也有,清朝的疆域很大,征服的民族也最多,反倒處理得最好。

這可能與它本身是少數民族有關,不用設身處地就能知道關鍵所在。同時也該注意到清朝沒有設立羈縻州之類的制度,即便是道路最偏遠、自然環境最艱苦的青藏高原,也由中央朝廷派遣官員參與管理,同時派駐軍隊進行武力威懾。

經過近二十年的鬥爭與磨合,操控着大明帝國走到了現如今這個地步,洪濤面臨的最大難題已經從朝堂權力分配轉向了對外擴張。而要想有序有效擴張,第一個要解決的就是民族融合問題。

舉個例子,呂宋特區是靠純武力拿下來的,爲了確保佔領朝廷必須派遣官員和軍隊入駐,而這些都是要花錢的,花很多錢。

如果不能讓當地民衆聽從管理,三天兩頭爆發反抗,那朝廷就得永遠向呂宋特區輸血,不光得不到任何利益,還會成爲包袱。

要是每次對外擴張拿回來的都是個包袱,那擴張就成了賠錢的買賣,軍隊也成了賠錢的機構,從上到下都不願意再高額投入。

失去了重視和投入,軍隊很快就會蛻變成大明衛所的模樣,哪怕全端着衝鋒槍照樣打不過拿着冷兵器的敵人。因爲打仗只有失去沒有獲得,人人都避之不及。

想讓軍隊無往不利,就要讓當兵和作戰變得利可圖。古人不是說了,天下熙熙皆爲利來。只要有利可圖,不用誰整天高喊口號撒雞血忽悠,也照樣有人願意參軍作戰。

如何讓戰爭變得有利可圖呢?獲取戰利品是一個方面,但只是短期利益,無法長久。想長久獲利只有一個辦法,儘快恢復佔領區民衆的生產生活,讓他們比被佔領之前過得還好。

等到佔領區民衆恢復了生產,這片地區也就和國內的任何省份一樣,可以提供產品、繳納稅賦,不再是包袱,而是能下蛋的母雞。具體下多少蛋、創造多少利益,那是另一個問題,應該在佔領之前就想好。

那該如何讓佔領區民衆認同侵略者、消除敵意呢?這可是個大學問,比領兵作戰要難的多,也龐雜的多。歷史上無數皇帝、國王、領主做過嘗試,有成功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

從這些案例當中洪濤分析總結了出了一套辦法,概括起來只有四個字,種族融合。只有徹底消除民族、信仰、文化的隔閡,才能徹底避免將來的分裂。

具體措施很簡單,只有一個重點和幾個注意事項。重點就是融合,想方設法將佔領區民衆的文化、歷史、風俗習慣、信仰淡化掉。

想做到這一點就得大範圍遷徙,當人流移失所離開了熟悉的環境時,生存就成爲了首要目標,文化信仰風俗習慣則會被暫時遺忘,或者成爲包袱被遺棄。

後世裡有句臺詞是這麼說的,當人飢餓的時候只有一個煩惱,吃飽了之後則會有無數個麻煩。

大範圍遷徙的原理和這句話基本相同,用人爲創造出來的生存危機強行替代掉文化信仰和風俗習慣,以達到被身邊多數人羣融合的目的。

但只是簡單的大範圍遷徙還遠遠不夠,比如將呂宋島上的土著用海船運到遼東,給他們土地和農具,其結局很可能是大面積死亡。

而存活下來的人包括他們的後代也會牢記這場災難,繼續保留仇恨和部分文化習俗,一旦有了機會仍舊會以民族爲藉口進行反抗。

所以呢,在大範圍遷徙的基礎上,還要儘可能提高他們的生活水平,同時牢記融合這個重點。具體做法就是讓移民與漢人按照一定比例組成農莊,一起生產生活,用政策使其必須互相依靠、互相交流、互相影響。

頂多經過一代人的更替,移民所攜帶的文化、信仰、風俗基因就會被新的覆蓋,而生活質量的提升,也能讓人更容易忘記。

那會不會反其道行之,讓漢人的文化、信仰和風俗被影響替代呢?理論上講有可能,實際上幾乎不可能。

漢人基數太大,一億多,不管怎麼摻沙子仍舊是多數。如果沒有壓倒性的特權,少數很難影響多數。元朝統治了漢文化地區近百年,不能說一點影響都沒有,卻改變不了根基,反倒是被漢文化融合了不少。

如果再把漢文化教育的加成算進去,從二代開始,移民們會越來越認同新身份,用不了兩代人就會把之前的文化和習俗忘的乾乾淨淨。

而漢文化的包容性又是非常強大的,會自然而然的同化周邊的所有文化。這一點有點像水,表面柔軟溫,骨子裡卻非常頑固。任何東西,包括堅硬的石頭都無法改變水的本質,卻很容易溶於水,甚至被水改變。

當然了,洪濤也不敢保證這套理論能百分百成功,所以才需要進行不斷地嘗試和改進。眼下的女真族羣就是最好的試驗品,他們人數少、影響低,即便失敗了也不會造成太大影響。

一旦試驗成功,就可以擴大試驗規模了,比如對土默特、喀喇沁和科爾沁三部下手,或者拿西南地區的諸多族羣開刀。

如果再成功了,就可以更大規模的向朝鮮半島、安南、呂宋地區推廣。最終形成一個從疆域到文化完全統一的大明帝國。

只有把這些地區和國家的民族問題徹底解決掉,洪濤纔敢毫無顧忌的進行擴張,搶奪更多的資源進行內部分配。

陸軍和海軍在前面推,朝廷官員帶着成熟的操作流程在後面大範圍移民,打下一個地方同化一個地方,滾雪球般前進。

到時候就不是什麼地方都可以納入大明版圖了,有價值的纔會融合,沒什麼太大價值的還是老一套,封個官職自己玩去吧,頂多派幾個朝廷官員監督下。

355.第355章 天下沒有廢物163.第163章 以利誘之2第803章 虛情假意179.第179章 糧荒4427.第427章 銀行2159.第159章 御下之道3第967章 小琉球大基地4第1053章 錢從哪兒來?445.第445章 日新月異5512.第512章 惡向膽邊生508.第508章 聰明學生082 昏君第885章 白與黑3528.第528章 鴻門宴121.第121章 拔膿膏490.第490章 衡量026 外戚的作用336.第336章 海商和工廠465.第465章 大買賣第1036章 買一送一134.第134章 揣摩聖意2(白銀盟加更1)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第1053章 錢從哪兒來?129.第129章 工業基礎第931章 沙廉港2141.第141章 前裝米尼步槍321.第321章 贗品414.第414章 京城保衛戰9第923章 答案在緬甸411.第411章 京城保衛戰6313.第313章 水清好還是水渾好第1062章 又是五萬磅449.第449章 冤大頭來了第1009章 海上輕騎兵2578.第578章 最後的榮譽2496.第496章 除非己莫爲531.第531章 何爲兵2600.第600章 投其所好641.第641章 中間人273.第27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9280.第280章 意料之中的意外2273.第273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9384.第384章 得加錢!第1099章 小國琉球2660.第660章 畫大餅第103章 十王府(盟主加更2)第675章 忠奸難辨056 閒人生事373.第373章 圖上談兵073 舌戰羣儒(求點推薦票、月票和收藏)240.第240章 決戰紫禁城2588.第588章 出征485.第485章 賣個破綻490.第490章 衡量第1023章 彼之毒藥吾之蜜糖第762章 拼的就是速度第864章 大戰略274.第27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0126.第126章 跳躍式發展第1064章 美洲開拓公司第688章 天不遂人願141.第141章 前裝米尼步槍636.第636章 幫佛祖清理門戶2244.第244章 一場空2第741章 大明揹包客第816章 秘密工作2第931章 沙廉港2第904章 最好最壞準備第1120章 只是前奏092 遼東李家293.第293章 老天爺的兒子第937章 將在外405.第405章 戰報3第1044章 規劃亞洲3126.第126章 跳躍式發展153.第153章 內憂外患408.第408章 京城保衛戰3625.第625章 當堂分贓437.第437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1083章 初探美洲2第1084章 初探美洲3175.第175章 無奈的決定161.第161章 輿論武器2(白銀盟主10)590.第590章 徇私情096 骯髒的學名叫政治646.第646章 水土不服第970章 太歲頭上動土2191.第191章 忍痛割愛2第1046章 最後一塊拼圖2第746章 以點破面398.第398章 日本和尚3170.第170章 代價(白銀加更13)第719章 月港第1038章 都是白菜價2第1119章 有恃無恐365.第365章 好運來了誰也擋不住第931章 沙廉港2第737章 真狠人332.第332章 馬尼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