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內閣分歧

“啓奏陛下...臣覺得平江伯雖非有意爲之,然錯已鑄成,不可不追究...孔門弟子豈能強佔人妻,徒惹天下笑....”

禮部尚書劉宇亮出列奏道,這讓衆大臣眼前一亮,禮部歷任尚書皆是內閣成員,想當年徐光啓身爲次輔,而他的官職正是禮部尚書。

大家一想也就明白了,劉宇亮這是想要上位,韓鑛要退了,首輔自然要有人接任,若是此時得到衆大臣的擁護,那麼庭推時自然就是他了。

大明的首輔大多都是庭推來的,在內閣幾個人中,由大臣們推薦其中一人爲首輔,極少有皇帝親自下令任命的。

一般都是庭推不出結果,各自擁護的人雙方爭執不下時,皇帝纔會親自任命,像韓鑛當初就是誰也推不出一個鎮得住各方的人,才由徐光啓推薦,崇禎直接任命的。

這已經成爲一種遊戲規則,皇帝可以任命閣臣,但不會插手首輔由誰當任,就是說參選人員是我定的,但要選中哪一個是大家說了算。

從這可以看出明朝已經民主到總理是選舉的地步了,到了滿清是越混越回去了,什麼都是皇帝說了算。

當然也有例外,遇上個強勢的皇帝,就是要直接任命首輔你也沒轍,但這樣的皇帝是會被天下人詬病的。

大明的讀書人可是誰都敢罵的,從武宗以來沒有幾個皇帝沒被罵過,別以爲錦衣衛那麼厲害,人家不敢罵,明朝的錦衣衛是對付官員的,不是拿來對付百姓的,後世其實是被誤導了。

錦衣衛屬於密探性質,不可能大咧咧地出現在你面前,就爲了你罵娘幾句話,有人相交了一輩子,都不知道對方是錦衣衛密探。

明面上的只有兩京纔有衙門存在,其他地方是沒有的,到明中晚期隨着太監鎮守各方,纔會派幾個外放的,也是沒衙門坐衙的,一般都在鎮守府呆着。

可鎮守府不是每個府縣都有的,必須是重要地方纔有,不是財稅重地就是軍事重鎮,故而一旦飛魚服出現,就代表着有大事發生,絕不是滿天下的亂跑。

劉宇亮的想法沒錯,但他錯誤地估計了形式,韓鑛既然攬下此事,就絕不會讓反對陳子強的人上臺,要知道作爲致仕的首輔,他可是有提名下任的權利的。

而這提名一般官員是不會反對的,若是加上皇帝力挺,那麼基本就是板上釘釘的事了,加上內閣中如今幾個成員都向着韓鑛,想要上位是不可能了。

韓鑛一代明臣,擁護他的人甚衆,見到劉宇亮跳出來,內閣中另外兩人不樂意了,大理寺卿,禮部侍郎兼東閣大學士範復粹,戶部尚書程國祥兩人雙雙出列。

“啓奏陛下,臣等認爲君無戲言,當年既然陛下允諾此事,平江伯不過是奉旨辦差,何錯之有?爲人臣者不奉聖旨纔是大不敬,加之首付大人殷殷之意,其與平江伯有半師之誼,秉承尊長教誨何錯之有?”

這兩個何錯之有,響亮地給了劉宇亮一巴掌,說到底陳子強是臣,是晚輩,兩位尊長都說是他們授意的了,還夾纏不休,這是明眼人都看出他另有圖謀了。

這兩位何許人也,範復粹當年巡按江西陝西,無論財政還是防務都做了多項改革,使得兩地恢復不少人氣民心,這是一個致力於民生的良臣。

程國祥更不得了,這位在明史上任職內閣閣老,致仕返鄉後老死無錢下葬的清官,想想就明白,內閣成員權傾天下,他竟然貧窮到沒錢下葬,家裡連生火取暖的碳錢都沒有,在他死後唯一的兒子,就是因爲守孝受寒也跟着去了,使得程家絕嗣沒了後人。

當官當到這地步,從古到今恐怕只有大明朝纔有,前有海瑞海剛峰,後有程國祥程仲若,除此之外真沒聽說過還有何人了。

這兩人是全力支持韓鑛的,物以類聚人以羣分,自從韓鑛主持內閣以來,內閣中想劉宇亮這樣投機取巧的人基本待不下去,他能做到這位置,是平時假裝的太厲害了,只是這一回狐狸尾巴露出來了。

崇禎自己把他提拔上來的,原來還對他寄予厚望的,現在冷冷地看他一眼,也不說話,心裡已經把他丟到京城之外去了。

明朝的內閣正常是五個人,但崇禎硬是增加到七個,除了首輔之外,六部各有一個,也算是平衡各方的舉措。

另外三人方岳貢自不用說,皇帝知道他是韓鑛留給陳子強的後盾,剩下兩人一個是薛國觀,一個楊嗣昌。

兩人見這樣子就明白誰也別想動陳子強,薛國觀是溫體仁當初舉薦的,雖然溫體仁倒臺了,但他一向敬小慎微,皇帝也不可能無緣無故罷免他,一直留任到現在。

楊嗣昌是去年剛入閣的,以兵部尚書的頭銜進入內閣,倒是提出過一些不錯的策略,崇禎很賞識他的才能,認爲他是少見的知兵文人。

這個時空造反的農民軍沒了那麼大的氣勢,歷史上楊嗣昌大名鼎鼎的四正六隅十面張網的戰略用不上,但他的軍事才能還是不錯的。

十面張網雖然勞民傷財,但確實給了明末農民軍最沉重的打擊,若不是熊文燦堅持招安張獻忠,崇禎又急於求成允許了招安,恐怕張獻忠已經被滅殺了。

當年剿匪楊嗣昌依靠的是兩個人,一個是洪承疇,一個熊文燦,洪承疇殺性大,農民軍是絕不可能在他那招安的,熊文燦本來就是靠招安成名了,其他的他可不會。

其實熊文燦是命好,當年他任福建巡撫招安鄭成功他爹,那是因爲他的前任都做了好幾年的工作了,鄭芝龍早就不想當海盜,光宗耀祖是他的心願,熊文燦是遇到好時機。

但這次他辦砸了,張獻忠果然如楊嗣昌所料是假投降,趁着清軍再次入侵,朝廷無法兼顧時再次造反,熊文燦也因此下獄,但起義軍的大火已經撲不滅了。

這次圍剿的成果也煙消雲散,想當初張獻忠請降,李自成被洪承疇盧象升孫傳庭打的只剩下十八個人逃命,若是熊文燦給力點,大明就可能肅清反賊,全力對付女真人了,可世上沒有如果的事,只能說楊嗣昌用人不行,熊文燦正是他自己舉薦的。

八十七章 豪格撤兵第五十七章 紀念碑第七章 連過兩關第兩百一十三章 鄭鴻逵第九十六章 內閣分歧第一百三十一章 預謀搶劫晉商第一百章 張溥爲官第兩百五十二章 被降職的陳子強第兩百三十章 母隨子去第一百二十八章 僞裝搶劫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子強的憂愁第一百三十一章 預謀搶劫晉商第一百三十九章 送禮第一百八十七章 侯府家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整頓大明水師第三十章 小妾美姬第一百八十五章 陳家子女(下)第二章 不凡的家世第八十四章 援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平江侯府的宴遊第一百四十五章 宋應星第兩百四十章 弱雞一般的魏國公第四十七章 入寇第兩百三十章 母隨子去第兩百二十一章 晉商的法子第兩百零九章 大明勳貴的意外舉動第兩百一十八章 失手的虎衛第兩百五十八章 女真降卒第七十一章 禮成風波第一百三十四章 皇帝一家子第兩百一十七章 晉王府的野望第兩百五十七章 意料之中的勝利第四十七章 入寇第一百九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一百七十章 朝堂爭論第兩百五十四章 再戰遼東第兩百一十一章 吳偉業與江陰兩英雄第兩百零八章 大同煤礦第一百四十七章 拉上皇帝做生意第五十二章 圍城第一百零九章 襤褸歸來第一百七十六章 名士相聚第一百二十六章 陳子強的憂愁第九十七章 黃道周第六十一章 南下第五十二章 圍城第一百三十二章第兩百三十七章 殺人立威第一百五十七章 傅山來訪第一百三十章 小氣包包的田弘遇第兩百七十五章 不一樣的澄海千戶所第九十九章 密議改革第兩百三十二章 送別第一百八十一章 蜀王第三十九章 聖眷第一百八十八章 公主的婚事第三十九章 聖眷第一百四十九章 末路中的三大反賊第兩百六十九章 封賞誥命第一百二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剿匪第四十三章 曹化淳的主意第一百四十八章 陝西剿匪第一百二十章 師兄弟的密談第七十八章 去錦州第兩百六十五章 準備韃子的反撲第兩百三十章 母隨子去第八十章 戰前佈局第兩百七十三章 沈猶龍相助第三十三章 再次試種新品種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爾袞中計第一百一十章 雙雄會第七十二章 家事國事第九十章 明軍南歸第一百二十二章 雙喜臨門第兩百一十八章 失手的虎衛第四十八章 誘敵第一百二十三章 天工開物第兩百三十七章 殺人立威第三十章 小妾美姬第九十七章 黃道周第一百五十八章 多爾袞中計第一百八十四章 陳家子女(上)第七十四章 孫傳庭第一百四十六章 發愁的駱養性第七十三章 說服張溥第兩百一十八章 失手的虎衛第二十七章 戰滎陽(上)第五十八章 義母第三十五章 再次出征第兩百七十三章 沈猶龍相助第七十四章 孫傳庭第九章 結仇溫閣老第一百八十章 洛陽福王第一百五十二章 陝西軍制第一百三十六章 岳母的憂心第一百零一章 廷議第兩百三十六章 南京皇宮第二十八章 戰滎陽(下)第二十章 招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