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8 甜蜜的誘惑

bookmark

“臣的祖宅確實於泉州南門外……”李贄有點丈二和尚摸不着頭腦,怎麼說着說着朝廷政策又改聊家常了。

“當地可有人種植甘蔗榨汁熬糖?”

“……回陛下,臣的家人就有操此業者,只是所做之物遠遠比不上大內精細,粗鄙的很。”這就讓李贄更糊塗了,皇宮裡有甜食房,專門爲宮廷製作各種糕點零食,難道還滿足不了口舌之慾,非要從南方納貢?

“朕會更好的榨糖之術,成本低品質高,產量可以一敵十。李師不妨算一算,以此法供養宗室可行否?”不明白就對了,此時洪濤才露出狡詐的奸笑,好像獵人見到獵物入套。

明代已經有真正的白糖了,且製作原理和後世差不多,但技術設備比較原始,產量比較低,只能滿足上流社會的需求和小部分出口,遠遠談不上普及。

糖這個玩意吧,其實比任何獨品的依賴性都高。人類好像天性就喜甜,根本無法拒絕此種誘惑。但凡不是太窮,都願意爲了甜蜜蜜的味道掏錢買單。

所以白糖以及其衍生品在國內的市場極大,且受限於技術幾乎無人染指,一旦誰能大規模生產,基本就是在搶錢。

除此之外印度、歐洲的製糖業也不發達,國際競爭等於沒有,只要能大量製造品質還湊合的白糖,光靠出口也能養活不少宗室。

最主要的是這門產業洪濤曾經玩過,且玩得很大,整條產業鏈上下全門清,重操舊業一點技術難度沒有。再加上皇帝的特殊身份,從資金到政策全能輕而易舉搞定,誰也不用求。

唯獨有一樣東西目前搞不定,且離不開,那就是甘蔗。大規模榨糖肯定得有數量充足的原材料,由皇帝張嘴去推廣甘蔗種植,先不說朝臣們允不允許,地方上怕是也不會執行到位。

可是天無絕人之路,李贄的家鄉就在甘蔗產地,且當地確實有人在種植甘蔗。如果他能說服家裡帶頭大面積種植甘蔗,起到帶頭作用,不用多,只需一年頂多兩年,就會帶動周圍很多農戶跟從,賺錢的事情誰不愛嘛。

再往大一點講,有了一個突破口,就能帶動整個福建的甘蔗產業,進而慢慢影響到周圍的地區,反正只要有人收且價格適當,肯種植甘蔗的農戶大有人在。

“這、這……這似乎不妥,有與民爭利之嫌。”李贄直接就傻眼了,大明帝國向來以農桑爲本,皇帝突然要用皇莊從事工商業好像有點不成體統。至於說會不會製糖、能不能一家頂十家反倒是次要的了。

“贍養宗室的皇莊也要納稅,何來爭利之嫌?朕不光會製糖之術,還能讓甘蔗產量提高至少五成。去信和你家裡人商量商量,儘快把製糖作坊關了,多找些荒地開墾,準備按照朕的方法種植甘蔗,專供皇莊榨糖所需。

不用多,只試一年。如果比製糖作坊賺的少,差多少朕補償多少,要是賺的多了就替朕的皇莊漲漲名聲,讓當地更多農戶利用荒地去種植甘蔗,每年多一些收入,也算給家鄉父老謀了福利,合則兩利!”

狗屁的與民爭利,洪濤就煩官員們拿這些套話來敷衍。用國庫養活一大堆閒人就不爭利了?國庫裡的錢每一文都是從百姓嘴裡摳出來的,白白浪費了那麼多年,怎麼沒人說三道四呢!

不過李贄的擔憂也不是沒有一點道理,皇莊可以採用更先進的榨糖設備和榨糖技術提高產量、降低成本,如此一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榨糖小作坊被擠垮。

但這也不能算是與民爭利,大規模榨糖不光能擠垮小作坊,還會創造一些新的周邊產業,兩邊綜合起來一算,新的肯定比舊的多,不光沒爭利,還讓利了呢。

那爲啥非要盯着李贄呢,無它,趕上了唄。朝廷裡有不少福建籍官員,很多都與李贄有點交情,正好拿來用用。這些官員家裡最次也是個小地主,由他們號召當地百姓大量種植甘蔗賣給皇莊榨糖,比皇帝的聖旨作用還大。

“臣謹遵聖命……只是甘蔗喜暖無法北遷,其它幾座皇莊該如何運作還請陛下明示,臣也好提早做準備。”

由自家出面號召相親們開墾皇帝大面積種植甘蔗對李贄來講倒沒什麼難度,只要能賺錢種啥不是種嘛,反正都是農桑,誰也說不出什麼怪話來。

另外做爲皇帝的親信不管能否成功也得跟進,上賊船容易下來難,沒有退路。可是用於安置宗室成員的皇莊總共有八處,位於甘蔗產地的只有兩處。

“通州、天津衛的三座皇莊朕已經有了用途,山東和南直隸的三座先等等看吧。攤子不能鋪得太大,萬一朕無法靠皇莊養活宗室,也免了來回折騰。”

對於這八座皇莊的用途洪濤早就安排好了,位於山東和南直隸的三座皇莊由於太靠近江浙地區,當地官員集團勢力太大,暫且不安排新項目,先小規模種植玉米和棉花,不要產量重在選育高產品種。

這兩種外來農作物在明代皆已經傳入了中國一段時間,但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並沒有進行大規模種植。

其中棉花的情況稍好些,這還要感謝朱元璋,他在建國之初號召少穿絲綢多穿布衣,大力推廣過種植棉花,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兩百年下來依舊沒有成體系,更談不上規模紡織產業。

玉米的情況相比起來比較糟,它到底是由什麼渠道傳入中國有多種說法,暫且不探討。可是進入中國之後,由於水土問題並不像後世那樣抗旱、抗蟲害、抗貧瘠和高產,且口味也不爲明代人喜歡,只在部分地區有小面積種植。

現在洪濤就要開始對棉花和玉米進行優選培育了,可以不計成本的在皇莊中由專人做試驗,只要方法正確,經過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多時間的堅持,肯定會有更好的品種出現。

527.第527章 酒品太差第886章 高原行軍136.第136章 對臺戲第947章 又是個陰謀257.第257章 薩琉戰爭第866章 戛然而止第1106章 內疚196.第196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3328.第328章 敏感話題317.第317章 是善是惡很難講第864章 大戰略第830章 赤峰649.第649章 女人出馬第1101章 艦船雲集2第1045章 最後一塊拼圖495.第495章 若要人不知487.第487章 冥界海軍上將037 紙上談兵569.第569章 旁觀者清3第1107章 計劃趕不上變化253.第2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201.第201章 敲打第876章 蓄勢待發第1019章 戰爭的規矩第860章 融合得潛移默化039 妖書案2172.第172章 細作170.第170章 代價(白銀加更13)第996章 貨好不愁銷路第827章 分崩離析655.第655章 大刀闊斧145.第145章 賊大膽256.第256章 帝王無情345.第345章 馬尼拉大帆船384.第384章 得加錢!595.第595章 林丹汗609.第609章 兵者詭道也428.第428章 銀行3356.第356章 人盡其才229.第229章 遼東鉅變3第802章 李代桃僵060 削藩605.第605章 孤軍入城第839章 內蒙古3第840章 英雄末路第788章 小國的悲哀第753章 新軍制6第923章 答案在緬甸第928章 改土歸流第1072章 一網大魚3524.第524章 東風好像也來了252.第252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2第902章 國師089 報紙007 東宮2491.第491章 耳目衆多122.第122章 拔膿膏2566.第566章 草木皆兵012 沈大學士第103章 十王府(盟主加更2)194.第194章 走在時代前面的人321.第321章 贗品260.第260章 天高皇帝遠2326.第326章 湖邊上課162.第162章 以利誘之262.第262章 天高皇帝遠4第1104章 未卜先知018 番僧和鐘錶645.第645章 行行皆學問402.第402章 國與國之間別聊感情第773章 司令加艦長200.第200章 在大大的花園裡挖呀挖呀挖012 沈大學士268.第268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4321.第321章 贗品第828章 小琉球092 遼東李家第1005章 兩大洲的碰撞第721章 擠兌第1007章 兩大洲的碰撞3第815章 秘密工作第1066章 彼此彼此第969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853章 蘭州工業基地192.第192章 放棄第1043章 規劃亞洲2652.第652章 新時代的開啓第977章 立威647.第647章 不速之客第114章 九卿逼宮365.第365章 好運來了誰也擋不住173.第173章 司馬遷二世第1000章 跟蹤追擊384.第384章 得加錢!579.第579章 最後的榮譽3349.第349章 馬尼拉大帆船5656.第656章 歷史很頑固137.第137章 熱火朝天(白銀盟加更2)537.第537章 工廠和民風045 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