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 兵事

“不要瞎揣摩,陳御史巡撫雲南多年,保我大明西南無恙,乃能臣也。”

李贄爲什麼會欲言又止洪濤很清楚,實際上大部分朝臣和內官在和自己談事情的時候都是這個樣子,究其根源就是猜不透皇帝怎麼想的,不敢隨便發表看法。

面對這種情況就得分類處理了,如果對方是自己人,比如李贄、陳矩,可以通過表露一部分想法讓他們打消心理負擔,多說幾句實話。

如果對方是可以合作之人,比如內閣裡面的幾位大學士,包括後宮的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則可以編個靠譜的理由,忽悠他們多說幾句靠譜的話。

如果對方只是普通官員,那就只能虛對虛了,看誰猜謎的本事強、編故事的手段高。沒轍,皇帝信不過官員、官員同樣信不過皇帝,在雙方沒有絲毫信任的時候是不可能聽到實話的,即便是實話也沒人信。

“陛下所言極是,滇地山高水深、地形複雜、民風彪悍、不通教化,又有緬賊時常入寇,陳毓臺以一地之力保十三年平安實屬不易。若九邊將帥都能仿照,實乃幸事。”

有了皇帝的方向性指引李贄終於敢說話了,可惜是不是實話很難講,剛剛還說對雲南不太瞭解、交往很少呢,轉臉又高度評價了。

“依李師之意,緬賊該如何處置?”對於李贄的評價洪濤不置可否,這次外察的結論吏部和都察院已經整理完畢,幾百份關於各地官員的工作評價,走馬觀花的看也需要些時日。

但看是必須的,尤其對鎮守邊關重鎮的官員洪濤看得格外仔細,並在其中發現了一些問題,比如這位雲南巡撫陳用賓。

在吏部的考察報告中,他的工作成績還是可圈可點的,重點在於沒有耗費中央政府的財貨,僅靠當地產出就把雲南局面控制的相對穩定。即便南邊有緬甸土邦的不斷侵擾,也沒太露敗相,很善於以夷制夷。

但在都察院的考察報告中,這位封疆大吏的官聲就不太好了。比如偏袒當地夷人首領、在多次對緬作戰中指揮不力貽誤戰機等等,不能說評價很低,也算是不太合格。

面對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洪濤只能再去詢問錦衣衛和東廠,結果陳矩給出的評價更低。在東廠和稅官的記錄中,這位封疆大吏很不配合,尤其在礦稅方面簡直有點故意刁難的意思,反倒是對當地夷人很寬容。

三比一,都察院、錦衣衛和東廠這三個監察部門對陳用賓的評價都不太好,如果換成別的皇帝怕是就要琢磨着如何換人了,至少也得派人去當地調查。

洪濤沒有急着下結論,更沒把吏部、都察院、錦衣衛和東廠的報告當真。四家都有可能在說謊,也都有可能摻了水分。尤其是東廠提供的結論,證據居然是被撤回礦監的口述,太片面也太草率了。

由於立場問題,很多礦監都會和當地官員發生矛盾,這是必然現象。雙方背後代表的利益不同,又要在同一口鍋裡搶飯吃,必然會有衝突。

圓滑點的官員當面不會頂撞得罪,背後小報告打得飛起。直率點的官員就沒那麼好涵養了,當面撕破臉的也不是少數。如果把礦監的評價當成證據,那各地官員最少也得撤換三分之二。

不光四家監察機構的評語洪濤不信,就連李贄的話也不能全信。那該怎麼判定陳用賓到底是能臣還是庸官呢,只有一個辦法,把人叫回來親眼看看,多聊幾句。但在這之前,還得把人家的工作內容搞搞清楚。

關於緬甸的問題也是說來話長。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明朝大將沐英攻打雲南擊敗蒙古勢力後被封作西平侯,世代鎮守雲南。當時的緬甸阿瓦王朝臣服於明朝統治,成爲附屬國。

但隨着大明帝國的實力逐漸衰弱,到嘉靖時期,中央政府的大部分精力全被吸引到了北邊,很難再分心兼顧遙遠的大西南。

結果雲南境內的土邦就有點不受約束了,經常派兵攻打緬甸。緬甸王趕緊向大哥求援,您猜怎麼着?鎮守雲南的大明官員居然沒當回事,壓根就不曾上報。

這下緬甸王懷恨在心,在把雲南土邦的進攻打敗之後,立刻發檄文控訴大明帝國的不作爲,起兵反明,自稱西南金樓白象王。

從此之後,原本歸順的屬國成了死對頭,三天兩頭跨境騷擾。兩邊互有勝負,明軍雖然打了幾次大捷,卻也無力剿滅,就這麼拖到現在。

陳用賓上任之後一改前任的作風,用各種手段與當地土司搞好關係,目的就是以夷制夷。效果肯定有,但大勢已去,在和緬甸軍隊的作戰方面處於被動防禦,只能勉強支撐。

這也是被都察院批評的重要依據,在御史們眼中緬甸不過是彈丸之地,明軍一到必須摧枯拉朽、所向披靡。沒做到這點就是指揮不利,工作沒做好自然要差評。

“此時國庫空虛,九邊不穩,朝廷怕是無力南下,應以安撫爲宜。”對於這個問題李贄倒沒支支吾吾,非常痛快的講出了自認爲正確的解決辦法。

“嗯……安撫……兵部說遼東鎮守總兵李成樑上奏朝廷,因寬奠堡、長奠堡、永奠堡、大奠堡、新奠堡、蘇奠堡孤懸難守,建議棄守,六堡居民全部內遷。朕還未拿定主意,李師不妨講講李總兵的過往。”

皇帝依舊沒表態,甚至不再提及雲南之事,話鋒一轉從大西南跳到了大東北,又聊起了遼東總兵建議收縮防線、內遷居民的事情。

“……內閣也是拿不定主意,臣對用兵一知半解,不敢妄議。”

棄守內遷的奏本就是由內閣遞到司禮監的,李贄當然知道,但他有點被如此大跨度的跳躍搞糊塗了,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該如何回答,乾脆實話實說不擅兵事。

“宣內閣大學士、兵部尚書到養心殿答對。此事非同小可,朕要與衆卿家好好議議再做定奪!”皇帝依舊沒啥表情,只是淡淡衝養心殿長隨王承恩說了句就低下頭繼續看書案上的奏本。

359.第359章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第802章 李代桃僵009 太子妃和選侍493.第493章 錦上添花者第716章 閶門魅影4第958章 十年之後5311.第311章 分贓第840章 英雄末路190.第190章 忍痛割愛227.第227章 遼東鉅變第956章 十年之後3597.第597章 大金國095 把水攪渾第908章 美好的藍圖240.第240章 決戰紫禁城2481.第481章 分歧212.第212章 夾縫求生640.第640章 科恩總管第795章 圍而不攻294.第294章 爲國取士372.第372章 伺機而動209.第209章 瓊島化工第697章 天師駕到425.第425章 挾之以威 誘之以利第686章 致命缺陷370.第370章 意外收穫3第818章 去其位616.第616章 可惜有點晚588.第588章 出征489.第489章 發展和污染第766章 刑不可知,威不可測609.第609章 兵者詭道也155.第155章 內憂外患3(白銀盟主8)第762章 拼的就是速度274.第274章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10558.第558章 積極備戰2524.第524章 東風好像也來了464.第464章 種植園2第668章 利益共同體650.第650章 一個頂倆036 精神力253.第253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3539.第539章 船廠鎮2618.第618章 父與子第702章 鹽禍141.第141章 前裝米尼步槍026 外戚的作用285.第285章 鹼廠493.第493章 錦上添花者151.第151章 大騙子!564.第564章 唯一的聲音159.第159章 御下之道3034 窩囊太子547.第547章 落幕028 好事多磨396.第396章 日本和尚188.第188章 知己知彼2第963章 帶着朝廷一起走206.第206章 知才善用153.第153章 內憂外患173.第173章 司馬遷二世653.第653章 新時代的開啓2396.第396章 日本和尚428.第428章 銀行3第767章 急遞鋪100 又贏一小局310.第310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088 甜蜜的誘惑第911章 節日來湊565.第565章 私鑄貨幣306.第306章 南海匪患5第925章 答案在緬甸3392.第392章 陸軍2542.第542章 僱傭軍231.第231章 借題發揮415.第415章 京城保衛戰10131.第131章 老憤青有大用375.第375章 圖上談兵3第688章 天不遂人願547.第547章 落幕041 除舊迎新第878章 所向披靡579.第579章 最後的榮譽3第812章 民以食爲天581.第581章 陰雲密佈第844章 讓步610.第610章 陸軍初戰第687章 勝利在望512.第512章 惡向膽邊生651.第651章 一個時代的落幕293.第293章 老天爺的兒子613.第613章 裝慫第783章 荒涼的好望角589.第589章 灤州基地第937章 將在外186.第186章 禍不單行225.第225章 嚴懲首惡不問脅從159.第159章 御下之道3069 養寇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