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張學良和郭鬆齡

雖然在後世的歷史上,大家對張少帥這個說法多有愛戴和贊其年輕有爲的意思,但實際上在如今的這個時代,少帥確確實實是個貶義詞。這個名詞代表着雖然身居高位卻心裡不成熟的角色,楊宇霆的話裡含義顯然是將張學良當做小孩子,暗諷他只是憑藉父蔭才登上這個位置的。

爲了穩定奉系內部,開始的時候張學良百般忍讓,希望楊宇霆能夠慢慢消停一些。沒想到他的忍讓卻被對方當做了軟弱,楊宇霆更加飛揚跋扈,言語之間越來越是不敬,最後連張作相都看不下去了。

今天張學良接到了倭軍全線潰敗的消息,他本來想要商議一下今後奉系的發展方向,楊宇霆卻喧賓奪主,胡說什麼沒有倭國奉系必然滅亡。想要保住奉系就要跟隨倭國一起作戰,先從背後向西特軍發動進攻,打亂對方兵力部署,然後趁勢反攻全國。

楊宇霆在會議上說得口沫橫飛,彷彿他是揮斥方遒,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大將軍一般,聽得諸多軍方將領紛紛撇嘴。如果打仗像他說得那麼容易,奉系早就統一全世界了。

本來張學良沒想搭理他,結果楊宇霆卻變本加厲,直指張學良軟弱無能處事不決,根本不是大將之才。還說張學良沒有把握機會的能力,一旦這個機會錯失,就有可能讓奉系萬劫不復,所以張學良纔會如此暴怒。

張學良在屋子裡一陣亂砸,直到砸累了才坐在椅子上,慢慢喘勻了氣息。敲門聲突然響了起來,隨後房門被直接推開,一個偉岸的身影邁步走了進來。在趙守宏的住處,敢於這樣隨便的人,除了郭鬆齡以外沒有旁人。

郭鬆齡據說是唐代名將汾陽王郭子儀的後裔,他曾經在1905年就讀於奉天陸軍速成學院,次年就轉入北域陸軍第二鎮隨營學堂,開始了他的行伍生涯。郭鬆齡於1910年曾經加入共興會,曾經在奉天講武堂當過一段時間教官,並教授過張學良。

兩人就是在那個時候結成了深厚的友誼,後來在奉軍擴張的時候,初入仕途的張學良被任命爲第三旅旅長。張作霖企圖將第三旅打造出奉軍模範部隊,讓張學良嚴加訓練並敞開提供武器裝備。張學良自知能力不足,認爲難以承擔這個責任,走投無路的時候,張學良想起了曾經的教官郭鬆齡。當時郭鬆齡仍在講武堂任教,並未在軍中擔任實缺。在張學良的舉薦下,郭鬆齡被調到第三旅擔任第二團團長。

在任職期間,郭鬆齡全盤接手了第三旅的訓練任務,將部隊打理得有聲有色。後來在在奉軍全軍比武的時候,第三旅打出了模範部隊的威風,讓張作霖大爲高興。

在得知第三旅爲郭鬆齡一手訓練之後,張作霖大筆一揮,讓郭鬆齡另外組建第八旅並擔任旅長。從那以後,張學良的和郭鬆齡的部隊就結爲了一體,雙方根本不分家,不論是開始的第三和第八旅,還是改編之後的第二和第六旅,他們的後勤供應和訓練駐紮都在一起,軍中甚至私下裡將這兩個旅直接叫做二、六旅。

在第一次直奉戰爭中,二、六旅擔任了後衛任務,雖然那一次奉軍戰敗,但由張學良和郭鬆齡統帥的這支部隊打得有聲有色,有效阻止了直軍的追擊,讓奉軍的損失減少了許多。

時候張作霖對張學良和郭鬆齡大爲誇讚,並在後來的整軍經武行動中,給他們大肆擴軍,二、六旅因此擴編爲一、三聯軍,成了奉軍最爲精銳的勁旅。實際上在張作霖退位下野之前,張學良和郭鬆齡統帥的第三四聯合方面軍,已經掌控了奉軍半數兵力和九成以上的特殊兵種。

兩人的關係好到猶如親兄弟,所以郭鬆齡進入張學良的房間只是敲敲門,從來不需要回答。他進入房間立刻看到了滿地砸壞的東西,以及坐在桌旁喘着粗氣的張學良。

郭鬆齡走到近前,扶起一把椅子坐到張學良對面道:“怎麼?學良今天的心情不太好?”

“我的心情能好嗎?你看看楊宇霆那個樣子,好像他纔是大帥一樣。開口倭國閉口開戰的,好像倭國是他祖宗一樣。我看在他的心目中,倭國的分量比奉系更加重要。”張學良依然氣呼呼的說道。

郭鬆齡淡然一笑:“你知道就好,其實這些曾經在倭國留學的人,有不少都被倭國的強大嚇壞了。他們的骨子裡都是奴性,總想得到倭國主子的賞識,如今主子有難,他們這些奴才就如喪考妣。”

“你說這些人繼續存在於奉系之中,我們還有什麼發展?”張學良憤憤的說道。

“可是你才登位不久,如果現在擅動那些老臣,很容易造成人心浮動。”郭鬆齡依然微笑着說道。

“我怕等到人心的安定下來的時候,這大帥的位子就要讓他楊宇霆坐了。”張學良想起楊宇霆就氣不打一處來。

“其實你大可不必生氣,哪裡都有華奸,這是肯定的,現在我們要考慮的是奉系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郭鬆齡的話讓張學良吃了一驚,他瞪大眼睛看向了郭鬆齡:“你這是什麼意思?”

郭鬆齡嘆氣道:“你知道我年輕時的志向,就是讓國家統一百姓富足。讓我感覺諷刺的是我效力的奉系無法做到這一切,而趙守宏經過二十年的經營奮鬥,始終朝着這個方向前進,如今他距離成功只有一步之遙。”

郭鬆齡說話的時候,眼睛始終盯着張學良,看得他渾身不自在。“你的意思是讓我向西部特區投誠?就如馮玉祥和閻老西那樣?”張學良的言語中頗有些惱怒,畢竟他剛剛接過這偌大的家業還不足十五天,這麼交出去讓他難以接受。

郭鬆齡又嘆了一口氣:“學良你我都很清楚,依照現在的情況發展下去,奉系沒有任何希望。與其在沒有勝利希望的戰鬥中,與西部特區戰鬥到底,還不如順從歷史潮流,爲國家統一做出貢獻。”

, !

第七百二十三章 西南罷兵第九百零四章 踊躍捐款第七百五十二章 人皮面具第六百零六章 拜見梁啓超第七百一十六章 澳軍的先發制人第八百二十三章 飛機設計局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欲擒故縱第六百四十章 海上肉搏第一千零四十章 擠兌蘭普森第五十一章 無能的旗兵第八百三十二章 衆矢之的第五百六十三章 南北混戰第一千三百四十三章 吞併瑞典第五百九十四章 試探口風第八百四十五章 高手對決第第十三章 神秘的同學第七百八十二章 獨一無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打壓陳其美第八百七十二章 趙守宏的新研究第六章 路遇變故第五百六十二章 空軍參戰第九百五十四章 空中編隊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南大陸的烽煙第九百八十九章 醫院巧遇第七百零六章 組建華軍第四百四十七章 無賴騎兵戰術第五十三章 洗腦舵把子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兩大原則第五百一十章 變換的旗幟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內戰終結第三百二十五章 神話的終結第四百八十一章 一本‘好書’第六百四十七章 登陸夷州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VT5型坦克第四百三十八章 羅剎異動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德惠翁主第五十二章 只誅首惡第一百四十六章 手術成功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強行起飛第二十四章 啓程迴歸第一百三十八章 入川車隊第二百九十四章 趙爾巽離任第十一章 提督馬維騏第四百四十三章 忽悠俘虜第七百三十六章 山中被圍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上內戰第七百六十章 隱秘倉庫第六百七十七章 黎元洪的邀請第二百八十五章 業務收縮第五百零三章 最後一人第六十五章 北疆地震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諒山難克第四百四十八章 買賣城與恰克第一千零十五章 倭軍增兵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口拉鋸戰第八百四十八章 戰後的經濟狀況第四百零九章 伊犁投降第一百七十四章 有我無敵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巷戰艱難第二百九十一章 鼎力支持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式巡洋艦第一百零四章 登門拜訪第六百七十章 渡江搶城第三百九十六章 光海城的動向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潛艇圍獵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上合組織第四百四十一章 改變計劃第四百六十二章 海軍匯聚第六百九十三章 紅海自治區第一百三十三章 錫良的來信第九百六十六章 航天的未來第六百三十六章 博爾賈攻防第七百一十八章 澳軍的笨辦法第四百四十一章 改變計劃第七百四十七章 交換條件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真正的戰鬥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引路的營長第九十五章 天風閱兵第二百八十一章 二號方案第八百六十三章 整軍備戰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亡國條約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的死神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光復琉球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妥協的陳慶同第八十五章 斯文的秦二爺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收購與轉移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命如草芥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無路可逃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仇視白蘭國第九百八十六章 東西夾攻第九百九十五章 斯特林的陰謀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面佯攻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倭兵肉搏戰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召見劉文彩第二百五十七章 覲見趙守宏第三百九十八章 銀行大樓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引路的營長第三十章 洗腦學生第六十五章 北疆地震第六百六十二章 紅羅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