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官學

此前,李瑁一直對世家抱有極大的成見,恨不得將天下世家除之而後快,但方纔李泌的話卻將李瑁明白了過來,原來世家門閥不止威脅他權威的力量,同時也是維繫大唐的力量。

這也是爲何大唐歷代帝王對世家門閥極盡打壓權衡,卻從不趕盡殺絕的原因。

如今的大唐科舉之制雖行,但範圍和力度均不可與宋明相較,而且如今大唐地方的文教也普及不廣,寒門子弟讀書者寥寥無幾。

此時若是李瑁不顧一切地將世家拔除,地方和中央都將沒有足夠的人才能夠勝任輔政安民之職。而且將來如若大亂,很可能也不會再有李泌之流助李唐帝王力挽狂瀾,定鼎乾坤。

李瑁不滿世家,歸根結底也不是爲了一口氣,而是爲了大唐長治久安,百年安穩,若是明知此時剷除世家對大唐不利,他又怎會去做。

大殿中很靜,李瑁凝眉沉思了許久,終於,也只能對世家門閥暫且妥協。

“長源之言有理,此事確實不宜操之過急,免得傷了大唐根本。”李瑁口中說着這句話,似乎也能感受到高祖父太宗皇帝李世民曾經有過的無奈了。

李泌自己雖是世家子,但他所言也盡是出自公心,李泌對李瑁道:“世家之事乃古之疑難,非一人一時所能解決,陛下不必操之過急。”

李泌說完,又看了看李瑁的樣子,似乎也能感覺到李瑁的怒意,於是接着道:“不過范陽盧氏私底下向安慶緒供糧,此事還是不可姑息,當用之敲山震虎,以盧氏警戒各大世家。”

天下世家,以七宗五姓爲尊,范陽盧氏更是其中翹楚,若是李瑁能懲戒范陽盧氏,必能叫各大世家稍加收斂,也有助於李瑁後續的動作。

李瑁聽了李泌的話,問道:“長源以爲該如何懲戒?”

李泌回道:“徵回供糧所得之地,雙倍加罰,另以通敵之罪殺盧家主事一人,沒其家財。不過臣以爲此事想來淑妃娘娘必不知情,不必殃及淑妃娘娘。”

雙倍懲處,再殺一房主事,這對於世家而言已經是極大的懲處了,至於株連親族,自然是不可能的。

七宗五姓之間互相通婚,彼此關聯密切,若是以叛國之罪大加株連,勢必波及極大,得不償失。

李瑁自然也懂得這個道理,當即道:“長源之言極是,朕準了。”

盧氏自己撞到了李瑁的槍口,被李瑁怒火波及,自然是自討苦吃,但李瑁之意絕非遷怒盧氏而已,他要的是削弱世家的力量。

“敲山震虎雖有成效,但非朕所願,朕要的是長治久安,是制度。”李瑁看着殿下的李泌和高適道。

借范陽盧氏敲打天下世家,雖然可以暫時彈壓,叫他們收斂一些,但時日一久,終究還是無效,李瑁總不能一直靠着這種方式來維繫。

高適聞言,稟奏道:“要限世家之力,當首推科舉,只有朝中任官用人能夠一視同仁,方能根治。”

李瑁聽着高適的話,點了點頭,但臉上卻未見絲毫的笑容。

科舉之制說來唯纔是舉,以能用人,但拋開其他人情世故不談,光是將世家子和寒門子放於一處考試,論文才,論韜略,論眼界,世家子大多都要勝過寒門子弟。

這與天賦無關,而是出身和環境本就決定了的。

www_ttКan_c ○

大唐歷代帝王,數代英主,太宗皇帝、高宗皇帝、則天皇帝、玄宗皇帝,無一不是極重科舉,可歷經數代成效也不過爾爾,朝中與地方的要職依舊盡數被世家門閥把持。

若無李瑁在此,就算是到了百餘年後大唐衰亡,局勢依舊如此。

李瑁道:“科舉雖好,但科舉之製成效幾何,天下有目共睹,若光憑科舉之制恐難以奏效,尚需其他舉措一同施行。”

李瑁既然這麼說,必然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於是高適問道:“不知陛下的意思是?”

李瑁道:“朕欲尊孔子有教無類之說,參照國子監,發展地方州學、縣學、鄉學,延請文德之輩於地方教學,接納寒門子弟入學,你們以爲可否。”

李瑁的話說完,李泌的眼中閃過一絲精光,好一個有教無類,李瑁這是要扛着孔子的大旗,斷了世家的根啊。

若是此計施行,到時各地大興官學,寒門子弟也都可以自幼讀書識字,條件雖依舊難與世家子比擬,但總歸會有天賦較高者脫穎而出,到時李瑁再借助科舉之制,對寒門子弟大加任用,自然可以打破世家門閥對地方官職的壟斷。

不過李瑁的方法雖好,不過卻也存在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

李泌問道:“陛下之策當可惠及萬民,但若真要施行,恐怕所耗甚巨,難以久持啊。”

李瑁推行官學,鼓勵寒門子弟讀書,自然就要有課室,有書籍,有教書先生,還有一應用度。這些用度若是由百姓承擔,恐怕尋常人家難以負荷。

可若是均有官府承擔,將會是一筆巨大的數字,國庫那邊恐怕就該告急,戶部尚書楊慎矜也該追着李瑁後面叫苦了。

早在前隋,隋文帝和隋煬帝便曾在地方興建庠序郡縣之學,但礙於所支甚巨,一度停辦,而到了如今,這個問題依舊沒有解決之策。

不過李瑁顯然是早有打算,李瑁道:“朕欲收鹽鐵專營之權,以此所獲之利,營建地方官學。”

李瑁之言一出,下面的李泌和高適這才反應過來,難怪李瑁有大興官學的底氣,原來李瑁的目的竟在於此。

天寶年間,鹽鐵之利多在民間商賈,還有楊家等朝中權貴,鹽鐵之利所獲極大,而且關係民生安穩,李瑁自然想要將其收爲朝廷所有。

“陛下若收鹽鐵之利,恐有與民爭利之嫌,不利於風評啊。”高適對李瑁擔憂道。

鹽鐵專營,無非就是商賈之事,文人雅士所不齒,高適也是讀書人,自然也是如此。

李瑁當即道:“朕之所爲,便是利天下萬民,誰敢二話?”

第三十二章 孟津渡第三十九章 所謂世家第二十六章 終破僵局第二十三章 八姐玉珠第六章 名將第一章 勸進第四十三章 嶲州鐵礦第十四章 危局第二十章 賑災第四十五章 逼戰第五章 離間第十一章 薰風殿第二章 貴妃產子第四十三章 潼關戰起第十七章 妾名含光第二十八章 玉真宴請第十一章 挑撥第十二章 危機第一章 面聖第二十三章 鋤奸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四章 提詩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二章 緣起第三十六章 收盤第二十二章 八姐喬遷第二十章 相州之戰第四十七章 威脅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九章 城破第二十章 光復東都第二十三章 守孝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四十章 潼關戰起第四十九章 桀驁的安祿山第三十九章 所謂世家第三十一章 屠殺第四十四章 監軍第十八章 玉環吃醋第三章 謀算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三十五章 武庫大火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七章 救人第三十一章 糧價第四十四章 圈套第十章 阻撓第三十四章 永王潰敗第十六章 謀退第十一章 叛亂第六章 請帖第六章 盧婠婠第三十章 內鬥第二十七章 蠱惑第二十四章 鬆洲司馬第十章 祿山殞命第六章 盧婠婠第三十三章 吐蕃求親第十二章 設伏飛虹谷第三十二章 別苑密謀第五章 攬玉樓宴第三章 國事家事第五章 立儲第十九章 李林甫第十四章 重賞第十二章 良宵苦短日高起第三十六章 安慶緒授首第四十五章 安慶緒第三十一章 郭子儀南下第七章 范陽盧氏第六章 盧婠婠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二十八章 陷害第五章 皇甫惟明第十五章 官學第十六章 世家女第四十八章 芙蓉園第三十八章 吐蕃兵敗第四十七章 崔乾佑第七章 香花夫人第七章 所謂妙人第二十九章 張巡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九章 城破第八章 瑛娘第四章 提詩第二十七章 情濃第二十二章 戰敗第七章 試探第十九章 破城第三十四章 永王潰敗第十六章 人選第四章 交易第十五章 局勢翻轉第二十六章 疑神疑鬼第二十三章 梅姬釆萍第十五章 提點第三十二章 盛王李琦第六章 名將第二十七章 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