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狄賽爾的柴油機

飛機的發展尚需時日,而飛艇的發展速度確是眼睛能見到的,經過謝瓚泰的不懈努力,飛艇的軍事化終於出現了曙光。爲了防止被擊中墜落的問題,飛艇由十五個氣囊組成,新氣囊材料改用尼龍,這樣使得氣囊氣密性更好,更加結實耐用。有這麼多的氣囊,安全性也得到了極大提升,只要其中有三分之一的氣囊依然充滿氣體,飛艇就可以平穩降落。

本來按照趙守宏的想法,這些氣囊都應該注入不燃燒的氦氣,以便利於實戰。但是氦氣在中川也纔剛剛製取成功,不但工序繁瑣成本高昂,製取速度又極慢,根本無法滿足作戰需要。

氦氣不燃燒的特性讓飛艇安全係數更高,但成本也太高了,如果每次升降都需要充氣放氣,其價格根本難以承受。而氫氣易於製取成本低廉,但太過容易爆炸,在實戰中過於危險。

鑑於這樣的問題,謝瓚泰突發奇想,他將氣囊做成內外兩層,外面的十四個分隔氣囊之中全部衝入氦氣,而中間的大氣囊則用氫氣。這樣即使氫氣氣囊被打爆,因爲周圍袋體都刷有防火漆,也不會牽連太多,而其他氦氣囊的浮力,足以讓飛艇平穩下落。

至於平時的起飛降落,只需要充放氫氣囊即可,這就避免了氦氣的浪費。有這樣的創意,空軍的安全飛艇很快就被造了出來。這種飛艇重兩百噸左右,載重二十噸,使用兩個水平翼面和一個垂直翼面控制方向。因爲採用四臺六十馬力汽油發動機,飛艇可以達到四十公里的時速。除去六名駕駛飛艇的艇員之外,飛艇尚可載重十五噸,足以裝載大量物資或人員。

因爲沒有螺旋槳的遮擋問題,飛艇上安置武器非常方便,謝瓚泰就在四個方向各安置了一挺馬克機槍。爲了不讓射手在慌亂中射中自家氣囊,這些機槍都是固定在吊艙邊緣的基座上,射界被壓得很低,難以將槍口上揚。

可以說這種巨大的飛艇,已經具備了最早的空戰能力,趙守宏一見之下非常喜歡,他當即拍板訓練飛艇駕駛員,同時要求將這種被命名爲空艇1型的飛艇建造十艘,準備加入到軍隊服役。

雪佛蘭的事情也不少,在從歐洲回來之後,趙守宏給了他一個指標,研製大載重量的卡車,以及有越野能力的汽車。對於這樣的指標似乎太高了些,雪佛蘭一連試驗了幾種方案都不行,主要是汽油機馬力太小,很難承擔載重和越野的任務,除非將車體做的很輕。可是那樣一來,載重能力就會很小,而且由於車體輕,穩定性差危險性也就高了。

這個問題很快就被新來的科學家解決了,這個人是在德國破產之後,應邀來東大陸工作的狄賽爾先生。

魯道夫狄賽爾雖然父母都是條頓國人可他卻是在巴黎出生,並在那裡受教育的。條高戰爭爆發之後,由於兩國交惡在高盧國境內的條頓國人遭到迫害,他們不得不舉家逃亡倫敦,而幼小的他則被送到奧格斯堡的舅舅家居住。

童年的遭遇似乎預示了狄賽爾一生的不順利,不久他以優異成績進入慕尼黑科技大學,畢業後成了一家國際冷凍公司的工程師和推銷員。本來他已經有一份薪水不低的工作,享受中產階級的富足和悠閒,但對於機器的癡迷卻讓他走上了另一條道路。

在工作中,狄賽爾深感蒸汽機的效率地下,於是萌發了設計新型發動機的想法,實際上他甚至提前一年申請了專利。他很快找到了合夥人,並花了數年時間完善新發動機的性能,1897年他成功的製造出狄賽爾柴油機,其功率達到了14瓦特,遠遠超過當時的蒸汽機。

新發明讓他成爲了百萬富翁,可是由於缺乏商業頭腦,他在股票上輸了許多錢,經濟逐漸陷入困境。後來他得了嚴重的精神虛弱,在慕尼黑附近的療養院休息了很長時間。他的公司也漸漸有了問題,由於柴油機的一些缺陷,不少用戶開始退貨,他的公司面臨倒閉的危機。就在這個時候,沈若雪伸出援手,幫助他清償了所有債務,並保證後金國能夠治療他的精神虛弱。

狄賽爾就這樣踏上了來後金國的道路,抵達之後他果然沒有失望,太空醫院很快治好了他的病,他又可以生龍活虎的投入工作了。由於川西各研究所的通力合作,以及正在建設中的兩家大型機械加工廠配合,對柴油機的研究能力成倍增加,他終於可以開始安心研究了。柴油機的研製工作快速展開,趙守宏有希望儘快看到真正完美的發動機成品。

趙守宏旗下的各個廠家與研究所通力合作,產業開始越做越大。隨着各條鐵路的不斷推進,銷售網絡也在逐步增加,銷售問題開始得到好轉,尤其是在江底暗礁險灘都被炸掉之後,至少在豐水期的時候,航道一切暢通,足以讓在新炮艇掩護下的商船隊完成來往於重山和光海之間的商路,三千噸以下的江輪甚至上朔到寧遠廳直接裝貨。趙守宏賺錢的速度大增,他對教育和鐵路的投入也更大了。

對於趙守宏的想法,作爲中川總督的趙爾巽都全力支持。有這樣的保證,趙守宏開始大刀闊斧的改革中川吏治。他以提學使的名義發佈命令,要求全中川吏員必須進行考試,只有通過考試得到吏員資格證書,才能在中川充任吏員,否則一旦發現有不合格者,對於官員和吏員都要重罰。

, !

第一百九十一章 史量才的手段第五十二章 只誅首惡第四百五十三章 裝甲推進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國家搬遷第四百三十六章 袁隗遇刺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白鷹國擴軍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空軍代差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無一倖存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尼赫魯的野心第三百三十章 張謇的轉變第六百九十五章 工藝配方第九百四十九章 血腥殺戮第三百零二章 歸隱的利弊第五百三十九章 防彈汽車第四百五十三章 裝甲推進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町野顧問是高手第五百五十三章 倭軍南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伏兵破敵第八百三十一章 邊境衝突戰爭第五百八十七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艦隊覆滅第五百三十一章 交換條件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嚴詞拒絕第九百三十四章 劃時代的電器第四百一十一章 出兵內匈奴第五百七十三章 攜手北上第一千四百章 圍攻丹佛第二百八十章 死戰到底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白鷹國異動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鷹擊2型反艦導彈第四百一十七章 搶佔內匈奴第四百二十八章 新式巡洋艦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深入虎穴第六百五十章 顧維鈞升職第八十九章 慶王府會議第七百一十章 倭國的軟刀子第八百零一章 第三國際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谷伏擊第九百二十三章 馮玉祥的決斷第七百四十八章 小試身手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改進方案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命如草芥第五百九十三章 大肆販賣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反擊”白蘭國第四百九十六章 蔡廷乾的邀請第六百七十九章 領土與殖民地的區別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先鋒2號火箭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早上的報紙第七十五章 挑選人才第四百一十五章 騎兵的剋星第三百五十六章 宴請匈奴王公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州驛第八百九十八章 兩國特使第九百二十八章 彈藥耗盡第六百七十六章 段瑞泉免職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突襲運河區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偷襲艦隊第八十七章 義助母女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斬首行動第四百二十一章 袁隗入都第三百四十八章 知遇之恩第五章 銀幣成堆第八百四十六章 鐵壁察裡津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紅聯國滅第二百二十五章 迴歸光海城第六百九十三章 紅海自治區第三百四十五章 提審熊克武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空中鏖戰第八百六十三章 整軍備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罌粟末日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反制手段第五十二章 只誅首惡第一百七十七章 兼職多多第五百八十一章 死不悔改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烏拉爾空戰第八百一十八章 中川號戰巡第三百八十九章 巧奪炮臺第九十一章 慶那公司第八十九章 慶王府會議第二百七十九章 出兵救人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行進間空襲第三百五十四章 罌粟報廢第八百零四章 衛生防疫第四百九十三章 海上內戰第八百五十章 兩粵局勢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戰意全無第八百九十六章 新的實驗室第七百一十八章 澳軍的笨辦法第二百七十三章 紅毛人的要害第七十三章 徐海昌的邀請第六百五十八章 攻克冬宮第六百二十五章 彈幕徐進第十二章 治病救人第五百五十八章 深夜出航第一千一百章 戰況膠着第九百八十六章 東西夾攻第一千零十二章 果斷回絕第九百五十八章 沒有保護的船隊第九百八十一章 特區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