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聯合進攻

西大陸盡在手中是個有利條件,可惜這片大陸的工業雖然發達,能源礦產卻比較匱乏,必須依靠南大陸和東大陸的支援。東大陸已經爲華蘭國所有,而南大陸又動盪不安,如今條頓國爲了控制新殖民地的穩定,需要投入大筆資金。因爲那些游擊隊的四處活動,讓採礦很難進行,條頓國可謂得不償失。海軍不強的條頓國難以跨越大洋去進攻新大陸,現在他唯一能夠指望的就只有紅聯國的資源了。

現在的希斯勒只有一條路可以走,在紅聯國撈取足夠多的資源產地,然後將瑞典也吞併進來。依靠兩地的資源慢慢吞噬南大陸穩定那裡的局勢,並建立新的資源開採基地。與華蘭國保持友好的關係發展壯大自身,同時孤立遠在新大陸的白鷹國。

等到條頓國強大起來,將海軍重新建設好之後,再挑起白鷹國和華蘭國的爭霸大戰自己則從中漁利,這是條頓國唯一的復興之路。在這個計劃中,紅聯國西部地區的幾個主要礦區是希斯勒志在必得的,因此他絕不能放棄。哪怕要冒一些險,條頓國也有必須冒險的理由。

看了看老神在在的趙守宏,希斯勒堅定的回答道:“我說過了,對抗烏托邦主義的擴散,條頓國義不容辭,我們會竭盡全力與貴方合作,儘量消滅那些烏托邦主義的國家的力量。”

“不過如今的紅聯國與羅剎帝國的戰爭,畢竟是其國內的內戰,條頓國此時插手,似乎有搶地盤的嫌疑。”趙守宏毫不推諉的直言,不加以任何的掩飾。這樣直白的攤牌,讓希斯勒面色一紅,他知道不管自己的口號多麼響亮,條頓國出兵也頗有些不厚道。

“據我所知,羅剎軍的戰鬥進展並不順利,紅聯軍在莫斯科城下誓死抵抗,雙方的傷亡都非常大。”希斯勒看了看趙守宏道。

“根據我得到的消息,我國軍隊已經決定派出志願空軍,對莫斯科實施地毯式轟炸。奧麗加女皇已經批准,就算是將整個莫斯科毀去,也要將其攻克。”趙守宏說得異常堅定,聽得希斯勒只想翻白眼。奧麗加女皇是你媳婦,還不是全都聽你的,雖然你不是總統了,華蘭國還不是掌握在華蘭先鋒黨手裡嘛,你要做什麼還不是一句話。

這種話心裡明白,卻不能明說,否則很容易撕破臉。希斯勒只好故作痛心疾首狀道:“紅聯國的百姓畢竟也是羅剎族人,何必做得如此決絕。我認爲只要條頓國軍隊從邊境地區發動進攻,以東西夾擊之勢進攻紅聯軍,相信他們會很快崩潰的。”

趙守宏看了希斯勒一眼,這個歷史上的殺人惡魔說出如此悲天憫人的話來,他隔着一百米都能聽出假意來。不過政客本來就是說謊大王的代名詞,國與國之間更是如此,趙守宏是不會直接揭穿他的,何況羅剎帝國也的確希望條頓軍幫忙,這樣能夠減少許多損失,同時幫助條頓國解除後顧之憂,讓他更安心的對付撒爾帝國和白鷹國,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現在的情況非常明顯,烏托邦主義聯盟已經有了與協約國聯合的趨勢,軸心國是無法獨自抗擊這股勢力的。如今不管是明着還是暗着,軸心國都有與華蘭國聯合的理由,而趙守宏唯一要操心的,就是讓條頓國佔據多大的利益。

“元首閣下說得很對,不到萬不得已,還是儘量減小居民的損失爲妙。”趙守宏道:“不過爲了避免誤會,我們應該劃分各自的進攻區域,防止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非常正確。”希斯勒點頭道,趙守宏的話說的隱晦,但意思他是清楚的。什麼叫進攻區域,實際上就是戰後的利益劃分,要分配的就是誰佔據多少利益而已。

趙守宏當即說道:“紅聯國佔領的原白蘭國和羅馬尼亞的領土交給條頓國。此外還有芬蘭國,你看如何?”

希斯勒略一沉思道:“條頓國佔據的土地未免太少了,至少應該以斯摩棱斯克爲界。”

“羅剎軍正在抗擊着紅聯軍主力,條頓國是從背後突襲,打起來會非常輕鬆。在這種情況下,你們卻要佔據三分之二的戰果,似乎有些說不過去。”趙守宏道。

希斯勒老臉一紅,他對趙守宏的外交風格很不適應。本來是獅子大開口之後討價還價,結果卻被對方直接否決。對方不跟他討價還價,希斯勒也只好明說自己的底線:“至少白羅剎地區要交給條頓國,我們雙方以第聶伯河爲界。”

“成交,不過條頓國要負責攔截通過北冰洋和波羅的海向紅聯國運送支援的所有船隊。”趙守宏回答道。

希斯勒道:“沒有問題,我們會解決對方的增援問題,並儘快調集兵力開戰,最多一個月的時間,我們將向萬惡的紅聯國發起進攻。”

“非常好,稍後還請條頓國外交部擬定一份條約,我可以代表本國進行簽署。”趙守宏感覺非常好,付出了些許代價,就讓條頓國分擔了一半的風險,這是非常划算的。何況紅聯軍的戰鬥力也的確很強,就算是華蘭軍應付起來也頗爲頭疼。

雙方都達到了各自的目的,趙守宏得以坐着飛機回到了華蘭國。這次趙守宏收穫頗大,不但獲取了大量軍民兩方訂單,還讓條頓國加入到了進攻紅聯國的行列之中。

縱觀世界大勢,雖然看似是條頓國打得最熱鬧,但因爲地理位置和國力的關係,發展的後勁有限。將來真正有資格奪取世界霸主位置的,就是白鷹國和華蘭國,在這之前必須儘量削減對方的羽翼。

紅聯國的地理位置和較強的國力,已經成爲了華蘭國的心腹大患,一旦烏托邦主義聯盟摧毀了軸心國集團,華蘭國將面臨腹背受敵的危險。情況同樣可以反轉,只要軸心國與華蘭國聯手,先摧毀了紅聯國,腹背受敵的就變成了白鷹國,這對華蘭國未來的爭霸有着絕大的好處。

, !

第八百四十九章 經濟轉型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方向性錯誤第六百七十二章 對陣海蘭泡第九百五十章 電視演講第一百四十三章 飛艇製造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作戰動機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進攻計劃第九百三十二章 動畫長片第一千零六章 巨型計算機第八百九十二章 直奉談判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奪權成功第二百三十三章 中川大學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三個條件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前發炮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邊協定第七百四十章 摧毀炮兵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戰略決策第五百七十八章 勃固大戰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真正的戰鬥第六十九章 實業之父第一百九十八章 高盧國的頹勢第七百零五章 事情鬧大了第二百八十章 死戰到底第六百六十六章 佈列斯特和約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唱一和第三百三十八章 皇儲的要求第九百九十一章 苦肉計第七百零二章 超級市場模式第二百六十六章 佔據三寶壟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真正的戰鬥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攻取火車站第八百八十章 反攻敵境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皇姑屯事件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一次齊射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坎寧安出擊第六百二十五章 彈幕徐進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死戰到底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士師的請求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員考試第三百九十三章 勸降軍艦第一百五十一章 ‘精明’的海因茲第一百六十三章 獨抗強敵第三百三十九章 兵棋推演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白鷹國異動第七百二十四章 澳洲屠殺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父輩的旗幟第六百六十一章 勇氣的碰撞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員考試第一千三百四十五章 進攻計劃第五百七十三章 攜手北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錫良的來信第八百六十三章 整軍備戰第三十三章 出擊墨達第八百七十五章 忍氣吞聲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先鋒2號火箭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全體起飛第七百八十一章 新的死神第一百七十九章 鎮南關起義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蹤跡皆無第三百四十八章 知遇之恩第四百五十二章 集中打擊第八十章 初見詹佑銘第六章 路遇變故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兌現諾言第二百三十六章 巧遇斯特拉第一百零三章 挖人計劃第二百四十四章 茶館軼事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炮擊鎮南關第五十九章 緬因的重要性第七十九章 袁隗的禮遇第四百八十一章 一本‘好書’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威瑟堡行動第一百九十六章 將軍有請第七百五十六章 酒館誤會第二百四十四章 茶館軼事第七十九章 袁隗的禮遇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推波助瀾第四百零四章 掌控光海城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突襲低地國家第二百三十六章 巧遇斯特拉第八百零一章 第三國際第六百四十三章 羅剎軍投降第九百四十一章 巴黎商業談判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面佯攻第二百三十八章 公務員考試第二百八十三章 土著滅族第二百四十章 霍元甲打擂第二百零一章 我只要道歉第七百五十五章 喬裝入城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兇殘的倭兵第一千零十九章 空軍改編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巷戰艱難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棘手的倭國第四百三十四章 航空母艦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東大陸自由聯盟第七百八十七章 聯合作戰的邀請第二百二十六章 軍艦圖紙第四百四十八章 買賣城與恰克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擊鹽井第六百六十九章 華倭備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