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六章 富商捐款

很快附近的駐軍源源不斷的進入災區,同時不少附近地區的勞動力也自覺加入到抗震救災的大軍中。飛艇隊、汽車隊和一列列火車運送着來自特區各地,源源不絕的救災物資,整個特區已經進入到了全民救災的行動中。

特區各地報紙和中川廣播電臺每天都在播報着救災的進展情況,以及當地出現的各種英雄事蹟。在這些日子裡,特區的所有人都處於感動之中,有的人將自己存款拿出來捐給災區,孩子們拿出了自己的零用錢,有的人每天跑三趟醫院要求連續獻血,有的汽車司機則要求前往第一線,爲災區運送物資。

有的城市甚至自發組建了救災隊,挑選青壯年前往災區救援,在這場大災難面前,特區的所有人都空前團結了起來。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儘快救出那些因爲地震而被困的人。

深受感動的並非只有特區人,在所有廣播能夠觸及的地區,當地百姓都聽到了這些報道。特區在大災面前表現出的凝聚力,讓各國政府都爲之震驚,甚至在特區以外的華蘭國境內,在蘭芳共和國,在南十字星共和國,以及全世界有華蘭人聚居的地方,都出現了爲災區捐款捐物的熱潮,此時他們心中所想的,再無地域和國家之分,他們只知道自己是華蘭人。

對於西部特區的災情,其他國家的一些友好人士同樣在行動,位於慕尼黑的希斯勒就發起了捐款活動。這位因爲啤酒館暴動而名聲大噪,後來蹲了幾個月監獄的社會工人黨黨魁,如今的聲望如日中天。

在聽說西部特區遭受災害以後,他愣是一連十天在全國各地發表演講,號召大家爲西部特區的災民捐款。因爲趙守宏的所作所爲,讓他和華蘭人在條頓國內的聲譽極佳。如今聽說華蘭國的西部特區受災,不少條頓國民雖然非常窮困,卻踊躍的捐款捐物,短時間內就籌集了數百萬條頓馬克。希斯勒很快將這些錢轉交到李克工手中,並表明了這些錢的來路。對於希斯勒的做法,李克工表示了感謝,他現在才發現,這個看似平凡的小鬍子,絕對不是一般人。

與希斯勒同樣做法的,還有白鷹國的小羅斯福。只不過這位國會議員雖然在各地賣力的演講,卻沒有多少人踊躍捐款。白鷹國向來盛行孤立主義,對新大陸以外的事務毫不關心。何況國內種族主義盛行,他們對黃種人的生死根本不上心,否則也不會讓排華法案至今無法消除了。

在這樣的全民思想意識下,小羅斯福的捐款活動自然只能是失敗,如果在老羅斯福的號召下,家族內部捐了不少錢,這次的成績就太難看了。國內民衆的這種思想,讓小羅斯福非常憤慨,他開始懷疑自己曾經崇尚的民主制度是否真的那麼完美無缺。就從這個時候開始,小羅斯福的思想開始了轉變,他開始閱讀大量烏托邦主義和國家資本主義書籍,尋找“真正完美”的政治制度。

在西部特區全民動員抗震救災一個月之後,政府宣佈救災工作告一段落,開始進行災後重建。因爲特區內各方力量的積極救援,海源大地震的死亡人數只有不足兩萬人,此外還有八千餘人下落不明。儘管損失依然慘重,但比起歷史上,卻要降低了數倍。

這次大災不光是救援得力的問題,關鍵是讓全世界的華蘭人都凝聚到了一起。在救災工作結束之後,特區政府宣佈了本次捐款活動中,各地捐款捐物數額,以及獻血的數量,同時發佈了利用這些捐款,購買救災物資和作爲災後重建投資的詳細數據。政府這種專款專項去向透明的方式,得到了百姓們的認同和好評,也讓大家對自己的做法有了更大的自豪感。

讓百姓們吃驚的是,在捐款名單上不但是特區和非特區的華蘭國省份,還有來自世界各地的捐款,當然其中都註明了有多少是華蘭人捐款,多少是其他民族的人捐款。

看着那些海外華蘭人的大筆捐款,百姓們第一次感覺到了來自海外遊子的關懷,那種出國既是天朝棄民的舊思想發生了轉變,不少人也開始關心起華蘭人在海外的生活。

這次大地震的現實,讓許多人的思想有了轉變,許多舊的觀念得到了更新。不光是西部特區內部,整個華蘭民族的凝聚力都得到了進一步的加強。強國先強民,民族思想開始在民間迅速覺醒。

人民的覺醒猶如涓涓細流,終將匯聚成**大海。這種全民思想的大覺醒,也必將推動着國家快速發展,重新屹立於世界之巔。就在政府宣佈開展災區重建工作之後,西部特區內簡式財團、榮氏財團、範式海洋化工、民心電影公司、武氏財團等多家大公司紛紛宣佈捐出鉅款,用作政府重建海源的資金,總數高達三千萬華元。趙守宏也讓孫熙澤和秦仲義宣佈漢興集團公司和光明集團公司各捐出三千萬華元,用作重建工作。

對於這些大公司的捐款,趙守宏感到非常欣慰,這說明特區的資本家們開始轉變思想,由自私的拼命賺錢,開始轉爲回報社會。這是個非常好的現象,爲此趙守宏特意宣佈在總領府設宴,宴請那些爲災區重建捐款的民族資本家們。

這個時代的資本家,許多都是讀書人出身,他們有着自己的操守與道德標準,這與後世完全不同。後世的新華蘭共和國因爲建國初期的公私合營,全面國有化的錯誤做法,雖然短時間內讓國力得到了很大增強,卻將這些文雅的儒商徹底消滅了。

, !

第二百六十八章 偷襲三寶壟第八百零五章 禍水它引第七十四章 千頭萬緒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烏拉爾空戰第四百九十四章 素質差別第五百二十七章 炮兵優勢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核動力潛艇第四百九十五章 互有損傷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優勢明顯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計如連環第一百九十六章 將軍有請第七百四十章 摧毀炮兵第六百二十五章 彈幕徐進第十五章 親自測試第二百六十二章 陸大雙雄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運輸船隊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深海出擊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坎寧安出擊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裝甲洪流第四百四十五章 突破防線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指明目標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潛艇監視第四百四十四章 突入庫倫城第二百九十三章 兌換雜幣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新式戰機第八百八十八章 政策導向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噴氣式發動機第九百六十六章 航天的未來第三百四十八章 知遇之恩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民族的特性第九百九十七章 追兵將至第七十一章 貸款的利弊第五百一十章 變換的旗幟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改進方案第一百三十二章 喬裝破城第八十四章 鐵路工程師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險道捷徑第七百零四章 酒館鬧事第七十四章 千頭萬緒第三百八十七章 誓師出征第八十九章 慶王府會議第六百章 西線激戰第九百七十一章 席間閒話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高深莫測第九百二十九章 國母流產第二百六十章 巡視東萊羣島第四百零五章 帶兵入疆第一百九十六章 將軍有請第三百五十一章 騎兵擴建第一百八十八章 風洞效能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主動投降第二百五十七章 覲見趙守宏第八百八十九章 冷門的匯市第五百七十六章 軟禁北華城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潛艇監視第第十三章 神秘的同學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萬里潛行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排隊起飛第九百八十一章 特區的目的第七百六十一章 真正的臥底第七章 路遇劫匪第六百一十一章 騎兵對決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遭到合圍第九百五十章 電視演講第六百二十一章 羅剎大軍第九百九十三章 任務失敗第三百八十二章 朝廷的難處第四百三十八章 羅剎異動第八百九十五章 無線輸電第一百八十二章 舌戰軍營第四百一十四章 李純的電報第四百五十六章 正面佯攻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戰略決策第三百九十五章 兵進江陰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經濟危機的賺錢方式第一百六十三章 獨抗強敵第一百二十二章 襲擊鹽井第一千零五章 集成芯片第一千三百九十九章 兵鋒所指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軍隊改編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白鷹國投降第五百四十三章 四發轟炸機第六百一十六章 巨大的誘惑第七百零七章 側翼襲擊第五百七十章 強國外交第七百六十七章 主動出兵第九百零九章 海軍的重要性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戰略利益第四百六十八章 洋行的怨念第六百九十六章 猶太士師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國民軍的潰敗第一千零三十章 俘虜成羣第四百一十九章 迴光返照第六百零一章 段瑞泉的手段第六百六十四章 雙邊協定第二十五章 營地訓話第七十二章 朝堂對答第五百二十七章 炮兵優勢第八百一十八章 中川號戰巡第三百八十二章 朝廷的難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