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章 西北道的來電

李承乾接到李佑的來電,心中十分高興,他早就有這個想法,只是這件事由他說不太合適。李世民做出這樣的決定,正好是他所盼望的。

李承乾馬上去見了長孫皇后,跟她說明了事情的來龍去脈。

長孫皇后首先問了李承乾的意見,李承乾就表明了自己的態度,他是真心希望李佑以後能夠留在長安的。

長孫皇后最近的身體雖然恢復了一些,她也希望自己能夠長命百歲。可是她覺着自己這身體狀況,還是不容樂觀。

她原本就希望李佑留在長安,能夠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繼續觀察他和李承乾的之間的磨合,希望他們能夠配合的更加默契。這樣自己即使撒手人寰,也會放心許多。

既然李世民和李承乾都希望李佑留在長安,長孫皇后也就沒有什麼可擔心的。於是她就讓李承乾馬上給李世民和李佑回電,表明自己歡迎李佑留在長安的態度,並且表明這也是她自己的意見。

事情就這麼定下來了。

常言道,世事無常,或者說世上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何況這件事情並不是一件什麼壞事兒。

李佑唯一感到抱歉的,是經過他的動員,從長安和內地其它地方,有很多人去了西北道,結果他自己卻留在了長安。他感到有些對不起這些人。

李佑因此又專門去兒找了李世民,跟他說希望尉遲寶琪和武栩在那裡再停留一到兩年,將那裡的工商業發展壯大起來,以便給當地的官員們和其他工作人員提供更好的福利。

這些事情是很小的事情,李世民沒有絲毫的猶豫,就答應了李佑的請求。

既然李佑今後的任務,主要就是發展工商業和進行格物研究,那麼他繼續留在前線就沒有什麼重要的事情了,於是他就向李世民請辭,準備直接返回長安了。

事情定下來了,李佑就給西北道的馬周、程咬金和薛仁貴等人,以及武栩等人,還有哈米德,都發電說明了情況。

沒有想到,李佑的電報在西北道掀起了軒然大波。

首先表示遺憾的就是哈米德,他現在的處境十分艱難,李佑離開了西北道,他感到天塌了一般。

西北道的主要官員們接到了李佑的電報,也感到了巨大的壓力。

馬周、程咬金、薛仁貴和武栩等人立刻召開了會議,商討李佑離開西北道後的局勢。

會議一開始,衆人就開始吐槽,普遍對這樣的安排表示失望和不滿。

首先感到不滿的就是西北道的軍政一把手程咬金和馬周了。

貞觀四年,東突厥可汗竭利兵敗之後,程咬金實際上就進入了半退休的狀態。雖然他平時也上朝,頂着個左武衛大將軍的名頭,其實是無事可做。

現在他終於有了機會,能夠在外執掌軍權,心情自然與在長安閒賦截然不同,他當然願意留在這裡。

雖然李佑離開了西北道,軍權依然由他掌握,可是這裡的軍隊狀況十分複雜,真正的唐軍不過兩萬人馬而已。其餘的都是雜牌軍,基本上只是看在李佑一個人的面子上來效力的。

李佑離開這裡,程咬金他實在是沒有把握掌控在這裡的軍隊。

馬周就更加鬱悶了。他是一個獨當一面的人才,可是他來到這裡的時間太短,基礎不牢,周邊的國家的情況又太過複雜。有李佑來掌控全局,他工作起來毫無顧忌,得心應手。

可是,這一大攤子全部由他來掌控,實在是感到力不從心。

薛仁貴等地大批李佑的心腹,他們能夠發揮自己的才智,前提也是上面有李佑這個靠山。他們更不願意李佑離開了。

武栩等人現在在這裡工作的也得心應手,日子過得很灑脫,他們也不願意回到長安去過謹小慎微的日子。

拉蒂夫、甘特寶羅和阿布哈桑等人也都是看在李佑的面子上,才能夠協調配合的,李佑離開後,這些人難免會各行其是離心離德。

衆人談論了半天,最終得出了一個結論——西北道目前還離不開李佑。

衆人首先給李佑拍發了電報,說了他們討論的結果,希望李佑去跟李世民爭取,能夠回到西北道掌舵。

李佑其實已經爭取過了,但是沒有說通李世民。現在再讓他去說,實在也是不方便。

李佑只能表示無奈,希望他們團結一心,遇到問題自己克服。實在解決不了問題就拍發電報來,他可以幫助他們出主意。

結果衆人再次來電,大家認爲有很多事物,必須由李佑親自來解決,不是出一個主意就能夠解決問題的。就比如說和大食人處理關係,換上別人去,人家根本就不買賬。

這件事情目前已經驚動了李世民、李承乾和長孫皇后等人,還有李恪,李佑的處境很尷尬。他真的無法再去跟李世民去討論這件事情了。

西北道的官員們還是不同意,就這樣,雙方電報一直往來,始終說服不了對方。

後來,西北道的官員們決定要直接向李世民發報,詳細訴說西北道的情況,希望他能夠同意李佑回到西北道。

李佑能夠體諒到他們的難處,可是拍發這樣的電報,就有點帶着要挾的意味了。不僅會令李佑尷尬,還會令李世民對西北道的官員們感到不滿。

因此,李佑再次勸說他們不要發這樣的電報。

可是西北道的官員們仍然堅持着要向皇帝陛下陳情。

李佑是個光明磊落的人,他不能讓這些官員們受到了李世民的誤解。於是他讓衆人不要拍發電報,他自己去找李世民爭取。

李佑求見了李世民。

李佑說道:“父皇,兒臣現在遇到了一個難題,想跟父皇商量一下。”

李世民問道:“是西北道的事情吧?”

李佑如實地說道:“是,父皇。”

李佑把這幾天自己與西北道官員們之間的電文來往來的內容,如實地告訴了李世民。

李世民翻看了那些電文,確實覺得那裡的問題比較複雜,有李佑在那裡,他也比較放心。

可是,這次抽調李佑返回長安,李世民已經考慮了很久了,這裡面牽扯方方面面的問題,他下這個決心也不容易。

現在他剛剛下了決心,馬上再讓他推翻,於情於理都有些說不過去。

李世民感慨地說道:“李佑,難得朕有你這麼一個出色的兒子,對於父皇和朝廷來說都十分重要。可惜的是,朕的其他皇子們要是能夠像你一樣替朕分憂,那就好了。”

李世民能夠這樣說話,對於李佑來說是一種莫大的鼓勵,令他很感動。

他說道:“父皇,兒臣有個想法,不知是否可行。”

李世民說道:“你怎麼想的就怎麼說吧。”

李佑說道:“西北道建立的時間太短,各方面的基礎都很差。再加上那裡周邊的環境確實比較複雜,波斯和大食還正在處於交戰狀態。很多事情馬周等人確實不容易掌握。

不如讓兒臣在那裡繼續經營兩年,等到那裡的局勢徹底平穩了,兒臣再返回長安。

請父皇放心,即便兒臣在西北道,也不會放鬆對格物的研究的。”

李世民沒有表態,他需要認真的考慮一下。於是,他讓李佑退下,說他要想一想再說。

第二天,李世民派人來了,傳李佑前去見駕。

第七百五十五章 大唐第三實權人物第九百七十一章 信任和保護第四百四十七章 真是一條好漢第五十四章 除非那個什麼第二百八十三章 別聽王爺的,聽我的第九百六十七章 穿越者的貢獻第二百一十一章 你教徒有方啊第八百四十八章 李世民的手段第六百九十八章 託孤第三百一十八章 你小子撈了多少第五百四十六章 雷霆手段第九百六十八章 來自哈米德的邀請第六百六十章 你們殿下夠狡猾的第五百一十八章 高手在民間第九百一十六章 吃飽了撐得第二百四十六章 高級秘籍第九百五十六章 塵埃落定第七百二十九章 計劃被打亂之後第六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三百六十七章 心理戰第四百九十八章 放棄兄弟,我還是人嗎第四百四十五章 讓他無路可走第一百一十六章 替罪羊第八百五十三章 緊迫第六百一十四章 真是羨慕你啊第六百二十三章 大食王子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人如玉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泰出題第三百一十七章 齊王殿下的面子第一千零五章 第二次海戰第六百四十八章 大食人的陰謀第二百八十五章 要有大格局第五百二十五章 尉遲恭的秘密第三百六十九章 限制性選擇第八百零八章 越來越麻煩了第五百八十九章 給我們留條活路吧第四百八十章 最後的機會第八百七十一章 吃貨的威力第七百三十九章 高橋家族第二百七十三章 阿史那晴第一百四十章 釜底抽薪第四百五十三章 訓練有素的海盜第五百七十五章 問題如何定性第九百一十三章 暴發戶第八百二十五章 大明宮第一百二十五章 不是吃貨該管的閒事第五十四章 除非那個什麼第一百八十七章 李佑的任務第二百九十章 李世民給李佑的交代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神奇的王爺第一百二十章 天降祥瑞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壞的打算第一百二十六章 李世民的心願第七十三章 專門禍害御史第二百二十三章 又一個牛人第三百零六章 他們太精了第九百七十章 不太正常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大國陽謀第五百六十四章 豁然開朗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東方帝國的實力第三百三十八章 擴軍的模式第六百零四章 吃貨的驚喜第五百一十六章 一點點地改變着唐朝第五百一十九章 大唐造不出一顆螺絲釘第八百四十章 又一個厲害人物第四百五十五章 海盜背後的陰謀第二百一十八章 感覺不對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溫柔的計劃第三百八十一章 原來真的是你第五百三十四章 國家利益第八百零八章 令人不安的氣氛第五十九章 別怪我下黑手第三百八十九章 小毛頭的問題第七百六十八章 簡直是可笑第八百八十三章 這又是什麼情況第四百四十九章 閻王審案第二百五十一章 絕世武功第五章 陰妃娘娘哭了第八百二十五章 大明宮第二十九章 相信歷史第二百八十章 簡直就是個妖孽第七百一十三章 李世民的感慨第四百零九章 如朕親臨第六百零二章 是王爺跟你要錢第八百零一章 敢給老子上眼藥第二百五十二章 李佑的請求第六百五十九章 還怕你們不成第四百一十五章 最壞的打算第二百九十七章 神秘人物第三百一十五章 長安城的困境第八百九十三章 關鍵人物第七百六十七章 佛道合作的良好開端第八百一十三章 心計第一百零二章 給臉不要臉第三十二章 中計了第二十六章 出大事了第九百六十三章 活下去的理由第一百六十三章 精鹽第五百二十一章 此人必須留下第一百八十八章 千里之外搶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