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緊急磋商

聽到只是改爲出售加工品,而非封鎖不出售,希斯勒的心放了下來,只要能夠買到這些礦產,他就放心了。不直接出售礦產,而是賣出工業品,這就加大了雙方貿易的可能性,華蘭國也能借此將自己的產品重新打入西大陸市場。這一次有希斯勒的支持,華蘭國商品的銷路會更加通暢的。

至於花錢贖買猶太人的事宜,那就不需要趙守宏操心了,因爲在前往柏林之前,趙守宏已經與猶太人的數十位士師見過面了,在衆人的商討之後,才最終決定用錢贖買那些西大陸的猶太人。

不得不說,猶太民族非常團結,爲了將數千萬同胞救出苦海,已經流亡海外的幾大白鷹國猶太財團和羅斯柴爾德家族都拿出來大筆資金,用於這次贖買行動。趙守宏等於是用猶太人的錢,鋪平了華蘭國對條頓國的銷售通道,這樣趙氏財團無需花費自己的錢,就能將產品傾銷到條頓國,等於是用猶太人的募款,購買力自己的武器,至少他和希斯勒都是穩賺不賠的。

趙守宏這一次到訪,時間長達半個月,雙方代表團達成的協議也是最多的一次。各種貿易協定層出不窮,甚至還有一些財團之間的合作協議。條頓國在消耗從西大陸獲得的財富同時,弄到了大量急需的物資,讓國力得到了極大增強。華蘭國也藉此機會,大量傾銷商品的同時發展工商業,可謂是雙贏的局面。

時間過得飛快,眼看着各種細化條款已經達成,趙守宏也要回家了。在離開之前,希斯勒特意趕到機場,與他商討一件要緊的事情。

原來就在三天前,羅剎帝國突然毫無徵召的發動了進攻。圖哈切夫斯基和布柳赫爾各領一路大軍,開始了新的攻勢。這一次羅剎軍有備而來,紅聯軍卻因爲內部新的大清洗,造成基層有經驗的指揮官極度缺乏,致使戰場上指揮體系的運轉不靈。

在這幾天內,羅剎帝國長驅直入,已經打到了莫斯科城下。眼看着紅聯國越打越弱,希斯勒有些坐不住了。剿滅紅聯國,取得頓巴斯的煤礦等一系列重要礦區,是條頓國下一步戰略計劃的重要部分,如果這些東西都落入羅剎帝國的手裡,那也就沒指望了。

條頓國對紅聯國是有想法的,尤其是其國土上的許多種資源,都是條頓國所急需的、不過希斯勒心裡明白,羅剎帝國是華蘭國所掌控的,它與紅聯國作戰屬於內戰,一旦自己插手性質就變了,這等於是在向華蘭國的籃子裡伸手。一旦引起對方的警惕而破壞兩國關係,條頓國將得不償失,尤其是如今他正在與白鷹國和撒爾國作戰的時候。

正是爲了避免誤會,希斯勒纔會在趙守宏離開之前急匆匆的來到飛機上進行溝通。趙守宏得知希斯勒的來意之後,搖頭道:“元首閣下應該知道,我也很久沒有回國了,對於最近國內的情況不太瞭解。對於貴國的想法,我需要請示國內,希望您能夠稍等片刻。”

“這是當然。”希斯勒微笑着說道。趙守宏除了商人以外,還頂着一個國家安全顧問的頭銜。在總統授權下,他是完全可以作爲總統特使,與各國展開談判的。

趙守宏假意進入飛機尾部的電報室,與國內取得聯繫。實際上他只是在裡面坐了半個小時而已。羅剎軍的進攻是國內事先設計好的,趙守宏本來得到了授權。何況他能夠利用榮耀控制的衛星通訊系統,隨時瞭解國內各地的情況,對於這次進攻中,紅聯軍英勇頑強的戰鬥,給羅剎軍造成不少麻煩的問題,他是知道的。

如今對紅聯國的進攻中,讓羅剎軍損失很大,尤其是在進攻到莫斯科周圍以後,紅聯軍就猶如瘋了一般的反攻,完全不計代價。儘管進攻如此艱難,華蘭國卻不得不這麼做,藉以削弱白鷹國的勢力,否則一旦烏托邦主義聯盟對華蘭國開戰,華蘭國將面臨兩面受敵的窘境。

現在羅剎帝國的進攻,很需要條頓軍的幫忙,可是趙守宏又不能有任何焦急的表示。他的心裡非常清楚,現在雙方都很着急,但是表露出焦急的一方,必然會在外交談判中處於劣勢。他要做的就是先晾希斯勒一會兒,讓對方越來越着急,這能讓他在談判中佔據主動,爲國家獲取更大的利益。

已經五十二歲的趙守宏,也算過了知天命的年紀,經過多年的歷練,讓他變得沉穩無比。半個小時之後,趙守宏終於慢悠悠的走出了電報室,對着希斯勒微笑道:“親愛的元首先生,我已經從國內瞭解到具體情況,並得到了國會的授權。”

“這太好了。”希斯勒興奮的說道:“其實我們要談的事情非常簡單,限制烏托邦主義的蔓延是每一個國家政府的責任,我只是希望能夠讓華蘭國爲中間人,讓條頓國與羅剎帝國進行溝通,以避免雙方發生誤會。”

“這麼說來,條頓國打算在對撒爾帝國開戰的情況下,進行兩線作戰,同時派出部隊進攻紅聯國?”趙守宏往椅背上一靠,饒有興趣的看着希斯勒。

希斯勒的臉色一變,兩線作戰是條頓國永遠的痛。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如果條頓國不是兩線作戰顧此失彼,也不會造成最後的敗局。如今希斯勒重提兩線作戰問題,已經在軍中造成了不小的影響,許多將領紛紛表示反對。可是希斯勒知道,他是不得不如此做的。

希斯勒是個有戰略眼光的人,他非常清楚全世界能夠瓜分的地方不多,而趙守宏已經佔了先機,成就了一個地域廣闊人口衆多經濟發達的強大華蘭國,而他又必須爲了抗爭凡爾賽條約而向協約國宣戰。

如今國際態勢造成條頓國雖然表面風光,實則危機重重。條頓國已經與白鷹國和撒爾帝國正面爲敵,與紅聯國的關係也相當緊張,條頓國所處的地域可謂四面受敵。

, !

第六百零四章 搶先一步第四百二十六章 宴請官兵第六百五十三章 脣槍舌戰第四百八十七章 隱藏真相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火炮決勝第六百零二章 金蟬脫殼第五章 銀幣成堆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壓倒性消耗戰第二百八十六章 高麗刺客第七百六十二章 參戰軍的轉變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服馬福祥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七百八十二章 獨一無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安福俱樂部第四百二十七章 參觀船廠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攻取火車站第五百三十二章 鍺與酚醛第二百一十九章 帝后皆崩第三百一十七章 給倭國添堵第七百一十章 倭國的軟刀子第九十一章 慶那公司第七百九十七章 軍事法庭第六百八十九章 追購武器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截斷歸路第七百二十六章 封死海港第六百八十八章 土地換武器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應邀出兵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新式戰機第九百零三章 超級大地震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飛躍雪原第七百一十六章 澳軍的先發制人第五百八十五章 分配戰艦第二百一十五章 固執的毛瑟第一百九十章 雪佛蘭三兄弟第九十三章 接手造船廠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命如草芥第一千一百六十四章 無路可逃第九百一十三章 各有利益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聯合行動第七百九十八章 腦殘的倭國法官第二百四十五章 收音機的興起第七百三十四章 莫納什的判斷第六十六章 賑災救援第二百二十章 貶官爲民第一千零十八章 倭軍撤退第七百三十八章 匍匐前進第二百五十章 孤立政策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諒山難克第三百五十九章 收服馬福祥第四百零二章 列強動向第四百九十二章 主動出擊的湯薌銘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全部擊沉第二百一十三章 火炮設計師第一百九十九章 汽車展覽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無懸念的海戰第十四章 耐力測試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國家搬遷第一百八十九章 迎娶雙姝第二百八十八章 站臺刺殺第三百一十七章 給倭國添堵第二百一十七章 居里夫婦第一百九十章 雪佛蘭三兄弟第四百五十七章 前後夾擊第三百三十四章 真假倭元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紐倫堡法案第四百九十九章 譚延闓的行動第七十一章 貸款的利弊第六百八十二章 復辟失敗第八百一十四章 失蹤的龍濟光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久攻不下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難啃的骨頭第九百六十七章 人才自薦第四十一章 追悼大會第三百八十三章 問計洹上村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超遠射程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核動力潛艇第三百四十四章 平定中川第七十六章 使館交鋒第五百七十二章 交換條件第二百七十一章 殲敵翁阿蘭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首戰大勝第二百九十九章 伍聯德博士第六百九十九章 大羅新百貨店第九百六十一章 空中亂戰第六百七十八章 不蹚渾水第七百三十六章 山中被圍第九十四章 街頭巧遇第一百二十六章 電器廠建立第九十一章 慶那公司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得不償失的報復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偷襲艦隊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破壞規則第八百九十二章 直奉談判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空軍匯聚第八百四十六章 鐵壁察裡津第二百五十六章 院長曲煥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長炮榴彈第四百六十二章 海軍匯聚第五百一十一章 出兵高原省第五百三十六章 兩面施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