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事情總是要去面對才行

“我要上大堤去看看情況。”範亨看了看如在雲裡霧裡的腳手架,對隨行人員們說道。

聽到範亨的要求之後,無論是隨行人員還是庫區建設指揮部的人都有點兒發慌,這裡的蓄水高度要在一百多米高的,讓範亨這麼一個已經五十多歲而且平時也沒有什麼外出作業經驗的領導親身去上大堤查看情況,誰的心裡面都不會踏實。

“範副總理,這裡太危險了,還是我們上去看看情況好了。”隨行人員們紛紛表示道。

庫區建設指揮部的領導們也都勸阻道,“範副總理,大堤雖然有些裂縫,但是問題不大,我們正在使用填補材料進行全面修補,實在沒有必要再上去查看。”

範亨搖頭道,“我受中央委託查辦此事,既然來了,不上去看看,心裡面怎麼能夠踏實?”

說着他也不理會別人怎麼說,找了一頂安全帽戴上,然後在幾名保鏢的陪同之下就上了正在施工當中的腳手架,然後攀爬到大堤上出現裂縫的地方。

大壩擋水面靠近江心段,大壩澆築已達一百多米,在大壩中部約莫八十米高處,從上到下搭起了一共二十多條被民工們稱之爲補縫槽的腳手架,外罩綠色防護網罩,像是豎立起來爬附在壩體中下部的“綠色蜈蚣”陣。

這些“綠色蜈蚣”的正下方,沿壩體基邊開挖出一條長數百米、深數十米的施工壕,工人們正在深壕下,沿着壩體基邊忙忙碌碌地施工。

範亨等人爬上補縫槽幾層,只見大壩壁上從上到下有條條裂痕,縫寬可以插入成年人手掌。經詢問施工工人,這些都是發現後正待處理的裂縫,因爲要灌漿加入諸種新材料,所以他們沿裂縫口用手提切割機將縫口旁邊表層防水水泥層颳去幾公分厚、數十公分寬,再把縫口切開一些,以方便施工。

在“綠色蜈蚣”的頂端,則是巨大的中層泄洪孔,這裡搭建了腳手架平臺走道,這正處於大壩的中間部位,可以看到大壩從頂端沿壩體向下鑿出來的條條補縫。工人們說,那些已經經過處理了。

一名施工員告訴範亨說,出現裂縫的原因,是原來每個澆築工段與工段間的隔板材料出了點問題,也有可能下面的基礎還出了點問題,但是具體的原因,還需要專家們辨明。

大壩自開工以來就實現全面封閉施工,關於大壩的質量,外界無法得知。這一次被捅出來,也是先被互聯網傳播開來的,但是一般人肯定是難辨真僞,都只是風傳而已。

建設總公司的一位副總經理緊緊地跟在範亨的身後,對他解釋到,“這只是表面的淺層裂縫,不會影響大壩安全。大壩裂縫,在國內外所有的水電工程裡頭,都是難以避免的。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裂縫,是大壩澆築很難完全避免的問題。作爲世界上混凝土澆築量最大的高壩,在連續高強度施工中,大壩出現裂縫也是難以倖免的。”

另一位先期從京城趕過來的專家也說道,“大體積的混凝土澆灌,不像一般的薄壁結構,凝澆溫度問題相當複雜,因爲它體積很大、高,混凝土就要發熱。工程在溫控方面儘管採取了綜合措施冷卻低溫混凝土,但畢竟混凝土的最高溫度比較高,大壩最低溫在有變的情況下有些低,造成溫差後,大體積的混凝土難免出現裂縫。所以我們把水電建設中混凝土裂縫以及其它的修復,作爲混凝土施工裡面最後一道工序,它只是一道工序,不可能搞完了大壩沒有任何缺陷。”

範亨點了點頭,關於這個問題,他來之前也諮詢過相關的水利專家,但是因爲整個工程幾乎已經將全國的知名水利專家給囊括了,此時顯然是很難聽到什麼不同意見的。

當初在工程的可行姓論證中,防洪組就提出工程要達到預期的防洪目標,防洪庫容起碼要在兩百五十億立方米以上。全國人大批准的工程提案,防洪庫容只有兩百二十一億立方米,已經小於防洪組的要求。

後來清華大學水利系的師生對防洪庫容重新計算,結論是水庫防洪庫容不到兩百億立方米。因此專家們又建議將防洪限制水位由海拔一百四十五米降到海拔一百三十五米,以彌補計算錯誤而帶來的防洪庫容的損失,這樣所採取的措施,就是要將大壩船閘的門檻調高。

可是防洪效益是大壩的一項重要作用,也是這項工程最主要的工程目標,如果防洪效益不能實現的話,無異於承認這項工程有些令人失望了。

大壩船閘要調高門檻,絕大部分貨運就要在這裡中斷,而依賴機械翻壩。總理在生前曾說過,長江建壩,如果造成長江航運中斷,就要把大壩炸掉。這話雖然未知是真是假,但總是有這種說法,如果能夠解決這個問題也好,如果解決不了,就讓人很糾結了,畢竟大壩已經花了幾百個億,建成之後的投入更是接近兩千個億,如此之大的工程如果不能夠令人滿意,確實是交代不過去的。

如果僅僅是考慮到發電的問題,那麼建幾個核電站完全可以勝任有餘,投入也絕對沒有那麼大,耗費的時間精力人力物力也絕對不會有那麼多。

畢竟,大壩建起來之後,原來的很多風物景觀就已經不復存在了,這還是非常遺憾的。

範亨在大堤上面仔細地看了一上午,此時正當酷暑,天氣格外炎熱,一行人都覺得酷熱難當,這才從大堤上面離開,臨走的時候,還是在現場拍了很多的實地考察圖片作爲參考,並且將庫區建設指揮部所提供的修補手段及材料逐一登記在案,並取了一部分樣品帶回,以供曰後參考。

回到酒店住下之後,周圍的地方政斧官員們紛紛趕過來配合着剛到不久的警衛人員們將安全事務給落實好,然後幾個重要領導拜見了範亨,彙報了一番工作。

範亨此時倒是很好說話的,態度也比較和藹,臨到中午飯的時候還特意吩咐酒店方面安排了幾桌酒席來招待這些人,大家都覺得範副總理這人卻是很好相處的。

吃晚飯休息的時候,範亨覺得稍微有些中暑,於是就讓宋晴拿出了範無病給他準備好的避暑藥物茶泡水喝。

“無病的準備倒是非常充分呢,一年四季,總是能夠把家裡需要用到的各種藥物給準備好。”宋晴對範亨說道。

範亨點頭說道,“無病知道我工作比較忙,特意準備了很多的滋補藥物,還安排了豐富的食譜,這些年來也就是依靠着他的調理,我的身體從來都沒有出現過大問題。”

“這一次的事情,很是麻煩呢。”宋晴不由得提到了大堤裂縫的事情。

範亨聽到這個話題,不由得沉吟了一下,然後纔不無感慨地說道,“當年全國人大通過了在長江上修建三峽大壩的決議,消息傳來,庫區人民歡欣鼓舞,燃放鞭炮以示慶祝。如今幾年過去了,庫區人民歡喜的勁頭早已隨長江水東流而去,他們當中的很多人現在恐怕說不清是該喜,還是該愁,當奉節水泥廠的老工人在精彩第一爆中看到自己修起來的廠房瞬間灰飛煙滅,當屈原故里的農婦不得不砍掉即將掛果的柑桔樹,當古鎮大昌的移民揮手告別居住了十幾輩的溫家大院而各奔前程,也許他們有很多沒想到。不僅這些平頭百姓,就是這工程的決策者、規劃者、鼓吹者、擁護者或不明不白者們,也有許多個沒想到。”

宋晴聽得範亨如此說話,就感到了範亨話中的那點兒無奈的感覺。

上午的時候,副總經理說的比較坦率,工程施工幾年來,總體上來說大方向是好的,但還是出了一些缺陷、事故,有些事故還是相當大的。如導流底孔表面不平整,下面那個架空,都處理了一年多。當然對整個工程來說,都是局部的少量的,但還是對工程的進度有影響,對今年的影響比較大。由於發現得比較早,處理基本都比較及時,如果要趕在截流之前發現的話,連處理的時間都沒有了。

當範亨問到大壩有沒有傷筋動骨,有沒有推倒重來的可能的時候,總工程師則表示,壩面裂縫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問題是會不會對大壩造成危害。現在發現的這些裂縫,最近經過專家的鑑定,不屬危害姓裂縫。但如果不處理好呢,也有可能發展成爲危害姓裂縫。同時他也承認,在預測方面,沒有想到它的發展速度有這麼快。

另外一個情況也不容樂觀,開工幾年後,纔有消息稱庫區地質災害情況嚴重,其中滑坡三千多個,崩塌和變形體一千餘處。另據官方媒體消息,十幾年以來,在這一地區發生的重大地質災害就有四十多起,目前仍有一千五百多處山體崩塌、滑坡。

在這些崩滑體中,有近千處位於工程初期蓄水的一百三十五米水位線以下。據長江水利委員會的一份資料顯示,庫區存在地質災害隱患的地帶有一千三百餘處,需作出處理的有一百餘處。

範亨拿到了這些資料之後,首先想到的就是一個問題,當初工程的決策者們,肯定並不知道這些情況,否則的話,不可能做出這樣的決策來。

而且說起來也很奇怪,這滑坡、崩塌還有地震好象故意與人過不去,一會兒武隆雲陽老縣城出現滑坡,一會兒秭歸興山地震,不幾天巴東新城建在了老滑坡體上不得不異地重建,過了幾天雲陽新縣城又出現巨大滑坡體,威脅了上萬人的安全,又過了幾天秭歸出現崩塌,這回可真的砸死了人。

“想法雖然是好的,但是西南地形複雜,問題多多,光想着沾光顯然是不夠的,之前的準備工作顯然是很充分了,可是現在看起來,問題依然是很多,只能說是隨着時代的發展,我們對於環境的認識又提高了。”範亨有些意興闌珊地說道。

如果說只是在旁邊兒看着的話,或者範亨也不會生出如此多的感慨來,但是身臨其境,才感受到了萬事多磨,要做一點兒事情是如何的艱難。

並不是說這工地上的許多人沒有兢兢業業地幹活兒,也並不是說這些技術人員們就偷工減料玩忽職守,也不是說整個建築運營的經費全部都給人挪空了,而是在目前的條件下要修建一座完美無缺的大壩,確實是比較困難的。

工程當中出現一些問題並不是什麼問題,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但是有了問題就需要想辦法去解決,而不是一味地去遮遮掩掩。

這一座大壩,可以說是承載了整個長江中小遊各省人民多年來的願望,大家都希望以後不用再受那長江水患之苦,但是從範亨所站的角度來看,此時要宣佈這個目的已經達到,卻是不大現實的。

高層對於這個問題的看法也並不是非常樂觀,因此今年依舊下撥了六十多個億,用於長江中下游沿岸各省堤防的建設修復問題,這足以說明問題。

“無論如何,我們的目的已經達到了,現在返回京城去,誰也不能說我們是沒有盡到責任的,就是以後有什麼說法,我們拍下的照片和帶回去的標本,都足以說明問題。”宋晴見範亨的心情不好,就出言安慰道。

範亨笑了一下,然後說道,“我忽然想起了無病跟我說過的一句話來,人生就像一杯茶,不會苦一輩子,但總會苦一陣子。理想和現實總是有差距的,幸好還有差距,不然,誰還稀罕理想?”

說到範無病,宋晴也不由得莞爾一笑道,“他說過的話可是多着呢,要感激傷害你的人,因爲他磨練了你的心志;要感激欺騙你的人,因爲他增進了你的智慧;要感激中傷你的人,因爲他砥礪了你的人格;要感激鞭打你的人,因爲他激發了你的鬥志;要感激遺棄你的人,因爲他教導了你該讀力;要感激絆倒你的人,因爲他強化了你的雙腿;要感激斥責你的人,因爲他提醒了你的缺點。”

範亨說到了兒子,心情就好了很多,然後對宋晴說道,“呵呵,事情已了,明天就打道回府。政治局那邊兒,肯定還是要開會討論我自己溜走的事情呢。”

(未完待續)

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追本溯源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權力尋租空間第七十五章 軒然大波第二百八十九章 金磚,金磚!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秘密賬號第二百三十五章 意外來客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視察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關於陰謀論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感冒了第七百二十三章 就這麼幹坐着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局觀的炮製第二百零二章 朱老闆請客第八百八十六章 利益關係第七百八十七章 收購問題第八十三章 有人要送地皮第五百七十二章 即將進入的燒錢時代第一百零六章 嫌隙初生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故地重遊第七百六十一章 意料之外的收穫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談話第二百零三章 銀行服務一攬子解決方案第二百七十四章 產業調整第三百四十四章 縱火疑兇第一百七十六章 風乍起第八百六十一章 病房之內的偶遇第十六章 賣破爛的第一百二十一章 她又回來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子孫多了分家產第九十七章 範導出馬,一個頂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立法腐敗問題第六十一章 臨時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蔣略的心思第七百九十一章 飛回家第三百零三章 打破低水平的技術壟斷第八十六章 投資建廠第三百零九章 數字化生存第十四章 範亨履新(二)第八百六十四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五十五章 經濟研討會第六百五十七章 機緣很重要第一百三十六章 奔騰的時代第一百一十章 四年之約定(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煤鐵優先論第一百三十八章 挖了別人的牆角第四十七章 進一步是這麼難!第二十七章 逮兔子往往是一窩端第二百九十八章 老媽要撂挑子了第十一章 稀土的利害第三百七十九章 冰山之一角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轉變第三百零四章 不錯的選擇第七百二十八章 監管的絕對不要第十一章 意外,是驚還是喜?第八百五十八章 美國人坐不住了第七百六十六章 不期而遇的尷尬第八十二章 有人想入夥兒第三十七章 落難公主也是公主第八百七十六章 子孫多了分家產第五百八十六章 差一點兒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紅顏禍水第四百八十四章 勞倫斯海默的吃癟第八百八十四章 互聯網低潮的提前到來第九百二十章 再打一次第六百零六章 宋遠平來訪第六十章 範亨的升遷第二百二十七章 問題複雜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央視的大客戶戰略第十九章 餵豬也有祖傳秘方第九百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八十八章 終於有人要造反了!第八百七十六章 子孫多了分家產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感慨與啓發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背後一刀第六百二十七章 維納斯計劃第三十章 狐狸尾巴第三百二十八章 人棄我取和人取我棄第九百一十三章 被認出來了第六百八十五章 問計第七百七十八章 鬼子來了第一百九十一章 老陳不幹了!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不能對人言的隱衷第四百六十九章 不喜歡的城市第六百零一章 釜底抽薪之計第六百二十四章 意外第五百一十六章 傳說和現實第七百八十一章 加點兒菜第六百一十九章 第五種權力第一百六十一章 心肌梗塞第二百六十四章 開山迎鳳,關門拔毛第六百三十一章 被微軟譴責了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無恥之尤第九百五十章 總統夜訪第九百七十六章 屍檢第一百四十五章 崩拳初顯威第三章 家人第五十六章 意外的新年禮物+第五十七章 利益再分配第五十四章 全是高科技第五百八十九章 蹊蹺的融資案第四百三十二章 高層的顧慮第二百三十章 另有玄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