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士大夫

胡惟庸冒着風雪,獨自一人,在城牆上諸多宮門守衛的目光注視下,在雪地中一步一個腳印,走出這巍峨森嚴的應天府紫禁城。

冷風夾着雪花刮在他鬍子上,鑽入他衣襟內。

但身體上的冷,卻壓不住他內心的火熱,恨不得狂奔大叫以發泄劫後餘生的心情。

他,百官之首,大明丞相胡惟庸,又回來了!

“胡丞相,胡丞相稍等!”

隱約聽到有人叫他,胡惟庸回頭看去,看到兩個宮裡太監正朝他飛奔而來。

胡惟庸連忙迎過去,看清楚是誰後,又賠笑問候:“金公公,您這是……?”

“太子殿下有賞!”

金麗淵喘息稍停,開口對他說道。

胡惟庸慌忙跪下。

金麗淵站他面前,唸了太子殿下的口諭:“胡丞相勞苦功高,近日來又遭牢獄之災,特賞賜胡丞相鮮荔枝一顆。”

鮮荔枝?!

這高麗太監說的是什麼?!

寒冬臘月哪來的鮮荔枝?!

被關了近月的胡惟庸,滿心的疑惑,擡頭一看,一個青花雲龍紋盤上,分明的確放着一顆鮮紅荔枝。

曾經有人來求他辦事,送的禮就是從嶺南運來的荔枝,他因此認得。

但那些荔枝外殼都已經變黑,哪裡如現在他所看到的荔枝,通紅鮮豔,甚至枝上的葉子還是青綠色。

“臣謝過太子殿下賞賜!”

胡惟庸恭敬的雙手接過荔枝。

金麗淵扶他起來,又笑道:“丞相回家尚有一段路,雜家叫了一輛馬車來,供丞相代步。”

“多謝公公!”

胡惟庸身心舒坦,他若非丞相,宮裡的少監如何會巴結他?

可惜他身上沒有半文錢,送不了銀子給金少監。

不多時,馬車來到,胡惟庸與金麗淵告辭,上了馬車。

右手依然端着冰涼的荔枝,心潮起伏,疑惑叢生。

“丞相大人,您坐好了。”車伕提醒了一句。

“我問你件事。”

胡惟庸忍不住問他:“你知道太子殿下賞賜我的荔枝……?”

話只說一半。

車伕笑了起來,“現在誰不知道皇后娘娘如今隔三差五就賞賜各宮裡娘娘荔枝楊梅?”

“隔三差五?!還有楊梅?!”

“那可不,各位娘娘現在每日可都盼着賞賜呢,連皇子公主也分得一兩個,宮裡歡天喜地的,比過年還開心。”

“這……”

胡惟庸心中越加震驚,忍不住問:“大冬天怎麼會有荔枝?”

“怎麼會有?”車伕哈哈笑,理所當然的說道:“除了陛下從楚真人那得到,應天府內如今誰還能吃到鮮果子?”

“……”

楚真人!

胡惟庸想起來了,正是楚真人給陛下說了治國三策,他方纔逃過一劫。

一刻鐘後,胡惟庸回到了家中。

圍着丞相府的兵卒還未收到撤離的旨意,但見到他手中的荔枝後,態度立刻轉變,讓他進入府內先行休息,他們等旨意來到再撤走。

胡惟庸不敢再擺丞相官威,客客氣氣的行禮,方纔進了府內。

他的妻妾兒女,管家僕人,見到他後,莫不是痛哭流淚。

“哭什麼哭,老爺我還沒死,還得了太子殿下賞賜!”

胡惟庸披上僕人送來的狐裘,當着妻妾兒女僕人的面,將朱標賞賜的荔枝撥開,吃掉,閉着眼睛感受香甜冰涼的荔枝肉。

好一會兒後才吐出果核,命管家將果皮連果核供起來。

“報,報,老爺!”

有僕人跑進來稟告,說府門外跪着禮部樑郎中一家人,腳上纏着布流着血,痛哭流涕的求丞相救命。

“腳上纏布又是怎麼回事?”

胡惟庸心中煩躁,厲聲喝道:“還不快滾去問清楚是怎麼回事?!”

那僕人慌忙往外跑。

不多時,又急匆匆跑回來。

“禁裹足?”

胡惟庸身上裹着狐裘,大概知道了是怎麼回事,下令道:“讓門口那些人去掃馬圈,還有,把你們腳上裹腳布都解下,以後家裡誰還敢纏足,一律打死!”

“回去!”

胡惟庸揮手斥退衆人,獨自坐在太師椅上閉着雙眼深思。

禁纏足,攤丁入畝三策,鮮荔枝。

儘管從未見過那位楚真人,但他知道,大明朝的天,已經變了。

……

第二日,卯時。

身穿朝服的胡惟庸站在皇宮大門前恭候。

六部,御史臺,大理寺、太常司、應天府正佐官、翰林院學士,太醫院……

諸多官員,不管是否依靠胡惟庸者,許多人紛紛上前來恭賀。

少數不屑與胡惟庸來往的官員,則是臉色沉重,中書省左丞相,百官之首胡惟庸,竟又給他東山再起!

上朝官員陸續來到,宮門緩緩開啓,胡惟庸第一個走進門內。

華蓋殿內,朝會開始。

胡惟庸又是第一個站出來,手持笏板行揖禮:“臣胡惟庸,有事啓奏!”

“說。”

朱元璋等着他的話。

胡惟庸面不改色,開始講事情:“臣於大獄苦讀史書,觀王朝衰亡皆是因官紳地主欺壓百姓,大肆斂財,隱田逃稅而起,臣反覆思之,懇請陛下下旨,收回士大夫徭役之優免權。”

一石激起驚天浪。

華蓋殿內百官譁然,以致御前司儀不得不大聲斥責,命官員安靜。

“陛下!”

禮部尚書鄭九成站出來反對:“食祿之家與庶民貴賤有等,如今復役其家,君子、野人無所分別,非勸士待賢之道!丞相所言甚爲荒謬!”

禮部兩位侍郎同樣反對。

緊接着是吏部尚書洪彝,刑部,工部,應天府府尹,皆紛紛站出來反對。

胡惟庸提出的,收回官員免徭役優免權,簡直就是站在了天下所有士大夫的對面,即便是胡惟庸一黨官員,此刻都沒人站出來應和他。

爲何?

胡丞相所說,不亞於是拿刀在自己腿上狠砍一刀。

明以前,天下讀書人爲何中了舉人就一夜暴富?

全是因爲舉人的親戚、同族、同鄉,會把土地投獻給舉人,以規避減輕賦役。

如今胡惟庸卻提議一律不能免,豈不是砸了天下士人的飯碗?

龍椅上。

朱元璋看着這一個個官員猶如被抄家一樣激動,聽着他們說什麼“免糧本就不多”、“士大夫服徭役,古之未有”等話。

心中也不禁納悶,官紳一體化當差納糧,此策真能成功嗎?

正動搖時,又想起楚禎說的話。

“明朝中後期,給士大夫免役一畝地,他們就有辦法讓一千畝地都免徵徭役。”

“內閣大臣,六部尚書名下土地衆多,收稅官員不敢過問……”

朱元璋擡起手,司儀太監立馬喝止羣臣。

“此事之後再議。”

朱元璋吩咐道:“胡惟庸,你去寫出詳細章程來,收回士大夫優免的徭役,需得從俸銀上補足,免得寒了天下讀書人的心,朕亦有愧。”

“是,陛下!”

胡惟庸領了旨,退回去,不再啓奏。

朱元璋也不急,問了其他幾件事情後,退朝走人。

衆官員面面相覷。

收回天下士大夫徭役優免,胡惟庸究竟是進了牢獄出來後忙着討好陛下,胡亂上疏,還是陛下之意?

第185章 林黛玉打理大觀園第399章 清照黛玉遊長安(上)第33章 我大明女子,皆不許纏足第223章 大順朝的父慈子孝第251章 北宋軍事演習第218章 天文地理第289章 你,朱棣,也想當太子?第267章 瀟湘館發電站第283章 草貼,細貼,聘禮第380章 秦可卿傾心第285章 襪剗金釵溜第130章 朱元璋:這猴子怪好看的第218章 天文地理第97章 唐詩宋詞,盛世風韻第273章 展望蒸汽機第372章 才下眉頭,又上心頭第160章 夜語,大逆不道第247章 兩封聘書,一份你的,一份林妹妹的第127章 朱元璋:我看現場版第17章 茶與手電筒第310章 絳珠仙子買菜圖第69章 大明應天護國真君第172章 史官楚禎穿越前的準備第274章 泳衣裝第141章 有了它,遊牧民族從此能歌善舞第306章 十七弟,四哥來看你了第33章 我大明女子,皆不許纏足第107章 順朝齊王李世民第67章 宰相的最後一天第277章 大唐有了自己的電臺第227章 先飛無人機,再定計策第290章 朱允炆:四叔吃飯沒?第326章 朱棣:我與侄兒至親相愛第11章 仙官楚禎點迷津,城外破廟癩頭僧第39章 隆慶開海,白銀三100000000二第307章 永樂大典,三寶太監第46章 楚郎君答應我一件事第73章 大航海時代第8章 史官,楚禎第141章 有了它,遊牧民族從此能歌善舞第277章 大唐有了自己的電臺第148章 楚郎君都沒成婚呢!第310章 絳珠仙子買菜圖第302章 士氣如龍第333章 皇權沒有永恆第387章 王熙鳳二借金銀財第307章 永樂大典,三寶太監第400章 清照黛玉遊長安(下)第232章 你宋軍什麼水平,也想北伐?第354章 吾願效仿世祖,再立大漢!第304章 元璋,國瑞第160章 芳齡一十有六,名清照是也~第120章 敗將尉遲恭第386章 櫳翠庵妙玉誦經書第1章 兄友弟恭李世民第138章 三個世界的照片第227章 先飛無人機,再定計策第215章 我竟是宋徽宗!第216章 白話文報紙第296章 楚太太第347章 曹操好人妻第10章 楚郎君是真的第165章 林妹妹二送湯圓第74章 民族英雄第25章 勝利者書歷史第73章 大航海時代第323章 國無二主第143章 省親,林如海升遷第352章 赴宴第345章 給太太請安上新強了,感謝大家支持第368章 對鏡帖花黃第295章 雪滿瀟湘館第146章 勾結倭寇者,夷三族第283章 草貼,細貼,聘禮第290章 朱允炆:四叔吃飯沒?第344章 家有一女,名喚黛玉第206章 林妹妹:我也不會休夫第63章 正式史官第11章 仙官楚禎點迷津,城外破廟癩頭僧第200章 中央銀行行長朱標第317章 你們頡利可汗,住哪兒的?第376章 王熙鳳巧諷河東獅第295章 雪滿瀟湘館第107章 順朝齊王李世民第6章 不會寫詞李清照,寫詞一般蘇東坡第282章 說媒人第352章 赴宴第295章 雪滿瀟湘館第64章 隴西有工匠,薛舉好神弓第114章 應憐香菱第72章 大唐楚先生第272章 新科進士聽課楚真君第334章 海城第二日第71章 五姓七望,托塔天王第48章 三句話救一個丞相第12章 我大明十萬閹人?第87章 我父非石虎,我兄非石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