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四)

曹操見王文德冷笑不斷,再看小種相公,一雙花白眉毛深鎖,也是不信之意,不由嘆息一聲。

王文德疑是嘲諷他,發作道:“武節度,你嘆氣何意!”

曹操淡淡瞥他一眼,扭頭看向斑駁關牆:“夫爲帥者,無論何時何境,心中攻守二字,皆不可失。我若攻時,心中須存守字,我若守時,心中須存攻字!”

“唯存守字,所以敵不可勝我,唯存攻字,所以我可以勝敵。”

他這番話,小種相公若有所思,咂摸片刻,好奇道:“這時哪家兵法?我怎麼不曾聽過?”

王文德一旁笑道:“只怕是他自家謅來句子,故意讓我等不解。”

老曹一笑,翹起拇指道:“王節度好見地,果然是我自家謅來。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爲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爲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爲。”

王文德綠林出身,廝殺勇猛,經驗頗豐,除此外省得甚麼軍法?

正要嘲笑,小種相公卻是驚聲道:“你所言心存攻守二字,便是用來解這一段?”

老曹點頭,小種相公低頭沉思:孫子意思很明白,會打仗的人,首先是讓敵人不能輕易戰勝自己,然後等待敵人露出破綻,找到勝機。前者是自己的事,自己不能露出破綻,後者是敵人的事,隨着時間推移,敵人破綻的暴露幾乎是必然。故此,真正會打仗的人,比的是誰的錯誤更少。

而老曹之解,所謂攻時心存守字,守時心存攻字,就是從心態上始終充分準備,以便更好地杜絕自家破綻,並更精準的把握勝敵契機。

王文德這陣子在種師中帳下聽令,極服他治軍手段,見他沉思不語,也把舌尖上的髒話,吞回肚裡。

不止小種相公,曲端、王彥,也均面露沉思。

曹操覷得衆人神情,又緩緩道:“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何爲九地之下?使人不知我所在也。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何爲九天之上?使人不知我何來也。”

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世上各行各業,大多如此,說的天花亂墜,都是唬外人,於行里人,真正是一言可破迷障。

譬如番茄炒蛋,好吃秘訣,不過“蛋清減半”四字,若無人說,炒上一生,也自難透。

小種也是打了一輩子仗的,聞言不由點頭,讚道:“妙!敵不知我何來?豈能守我?敵不知我何在?豈能攻我?此真知兵之言也。”

王文德奇道:“怪哉!譬如我守潼關,潼關便在此地,天下皆知,他豈不知我所在?恩相你莫被他騙了,這話原本不通。”

曹操笑道:“呵呵,城池可測,人心可測否?他見潼關在此,便以爲我守在此,我若徑直兵出,直襲興慶府,他知我所在?何來?”

王文德譏笑道:“又胡說!我若打得過他,何必守在此?還是不通。”

曹操懶得理他,看向种師中:“種帥以爲如何?”

种師中沉吟道:“道理有理,只是道理有時只是道理,時局變化,卻未必跟着伱道理走。”

曹操嘆道:“道理若是不同,如何掌握時局?時局若是不握,只得隨波逐流。種帥,你敗便敗在這一點上。”

种師中聞言,怫然不悅:“武節度,老夫一生與西夏搏殺,從來勝多敗少。如今何故退守潼關?只因朝廷調我勤王,西夏忽然大舉,以至於所部往返奔波,這才失了形勢,豈是我不知道理緣故?”

曹操搖頭不已:“吾輩既然爲帥,豈可爲自己找藉口?敵人知你所在,你不知敵人之所來,是何緣故?便是你道理不曾通達,以至於眼中只有一城一地,敵人卻比你見得廣,乃是一路、一國!”

种師中皺眉苦思,緩緩搖頭。

曹操見他泯頑不靈,不快起來,厲聲道:“種帥!恕我直言了——你目前所見者,唯潼關也!你只道潼關不失,中原便無憂,卻不知敵之所見者,整個中原也,潼關一時過不去,他便去打太原,太原若失,你把潼關守成金湯又有何用?”

小種相公聞言大震,下意識搖頭道:“不、不會!他往太原,翻山越嶺,又豈是好打的?”

曹操喝道:“他既志在天下,過不得潼關,自然全力爭太原!區區呂梁山,中間山路無數,縱然有些險峻,難道險得過潼關麼?”

王彥若有所得,忍不住道:“武、武節度,以你之意,小種相公所以料不到西夏主力去打太原,便是因爲……他在守關之時,心中沒有一個攻字?”

王文德惱道:“呔!你乃微末小將,如何敢揣度上將心思?還不退下!”

史文恭翻個白眼,往前一站,雄健身軀,擋住了王彥身影,淡淡道:“好了,你便當他退下了。”

王文德欲待發作,卻聽“哎呀”一聲悲嘆,扭頭看去,小種相公滿臉沉痛悔恨,忽然一個耳刮子,打在自己臉上:“原來如此!種某糊塗呀!”

王文德大吃一驚,連忙拉住:“恩相,你莫讓這廝蠱惑了,你守關禦敵,於國有功!”

种師中連連搖頭:“老夫想明白了,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敵知我在潼關,我不知敵在何處,攻守之勢,在敵不在我!我、我……老夫甚至都沒有起過念頭,令人去關外勘察敵軍可有變化!他若真個全力取太原,我、我……”

王文德連忙掐他虎口,口中勸道:“此皆武植猜度,西夏人未必這般想。”

曹操冷然道:“你莫忘了,西夏人中,還有金兵的人馬,他不打通線路同完顏婁室會師,當真是來做好人,爲西夏開疆拓土的麼?”

种師中部將黃友,聞言色變,抱拳道:“主將,這位將軍說得的確有理。”

种師中茫然看向老曹,眼神複雜,半晌,終於嘆道:“是老夫不中用,誤了國家大事!後續該當如何補救,還望武節度不吝相告。”

言罷便要行禮,卻吃老曹扶住:“種帥,你且看一物。”

便自懷中取出聖旨一封,展開來,卻是封老曹做平西大元帥的旨意,內中着他統領各部兵馬,蕩平西夏,三秦兵將,見此旨如見宋皇,若不奉命,老曹有先斬後奏之權。

种師中“哎呀”一聲,便要下拜,老曹手腕如鐵,死死托住:“種帥兄弟二人,爲國家征戰一生,武某後進晚輩,豈能受你的大禮?且起身來。”

阻止住對方下拜,看一眼滿臉震驚的王文德,微微嘆息,開口道:“我不是不能用旨意壓你等,只是時局如此,若你我大家不能並肩戮力,豈能擔當大事,力挽狂瀾?故此武某先說道理,再說法理。”

种師中苦笑道:“當真後生可畏!好,道理老夫信了,法理老夫見了,武帥,你若有所令,便是讓老夫衝鋒陷陣,老夫亦無一句二話。”

曹操點頭,看看左右,忽然道:“我聞老官家在位時,使皇城司指揮使葵向陽,親自催你進兵,如今此人何在?”

种師中不料他忽然問及此人,還是答道:“前番傳來消息,道是先帝退位,後來又道汴梁被迫,葵指揮使便逼迫老夫棄了潼關,去救汴梁,老夫不肯從命,同他爭執不下,他氣憤之餘,獨自返回汴梁去了。”

曹操點頭,暫時擱置腦後:“罷了,那我等且說眼前事,眼前事有兩樁,第一樁,我要大破關外之敵,第二樁,破敵之後,我要種帥大張旗鼓,去援太原。”

王文德驚道:“那潼關呢?”

曹操淡淡道:“令一員性子穩妥的戰將,領三千軍,足以堅守。況且屆時,他也無心顧潼關也。”

种師中皺眉道:“老夫往援太原,還要大張旗鼓,武帥卻欲何爲?”

曹操灑脫一笑,看向西方:“我自然是領軍直下興慶府,絕其宗,滅其祀,如此而已。”

王文德驚呼道:“你真要去興慶府?不是方纔同我等耍笑?”

曹操笑道:“國家大事,誰同你耍笑?只是種帥,恕我直言,你如今奔波疲憊,銳氣已失,往援太原,武某要用你名義,吸引敵人矚目,但是臨機決斷之權,恕我要選個凌厲果斷之人——”

說到這裡,老曹正色注視种師中:“大丈夫光明磊落,事無不可對人言,因此此事我要說在明處,種帥若覺得此舉冒犯,失了你的英名,還請同我當面說之,我自另思別策。”

王文德跳腳叫道:“武節度!你這般欺人太甚,王某絕不會從你所願,奪取種帥權柄。”

史文恭好笑道:“你這廝魯莽粗狂,可不是凌厲果斷,因此哥哥絕不會讓你爲難,且放心吧。”

种師中拉住王文德,毅然點頭:“時局如此,我輩武將,皆有不赦之過,區區名聲,何足掛齒?武節度,你爲國家,敢九死一生,遠征興慶府,種某若還計較這點名聲,豈是男兒所爲?”

曹操點頭:“既然如此,且請種帥傳令,放我兵馬入關!”

不久之後,三萬餘兵馬,盡數開赴潼關之內。

曹操派遣時遷,攀山而出,往西面窺探西夏大營,其餘人等,全部休息。

至夜,時遷踏月而歸,報稱西夏紮營五里外,其營沿河橫陳,看似廣大,但是人跡寥寥,以時遷推斷,偌大軍營,絕不超過兩萬兵馬。

种師中三人得知,不由滿面慚色。

老曹計點人馬,小種相公麾下,有軍兩萬七千,皆西軍中善戰之士,連老曹帶來部下,部下六萬之衆。

當即定計:以林沖爲先鋒,引本部五百虎騎先行,強行撞開西夏營門;

种師中本部兩萬餘兵馬中,替出一萬擅騎馬的留給老曹,代之以一萬幷州軍,便引此軍,隨後大舉掩殺;

西夏軍潰後,小種相公打起旗號,大舉渡河,連同林沖,徑直往援太原,到得太原後,若西夏兵有後撤之意,便有林沖領兵襲殺,其中分寸,都由林沖自家做主。

种師中部將黃友,領三千軍,依舊守把潼關。

待小種所部去後,老曹再帶領餘衆,長途奔襲西夏皇城!

老曹說罷,种師中閉目良久,反覆斟酌,睜開眼道:“武帥,別的都由你,只是潼關守將,不妨由王文德王節度鎮守,理由有二。”

老曹點頭示意他說,种師中解說道:“其一,王節度乃是京兆弘農節度使,潼關本在他治下,他留在此,名正言順;其二,我換一萬西軍與你,麾下未必盡服,黃友隨我多年,底下兵將都肯認他,少了許多事端,他又多同西夏交戰,地理諳熟,隨在武帥身邊,便有所益。”

老曹聽罷笑道:“果然是經略相公,當真老成之言!便是如此行事吧。”

种師中見老曹納諫如流,心下一鬆,起身抱拳,自去點兵出戰。

老曹看向林沖:“兄弟。”

林沖亦看向老曹:“哥哥!”

老曹拉着他走出帳外,望天上明月如銀,忽然笑道:“兄弟!你本良將之才,因小人緣故,壞了前程,流落江湖多年,如今仇人已死,心結已釋,恰逢此大爭之世,當憑胸中肝膽、掌上蛇矛,博一個萬古流芳的好名!這一趟去太原,雖有種師道、种師中等老將,但在我心中,真正掛帥決策的,唯你林沖兄弟!”

月光之下,林沖腰桿,槍矛般筆直,緩緩抱拳道:“小弟能有今日,全憑哥哥顧應,如今哥哥讓我獨當一面,能不能萬古流芳,林沖並不在乎,只是絕不肯丟了哥哥的臉面!哥哥只顧放心,小弟知道自己要做什麼,絕不會誤了哥哥大事。”

曹操笑道:“好!你的武藝、本事,我都放心,只怕你有些關頭,心慈手軟壞事。臨別之際,爲兄贈你十個字——”

“殺伐當果斷,雁門有雙鞭!”

林沖緩緩點頭:“小弟牢記心間。”

曹操哈哈大笑:“好!既然如此,林兄弟,且去建功立業!”

林沖抱拳,轉身大步而去,口中喝道:“虎騎聽令,馬腳裹布,人口銜枚,敵營外一里,方許披甲上馬。”

曹操望着他背影遠去,花榮這時走到近前,低聲道:“哥哥,小弟卻有預感,林教頭此去,必如鷹飛蒼穹,從此高颺九天!”

曹操笑道:“你等兄弟,莫不如是!須知九州大地……”

一回頭,卻見李助叔侄,馬家兄弟,石寶、史文恭等盡數在側,愈發笑道:“萬里江山如畫,好男兒,只顧騁馳!”

豪邁聲中,林沖領五百虎騎,開關西去。

第136章 一生難忘動情初第596章 第伍百玖拾貳回 北風蕩蕩滌魄魂第313章 幻魔君遇德魔降第435章 天下平分鬧不平第558章 旋風無聲征塵漫(下)第411章 第肆百零玖回 韓五跨江奪潤州(下)第490章 急先鋒舌戰夜叉第225章 集衆望羣虎歸山第737章 一夫當關誰能敵第351章 金彈子錘震神槍第689章 樊魔王獻計破敵第603章 第伍百玖拾玖回 燕山龍飛鬧中京第589章 挾天子以令諸侯第435章 天下平分鬧不平第763章 一人蕩絕滿天龍第45章 牢城營遇黑旋風第442章 小太尉鬥寶光僧第10章 車輪戰欺負我哥?第356章 茶香人舊路難歸第249章 曹韓稟性竟相投第270章 身逢疆場且瘋魔第163章 高衙內徹底瘋狂第8章 武孟德名聲廣播第761章 紅玉擊鼓下中京第151章 新紮兵馬都總管第447章 五方元帥第一人第736章 莽和尚怒闖道宮第627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陸)第635章 第陸佰參拾壹回 男兒白髮亦風流第642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四)第276章 孟德奇襲房陵城第629章 汴京三國大亂鬥(捌)第182章 有心相算堪一戰第88章 黑旋風對黑旋風第641章 狼煙席捲潼關西(三)第161章 初會風流花月魁第518章 綽號每每藏玄機第141章 始知大宋有高人第435章 天下平分鬧不平第160章 鐵骨錚錚矮腳虎第447章 五方元帥第一人第154章 慕容彥達的野望第189章 曾頭市勇將無雙第777章 高霸王怒誅國賊第768章 神行老曹戰欲狂第413章 翩翩黑虎入夢來第655章 躍馬揚鞭戰鐵鷂第44章 神算子測字解宋第720章 龍騰虎躍戰旗揚第262章 公媼兩相賭許韓第614章 葵花亮相金人寒(上)第200章 單斧雙斧大斧頭第287章 李懷設下單刀宴第142章 蠻牌將破陣顯威第391章 扶桑一夢醒猶香第61章 囊中飛入黃蜂刺第343章 懿州城外鬼哭聲第117章 李固脫身離地府第468章 將計就計變烏龜第583章 第伍百柒拾玖回 關門打狗殺虎口第169章 龍遊大海虎歸山第636章 第陸佰參拾貳回 浩蕩殺機自西來第701章 第陸佰玖拾陸回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76章 蓄一切能蓄之力第128章 神箭將軍獵豬王第77章 孟德汝之德何在第12章 欲話因緣恐斷腸第503章 且憑禪杖濟蒼生第482章 百花綻放昱嶺關第247章 小霸王大戰韓五第77章 孟德汝之德何在第44章 神算子測字解宋第277章 李助定計破宋軍第336章 北境風吹雪正狂第483章 一枝獨秀梅花槍第406章 威凌江南十二神(下)第349章 兀朮霸王爭放膽第558章 旋風無聲征塵漫(下)第184章 鼓上蚤在線求助第202章 聞大刀對射花榮第244章 九紋龍申請出戰第527章 憐子如何不丈夫第586章 無雙忠義兩連襟第63章 問天婆子拜天王第197章 霸王氣壓天王狂第196章 兵來三路烽煙起第145章 江湖際遇各心驚第65章 怡情樓石秀喋血第381章 愛火焚山勢熊熊第271章 滿軍盡呼童大帥第774章 第柒佰陸拾玖回 小遮攔立大功勞第322章 美人似月心似蠍第330章 宋浮舟怒掀公堂第789章 且留北疆引蠅蟲第126章 小計從容破大敵第2章 不識武大是曹郎第194章 流水今日明月身第235章 天機地魁競智計第135章 選擇誰才比較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