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許田圍獵,桃園結義

bookmark

劉備走後,楚禎在徐庶帶領下游覽了一遍許都,他聽徐庶講解,才知道現在還沒有許昌的說法,這裡原叫許縣,天子東遷後才叫許都。

“許昌?昌者,興盛也。”

徐庶喃喃自語,問楚禎道:“莫非是魏興盛於此,故改名許昌?”

楚禎手一攤:“我記不得了,但後世說起漢末三國時都說是許昌,那估計就是曹丕改的名。”

徐庶趕緊又看了看四周,見無人注意到才放心。

曹司空之子曹丕改許都爲許昌,已足以讓有心人聽出一些事情來。

楚禎一笑,不再說這事,騎馬在不大的許都內逛。

劉協遷都來此不到三年,因此皇宮也就寥寥幾座宮殿,連宮牆都沒建好。

比起宮牆,城牆更爲重要,楚禎騎馬一圈,發現至少三處地方有民夫在加固城牆。

徐庶道:“許都地處六戰之地,北有袁紹,東有陶謙、呂布、西有張魯、董卓殘部,南有劉表、張繡。因此曹司空尤爲重視城牆。”

楚禎點頭,嘆道:“涼州兵馬一直都在關中肆虐。所謂二三年間,關中無復人跡。”

他對這句史料記得很清楚。

董卓死後,賈詡建議李傕、郭汜入長安,二人是董卓部下。

二人不久前死了,但涼州出身的馬騰、韓遂等,依舊在影響着關中地區,兩人雖不是董卓部下,但當初也被董卓召入京,只是還沒到長安,董卓就死了。

被大唐定爲都城的長安,如今怕是連人影都不見一個。

徐庶低聲道:“如今的曹阿瞞,也是董國舅秘召進京,以退韓暹。”

韓暹這個人名楚禎不太熟,他在三國裡並不出名。

董國舅倒是很好猜,就是衣帶詔事件中被曹操誅殺的董承。

曹操與董卓有相似的地方,不同的是,曹操更有理智,能以弱勝強,一步步壯大。

董卓則是反過來,把自己作沒了。

當然,義子呂布出力甚大。

看完城內,楚禎出城去也轉了一圈。

回來時,恰好遇到了曹操車駕,徐庶拉着他到一旁,下馬來讓曹司空車駕先行。

路上百姓同樣紛紛避讓。

楚禎倒沒覺得憋屈,他不是漢朝人,沒有“吾必當乘此羽葆蓋車”的心志。

“停車!”

司空曹操車駕經過時,楚禎聽到車內傳出一道聲音,緊接着,就看到一位年過四十,細眼長髯的男子從馬車中探出頭來。

那審視的目光卻不看向徐庶,而是落到楚禎身上。

楚禎一隻手拉着馬繩,站在路旁,與魏武帝曹操那細長雙眼對視。

“公乃何人也?”

曹操盯着他問。

楚禎說道:“我姓楚名禎,從南陽而來。”

心中有些意外,沒想到曹操一眼看出他的不同之處,難道他換了三國時期的衣服還是那麼帥的緣故?

“南陽…”

曹操微眯着眼睛,復問道:“聽聞南陽有仙人賜下諸多神物,如蔡倫之造紙術,公可知其一二否?”

楚禎微微一笑:“只聽聞那仙人也姓楚。給出的水稻、小麥種子都是造福萬民之物。”

古代的信息傳播其實很慢,非常慢。

即使當權者推廣,百姓其實也不願意種別的作物,怕種不活,沒收成,平民百姓家裡沒有多少餘糧,抵擋不住風險。

許都離南陽並不遠,但造紙術帶來的改變,還沒有影響到這。

與楚禎聊了幾句,見問不出什麼,曹操把目光轉向徐庶,問道:“御史臺尚有官職空缺,汝可願去往任職?”

徐庶拱手作揖禮:“多謝司空賞識,然使君對我有知遇之恩,不忍棄之。”

曹操點點頭,不再多說,放下簾子令車駕繼續前行。

楚禎看得出,以曹操如今的地位,肯爲徐庶停下車駕,已是屈尊降貴。

但徐庶不領情,曹操也沒有強迫。

從這點來說,曹操不愧爲梟雄,能吟《短歌行》不是沒道理的。

曹操離開後,楚禎重新上馬,東漢末年的馬還沒有配備馬鐙,上馬尤其艱難。

第二日,重陽節。

天子劉協與百官出許都,在許田圍獵,曹操、劉備、關羽張飛等,都在其中。

楚禎和徐庶也各騎了一匹馬,跟在大部隊後打醬油。

“先生,此又是何物?”

徐庶驚訝看到楚先生拿出一個薄鐵塊,上面有亮光,握在手中舉起來,對着遠處圍獵的將士轉一圈,不知何意。

楚禎笑說:“這叫手機,元直想要的話下次我送你一部。”

徐庶搖頭,多謝他好意,並解釋說道:“此非凡物,某卻爲凡人,若沉迷流連於此,恐日後難有成就。”

楚禎大爲驚奇,徐庶雖然還不知道手機怎麼玩,但卻看出這東西不屬於這個時代,不能沉迷於擺弄手機。

估計他是從電臺和電燈聯想到的。

不愧是棄武從文的人,意志力非比尋常。

雖然徐庶不要,但楚禎還是給他簡單講解手機的功能,正聊着,忽然聽到前面將士高呼萬歲。

“萬歲!”“萬歲!”

三聲高呼,聲傳數裡地。

徐庶說道:“恐怕是天子射中獵物。”

楚禎臉色古怪,想到了三國演義裡的一段劇情,但預防萬一,他還是先問徐庶:“萬歲這個詞,漢朝時是隻用在天子身上,還是臣子也能用?”

徐庶博學廣記,很快回答:“據說這詞乃是出自《韓非子》中所言千秋萬歲之意,史記有記載,高祖年間,漢軍有呼喊‘萬歲’以示慶賀,至武帝時,無人臣再敢稱萬歲。”

楚禎點頭,笑道:“兩千年後,我們只說人民萬歲!”

徐庶詫異看來。

但來不及多問,就見劉關張三人騎馬而回,似乎是因爲發怒,關羽那張棗紅色臉上越發顯得威勢驚人。

楚禎目光落到關羽手中緊握的長矛上。

“恨不能殺此賊!!”

關羽怒氣未消,沒有點出是誰,但楚禎已經猜到,越發驚訝。

劉備道:“投鼠忌器,二弟若動手,傷及天子又該如何?莫要逞一時之怒!”

張飛贊同:“大哥說得對!曹賊好殺,但我等要如何脫身?我死了尚且不打緊,只是要連累到大哥。”

他沒說天子的事,只說大哥劉備。

且透露是此賊是曹操。

關羽這才止住怒火,看了一眼楚禎後,才說:“今日不殺曹賊,他日其必生禍!”

徐庶看了一眼遠處衆人,示意劉備先騎着馬在遠處跟隨,接着才問剛纔發生了什麼事。

楚禎說道:“剛纔將士高呼‘萬歲’,是歡呼曹操射中獵物吧?”

“你怎麼知道的?”張飛看向他。

楚禎又問:“曹操騎馬遮擋在天子面前,接受百官慶祝?”

“你剛纔看到了?”張飛再次奇怪的看向他。

“……”

楚禎沒再繼續問這事,而是問他們三人:“你們以兄弟相稱,難道你們曾經在桃園結義?”

聽到這話,張飛更是驚奇得瞪大眼睛:“你又是如何得知我家中有一桃園?!”

楚禎深呼吸一口氣。

確認了。

剛纔是許田圍獵。

再加上他們三人桃園結義,這個世界竟是三國演義裡的?!

虧他還把三國志和後漢書給諸葛亮看!

第110章 青銅器判多少年?第179章 林黛玉比剪刀手.jpg第277章 大唐有了自己的電臺第48章 三句話救一個丞相第217章 大明人的第一個科普視頻第91章 魏徵第305章 朱元璋:你們城牆掛我牌位?第146章 勾結倭寇者,夷三族第367章 贈妙玉喜糖第47章 去提胡惟庸來第60章 別罵了別罵了,朕改!第19章 知恩圖報賈雨村第247章 兩封聘書,一份你的,一份林妹妹的第115章 言官(下)第404章 櫳翠庵楚禎品茶第278章 千家萬戶看煙花第229章 平梁王第45章 王羲之真跡第388章 王熙鳳問計楚大爺第292章 請君入甕第393章 慶中秋趙姨娘心生計第63章 正式史官第291章 北平燕王府第135章 扒灰(中)第315章 大觀園元宵盛宴(上)第291章 北平燕王府第64章 隴西有工匠,薛舉好神弓第198章 大爺好俊的指法!第277章 大唐有了自己的電臺第352章 赴宴第362章 新隆中對第137章 哄人玩時就叫林妹妹第30章 郎君走了,又和誰說去?第185章 林黛玉打理大觀園第285章 襪剗金釵溜第7章 從天而降林妹妹第318章 退敵之法,疑兵之計第330章 歡迎來到後世華夏!第63章 正式史官第372章 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第112章 薛蟠案第332章 明珠塔,自助餐廳第325章 太祖何故造反第276章 冊命皇太子李世民第45章 王羲之真跡第376章 王熙鳳巧諷河東獅第295章 雪滿瀟湘館第271章 金榜題名第30章 郎君走了,又和誰說去?第151章 我知楚郎君意第28章 佛祖見了我,也要拜山頭第205章 家家戶戶送仙官第402章 改元貞觀第307章 永樂大典,三寶太監第120章 敗將尉遲恭第240章 朱元璋:我要五百電報機第71章 五姓七望,托塔天王第9章 落筆改史第278章 千家萬戶看煙花第327章 侄兒,四叔回來看你了第222章 可卿今晚留下來第136章 扒灰(下)第43章 表姐夫蔡京,表妹夫秦檜第268章 神仙夫人第42章 祖訓,靖難,清君側第235章 昏德公,來觀牽羊禮!第337章 天下三分第121章 晉陽謀反第368章 對鏡帖花黃第87章 我父非石虎,我兄非石宣第362章 新隆中對第79章 林黛玉初進榮國府(下)第90章 虎牢關外第269章 電臺到貨第314章 李清照:我成大太太了第171章 朱元璋:我有上中下三策第386章 櫳翠庵妙玉誦經書第123章 你是秦王,他是齊王第227章 先飛無人機,再定計策第350章 天下之勢,在南陽第18章 喝酒打馬李易安,羞也羞死林妹妹第254章 朱棣,李世民第83章 汴京城大,居之易也第138章 三個世界的照片第151章 我知楚郎君意第178章 唯願萬邦來朝第374章 秦鯨卿私會智能兒第213章 太白經天見秦分第31章 榮國府消息第161章 王師第158章 林妹妹情繫香囊第65章 你這傷害是穿透的?第391章 晴雯鬧榮府第391章 晴雯鬧榮府第231章 恭迎仙官第305章 朱元璋:你們城牆掛我牌位?第311章 暖閣脈脈情第332章 明珠塔,自助餐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