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西北道的來電

bookmark

李承乾接到李佑的來電,心中十分高興,他早就有這個想法,只是這件事由他說不太合適。李世民做出這樣的決定,正好是他所盼望的。

李承乾馬上去見了長孫皇后,跟她說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長孫皇后首先問了李承乾的意見,李承乾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是真心希望李佑以後能夠留在長安的。

長孫皇后最近的身體雖然恢復了一些,她也希望自己能夠長命百歲。可是她覺着自己這身體狀況,還是不容樂觀。

她原本就希望李佑留在長安,能夠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繼續觀察他和李承乾的之間的磨合,希望他們能夠配合的更加默契。這樣自己即使撒手人寰,也會放心許多。

既然李世民和李承乾都希望李佑留在長安,長孫皇后也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於是她就讓李承乾馬上給李世民和李佑回電,表明自己歡迎李佑留在長安的態度,並且表明這也是她自己的意見。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常言道,世事無常,或者說世上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何況這件事情並不是一件什麼壞事兒。

李佑唯一感到抱歉的,是經過他的動員,從長安和內地其它地方,有很多人去了西北道,結果他自己卻留在了長安。他感到有些對不起這些人。

李佑因此又專門去兒找了李世民,跟他說希望尉遲寶琪和武栩在那裡再停留一到兩年,將那裡的工商業發展壯大起來,以便給當地的官員們和其他工作人員提供更好的福利。

這些事情是很小的事情,李世民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答應了李佑的請求。

既然李佑今後的任務,主要就是發展工商業和進行格物研究,那麼他繼續留在前線就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了,於是他就向李世民請辭,準備直接返回長安了。

事情定下來了,李佑就給西北道的馬周、程咬金和薛仁貴等人,以及武栩等人,還有哈米德,都發電說明了情況。

沒有想到,李佑的電報在西北道掀起了軒然大波。

首先表示遺憾的就是哈米德,他現在的處境十分艱難,李佑離開了西北道,他感到天塌了一般。

西北道的主要官員們接到了李佑的電報,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馬周、程咬金、薛仁貴和武栩等人立刻召開了會議,商討李佑離開西北道後的局勢。

會議一開始,衆人就開始吐槽,普遍對這樣的安排表示失望和不滿。

首先感到不滿的就是西北道的軍政一把手程咬金和馬周了。

貞觀四年,東突厥可汗竭利兵敗之後,程咬金實際上就進入了半退休的狀態。雖然他平時也上朝,頂着個左武衛大將軍的名頭,其實是無事可做。

現在他終於有了機會,能夠在外執掌軍權,心情自然與在長安閒賦截然不同,他當然願意留在這裡。

雖然李佑離開了西北道,軍權依然由他掌握,可是這裡的軍隊狀況十分複雜,真正的唐軍不過兩萬人馬而已。其餘的都是雜牌軍,基本上只是看在李佑一個人的面子上來效力的。

李佑離開這裡,程咬金他實在是沒有把握掌控在這裡的軍隊。

馬周就更加鬱悶了。他是一個獨當一面的人才,可是他來到這裡的時間太短,基礎不牢,周邊的國家的情況又太過複雜。有李佑來掌控全局,他工作起來毫無顧忌,得心應手。

可是,這一大攤子全部由他來掌控,實在是感到力不從心。

薛仁貴等地大批李佑的心腹,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才智,前提也是上面有李佑這個靠山。他們更不願意李佑離開了。

武栩等人現在在這裡工作的也得心應手,日子過得很灑脫,他們也不願意回到長安去過謹小慎微的日子。

拉蒂夫、甘特寶羅和阿布哈桑等人也都是看在李佑的面子上,才能夠協調配合的,李佑離開後,這些人難免會各行其是離心離德。

衆人談論了半天,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西北道目前還離不開李佑。

衆人首先給李佑拍發了電報,說了他們討論的結果,希望李佑去跟李世民爭取,能夠回到西北道掌舵。

李佑其實已經爭取過了,但是沒有說通李世民。現在再讓他去說,實在也是不方便。

李佑只能表示無奈,希望他們團結一心,遇到問題自己克服。實在解決不了問題就拍發電報來,他可以幫助他們出主意。

結果衆人再次來電,大家認爲有很多事物,必須由李佑親自來解決,不是出一個主意就能夠解決問題的。就比如說和大食人處理關係,換上別人去,人家根本就不買賬。

這件事情目前已經驚動了李世民、李承乾和長孫皇后等人,還有李恪,李佑的處境很尷尬。他真的無法再去跟李世民去討論這件事情了。

西北道的官員們還是不同意,就這樣,雙方電報一直往來,始終說服不了對方。

後來,西北道的官員們決定要直接向李世民發報,詳細訴說西北道的情況,希望他能夠同意李佑回到西北道。

李佑能夠體諒到他們的難處,可是拍發這樣的電報,就有點帶着要挾的意味了。不僅會令李佑尷尬,還會令李世民對西北道的官員們感到不滿。

因此,李佑再次勸說他們不要發這樣的電報。

可是西北道的官員們仍然堅持着要向皇帝陛下陳情。

李佑是個光明磊落的人,他不能讓這些官員們受到了李世民的誤解。於是他讓衆人不要拍發電報,他自己去找李世民爭取。

李佑求見了李世民。

李佑說道:“父皇,兒臣現在遇到了一個難題,想跟父皇商量一下。”

李世民問道:“是西北道的事情吧?”

李佑如實地說道:“是,父皇。”

李佑把這幾天自己與西北道官員們之間的電文來往來的內容,如實地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翻看了那些電文,確實覺得那裡的問題比較複雜,有李佑在那裡,他也比較放心。

可是,這次抽調李佑返回長安,李世民已經考慮了很久了,這裡面牽扯方方面面的問題,他下這個決心也不容易。

現在他剛剛下了決心,馬上再讓他推翻,於情於理都有些說不過去。

李世民感慨地說道:“李佑,難得朕有你這麼一個出色的兒子,對於父皇和朝廷來說都十分重要。可惜的是,朕的其他皇子們要是能夠像你一樣替朕分憂,那就好了。”

李世民能夠這樣說話,對於李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勵,令他很感動。

他說道:“父皇,兒臣有個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李世民說道:“你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吧。”

李佑說道:“西北道建立的時間太短,各方面的基礎都很差。再加上那裡周邊的環境確實比較複雜,波斯和大食還正在處於交戰狀態。很多事情馬周等人確實不容易掌握。

不如讓兒臣在那裡繼續經營兩年,等到那裡的局勢徹底平穩了,兒臣再返回長安。

請父皇放心,即便兒臣在西北道,也不會放鬆對格物的研究的。”

李世民沒有表態,他需要認真的考慮一下。於是,他讓李佑退下,說他要想一想再說。

第二天,李世民派人來了,傳李佑前去見駕。

第七百三十章 西北道的來電第二百二十五章 洗錢妙招第一百五十三章 慶賀要及時啊第九百三十章 投名狀第四百九十二章 處處是京觀第二百四十六章 高級秘籍第一千零七章 自己選擇第四百二十九章 深入虎穴第六百零四章 吃貨的驚喜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造世界貨幣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佑的任務第一百三十八章 超級明星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佑的請求第四百零八章 情況突變第四百五十九章 程咬金請戰第六十一章 敢於亮劍第八百九十九章 強扭的瓜也甜第三百二十二章 大獲全勝的人事調整第九百九十一章 狗咬狗第七百五十七章 天子門生第八百四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六十九章 熱血第九百九十三章 可怕的希臘火第六十七章 孤兒院第八十八章 李恪的盤算第二十二章 彈劾李世民第七百零八章 天火焚城第五十章 邂逅第九百三十八章 悲壯情懷第四百一十三章 家賊難防第一百零六章 郝連博特的證明第三百三十七章 今後有棉花了第六百零八章 兵行險着第一百九十八章 飛檐走壁第七百九十八章 看不懂他們的意圖第五百零五章 長孫皇后的賭注第二百六十七章 唐軍與波斯武士第五百九十章 計劃有變第八百四十章 又一個厲害人物第八百二十九章 風起雲涌第八百五十一章 動了殺心第八百六十九章 美人如玉第六百二十八章 不謀而合要打臉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造不出一顆螺絲釘第六十八章 老哈,你怕死嗎?第十六章 微妙的變化第五百七十六章 神人第六百六十五章 泱泱大國王霸之氣第九百九十四章 釜底抽薪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一盤大棋第二百二十八章 敢惹我老婆,我滅他九族第三百四十五章 小娘子,有人欺負你了嗎第九百九十一章 狗咬狗第七百七十五章 挖一個大坑第二十二章 彈劾李世民第七百三十三章 帝國的真正含義第八百七十三章 令人敬畏的神奇第七百六十八章 簡直是可笑第三百九十七章 鮎魚王第五十一章 椰風擋不住啊第八百九十三章 關鍵人物第三百九十六章 都不是簡單人物第九百四十五章 倭奴國悍將第三百二十五章 這就是王爺做事的水準第六百三十八章 是非的分水嶺第一百三十章 一物降一物第四百六十四章 一碗摔面足以第二百七十九章 你們還要不要臉啊第三百二十七章 陛下的密旨第八百六十四章 啊,有毒第四百七十二章 釣魚第二百零七章 囂張的夷男第七百四十章 列島之王第二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七百七十四章 險惡的招數第二百零六章 你真會騙人第二百二十三章 又一個牛人第二百四十八章 再送你一件大功第五百三十六章 打上門來了第五百四十一章 圍城第五百六十四章 豁然開朗第五百九十二章 高效的決策圈第五十三章 該來的還是會來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特種兵的雛形第一千零七章 自己選擇第一百八十一章 野戰炊事車和戰場救護第百一十二章 方小魚第四百五十五章 海盜背後的陰謀第七百零三章 真正的波斯貓第四百一十四章 金錢美女來者不拒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唐日報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造不出一顆螺絲釘第六百三十五章 你不相信王爺的智慧嗎第七百四十六章 李承乾的判斷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妃的風範第五百七十六章 神人第五百八十八章 你簡直是瘋了第四百六十章 水師老將的感慨第五百七十章 李佑的大蛋糕第一百九十六章 又進小樹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