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三章 整軍備戰

經此一役,舊桂軍南路折兵大半,逃回梧州的不足六千人,而徐像謙光是在附近蒐羅起來的舊桂軍傷兵,就超過了兩萬人,可謂是收穫豐厚。退回梧州的陳炳焜和譚浩明本來還擔心陸榮廷會降罪於他們,可是當他們看到撤回來的陸榮廷所部軍隊中,一顆提到嗓子眼的心也就放下了。

在經過連番戰爭洗禮之後,陸榮廷手中六萬主力部隊,最後逃回來的僅有三千多人。其他人不是死了就是投降了,舊桂系軍隊基本上已經算是全軍覆沒了。

當西特軍參戰的消息和其兵力番號傳到陸榮廷那裡,他久久呆立當場不發一言。原本還對自己手中實力頗爲自負的陸榮廷,此時才發現自己簡直就是井底之蛙,比起西特軍來說,自己這點實力根本不夠看。

即使是西特軍所展現出來的冰山一角,已經不是陸榮廷所能抵抗的了,因此他也絕了報復的念頭。在徵詢了幾位親信手下意見之後,大家一致認爲就算舊桂軍極盛之時,也難以抵抗西特軍派出的區區一師一團,就更不要想憑藉如今剩下的數千人繼續抵抗了。

他們最後的決定只有認輸,放棄東山再起的機會,脫離國內戰爭,找個地方安享晚年。在派系林立,內部紛爭不斷的舊桂系之中,所有高層將領首次統一了思想,而這一次卻是爲了投降認輸,不得不說是個絕大的諷刺。

早在舊桂軍出兵粵東省的時候,身在海外的孫文海就接到了消息,他立刻動身返回粵東省。希望能夠號召當地民衆起來反抗,抵制陸榮廷的吞併行爲,以配合陳炯明部的反攻。

當孫文海抵達粵東省之後,才吃驚的發現陸榮廷已經退兵了,他這才知道新桂系三傑李宗仁、白崇禧和黃紹竑聯手起兵,一舉奪去了粵西省控制權。孫文海來不及慶幸這個白撿的便宜,他立刻投入到了安撫當地民心的工作之中。

從會稽省返回的陳炯明也主動配合,他們要先穩定粵東省的軍心民心,等到陸榮廷與新桂系打得兩敗俱傷之時,再出兵謀取利益。陳炯明萬萬沒有想到,他還沒有來得及調集好出兵的後勤物資,粵西省就傳來了陸榮廷與諸多親信自動下野,新桂軍全面接收粵西省的通告。

依照國內軍閥不成文的通例,主動下野的軍閥可以保留自己的私人財產,去租界或者國外當個寓公,安安穩穩的過完下半輩子。李宗仁也不會破壞這個潛規則,因爲說不定哪一天他也會兵敗下野,總要給自己留條後路纔是。因此新桂系表示歡迎陸榮廷的下野,新桂軍進入梧州地區,接收殘存的數千舊桂軍,同時禮送陸榮廷等人帶着私人財物離境。

粵桂戰爭瞬息萬變的戰況,以及最後戲劇性的解決,讓國內各大軍閥都有些反應不過來,但是最發愁的人並不是陸榮廷,反而是遠在北華城的北域軍三大派系。

陸榮廷雖然兵敗下野,他卻因此放下了心中重擔,死了那爭霸天下的野心,以一顆平常心安安穩穩的去光海城租界當寓公了。可是原本對國內局勢握有主動權的北域派系,現在卻面臨一個嚴峻的問題。

西特軍終於介入了國內戰場,儘管他們僅僅派出了三萬陸軍和空海軍的輔助兵力,但這是一個危險的信號,一個西特軍即將統一華蘭國的信號。儘管西特軍很快以剿滅壓迫百姓的軍閥,還政於民的名義,將粵西省完全交給新桂系之後,主動退出了這片區域,卻給了段瑞泉極大的壓力。

能有第一次就能有第二次,誰知道什麼時候西部特區也會以消滅壓迫、還政於民的藉口,給自己的皖系來這麼一下子。巨大的壓力讓原本沉穩的段瑞泉失了方寸,如今他唯一的希望就是統一華蘭國東部地區,以他認爲巨大的人力和財富優勢,與西部特區分庭抗禮,而擺在他面前最大的障礙,就是已經聯合在一起的直系和奉系。

在皖系內部的秘密會議上,段瑞泉很快宣佈了對直系和奉系開戰的秘密決定。儘管已經轉變了思想的徐樹錚極力勸阻,卻無法改變段瑞泉的決定,此刻他已經是破釜沉舟放手一搏了。

皖系各部隊開始緊鑼密鼓的準備作戰,但是這個秘密很快就被直系和奉系發覺了。哪怕這次會議是秘密會議,甚至連記錄都沒有保留下來,也不存在泄露口風的危險,但這樣的大戰準備動靜肯定不小,如果直系和奉系無法察覺,他們就是瞎子聾子了。

曹錕和張作霖陸續都接到了手下的通報,皖系各軍正在整備武器,齊魯和江北兩省的皖軍主力,有向直隸移動的跡象。此外皖系重臣傅良佐與倭國特使秘密會面,隨後皖系的一些人員分批從倭國正金銀行內,提取了超過三百萬倭元的鉅款。

這一切消息都在表明,段瑞泉似乎已經有了動手的跡象,爲此直系和奉系都緊張了起來。曹錕和張作霖很快下達了各項命令,直奉兩系的軍隊也開始了緊張備戰,直隸的氣氛一時間緊張到了極點。

直奉兩系一直想要先發制人,因爲他們很清楚皖系手握十二萬參戰軍老兵,這些人一旦爆發出能量,其威力無與倫比,根本不是他們這些沒打過打仗的新兵蛋子可比。但是在皖系強大的軍事壓力下,兩系的高層都遲遲下不了動手的決心,但是很快一件突發事件,讓他們收穫了一個驚喜。

原來在參戰軍歸國之後,段瑞泉從徐樹錚口中得悉了吳子玉剛猛絕倫的作戰風格,以及西特軍裝甲部隊的快速突破能力。這樣強大的軍力讓段瑞泉感到震驚,爲了防備西特軍可能的突襲,他將十二萬老兵組成的八個步兵師中六個步兵師分別部署在了張家口、中南省、中原省、南原省一線,以防止與西特軍接戰之中,當地駐軍被快速擊潰。

, !

第七百一十八章 澳軍的笨辦法第七百四十四章 南十字星共和國第九百四十九章 血腥殺戮第二百六十五章 進攻受挫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主動投降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軍隊改編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我艦奉命撞擊你艦第三百六十二章 五年計劃第四百六十六章 炮臺規格第一百七十八章 借殼養兵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江陰第六百二十六章 死守不退第六百七十八章 不蹚渾水第二百一十一章 工業聯合項目第三百三十六章 端方入川第一百零三章 挖人計劃第七百五十一章 戰況膠着第七百三十九章 人力鞦韆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剎大軍第七百一十一章 統一的弊端第一百三十五章 馬維騏提親第五十章 袁隗的異常第七百零五章 事情鬧大了第四百九十八章 肥水大戰第六百零二章 金蟬脫殼第六百八十五章 對外宣戰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壓倒性消耗戰第一千章 控位射擊第一千零四十章 擠兌蘭普森第七百四十三章 內外夾攻第八百八十七章 轉戰倫敦第八百五十四章 全軍抵達第五百七十九章 懦弱的楊春榮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紐倫堡法案第一百六十八章 引蛇出洞第五百七十章 強國外交第九百一十二章 海軍會議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進取紐西蘭第八百八十七章 轉戰倫敦第九百二十五章 齊魯兵潰第三百二十章 行使職權的彈劾第八百三十二章 衆矢之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火箭筒的威力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放棄的計劃第八百三十章 藉助國聯第五百二十四章 種植先鋒樹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式炮彈第一千二百零四章 引路的營長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汽車上的討論第九十一章 慶那公司第三百零二章 歸隱的利弊第三百八十九章 巧奪炮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上合組織第六百章 西線激戰第七百七十一章 獎勵機制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殲滅戰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紅衣國內戰第一千零一章 衝撞攻擊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海上圍獵第二百五十九章 罌粟末日第六百六十五章 發行華元第六百一十六章 巨大的誘惑第十一章 提督馬維騏第九百六十一章 空中亂戰第五百八十六章 故意找茬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海軍攔截第七百零三章 目標澳洲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事化小第八百五十七章 特區援軍第三百五十章 古寧伊族叛亂第三百五十七章 待遇優厚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襲三寶壟第二百一十七章 居里夫婦第九百一十四章 噸位互換第六百四十二章 草原總攻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誘敵出擊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改進方案第四百八十五章 傷勢嚴重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敵強我弱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傭兵突破第五百六十三章 南北混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坦克交鋒第八百零一章 第三國際第九百九十章 防守嚴密第七百零九章 借繩過河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潛艇監視第一百一十章 報紙主編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暹羅參戰第五百五十五章 領事的反應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跟丟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城中搶糧第九百零四章 踊躍捐款第一百一十五章 匯聚商家第三百六十六章 膽大包天第三百六十七章 登船離開第八百二十五章 凱末爾的謀劃第七十三章 徐海昌的邀請第七百六十八章 先鋒樹的妙用第二十五章 營地訓話第二百五十五章 門診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