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鹽務2

bookmark

第850章 鹽務2

朝堂裡暫時安靜了,但有些省份卻開始騷動。鹽務,從古至今都是壟斷行業,也都是聚集蛀蟲最多的行業。祖祖輩輩趴在上面吃得腦滿腸肥,忽然間沒有了,那憤怒真不是僅僅斷了財路可比的,簡直就是挖了祖宗靈脈!

沒說的,必須反對,而且是一文一武。把本該上交給鹽業公司的食鹽全都扣下,悄悄藏起來,讓市面上食鹽緊缺,鹽價猛漲。把責任推給鹽業公司,就說是有奸佞矇蔽了聖聽,必須剷除才能讓鹽價回落。

再勾結私鹽販子和各鹽場鹽丁聚衆鬧事,公然抗拒鹽業公司工作人員。如果有必要,就再來一次礦工走投無路,打殺無良礦監的戲碼,繼續給朝廷施壓。

如果不是海軍太強悍,再來一次倭寇襲擾也不是太難。只要滿足了自家利益,燒幾座縣城又如何?死幾萬百姓又如何?

但與以往不同的是,做爲江南官僚士紳集團的大本營,應天府在《鹽法》頒佈之後卻顯得有點不溫不火,甚至無動於衷。

在此擔任閒職的官員們除了必要的應酬很少隨意走動,更免了隔三差五的聚會,原本熱熱鬧鬧的秦淮河都冷清了不少。

難道說這些傢伙突然集體頓悟,開始考慮大家的得失,心甘情願捨棄一部分小家利益了?那是不可能的,狗能不吃屎了,他們也不會少挖一鍬牆角。

這次的集體低調,完全是被一個人和一支軍隊所震懾,在沒搞清楚對方來意之前不敢輕舉妄動。

這個人叫王安,曾經的司禮監掌印,景陽皇帝的潛邸大伴,現如今的欽差。這支軍隊叫大明陸軍第十七、十八衛,原本駐紮在京畿重地,不知不覺間乘幾十艘大船順長江運到南京,馬上接管了城防和附近的軍營。

按照兵部和總參謀部的文牒,此前駐紮在南京及其附近的幾個衛所即日起就要北上調往京畿另做安排,而陸軍兩個衛將做爲朝廷的駐軍長期守衛在南京城左右。

如果光是王安來,不管是不是欽差都無大所謂。他能動用的無非就是南京錦衣衛和看守皇陵的衛所軍,不管想做什麼很快就會傳出消息。

咱不能明着硬頂,還不能退避三舍啊。讓你想找誰都找不到,拖上個把月黃花菜都涼了,只能灰溜溜回京覆命去了。

可是皇帝把陸軍派了過來,還是常駐,這麻煩可就大了。陸軍常年在邊牆附近活動,對於江南來講與外國人無異,一個也不認識,甚至不曾聽說。

想靠關係、攀交情肯定走不通,用金銀美女拉攏吧,也得先攀上交情才成。沒聽說過初次見面,誰也不認識誰,更沒人介紹,直接就上誠意的。那就不叫誠意了,而是歹意。

但結交不上,做爲地頭蛇也有辦法對付王安和這支初來乍到的陸軍。咱派人在你們駐地左近遊弋,一旦發現動靜就快馬抄近路傳遞消息。不管去哪兒,總不能全飛過去,只要走路肯定有跡可循。

那海軍陸戰都司來了該咋辦呢?也有辦法,海軍不管從哪兒來都要先在港口停靠,比如松江港。咱也派人盯着,只要發現有海軍和海運都司的大量船隻入港,趕緊奔走相告。

提前讓各地的山賊、盜匪、暴民什麼的先停停,放下鋼刀拿起鋤頭該幹嘛幹嘛,什麼都不耽誤。陸戰都司總不能撒豆子似的遍佈南直隸和浙江每個縣每個村,什麼時候撤了什麼時候接着鬧,看誰耗得過誰!

這招管不管用呢?確實管用,用後世的話講就是陷入了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進無功,退無獲,時間拖的越長朝廷的壓力越大。

可是正當南直隸和浙江官僚士紳們將絕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了陸軍和海軍身上時,大批民船突然在嘉興府、杭州府、寧波府、台州府、溫州府的碼頭陸續靠岸。

從上面走下來一隊隊穿着各色甲冑的士兵,帶隊之人全是錦衣衛,拿着糾察司的腰牌。還有總參謀部、兵部的文書,稱其是專程剿滅浙江匪患、剷除鹽場惡霸來的。

“蒙古人!”

很快就有見多識廣者從這些兵將的相貌、言語中尋到了端倪,然後就是後背一涼,爲那些扮做盜匪的私鹽販子、鹽丁、各府家丁和當地百姓深深捏了把汗。

任誰也沒想到皇帝會出這種下三濫招數,放着陸軍、海軍、新軍、衛所軍全都不用,而是秘密找來了蒙古人南下幫忙。

和拼殺慣了的遊牧民族比起來,漢人百姓在武力值上肯定佔不到便宜,而江南漢人還要加個更字。

從盔甲服飾上看,這些蒙古兵大概率還是精銳,讓最精銳的邊軍對壘也是五五開,剿滅一些烏合之衆豈不是大材小用。

“北虜善騎射,進了山地,又人生地不熟,未必有用!”有比較悲觀的,也有相對客觀的。蒙古騎兵來去如風,確實威名在外。可不是絕對,需要有相應的環境做前提。

離開草原、平原,到了江南的羣山之中,失去了馬匹的輔助,戰鬥力肯定要大打折扣。如果再加上地形不熟、得不到本地人配合等不利因素,最終會不會水土不服、雷聲大雨點小也難說。

實際情況如何呢?三天之後溫州府傳來了戰報,三百蒙古軍趁夜從溫州府海安所附近登陸,三個時辰奔襲50里路,在凌晨攻擊了永寧江南岸的永嘉鹽場,當場斬殺四百餘人,俘虜三百多。

而後又根據鹽丁們的口供,在當天進入溫州府城,將背後唆使的三戶鹽商全家抓捕歸案。有錦衣衛跟着,又拿着總參謀部和兵部的文書,當地官員不光無可奈何,還要被迫提供糧草馬匹。

有了馬匹,這三百蒙古兵只留下幾個配合錦衣衛看押人犯、抄沒家產,剩餘的兵分兩路,一南一北直奔瑞安和樂清鹽場。一路走一路搜刮,凡是遇到的馬匹無論官府還是民間一律徵用,很快就從步兵變成了輕騎兵。

445.第445章 日新月異5第1015章 大海撈針582.第582章 御駕親征585.第585章 糧草先行2403.第403章 戰報505.第505章 爲長遠計076 見不得光的手段第789章 八卦城120.第120章 只武,不舉!484.第484章 爲君不仁第910章 時間不夠232.第232章 借題發揮2第700章 暴君第733章 臣子葬沙場535.第535章 向軍隊伸出魔抓第900章 來的很及時069 養寇自重第740章 廷杖271.第271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7第1074章 失就是得第956章 十年之後3127.第127章 《半月談》068 漕運2300.第300章 軟硬不吃3645.第645章 行行皆學問587.第587章 種族天賦087 開發皇莊第904章 最好最壞準備第710章 女強人第786章 繼續南巡第876章 蓄勢待發190.第190章 忍痛割愛623.第623章 呂宋特區238.第238章 上陣親兄弟320.第320章 臨陣倒戈065 有人歡喜有人恨494.第494章 軌道179.第179章 糧荒4第972章 驅熊行動第764章 蹊蹺的舉動502.第502章 既往不咎366.第366章 好大一盤棋第779章 尼科巴羣島075 舌戰羣儒3093 遼東李家2135.第135章 天下烏鴉一般黑第837章 內蒙古047 內臣2第941章 攤牌072 滿朝反對聲(求推薦、收藏、月票)471.第471章 塞王2385.第385章 大混子215.第215章 激烈反應第1010章 海上輕騎兵3第1091章 與哲學家爭論3186.第186章 禍不單行071 忍無可忍359.第359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907章 還沒結束624.第624章 特區特法557.第557章 積極備戰464.第464章 種植園2460.第460章 新路2第1037章 都是白菜價188.第188章 知己知彼2123.第123章 關於善良和勇敢080 東林書院3第1001章 跟蹤追擊2587.第587章 種族天賦第952章 再窮不能窮教育284.第284章 要想跑得快,得靠車頭拽第929章 改土歸流2478.第478章 會試年第668章 利益共同體574.第574章 小藥治大病2第1060章 家族內鬥第673章 戰略佈局382.第382章 看不見的戰線2257.第257章 薩琉戰爭第716章 閶門魅影4第1030章 暗度陳倉390.第390章 危機悄悄臨近第664章 不堪大用405.第405章 戰報3577.第577章 最後的榮譽582.第582章 御駕親征第901章 有個壞消息275.第275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1第885章 白與黑3337.第337章 會算賬的纔是好官128.第128章 敞篷馬車654.第654章 新時代的開啓3080 東林書院3第1039章 都是白菜價3第776章 任重道遠3133.第133章 揣摩聖意602.第602章 細節決定成敗551.第551章 究其根源第102章 機事不密禍先行(盟主加更1)614.第614章 侵略與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