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宰相的最後一天

bookmark

華蓋殿。

朱元璋醒來,定住心神後,從牀上起來一看,只帶回了四個箱子,剩下的兩個沒被他拽回來。

不過,足矣。

他拿出雙筒望遠鏡試了試,感覺良好,朝着門外喊了一聲“讓太子進來”。

門外太監連忙去啓奏正在批奏摺的太子。

“父皇睡不着?”

朱標放下筆,進了華蓋殿後殿休憩處,剛想行禮,就看到地上幾個堆放了銀白甲冑的箱子。

“父皇,這些又是從楚真人那得來?”

朱標立馬猜到了。

果然,他在一個箱子裡看到了幾袋水果,光是紅通通的荔枝就約有十斤,依照母親前面的意思,後宮內諸多妃嬪,他的那些未成年弟弟妹妹們,都能分到一兩個。

太子府獲得的賞賜也不少,他的妻妾兒女都能吃到幾個。

“不然寒冬臘月的,咱還能從哪裡弄來荔枝?”

朱元璋笑呵呵的點頭,從箱子裡拿出一袋子的手錶,指南針,單筒小望遠鏡等,一起遞給兒子。

朱標接過袋子,越發感慨父皇魂遊後世,所遇到的楚真人之神奇。

先前荔枝出現時,朝野就一片議論聲,許多大臣都不理解,爲何正月也有荔枝,不少人猜測說,或許是南洋那邊常年溫暖,故冬日也能產荔枝。

後來,楚真人的名號才從宮裡傳出,傳到朝廷官員耳中,引起他們極大的興趣,又傳到應天府街頭巷尾,百姓們都將楚真人視爲了神仙。

“楚真人又送了父皇些什麼?”

朱標打開袋子一看,裡面全都是些不認識的精巧寶物。

“怎麼叫送?!”

朱元璋聲音提高,“是你爹我用十塊金錠換的!”

朱標笑着沒有跟父親爭辯,拿起一個東西看了看。

“這叫手錶,待會對一下時刻,你帶在身邊就能隨時知道準確時辰了,分毫不差。”

“竟能如此精確?”

朱標越聽越發覺得神奇。

手錶,指南針,還有望遠鏡。

父子兩人來到殿門外,各拿着一個望遠鏡對着遠處觀望。

從望遠鏡內看一眼,朱標立刻明白了這望遠鏡在戰場上能發揮的作用,一時間滿是激動。

四周太監,宮女,甚至侍衛,都偷偷的看着大明朝的皇帝與太子,拿着一個古怪的東西湊在眼睛前看。

他們猜得出來,這又是陛下從那位楚真人處買到的寶物。

朱元璋回到殿內,將《赤腳醫生手冊》鄭重的交給朱標,命他擔任主編,與太醫署共同編修,摘抄整理這醫書,彙集成冊,傳之全國各地。

“兒臣領旨,多謝父皇賞賜!”

朱標知道,由他這個太子主編一本醫書,已經是重視非常,再加上父皇最後一句話,更是指明這本醫書的不凡之處。

將來由他主編的醫書傳遍天下,百姓都會記得他的一份恩德。

“父皇!”

朱標突然想到一件事,“您先前提到過,唐朝的秦王也獲得了醫書,那他——”

“哈哈哈!”

朱元璋大笑,說:“等李世民把醫書編修出來,傳到家家戶戶時,李淵怕不是喝酒都沒味道。”

朱標連忙跪下,他可不是李世民!

“又跪什麼?你當皇帝,咱就當太上皇。”

朱元璋將他拉起來,吩咐道:“將果子送去給你母親,你親自去送。”

朱標疑惑,

看向父親。

朱元璋頓了下,又說:“再跟你母親提一下,我準備收回伱弟弟們的領兵權,親王世襲降等,削減俸祿,這些事,讓她們先知曉。”

削藩影響最大的,除了皇帝和太子外,就是後宮的嬪妃們,甚至皇后。

後宮妃嬪不敢反對,但也要先告知身爲藩王母親的她們。

“世襲降等乃父皇之策,依循唐宋舊例。”朱標提出自己意見,“但如今幾位弟弟都在外守邊,貿然收回兵權恐會讓邊疆騷亂,不如商議妥當再拿出。”

“你一直都想削藩?”

朱元璋看他。

朱標不敢回答。

其餘事他還敢據理力爭,勸父皇收回成命,唯獨削藩一事,他無論是做太子還是做哥哥,都不該當面提出。

“你是朕立的太子!”

朱元璋不滿的訓斥他:“大明朝內發生的事,你都有權過問!”

朱標這才拱手,說道:“如今楚真人名號已傳揚開,百姓之間多有議論,不知父皇該如何給楚真人封賞定爵,以安人心。”

朱元璋表情僵住。

楚禎不是大明朝的人,給他什麼府邸美婢他也享受不到。

所謂封官進爵,也是對大明子民來說,楚禎恐怕壓根看不上他封的爵位,那小子優哉遊哉坐在那棟樓裡,光是坐的柔軟長椅都讓朱元璋眼饞。

更別說他能買到天南地北的果子。

但若是不封爵,百官又不免多嘴議論,民間也會出現張真人,宋真人等坑蒙拐騙的人。

“後日大朝再說!”

朱元璋還要再想想,“還有什麼事嗎?”

“不知父皇爲何突然召回四弟?”

“他以後要謀反。”

“什麼!?”

朱標驚愣住,看着父皇淡定從容的神情,許久方纔苦笑:“想來四弟非是齊王李祐,不敢忤逆父皇,難道是兒臣做得不好?”

朱元璋沒有回答。

朱標又求情道:“楚真人處所記載的史書盡是後世之事,四弟如今並無謀逆之心,望父皇勿要因此責罰四弟。”

朱元璋臉色緩和下來,“標兒,你做太子我放心,也能管束好你那些弟弟。去你母親那吧。”

朱標正欲告辭,忽然又想起一事,稟告道:“禮部郎中樑文廷上諫,稱家中妻妾女兒依照古禮盡皆裹腳,望父皇收回先前禁裹腳旨意。”

“什麼古禮?”

朱元璋氣笑了,正欲狠罵,再將其流三千里,忽然反應過來:“這是誰的人?”

“胡惟庸。”

“果然。”

朱元璋冷笑,對朱標吩咐道:“將他家男丁都裹上腳,裹成小腳女人大小,讓他們雙腳走去丞相府給胡惟庸效忠。”

“……”

朱標歎爲觀止,他總是會被父皇的做法震住。

但這事他卻沒有反對的意思, 很快傳令下去。

朱元璋走出裡間,來到案桌前,接過標兒未處理完的政事。

不知過了多久,侍立的宦官突然聽到陛下開口:“去把胡惟庸帶來。”

“是。”

宦官輕手輕腳的走出,傳出旨意。

小半刻鐘後,胡惟庸被帶到,進門便磕頭。

“胡惟庸。”

朱元璋開口,“你知道宋朝易安居士是誰不?”

胡惟庸汗流浹背,他當然知道婉約派女詞人李易安,卻不知道陛下爲何突然問他,是不是有什麼典故、暗示、責罵在裡面。

但他死活想不透,只能磕頭,老實說出自己知道的易安居士。

“原來是個大才女,難怪寫得一手好文章。”

朱元璋樂呵呵的笑了起來,斜眼看向他:“李易安一介女流,寫的文章都比你這宰相強多了,這裡有一份她寫的,宋朝熙寧變法前後事情紀略,你拿回家去看。”

“……陛下隆恩!!”

胡惟庸聽不到前面的話,只聽到後面一句“拿回家去看”,心中剎那間狂喜起來,跪在地上高舉雙手,等待太監將什麼李易安的奏疏拿給他。

管她李易安還是李難安。

“你該知道自己爲什麼能回家。”朱元璋對他冷聲說道。

“臣明白,臣罪不容赦,原該萬死!是陛下留着罪臣一命!”

“知道就好,滾回去吧,明日來上朝,當好你最後一次宰相。”

胡惟庸心中又是一涼。

最後一次宰相是什麼意思?

第154章 竇建德不能殺!第379章 顰顰史官過情人節第152章 魯國公,楚禎第31章 榮國府消息第232章 你宋軍什麼水平,也想北伐?第354章 吾願效仿世祖,再立大漢!第333章 皇權沒有永恆第403章 送禮物妙玉陷迷茫第53章 李世民在隴西第397章 慶中秋孽緣生孽情第397章 慶中秋孽緣生孽情第283章 草貼,細貼,聘禮第74章 民族英雄第392章 慶中秋甄家被抄第116章 拜楚先生爲工部尚書第83章 汴京城大,居之易也第370章 汴京梅花開第11章 仙官楚禎點迷津,城外破廟癩頭僧第209章 史官之筆,仙官之玄第380章 秦可卿傾心第322章 爹,你沒死啊?第211章 長孫氏,陰氏,楊氏第210章 劫數歷盡,塵心已了第143章 省親,林如海升遷第85章 你那是什麼神仙?第305章 朱元璋:你們城牆掛我牌位?第180章 楚禎:我是史官,驚不驚喜?第194章 宋徽宗有難了第56章 十萬鐵甲,十萬大明軍第312章 黛玉:好小氣的神仙第355章 離許都第100章 咱平常用的吃飯碗,也值錢?第75章 洪武帝彪炳古第176章 楚先生,請!第99章 殺盡江南萬兵第92章 黛玉禮物,爲尊者諱第158章 林妹妹情繫香囊第317章 你們頡利可汗,住哪兒的?第21章 林妹妹好詩第193章 無線對講機第287章 朱棣:見過國瑞兄第183章 登徒子楚郎君第50章 我爲元帥,兄長請先回長安第61章 文官,科舉,沈萬三第208章 警幻仙姑之妹第323章 國無二主第291章 北平燕王府第101章 扒錫灰什麼意思?第103章 長安歲一年(上)第21章 林妹妹好詩第307章 永樂大典,三寶太監第70章 李密敗者有三第231章 恭迎仙官第335章 再興漢室二百年第36章 林黛玉垂簾聽政第150章 歸來路在何方?第35章 秦王府第10章 楚郎君是真的第341章 賈府電臺第241章 業餘無線電臺第113章 言官(上)第42章 祖訓,靖難,清君側第117章 封宜妃,加封鳳藻宮尚書,賜延祺宮第291章 北平燕王府第24章 一騎紅塵妃子笑第134章 扒灰(上)第169章 瓦崗鴻門宴,大唐玄武門第404章 櫳翠庵楚禎品茶第1章 兄友弟恭李世民第22章 承天命李家二郎第226章 大明調北征南之戰第282章 說媒人第61章 文官,科舉,沈萬三第278章 千家萬戶看煙花第220章 再一次四人聚會第32章 紫禁城第一顆荔枝第201章 明成祖這廟號不要也罷第6章 不會寫詞李清照,寫詞一般蘇東坡第202章 大明國子監,孔廟第201章 明成祖這廟號不要也罷第16章 好一個大唐皇帝李世民!第213章 太白經天見秦分第161章 王師第364章 俏平兒巧語勸熙鳳第328章 太子朱棣第50章 我爲元帥,兄長請先回長安第146章 勾結倭寇者,夷三族第315章 大觀園元宵盛宴(上)第166章 黛玉更衣第275章 最後的秦王宴第311章 暖閣脈脈情第138章 三個世界的照片第405章 瀟湘館神仙授課第122章 米書,水調歌頭第21章 林妹妹好詩第14章 圍攻隋朝都城,大興!第252章 玄武前奏(上)第26章 全球衛星地圖第70章 李密敗者有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