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一章 危機信號

bookmark

薛仁貴在來信中說,原定的作戰計劃中,是由李道宗、張寶相、阿史那思摩從勝州方向向北進攻,李績和薛仁貴借道突利部,截斷岱森達日逃往回紇的退路。

李靖改變了原定的作戰計劃,他認爲唐軍兵分兩路,兩路之間距離過大,萬一中間出現變故,李績和薛仁貴這一路容易遭到損失,到時候唐軍主力鞭長莫及。他決定放棄截斷薛延陀退路的想法,李績一路人馬改爲側擊敵軍,以配合唐軍主力打垮薛延陀主力爲目標,然後再分兵追剿。

這個戰術看上去比較穩妥,可是難以全殲敵軍,一旦岱森達日逃走,在茫茫草原上,就很難追蹤到他的蹤跡。一旦他逃進了回紇,唐軍就對他無可奈何,也就留下了巨大的隱患。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李靖是行軍道大總管,他有權根據戰場上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作戰計劃。

李佑所擔心的,不是李靖能不能打敗岱森達日,甚至也不是擔心岱森達日是否逃走,他是想起了唐朝歷史上貞觀15年的一次來自軍方的重大危機,眼前的情況和歷史上的背景極其相似。

李佑考慮再三,給薛仁貴寫了一封回信,讓他聽從大將軍李靖的安排。又給張寶貴寫了一封信,交給了他一項秘密任務。

接下來,李佑讓張亮調取兵部關於唐朝全國的兵力編制部署情況,要了軍官的花名冊,關在房間裡仔細地研究了起來。

勝州。

張寶貴接到李佑的來信,稟報了阿史那晴和阿史那洪亮之後,跟阿史那昆倉帶着500名換上薛延陀服裝的特戰隊員,和1000名薛延陀族騎兵出發了。

此時,唐軍以懷化大將軍張寶相爲先鋒,李道宗和阿史那思摩爲左右軍,已經開進了薛延陀。

陰廣浩也和突利可汗契苾何力達成了協議,李績和薛仁貴的大軍也進入了薛延陀。

二月下旬的一天,當晨曦照亮長安城頭的時候,瑟縮在寒風中的守城士兵,被一陣急促的馬蹄聲吸引了注意力,他們一個個都打起了精神,眼睛望着遠處飛奔而來的騎兵。

在飛馳的騎兵的背上,飄動着紅色的小旗,這是人們期盼已久的勝利信號。

“紅旗報捷!”守城的士兵們和門口的百姓們全都興奮了起來。

“草原大捷,殲敵5萬,大軍正在追殲逃敵。”信使一路奔馳,一路呼喊着。

早朝,太極殿。

兵部尚書張亮(房玄齡已經免去了兼職,由張亮接替了職務)喜滋滋地說道:“陛下,草原大捷,這是大將軍李靖的軍報。”

說完,他雙手舉起軍報。

“好啊,太好了。”大殿上一陣興奮的議論聲。

看完了軍報,李世民興奮地說道:“衆位愛卿,草原戰事已經取得了勝利,薛延陀主力已經被擊破,岱森達日率領殘部逃往北方大漠,張寶相率領8萬大軍正在追殲敵軍。李靖率領大軍正在返回長安。”

大臣們都很高興,一起恭賀道:“陛下萬歲、萬歲、萬萬歲!”

李佑跟隨着他們一起歡呼,心中卻擔憂了起來。

走出了太極殿,李恪對李佑恭喜道:“五弟,恭喜啊,你兒子這回可真的是當上了薛延陀可汗了。”他是真的很羨慕,李佑現在有了吐谷渾和薛延陀兩個外援,地位更加穩固了。

大臣們也紛紛向李佑祝賀,李佑拱手一一答謝。

李承乾最後才走出了太極殿,他看到等在門口的李佑,也過來向他道賀。

李佑搖搖頭說道:“大哥,這未必是件好事兒。我專門在這裡等你,就是有事跟你商量呢。”

李承乾看到李佑一臉的嚴肅,說道:“走,到東宮去說吧。”

東宮。

李承乾問道:“五弟,我看你情緒不高,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李佑說道:“大哥,薛延陀的事情,你就沒有覺出來有些不對嗎?”

李承乾對於草原上的事情瞭解一些,但是沒有李佑那麼深入。他想了想說道:“沒有啊,不是打了勝仗了嗎?”

李佑搖搖頭說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這樣吧,今天我來是要讓你看一份材料,你要儘快熟悉,過不了多久,一定會用得到的。”

李承乾對李佑十分信服,他所說的事情沒有一件是沒有應驗的,他拿起材料看了看標題,不由得大吃一驚,問道:“五弟,這可能嗎,這件事情,父皇是一定會反對的。”

李佑說道:“現在會,過一陣子就不會了,你一定要仔細研究這份材料,到時候一定會用的到。這件事情很重要,解決了這個問題,你一定會在軍中樹立起威信的,也會得到父皇的褒獎的。”

李承乾雖然在吐谷渾的事件上,以及這次擔任糧草官建立了軍功,可是在軍中的威信仍然不高,這主要是因爲他不像李世民那樣能征善戰,令軍方的將領們心服口服。

李承乾要想真正地建立起威信,那就必須做出一件關係到軍方將領們切身利益的大事,李佑決定抓住這次機會,奠定李承乾在軍中的基礎。

北方草原上,大雪滿天,一隊騎兵旌旗歪斜,衣甲不整,顯得十分狼狽。

岱森達日等人已經連續逃了十幾天了,人困馬乏,跟隨他的部衆沿途不斷逃散,此時他的身邊已經不足一千人了。

岱森達日說道:“下馬休息吧。”

衆人下馬,點起了火堆,殺掉了多餘的幾匹馬,烤火吃肉。岱森達日之所以敢從容地休息,是因爲這些天來,他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追趕他們的唐軍似乎並不急於追趕他們,總是與他們保持着數十里的路程,不緊不慢地跟着他們走,似乎是要禮送他們投奔回紇人。

岱森達日雖然擔心唐軍會突然發力追上來,可是他們逃得太辛苦,實在是太疲勞了,因此每過一段時間,就停下來休整一下。

岱森達日的手下爲他搭起了唯一的一頂帳篷,他沉沉地睡了過去。

兩個時辰後,一名派到前面偵查的斥候回來了,岱森達日被叫醒了。斥候稟報道:“可汗,前面20裡就是鄂爾渾河了,過了河再走30裡,就是回紇的地界了。”

第七百五十二章 李佑的目標第六百八十章 要成全千古佳話第六百二十九章 打臉的開胃菜第三百四十六章 不能看,後果很嚴重第四九十四章 大國臉面第三百四十四章 奇蹟般的變化第三百七十七章 過年的玩法第四百零六章 初到洛陽第七百五十七章 天子門生第一百六十四章 坑人計劃第六百一十七章 出了事我可不負責第六百三十五章 你不相信王爺的智慧嗎第七百六十八章 簡直是可笑第六百零一章 影響深遠的戰略思想第六十八章 老哈,你怕死嗎?第六百四十二章 向西北進軍最好第二百八十六章 產業工人的誕生第五百零三章 撬開蛋殼第六十七章 孤兒院第四百三十四章 我就不是當太子的料第一百四十六章 信任和期盼第六百三十七章 自立爲王第六百三十三章 真正的狠人第二百五十四章 大殺器第九百九十一章 狗咬狗第六百七十七章 影響朝局的關鍵人物第七百五十章 死磕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謀而合要打臉第五百五十二章 兒子的事情最大第七百七十八章 做事的底線第八章 被彈劾了第五百六十九章 路有些走偏了第一百五十八章 弱小的鄰居最好九百七十九章 大國心態第四百零八章 情況突變第三百四十一章 絕對的意外第二百二十三章 又一個牛人第六百一十二章 一頓飯的巨大收穫第二十二章 彈劾李世民第六百三十六章 致命的秘密第二百三十二章 預感要被吊打了第一百八十五章 多事之秋第三百一十七章 齊王殿下的面子第七百九十六章 你這不是害人嗎第二百二十章 真是太爽了第三百六十六章 不認你這個爹了第二百六十九章 買馬第六百八十一章 跟着我一起去奮鬥第九百七十五章 要去剪羊毛第三百一十八章 你小子撈了多少第九百六十二章 突圍計劃第八百九十六章 刺殺第十九章 有錢的日子好啊第三百五十八章 這個理由朕喜歡第九百四十九章 櫻花計劃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簡直是瘋了第五百一十七章 對紙幣的質疑第三百九十章 神醫孫思邈第七百一十章 更高的境界第七百九十五章 憤怒的松贊干布第六百七十二章 王爺,您說打那裡第五十五章 簡直是佛昂第八百七十三章 令人敬畏的神奇第一百零五章 裝逼的大好機會第八百八十一章 一字並肩王第二百八十五章 要有大格局第九十一章 耍賴第三百四十四章 憤怒的武則天第三百一十四章 最後的一擊第五百六十四章 豁然開朗九百四十八章 到底是什麼目的第六百六十六章 閃電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算計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是羨慕你啊第二百五十三章 旗幟鮮明第七百二十四章 女人心海底針第九百九十章 傲慢與無知第一千零八章 唐朝來客第八百七十一章 吃貨的威力第一百八十二章 李淳風和推背圖第一百七十六章 令人不安的味道第二百四十九章 兒臣有辦法第七百零七章 十五的月亮第二百八十八章 有沒有人彈劾啊第三百一十章 冥冥之中的力量第六百二十七章 請不要勉強小人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是吃貨該管的閒事第八百五十四章 亢奮的李世民第八百八十四章 愛國者第五百九十七章 老李,我餓了第四百五十章 他第一個對付的人就是你第八百零三章 也許是好事第二百八十五章 要有大格局第九十九章 羣起攻之第四百三十七章 懷英是誰第七百零一章 做一個有秘密的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今後你就是我的兄弟第三百九十四章 兒臣無話可說第七百四十二章 感情基礎第四十八章 波斯吃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