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四面出擊

羅剎軍師長是個酒囊飯袋,他不顧對方的火力密度比自己還要大,而是帶隊瘋狂的發動衝鋒。然而對面的軍隊並不比他們少,武器裝備和訓練都更加精良,又是處於有利的防守位置。結果羅剎軍損失大量官兵,卻依然無法衝破對方的防線。

趁着羅剎軍發狂進攻的時間,鄧錫侯部分兵爲兩個部分,從兩翼包抄羅剎軍後方。隨着第二炮兵師五團的陣地佈置完成,他們與師屬炮兵團聯合起來,對羅剎軍發動了大規模炮擊。

羅剎軍士兵驟遇炮擊,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就被炸得血肉橫飛。半個小時不停歇的炮擊之後,來自三個方向的西特軍端着步槍衝了上來。羅剎軍被大炮炸得暈頭轉向,他們還未清醒過來,就再次遭遇了刺刀的威脅。

白刃格鬥本應該是身高馬大的羅剎國人佔優,不過可惜他們遭遇了西特軍。西特軍不但擁有先進的三人拼刺隊形,還有劉慶順編撰的刀法。擁有這兩大利器,華蘭軍隊的拼刺能力可謂冠絕全球。

炮轟、槍打、刺刀見紅,羅剎軍被打得毫無招架之功,在遭遇了重大損失之後,羅剎軍不得不選擇了後撤。鄧錫侯部的官兵們可不會放棄這塊肥肉,他們立刻帶隊向鐵路沿線擠壓,將對方的退路阻斷了。

雙方的大戰越來越慘烈,一方是拼命要逃走,另一方卻是緊追不放。因爲西特軍各部的大膽穿插,這個羅剎軍步兵師最終沒能退回赤塔,他們被全部消滅的時候,距離赤塔只有十二公里。

羅剎軍增援的步兵師被消滅之後,赤塔指揮官明顯遲疑了。對方如此乾淨利落的消滅一個師,可見戰力不俗。如果他再派兵援手,人數少了就是給人家添菜,人數多了赤塔又難以保全。兩難之下,他只好決定置之不理。

徐海清同樣不會主動進攻,連續作戰造成彈藥消耗很大,傷病員也需要處理。如今有尼布楚作爲據點,他們可以就地休整,等待從過來送來的物資。東路軍暫時休整,而西路軍的進攻纔剛剛開始。

這個方向上的任務實際上分爲兩個,按照蔣方震的建議,西路軍的任務不光是騷擾北利亞大鐵路沿線,監視西大陸方向羅剎軍的動向,還有將整個中大陸及以南地區掌控在自己手中。

因爲任務的複雜性,西路軍的部隊一點也不比中路主力少。除了當地的北疆衛戍師、青原騎兵師和白狼傭兵團以外,第二軍、第十五步兵師、第十九步兵師、第二十一山地步兵師、第二炮兵師第六團都被抽調到了這個方向,總兵力超過了十三萬人。

這一路任務太過複雜,在經過各軍師主官的商討後,大家制定了細節方案。西路軍被分爲兩個部分,其中第二軍、第十九步兵師、第二十一山地步兵師和第二炮兵師六團作爲主力部隊,向北進攻北利亞大鐵路。剩下的幾支部隊則繼續鞏固中大陸地區已獲得的地步,並向南進攻。

北上的一路由周道剛負責統帥,而南下的偏師則是高語罕統帥,由馬福祥、楊增新、以及熟悉當地情況的白朗輔助。

任務安排之後,周道剛立刻帶兵北上,沿着額爾齊斯河向鄂木斯克方向前進。經過白朗的經營,巴爾喀什湖周邊的廣大地域都成了西部特區的隱形領地,這些地方的百姓大多支持白狼傭兵團,而反抗的羅剎國人早已經在劉麻子的陰招之下,選擇北返了。

在這個地方,羅剎國人已經成了瞎子聾子,得不到絲毫有價值的情報。藉助着這樣的優勢,周道剛纔得以沿河而上,卻不被羅剎**隊獲知。當北上的西路軍突然出現在鄂木斯克附近的時候,羅剎國駐軍這才如夢方醒。

西特軍的進展之所以如此順利,與羅剎國如今的窘境有很大關係。羅剎國作爲資本主義大國之中最爲衰弱的一個,從戰前開始就有許多先天不足。在戰前的1913年,羅剎國的鋼鐵年產量只有420萬噸,機器製造業、化學工業十分薄弱,汽車製造業完全沒有。許多機器,甚至包括武器都要依賴外國進口。戰前羅剎國的機器進口量就佔到了全部用量的37%,重要的機器和車牀自給率甚至不足1%。

戰爭爆發以後,羅剎國的國力被進一步削弱,與撒爾國和高盧國的商業聯繫被切斷,機器的進口也大幅度下降。在開戰之後到1916年的這段時間裡,羅剎國機器工業雖然有微弱增長,但其產品絕大多數都被戰爭所消耗了。

據統計,這期間羅剎國的123個大機器製造業的產品從20030萬盧布增加到95460萬盧布。平均軍工生產每年增長13倍多,而民用生產只增長40%。到了1916年,農業機器產品的產量只有戰前的10%。

國內的機器、車牀嚴重不足,又影響礦石、煤炭、石油開採量的下降。由於缺乏燃料、原料,高爐停火,許多工廠不得不關閉。戰前靠進口棉花生產的紡織廠同樣被停產,到了1916年,彼得格勒有20%的織機不能開工。

前線的羅剎軍武器、彈藥同樣嚴重不足,他們每月至少需要6萬支步槍的補充,而1914年8至12月的四個月間只造出13萬4千支步槍。每月需要機槍800挺,而1914年下半年總共才製造機槍860挺。

運輸業遭到的打擊更加慘重,羅剎國的交通、運輸嚴重阻塞。鐵路承擔不了急劇增長的運輸任務,機車、車廂的生產明顯減少,機車減少了16%,車廂減少了14%。

到了1916年,鐵路爲軍隊運送的糧食只能滿足需要量的61%。有的傷兵幾天領不到食物和紗布。在彼得格勒、莫斯科和其他工業城市糧食匱缺,但在北利亞、烏拉爾、裡海、伏爾加河和頓河一帶卻有大量糧食、肉、魚爛掉。1916年,儲存變質的糧食達15萬車廂。

海運也非常不妙,波羅的海、黑海早被條頓國、奧匈所封鎖。羅剎國和盟國的聯繫主要通過摩爾曼斯克、阿爾漢格爾斯克和海參崴。但是,內地和摩爾曼斯克之間沒有鐵路。從阿爾漢格爾斯克到沃洛格達之間的鐵路是窄軌(1916年纔剛剛着手改爲寬軌),運輸很不方便,海參崴又離羅剎國腹地又太遠。

, !

第五百四十三章 四發轟炸機第五百六十七章 死守陣地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政體大討論第三百七十七章 華蘭電影之父第二百九十五章 朝廷陰謀第七十八章 正陽樓飯局第一百三十章 聯合各族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火燒平壤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敵強我弱第三百五十七章 待遇優厚第四百三十七章 拜訪果敢高層第二百六十章 巡視東萊羣島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排隊起飛第七百九十七章 軍事法庭第二十七章 化學人才第五百六十七章 死守陣地第七百三十九章 人力鞦韆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挪威混戰第八百五十七章 特區援軍第二百八十章 死戰到底第二十六章 女扮男裝第六十七章 張孝達邀約第一百五十五章 大肆收購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高深莫測第六百五十八章 攻克冬宮第七百五十六章 酒館誤會第七十七章 荷槍實彈的對峙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截斷歸路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四國舌戰第四百四十八章 買賣城與恰克第八百六十九章 殘破的慕尼黑第四百四十九章 我軍劣勢第三百八十一章 黎元洪上位第二百三十一章 虞洽卿登門第九百零六章 富商捐款第六百四十三章 羅剎軍投降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利益第九百六十四章 前線空襲第二百九十八章 冥北鼠疫第六百五十四章 烏拉爾和約第八百四十七章 人命如草芥第四百八十五章 傷勢嚴重第一百三十四章 安插人手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衝出阿登森林第三百零四章 冥北疫情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簽訂合約第五百六十三章 南北混戰第一百二十四章 山谷伏擊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空軍匯聚第一百七十五章 援軍趕到第一百一十二章 海軍三巨頭第九百四十七章 古怪的水井第一百一十一章 特色早餐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計如連環第四百零五章 帶兵入疆第三百八十六章 動員大會第四百零二章 列強動向第二百五十一章 巴州驛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張學良和郭鬆齡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炮兵交鋒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棘手的倭國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強者的禮遇第七百五十四章 全殲護衛第四百八十一章 一本‘好書’第四十四章 宴席間的試探第七百一十五章 首尾難顧第八百零五章 禍水它引第六百五十二章 白鷹國的憂慮第五百一十三章 接收來的新軍艦第三章 確定年代第五百五十六章 倭軍登陸第五百八十八章 紅菊贖身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早上的報紙第六百七十七章 黎元洪的邀請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同樣的問題第三百五十八章 伊族歸心第四百一十八章 江口拉鋸戰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核動力潛艇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吞併蘇祿羣島第九百八十五章 重炮部隊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鮑斯的震撼第九百五十九章 海狼盛宴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兩全之策第一百九十章 雪佛蘭三兄弟第一千二百八十八章 齋尼出兵第九百七十章 唐繼生的宴請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提前發炮第七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臥底第四百二十三章 南北和談第九百八十九章 醫院巧遇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德惠翁主第九百五十三章 飛機偵察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殘酷的真相第二百九十三章 兌換雜幣第八百九十四章 水電站評估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格萊維茨電臺第二百二十五章 迴歸光海城第四章 黃金船隊第二百五十五章 門診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