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九章 懦弱的楊春榮

聽說自己的軍隊戰敗,楊國正勃然大怒,他立刻給自己的兒子寫了一封言辭激烈的申斥信,把他罵了個狗血噴頭。楊春明從小就害怕老子,對楊國正的大罵不敢還嘴。爲了推卸責任,楊春明將戰敗的原因,推到了十二師叛變,以及海軍艦隊參戰的頭上。

聽說十二師叛變造成戰敗,楊國正勃然大怒。加上之前聽說皎漂港工業區支援國王軍武器,楊國正認爲那些曾經在吳玉章手下任職的軍官們都有通敵之嫌。將這麼多軍官無故處死,楊國正自然是不敢做的,因爲那樣軍隊肯定會起來推翻他並不穩固的統治。

思量之後,楊國正以退役的名義,將那些軍中的善戰軍官全都攆會家裡吃老米去了。隨後楊國正大封親族,將自己的直系子弟都送入軍中擔任軍官。這些養尊處優的傢伙本來就沒有多大能力,他們即不通軍事也不會帶兵,每天想的只是如何搜刮油水而已。這些人將軍隊中搞得烏煙瘴氣,士兵們怨聲載道。

楊國正當然知道這種情況,可是這些人雖然貪婪,對他卻是絕對的忠誠。在經歷十二師反叛之後,楊國正將忠誠放在了第一位,對於那些人的行爲也就睜一眼閉一眼了。

在整頓軍隊之後,楊國正立刻親帥十幾萬大軍繞過勃固山脈,沿勃固河南下直攻勃固城。楊國正認爲最重要的就是抓住楊春榮,只要自己能夠掌控這個不聽話的侄子,他就可以君臨果敢王國。到時候自然能收拾一切反抗自己的人,包括將大蜀軍政府的勢力驅逐出去。

面對楊國正避開水路的做法,楊桐也沒有太好的辦法,他只能讓楊桐集中陸軍在勃固防守,希望能夠讓攝政軍知難而退。在這種情況下,國王軍與攝政軍在勃固附近,展開了南北戰爭之中最大規模的一場戰役。

楊彪提前在勃固城外挖掘了連綿二十多公里的陣地。陣地縱深達到六公里,其上修築了防炮洞、包紮所、彈藥庫、炮位、機槍陣地和前線指揮部等等,可謂深得蜀軍作戰精髓。

爲了能夠防守住攝政軍的進攻,楊桐甚至將部分海軍的小口徑艦炮拆卸下來,安置到陣地上作爲壓制火炮使用。當志得意滿的楊國正,率領全部主力軍進抵勃固的時候,國王軍已經做好了全部的戰鬥準備。

爲了這次大戰,楊國正也是精銳盡出。他將存放在曼德勒的所有軍備庫存都拿了出來。攝政軍得以在前沿陣地,擺開了超過五十多門七十五毫米山炮,以及上百門五十七毫米步兵炮。

1915年4月2日早上,攝政軍百炮齊鳴,宣告着勃固大戰的開始。楊春榮當時正在臨時的行宮中吃早飯,聽到大炮齊鳴的巨響,嚇得他將飯碗扔到了桌上,臉色當即煞白。

“元帥,出什麼事了?”從未經歷過戰事的楊春榮平時看上去頗爲沉穩,膽子卻異乎尋常的小,聽到密集的炮聲就嚇得魂不附體。此時他全身哆嗦的猶如篩糠,聲音顫抖得詢問身邊陪伴的海陸軍大元帥楊桐。

看着楊春榮懦弱的樣子,楊桐不禁嘆息。比起大蜀軍政府的趙守宏都督,自家的這位國王實在難堪大用。就算這次鎮壓的楊國正的叛亂,這樣的國君有沒有安定國家的能力尚未可知。此時他的心中不禁有了取消果敢王國,直接將整個果敢併入大蜀軍政府的想法。

這個想法只是一個籠統的構想,具體如何實施還需要細細考量,此時楊桐還是要先回答楊春榮的。“陛下,這是叛軍的炮火,他們在發動進攻。”楊桐回答道。

“什麼?”楊春榮的臉色完全變了:“他們發動進攻?叛軍打進來怎麼辦?他們會不會殺了我。”

聽到楊春榮懦弱的言行,連楊林和楊暉都微微皺眉。扶持這樣懦弱的國王,到底是否應該,此時他們的心中有產生了懷疑。三位軍政大員對視了一眼,他們都在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同樣的含義。

“陛下,楊彪大人的軍隊在城外堅守,必然保得您的安全。”楊桐耐着性子回答道:“陛下只需要在行宮內安心休養,其他的事情自有陸軍擔當。”

“好,好。只要能夠擋住攝政王的軍隊,我就封賞所有將士。”楊春榮唯唯諾諾的回答着。

此時的楊彪卻並不好受,雖然有了第一獨立師的加入,他手中的百戰老兵也只有四個師而已。果敢軍因爲重武器不足,編制都要小一些,一個師只有一萬人左右。此時楊彪的手中也就是有四萬老兵和六萬新兵的樣子,而對面的楊國正一方,雖然軍官多是飯桶,五個軍的十四個師卻都是實打實的老兵,戰鬥力強的不是一點半點。

好在楊彪學習過專業的軍事知識,尤其在防守上深有心得,有他所佈置的防禦,短時間內還不至於讓國王軍崩潰。在老兵的帶動下,國王軍的新兵漸漸適應了戰鬥的節奏,開始與攝政軍互有攻防。不過新兵的戰術動作生疏,戰損要大一些,所以國王軍雖有防守的優勢,與攝政軍的戰損比卻幾乎是一比一。

殘酷的戰鬥進行了三天三夜,攝政軍和國王軍已經打紅了眼。國王軍是被逼無奈,因爲勃固已經是他們不多的幾個據點之一,失去了這裡就有可能失去戰爭主動權。而攝政軍的將領們根本不在乎士兵的傷亡,只知道一味的發動進攻。

楊彪已經將自己的所學用到極限,攝政軍依靠火力和人數優勢,在白天搶佔一道陣地,國王軍的老兵就會利用夜戰再奪回來。雙方不計傷亡的展開拉鋸戰,死傷的戰士幾乎填平了整條戰壕。

戰力較弱的國王軍漸漸不支,他們被迫陸續放棄了三道陣地,全軍幾乎退到了勃固城邊。爲了壓制攝政軍的火力,楊桐將海軍所有能用的小口徑艦炮都拆了過來,安置到勃固城附近的高地上。有這些比陸軍火炮口徑更大的海軍炮支持,國王軍才能勉強維持不被全面擊潰。

, !

第四百七十九章 制定新法第九百九十一章 苦肉計第七百九十六章 全殲高盧軍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傭兵突破第三百三十九章 兵棋推演第一百六十章 兵指寧遠廳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不一樣的戰法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堵車的代價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超低空激戰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町野顧問是高手第八百零三章 白朗的幫助第九十二章 電影計劃第一千零二十章 孫文海去世第六百六十章 騎兵追擊第九百五十一章 外交抗議第六十三章 名將大搜羅第八百八十七章 轉戰倫敦第三百一十章 給吳祿貞的忠告第四百三十二章 孫文海歸來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兇猛的樑瘋子第一千零十九章 空軍改編第五百六十一章 兵力劣勢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火燒芝加哥第九百零三章 超級大地震第七百二十七章 華澳前哨戰第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鬆懈的警戒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總統府的談話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棘手的倭國第一百五十九章 攻克犍爲第三百三十九章 兵棋推演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兩難抉擇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兩全之策第五百章 民兵的決心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堅守地峽第八百三十八章 發展方向第九百零一章 別無選擇第七百三十三章 蕩平北澳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插人手第五百零三章 最後一人第一千三百三十章 兩面受敵第一百九十一章 史量才的手段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唱一和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大規模空運第三百六十七章 登船離開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陸軍醜聞第七百九十二章 死磕凡爾登第七百零九章 借繩過河第四百四十二章 分路出擊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式炮艇第六百九十一章 戰爭公債第九百零八章 造艦計劃第五百九十五章 南苑航校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孤膽阻擊第四百六十六章 炮臺規格第七百四十五章 戰線後撤第二百五十七章 覲見趙守宏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自投羅網第三百七十四章 沈壽堃的告誡第三百八十九章 巧奪炮臺第七百九十五章 拒不執行第四百九十四章 素質差別第六百四十章 海上肉搏第四百一十一章 出兵內匈奴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仇視白蘭國第四百九十九章 譚延闓的行動第四百四十八章 買賣城與恰克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全國大選第九百二十章 海運公司第八百九十九章 直接對話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士氣高漲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進取紐西蘭第六百九十章 毫不退讓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總統府的談話第五百五十九章 魚雷夜戰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國際壓力第五百九十章 再見劉麻子第九百七十七章 輕鬆取勝第三百一十章 給吳祿貞的忠告第一百四十八章 大力支持第四百三十四章 航空母艦第二百三十七章 狄賽爾的柴油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嚇退新總督第八百零七章 藥物無效第九百四十八章 東辰大地震第七百五十九章 秘密潛入第五百八十四章 海軍六大巨頭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齋尼出兵第一百零一章 整修製造總局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內鬥真相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軍隊改編第十四章 耐力測試第二百四十六章 集團公司第八百五十二章 起兵反叛第五百八十六章 故意找茬第一千零十九章 空軍改編第五百二十四章 種植先鋒樹第六百四十五章 深夜空降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德惠翁主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進攻芝加哥第九十二章 電影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