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出兵的真正原因

bookmark

沒有新的東西。

阿史那晴的部隊可以說就是李佑私人的部隊,也就是真正意義上的唐軍。

慕容翎手下的軍隊不同,他們是吐谷渾的軍隊,對於他們,李佑是捨不得投資的。

不過,看在是友軍的份兒上,提高一下他們戰術的水平也是必要的。

接下來的日子,李佑給侯君集等將領們分別講解了岳飛、袁崇煥以及多爾袞的騎兵戰術,並介紹了歐洲的一些騎兵戰術。

將領們對於齊王殿下豐富的知識歎爲觀止。

不過,這只是公開的講座。私下裡,李佑爲唐軍將領們重點講解了成吉思汗的騎兵戰術。

成吉思汗的騎兵戰術特別適合於草原和戈壁這樣的地形。在下一步的西域作戰中,能夠發揮重要的作用。

李佑重點研究唐軍現有的騎兵戰術,發現其無論從戰術思想,還是戰術水平,比起成吉思汗的騎兵戰術,有着不小的差距。

李佑把後世對成吉思汗的騎兵戰術研究的成果,對侯君集高勇等人進行了講解。

侯君集等人從成吉思汗先進的騎兵戰術裡,受到了很大的啓發。他們真的不知道這位齊王殿下,從哪裡學來的這樣精深的騎兵戰術。

對於這樣牛叉的王爺,衆人就只有一個字:佩服!

隨即,侯君集組織唐軍騎兵,對於剛剛學到的騎兵戰術進行了演練。

轉眼間,李佑等人到達玉門關已經一個月了。

這天,薛仁貴、王三和周青帶着特戰大隊來到了玉門關。他們給李佑帶來了哈米德和張寶貴的來信。

哈米德的波斯軍隊已經招募了17000人,限於經費的制約,他打算暫時停止招募人員了,下大力氣訓練現有的人員。張寶貴帶着他父親的那些義子和其他唐軍老兵,正在幫助哈米德訓練部隊。

由於波斯人的部隊還沒有訓練完畢,這次攻打高昌的戰役,哈米德的軍隊就不參加了。

接下來,李佑和侯君集等人蔘觀了特戰大隊的訓練表演,李佑基本上還是滿意的。

然後就是等着王玄策的消息了。

12月25,王玄策派人傳來了消息。

王玄策和欲谷設達成了協議,唐朝支援欲谷設20萬擔糧食,定於明年2月12發動兵變,事成之後,唐朝冊封欲谷設爲西突厥可汗,只是名義上臣服大唐,不向唐朝納貢。

唐軍也於2月12同時發動對高昌國的進攻,牽制現任可汗咥利失的軍隊。

衆人聽後精神振奮,就等着出兵了。

這天晚上,侯君集來找李佑,他擔心地說道:“殿下,這個欲谷設可靠嗎?萬一給了他糧食,他不發動兵變,那麼您可就說不清楚了,這可是資助敵人的行爲啊。

還有,萬一欲谷設靠不住,咱們出兵高昌,突厥人出兵干涉,咱們可就麻煩了。”

他的擔心是有道理的。前一條,李佑有資敵嫌疑,風險很大。後一條風險更大了。

歷史上侯君集攻打高昌,帶領的全是唐軍,總數是20萬人。眼前的兵馬只有3萬多人,還是雜牌軍,侯君集真是沒有把握的。

高昌居民大約5萬人,騎兵5000人,以漢族(主要爲漢魏屯戍軍民的後裔和逃避戰亂的內地移民)爲主,少數族(主要爲昭武九姓和其他西域國家的僑民)爲輔。高昌國建制,如官制、兵制、賦役制、士族制等,類似於漢朝。

歷史上侯君集率領大軍20萬人攻打高昌,主要就是防備西突厥的干預。要單獨打高昌,給侯君集一萬人他都有把握的。

李泰笑道:“放心吧,欲谷設不會變卦的。”他是有把握的,歷史上的欲谷設沒有外援都會發動兵變,何況有了唐朝的外援呢。

侯君集看到李佑如此肯定,就不再有疑問了,一心開始準備攻打高昌的行動了。

李佑爲什麼上趕着要來打高昌呢?是吃飽了撐的嗎?當然不是了。

高昌地處天上南北要衝,是絲綢走路上重要的關隘,對於唐朝開拓西域和中亞地區,有着重要的戰略地位。當然還有棉花。除此以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

630 年,高昌國王麴文泰帶着王后來到長安,表示要臣服大唐,受到唐太宗李世民的熱情接待。王后還被破格賜姓李,冊封常樂公主。

從633年開始,西突厥強大了起來,麴文泰就投向了西突厥,從此就不再向唐朝稱臣了。

麴文泰還與西突厥聯手攻打當時的唐朝臣屬國伊吾、焉耆等地。焉耆派人到長安向李世民告狀。

李世民派禮部郎中李道裕前去問罪,說:“高昌這幾年以來,不向我大唐進獻貢品,不行藩臣的禮節,所設官職稱號,也與我大唐一樣,還挖城掘溝,擴軍備戰,你想造反啊?”

麴文泰仗着有突厥人撐腰,說起話來也振振有詞:“鷹飛翔在天空,雞伏窩於草蒿,貓戲遊於廳堂,鼠嚼食於洞穴,各得其所,難道不能讓其自我發展嗎?”顯然是沒有把大唐朝中央政府放在眼裡。

李世民還想給麴文泰一個悔過自新的機會,讓他到長安來說清情況,麴文泰則“稱疾不至”,反唐之心已昭然若揭。

後來,大唐自身的問題多多,暫時顧不上西域的事情了,高昌就公開地臣服了西突厥了。

李世民和大唐高層一直憋着這口氣呢,因此,李佑提議攻打高昌,他們立刻就同意了。

除了上述的原因以外,李佑還有一個重要的想法,他要鍛鍊自己統兵的能力,在戰爭的實踐中,讓自己更加成長壯大起來。

這天,李佑召開了軍事會議,部署出兵的相關事宜。

第六百四十二章 向西北進軍最好第二百六十章 禁不住唸叨第二百五十三章 旗幟鮮明第四百四十八章 好戲開始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藏頭詩第一百七十九章 突然牛叉的李承乾第七百八十三章 配合演戲第二百六十四章 狼王全盤計劃第八十章 老公老婆第三百二十章 長孫無忌的殺手鐗第四百八十五章 簡直是太爽了第四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變故第九十二章 李恪發燒第八百零三章 也許是好事第五百二十章 塵封的往事第十章 吃啊九百七十四章 東羅馬帝國第八十二章 朕的兒子也是親生的第二百九十九章 熱血沸騰之地第五百二十四章 溫柔的計劃第六百三十章 很熟悉的段子第五十五章 簡直是佛昂第二百一十七章 狼王第六百五十五章 莫名的敵意第七百一十章 更高的境界第四百七十二章 釣魚第六百零二章 是王爺跟你要錢第八十二章 朕的兒子也是親生的第七百二十六章 找個地方去泄火第一百五十八章 弱小的鄰居最好第九百三十九章 神人啊第九百三十三章 瘋狂第三百五十三章 李泰的殺招第二百零四章 帶犄角的八卦陣第八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陰謀第八百章 此人卑鄙無恥啊第八百六十一章 絕對的本錢第一百七十八章 這孩子仁義啊第九百四十九章 櫻花計劃第九百六十二章 突圍計劃第九百六十四章 他們到底在幹什麼第五百七十九章 無法掩飾的失望第五百一十一章 朝堂上最好的時候第五百八十一章 你來當太子吧第六百六十章 你們殿下夠狡猾的第二百二十六章 黑幫第五百一十五章 信任第六百七十二章 王爺,您說打那裡第六百四十二章 向西北進軍最好第六百三十六章 致命的秘密第六百七十八章 廣場舞第七百零九章 李恪帶來的難題第一百三十九章 術業有專攻第五百四十一章 圍城第一千零九章 百年海軍第九百四十二章 李佑的電報第五百一十五章 信任第六百七十七章 影響朝局的關鍵人物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佑的請求第二百七十七章 調教阿史那晴第八百四十九章 我難道也不是好人嗎第八百三十二章 王妃詩集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立爲王第一百零八章 李淳風來訪第一百六十八章 就這麼巧第五百七十四章 機敏的李世民第百一十二章 方小魚第九百三十四章 驚天秘密第六百八十九章 兩位熟人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唐日報第二百八十三章 別聽王爺的,聽我的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賊難防第三百五十四章 父皇,您的聖旨不管用啊第九百八十八章 枕旁風第二百零五章 又見神箭第二百九十九章 熱血沸騰之地第一百四十一章 吃貨的境界第五十七章 下馬威第八百三十三章 忠貞不二的岑文本第六百六十一章 一臉的傻笑第六百五十四章 又是京觀第一百四十八章 告訴你們一個壞消息第九百五十一章第八百八十七章 打,還是不打第七百五十二章 李佑的目標第七百零二章 慰問團第三百三十章 把他們全部留下來第六十九章 熱血第七百六十七章 佛道合作的良好開端第六百二十五章 下馬威第五百八十七章 一棍子打蒙第二百一十三章 開戲了第八百零九章 難以享受的美食第九百四十四章 峰迴路轉第一百二十四章 跟我沒關係第六百零八章 兵行險着第四百四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漢第五百五十三章 擦肩而過第七百六十七章 佛道合作的良好開端第二百七十三章 阿史那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