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七章 陛下的密旨

bookmark

在玉門關聯軍臨時大帥府裡,將領們都望着李佑,看看他如何部署這次戰役。

李佑說道:“大戰在即,各位都是身經百戰的大將,具體的作戰,還要靠你們來完成。我只是來說一些相關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就是作戰的獎勵問題。”

這次出兵作戰,阿史那思摩的突厥軍隊、阿史那晴的薛延陀軍隊和慕容翎的吐谷渾軍隊,到目前爲止都是自帶的軍費,要讓他們賣命,僅僅靠着將令是不行的,必須要給他們足夠的油水才行。

慕容翎和阿史那晴雖然是未來的齊王妃,可是她們也希望自己的族人能夠得到好處,他們的手下更是如此了。阿史那思摩眼睛盯着李佑,看看他怎麼說。

李佑說道:“民以食爲天。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反過來說,流血犧牲賣命,也應該有相應的報酬。

高昌國至今爲止立國已經100多年,國庫裡積攢的金銀珠寶多得是。這次打下高昌國,我已經得到了陛下的特許,國庫裡的財寶的三成要上交國庫,其餘的七成就分給在座的各位。”

“太好了。”衆人一陣興奮。

阿史那思摩的突厥人、慕容翎的吐谷渾人和阿史那晴的薛延陀人,是唐朝的屬臣,讓他們出兵打仗,就是徵發他們的兵役,不僅是無償的,還要自帶軍費,這是他們的義務。

他們是僕從軍,也就是被蔑稱的僞軍。在作戰中,唐朝軍隊向來都是驅使他們在前面賣命的。

這次是看在李佑的面子上,李世民特許他自主處理的。有了這樣的動力,衆人自然高興了。

李佑說道:“我的意見是,阿史那思摩部和慕容翎部各分得兩成,阿史那晴部分按照人數的相應比例分成。其餘部分由聯軍大帥府按照各部的表現和損失情況,給予補充和獎勵。唐軍由朝廷統一論功行賞,就不參與獎勵的分配了。”

阿史那思摩部和慕容翎以及他們的部下都很振奮。奇怪的是,唐軍一點兒油水都沒有,侯君集居然沒有表示反對。高勇有點不理解,可是他相信希望齊王殿下這麼做自然有他的道理。大家都沒有意見,表示了贊成。

李佑說道:“各部無論哪部先佔領國庫,都不得擅自搶劫私分,必須保護好國庫,由大帥府統一分配。

戰後,朝廷要在高城設立郡縣,因此各部都不許搶劫百姓。”

衆人也都表示了同意。

接着,就由軍法官司馬炯宣佈了戰場紀律,而且,每個將領都被要求在贊同戰場紀律的意見書上籤了字。

接下來,侯君集部署了大軍出征具體的事宜。

散會後,高勇悄悄問侯君集,說道:“尚書大人,咱們唐軍的就不能分一些嗎?”

侯君集說道:“不能,咱們是朝廷的軍隊,私分財物不合適啊。”

“啊?”高勇滿臉的不爽。

看到高勇那難受的樣子,侯君集笑道:“咱們唐軍是不能參與分配財物的,不過,那些吐谷渾人、薛延陀人心眼好,私下饋贈給咱們,不要也不好意思吧?”

“哦,我明白了。哈哈,還是王爺想得周到。”高勇笑道。

李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這次要做得更加隱秘一些了,他到時候會給吐谷渾等部多分一些,由他們簽字領取,然後轉贈給唐軍,賬目上是沒有問題的。

現在的聯軍士氣高漲,就等着出發征戰了。

這天,侯君集、高勇和薛仁貴來找李佑。

侯君集興奮地說道:“殿下,薛仁貴提出了一個作戰方案,臣認爲不錯。”

李佑問道:“什麼方案,你說說看?”

侯君集說道:“薛仁貴,你來說吧。”

薛仁貴指着輿圖說道:“殿下,臣認爲,大軍可以集中一萬精銳,輕裝穿越羅布泊和沙漠,直接攻擊高昌城,臣可以帶着特戰大隊提前潛入高昌城,接應主力入城,一舉就可以拿下高昌城。只要拿下了高昌城,擒住了麴文泰,高昌各地羣龍無首,問題基本上就可以解決了。”

侯君集說道:“殿下,既然不必顧忌西突厥人的干預,臣贊同這個意見,小小的高昌,犯不着這麼興師動衆的。”

高勇也覺得這樣的戰術很好。

說完,三人都期盼地望着李佑。

李佑搖搖頭,說道:“主意是不錯,可是我不贊成這樣做。”

“爲什麼啊?”三人都很不高興,心中都有些不以爲然。心道:“別看你做其他的事情不錯,這打仗你還是個門外漢啊。”

李佑笑道:“要論打仗,你們都是我大唐的頂尖人才。按說我應該同意你們的意見。不過。有件事原本是在打下高昌以後才能告訴你們的。現在不妨提前跟你們說一下。”

三人想不出他還有什麼事情要說,都望着他。

李佑說道:“從長安出發的之前,我得到了陛下的一道聖旨,在這次打下高昌之後,相機收復整個西域。”

“真的嗎?太好了!”三人驚喜地說道。這三位都是好戰分子,只打下一個只有幾萬人口、幾千兵馬的小小的高昌國,實在是覺着不過癮。

接下來,李佑談了自己的想法。

李佑認爲,奔襲的戰法固然很好,能夠在戰役中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可是不能總是依靠這種戰法。

西域和草原不同,他們都是城邦國家,都有十分堅固的城池,大軍長途奔襲,一旦被敵人發現,沒有攜帶攻城的器械,就基本上對敵人沒有辦法。

而且,敵人的主要的生活物資都在城裡,大軍依靠搶劫是不足以維持的,因此大軍不攜帶足夠的物資,處境就會十分被動。

成吉思汗的大軍在進攻中亞地區時,每次都攜帶大量的物資和工匠,在當地製造大量的攻城車、拋石機和雲梯等攻城器械,才一個個的攻破了那些堅固的城池。

這樣做,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震懾敵人。如果唐朝是依靠着奇襲的戰術攻下了敵人的城池,敵人會抱着僥倖的心理,會依託城池拼死抵抗的。

如果唐朝靠着實力,將敵人堅固的城池硬打下來,那些城池不夠堅固的國家,就會失去堅守的信心,軍心就會渙散,甚至投降也是可能的,唐軍的傷亡反而會減少很多。

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這支聯軍還缺乏磨合,相互之間的信任度不夠,現在就採取奔襲戰術,難保中間不會出問題的。高昌只有幾千兵馬,正好拿他們來練兵。

李佑不反對奔襲戰術,甚至是長途奔襲戰術。他認爲,那要等唐軍在西域打出威風來,再去實施。至於奔襲和奇襲戰術,在小範圍內使用,效果會更好。

侯君集和薛仁貴認爲齊王殿下言之有理,贊同了他的意見。

高昌距離玉門關直線距離1800餘里,聯軍雖然都是騎兵,可是他們攜帶了大量的工匠和物資器械,中間還要經過一段沙漠,一天走不了多少裡,於是在元月2號,就拔營出發了。

臨出發前,李佑望着東南方向,有些遺憾地搖搖頭。他等待的一件秘密武器,看來在這次戰役中是用不上了。

李佑留下一名侍衛,對他說道:“等趙富一到,你們立即追趕大軍,爭取在大軍到達高昌前,能夠趕上大軍。”

第三百三十七章 今後有棉花了第三百一十三章 還有什麼意外第七十五章 這次拍賣什麼?第九百五十二章第八百三十二章 王妃詩集第四百九十九章 一定要救出他們第七十七章 心真大第九百七十三章 全方位支持第一百九十六章 又進小樹林了第六十四章 數腳趾頭第二百三十九章 陛下,我們也要女秘書第五十章 邂逅第一千零六章 鐵甲艦首戰第八百四十四章 十分順利第四百八十五章 簡直是太爽了第九百四十七章 勝利者第八百一十二章 有粉抹在臉上第六十三章 全城押注第二百六十六章 大國陽謀第七百九十二章 心結第六百五十七章 幹嘛讓小的去第三百六十五章 都是些老狐狸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頓飯的巨大收穫第三百一十七章 齊王殿下的面子第二百九十章 李世民給李佑的交代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恪對李佑的重要性第四百九十章 不信邪的武王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不謀而合第五百六十四章 豁然開朗第九百七十八章 成敗在於細節第五百五十四章 我兒子是草原新王第一百五十一章 都是好孩子第八百四十三章 馬宣良的心思第二百五十六章 語言學院第八章 被彈劾了九百五十七章 咱們又見面了第五百四十章 多管齊下第八百三十三章 忠貞不二的岑文本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造世界貨幣第一百四十四章 瘟疫第七章 佛跳牆第三百三十三章 鐵浮屠出擊第七百五十四章 您來當戶部尚書吧第九十五章 天佑大唐啊第九百八十五章 海軍基地第七百二十六章 找個地方去泄火第九百七十五章 要去剪羊毛第一百二十八章 一盤大棋第二百六十一章 終於開竅了第七百三十四章 移民政策第三百六十九章 限制性選擇第八百六十六章 巨大的陰謀第三百一十七章 齊王殿下的面子第五百八十四章 震驚第九百二十章 你們這是幹什麼第二百二十七章 隱藏的高手第七百七十一章 這差距也太大了第七百七十三章 直接被回絕了第九百七十章 不太正常第四百六十六章 需要開酒肆賺錢嗎第九百零六章 惡魔終於要來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圍城第六百三十八章 是非的分水嶺第三百二十三章 王爺讓我給您帶句話第九百一十七章 利害變換線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佑的請求第三百八十一章 原來真的是你第八百九十九章 強扭的瓜也甜第三十四章 紙飛機第二百七十五章 立竿見影第四十一章 皇子們的謀劃第七十九章 是親的嗎?第五百三十六章 打上門來了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大國陽謀第二百八十六章 產業工人的誕生第十一章 剽竊侯君集的創意第四百六十七章 您怎麼知道的第一千章 狗咬狗第六百三十章 很熟悉的段子第三百五十二章 難解之局第一百八十一章 野戰炊事車和戰場救護第八百三十二章 王妃詩集第二十三章 大功一件第六百八十七章 奮勇爭先的海陸軍第七百四十章 列島之王第三百一十九章 李恪對李佑的重要性第六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狠人第六百零一章 影響深遠的戰略思想第三百章 先救一個反賊第四百六十三章 請不要讓殿下爲難第二百零三章 還讓不讓人好好吃了第三百三十二章 輕敵的代價第六百二十二章 都是財寶惹的禍第二章 皇宮裡吃的都是豬食第六百五十九章 還怕你們不成第二百二十二章 長孫無忌來訪第一百一十四章 動物們很配合啊第三百二十四章 春風滿是玉門關第七百六十七章 佛道合作的良好開端第六百八十八章 膽大包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