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4章 南夏總督

bookmark

第1674章 南夏總督

張翠華本性是很要強的,勢必不肯閒養着。

在溝通過之後,充分考慮了張翠華本人的意見,姜望便把她安排到了德盛商行,從一個普通的櫃員開始歷練。

他本心是打算,等張翠華在德盛商行裡有所歷練成長,便讓她回侯府做二管家。

往後謝平負責迎來送往,人情往來,侯府外事。

張翠華來負責侯府內務。

大凡大戶人家,管家都是有好幾個的。

武安侯府現在也是臨淄城裡數得着的人家,若非姜望少有交遊,謝平早就累死了。

當然張翠華若是在商行裡做得開心,以後便一直在商行裡發展也不緊要,隨她自己心意。

至於新收的徒弟褚幺,姜望自也有過認真的考量。

他既然把張翠華和褚幺接到臨淄來,就是要真心實意地對待的,而不是說僅僅爲了給自己一份心理安慰。

以他今時今日的身份地位,他可以舍萬金,可以送豪宅,可以一紙命令,讓天南城城主把褚幺捧成天上的星星,照料他們母子一生。

這些都不難,也沒人能說閒話。

但是他選擇了最費心思的方式。

褚密到死都希望,他當時遇到的,是一個有恃無恐的公子哥,可以隨隨便便翻出底牌來,叫出兩三個當世真人大殺四方,帶着他一起逃出生天。可惜當時他遇到的,是一個和他一樣,只能自己拿命去搏的少年郎。

但褚幺或許可以實現他的願望。

超凡之路無法一蹴而就。

即便有了開脈丹,也不一定能夠開脈成功。

既需要一定的天賦,也需要用心地打磨體魄。比如張翠華曾經也吞服過開脈丹,但並沒能夠超凡。

褚幺今年九歲,開始接觸修行的話,並不算晚。

姜安安開脈早,是早早地就送去了凌霄閣,受到最專業的培養,有當世真人葉凌霄親自把關。且現在也還沒立成小週天呢。

諸如意境、意象,都不是憑空而生,需要有一定的感悟才行。

所以姜安安現在的主要任務還是讀書練字,是積累底蘊。

褚幺當然也要先讀書,以及熬練武藝,打磨身體。

讀書的事情很好解決。

全臨淄除了稷下學宮之外,所有的學堂都儘可去挑。

但是在那之前,姜望決定先帶褚幺出一次遠門,讓他長長見識。然後叫這孩子自己決定,看他喜歡什麼,想學什麼。

目標當然是夏地。

廉雀和獨孤小,一個是在中午,一個是在下午趕到的臨淄。

而早在清晨的時候,重玄遵便翩然過府,拎走了重玄勝。

姜望後來對十四表示,他是沒有睡醒,不是故意不幫阿胖。

然後便順手牽了一輛牛車,帶人離開了臨淄。

牛是赫連雲雲送的神牛,車是重玄勝的特製愛車。足夠寬敞,坐十來個人都不成問題。

此去螭潭,同行者,廉雀、獨孤小、褚幺,三人而已。

一場齊夏戰爭,徹底傾覆了夏國社稷,自齊而夏的萬里長途,也徹底被打通。沿途諸國雖未並土,也紛紛獻表稱臣,此後皆稱國主,“非齊無有稱天子者”。

當然,它們仍然保有社稷宗廟,也仍然保有……獸巢。

齊國其實並不要求稱臣。東域諸國除昭國死活非要臣服外,如昌、弋、旭、容等國,都是高度自主的。尤其申國在東王谷的支持下,甚至可以說是獨立在東域的霸國體系外,在齊國打仗的時候都不受徵調。

只是夏國這麼大一塊地方打下來,要想穩固統治,必須保持道路暢通。齊天子才接受沿途諸國的臣表,但也並不太乾涉這些小國。

這樣反而纔是最節約成本的維持霸國影響力的方式,只需要保障既有的開脈丹體系便可。

齊夏戰爭期間的“征途”,現在得到拓展。這條自齊地貫通夏地、沿途遍佈徵旗的道路,又被稱爲“齊直道”。

從法理上來說,無論它經過了哪個國家、穿行哪個勢力,這條道路本身都是屬於齊國的,可以稱作齊土。

對此,沿途諸國都在臣表裡公開承認。

所以現如今的齊國全版圖,其實是以一條齊直道貫通的齊土與夏土。像是一副挑擔,斜跨東南兩域。

這輛牛車沒有車伕,姜望告訴它,沿着腳下的齊直道一直走,它也是聽得懂的。拉起車來穩穩當當。

偌大的車廂內,獨孤小閉着眼睛,在認認真真地修行。

姜望成就神臨之後,神印法給她帶來了強大的反饋,令她的修行速度暴漲。雖然仍是不可能跟真正的天才相比,也遠勝過以往的舉步維艱。

她比任何人都知道姜望的努力,她對自己的要求也非常嚴格,從來不肯放鬆。以往幾乎看不到進步的時候,她都苦修不輟,更別說現在進步神速,大小週天和神印都在源源不斷地給她以支持。

她非常珍惜掌控自身命運的感覺,對於修行是樂在其中。

而在能夠在姜望旁邊修行,就坐在離姜望這麼近的地方,簡直是身在極樂世界。

廉雀則是極寶貝地抱着長相思,拿出了一堆瓶瓶罐罐,取出各種秘藥,在那裡洗劍養劍。

鑄兵師的修爲,在很大程度上會受到他所鑄造的兵器的影響。所鑄兵器越是有名,對鑄兵師修行的助益就越大。這一點倒是跟官道頗有相類之處。

官道雜糅百家,或許本來也對鑄兵一道有所參考。

廉雀所鑄的兵器裡,最有名的當然就是長相思。對於這柄名劍,他的關心愛護不比姜望少。殺生釘也是他的作品,不過沒有什麼名氣,世人只知不周風,不知殺生釘。

什麼時候長相思能夠取代覆軍殺將在齊國名器譜上的排名,他廉雀廉大鑄兵師,怎麼說也能蹭個一日千里。

總之每個人都在專心做着自己的事情。

除了在車廂裡來來回回跑了幾十趟的褚幺。

或許跑來跑去,就是他的“專心”。

他長這麼大,也就很小的時候被他爹抱着出過遠門。

但是那時候年紀太小,他已經完全不記得那是什麼情景了。他也不記得他爹的樣子。

他那些天真而狹小的記憶,從來都侷限在瓦窯鎮中。

灰濛濛的天,堆成小山的磚瓦,光着屁股到處跑的小夥伴,以及疼他愛他的孃親。

這一回不僅出了郡,現在還要出國,甚至是離開東域,去到南域!

他看着車窗外的一切,只覺得萬分新奇。有時候同牛說話,有時候同天空說話,時不時又跑回來,問姜望一些稀奇古怪的問題。

姜望一邊修行,一邊有一搭沒一搭地迴應着。

才過了一天,黑瘦黑瘦的褚幺就已經完全不認生了,很有幾分他爹的機靈勁兒。當然,一肚子問題,也只敢問姜望。

那個叫“小小”的姐姐雖然很親切的樣子,他卻下意識地不太敢親近。而廉叔叔……長得實在可怕,很像是那種會吃小孩的人。

若不是有師父在邊上,他老早就跑遠了。

“師父師父,這頭白牛好乖啊,您給它取名字了嗎?”褚幺細長的眼睛裡,有些躍躍欲試的心情。

想來他也是一個起名鬼才。

可惜他來晚了。

姜望眼皮都不擡一下:“起了。”

“叫什麼?”褚幺好奇地問。

姜望道:“叫‘白牛’。”

褚幺:……

……

打下夏國的是曹皆,一同領軍的有李正言、重玄褚良、陳符、謝淮安。

不過戰後盡皆休養。

移駐夏地的,是從萬妖之門退下來休整的冬寂軍。

統管夏地兵事的,自然是九卒統帥師明珵。

未能爭取到伐夏機會的修遠,在被天子按在冷板凳上將近兩年後,終於帶着他的囚電軍,被調去了萬妖之門。

不過師明珵雖在夏地。暫以“大齊帝國南夏總督”之職,在夏地代行大齊天子的最高意志、名義上統領夏地一切事務的,卻不是他。

而是朝議大夫蘇觀瀛。

蘇觀瀛是政事堂中唯一的女子,在齊地向來與祁笑並稱。

所謂“武有祁笑,文有蘇觀瀛。”

寫得一筆好詞,用得一把好刀。

無論師明珵還是蘇觀瀛,姜望都不太熟悉。

算起來師明珵曾經奉天子之令,同溫延玉他們一起,在兀魘都山脈特意尋找過他,如此勉強算是有一份香火情在。

至於蘇觀瀛,此前則是全無交集。

在姜望封侯之前,雙方本就不在一個層次裡,哪怕同在臨淄,看到的也是不同的世界。

他同其他朝議大夫、九卒統帥的交集,都是機緣巧合,也基本是經由小輩開始接觸。

等到齊夏戰爭結束,他一戰封侯,倒是能夠參與政事堂會議了,還常被天子點名過去罰站,有了與帝國高層坐而論道的機會,但蘇觀瀛那時候已經常駐夏地。

如今整個夏地的駐軍,是以十萬冬寂軍爲主力,輔以二十萬齊地調來的郡兵,再加上五十萬夏人混編的新軍。

各府則只保持維持治安的府軍力量,其餘夏軍全部裁撤,卸甲歸田。

削減下來的鉅額軍費,全部用來建設。

整個夏地正式進入休養生息的階段。

在整個齊夏戰爭中,夏廷先棄奉節,再棄整個東線,最後安樂伯姒成還來了一出引禍水滅世(名義上的罪魁禍首是武王姒驕),導致夏國經營千年的民心,幾乎一朝散盡。

夏人真心實意地愛國擁君,在衛國戰爭裡一呼百應,卻被夏廷傷透了心。

“民間幾無復念姒氏者,念則切齒。”

而夏國一干國柱公侯,幾乎死盡。神武、鎮國兩大強軍,全被打殘。百萬府軍在夏國土地上被逐來殺去,放棄來放棄去……

再加上曾經的大夏岷王、現在的齊國上卿虞禮陽居中調和。

齊國對夏地的戰後統治,其實是相對輕鬆的。所有的難題,都已經提前在戰爭中被掃清了。

曹皆是打了一場徹底的滅國戰爭。

齊天子下令大修夏襄帝陵墓,親書祭詞,稱其爲“千古帝王”。爵封安樂侯,世襲遞替於姒成。敕封神名“南襄君”,尊其爲夏地守護神明,予以香火,鼓勵夏地百姓祭祀。

又赦免了夏方所有文武官員的罪責,曰之“守土無罪”。

又免夏地十年賦稅,以使地休民養。

如此寬待的政策,不說盡收民心,也極大消解了夏地百姓的抗拒之心。

“以威懾之,以力鎮之,以寬濟之”,蘇觀瀛提出的這十二字南疆策,使得戰爭結束至今,夏地幾乎沒有什麼大的民變發生。

當然,小規模的反抗總是會起起伏伏,也都是常事。

而在蘇觀瀛的治政理念中,“譬如一池春水,些許波瀾,恰是生機所顯”。

這是她默許,甚至縱容的。

她就在這種毫無威脅的小規模的起伏中,審視整個南疆。又在一次次平息波瀾的過程裡,強化夏地百姓的認同,分割“敵”與“我”。

相較於夏地的治理,更難處理的其實是同楚國的關係。

進入南域,與霸國便已成近鄰。

但齊國只派兩個真人鎮守夏地,本身即是一種無意爭鋒的態度。齊國並不打算在南域發出聲音,更沒有挑戰楚國南域霸權的意思。是以現今倒也還平靜。

螭潭在貴邑城西兩百里處,是一個又古老又神秘的地方。

齊天子以螭潭封武安侯,自是因爲武安侯鎮壓禍水的功績。而禍水在昔日大燕年間,乃是廉氏所鎮之地。

如今數千年過去,大燕廉氏榮勳不再,螭潭也只剩冷冷清清的一口古潭。

姜望自封侯以後,人雖未來夏地,但這邊的宅邸也早就開始修建。值得一提的是,建築人工並非役使,南夏境內的所有重建工作,南夏總督府都是掏了錢的。

是爲“以工代賑”。

包括城牆、水利在內,等等建設行爲,本身即是在彌補戰爭的創傷。老百姓有工作、有吃穿,就不容易生亂。大規模工程的統一調度,又可以叫夏地百姓儘快習慣齊廷的統治。

時間纔過去了半年,姜望再至夏地,那烽火連天、山河破碎的場景,已經久遠得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

自臨淄而來的牛車招搖過市,在哪裡看到的都是熱火朝天的景象。路遇的百姓不說夾道歡迎,也少見有什麼敵意。

蘇觀瀛的治政之能,可見一斑。

大齊人才鼎盛,能夠列名政事堂、兵事堂的,哪個也不是吃乾飯的。

戰爭結束後,姜望還是第一次來自己的封地,也不好說不跟南夏總督打聲招呼。

是以讓廉雀他們先去螭潭,而他獨乘牛車,行入貴邑,徑往南夏總督府。

面對這樣一位食邑三千戶的實封侯爺,總督府當然也不會怠慢。

蘇觀瀛甚至是直接擱置了一場督部會議,親自來招待姜望。

遠遠看到那一襲絳紫總督服,姜望便急步前趨:“怎敢勞蘇督相迎?”

以實權而論,如今總督夏境萬里之地的蘇觀瀛,幾乎可以算是齊國最有權勢的封疆大吏。

在未見面之前,姜望以爲蘇觀瀛應當是那種英姿颯爽、如姜無憂般睥睨風雲的樣貌。但見面之後才發現,她的長得卻是相當柔婉。細眉軟眸,纖細輕柔。

不顯得位高權重,反而頗有些弱柳扶風。

不過等她一開口,那種柔弱的感覺便瞬間被抹去了,仍然柔軟,卻似遊雲浮在高天,世人須得仰望。

“武安侯封在南疆,卻累月不歸,本督早備佳茗,但空沸幾回,徒有餘香留盞,甚撼!”她似笑非笑,立在庭院之內,如在此世之外。

“姜某惶恐。”姜望姿態放得更低:“身不由己,波折各處。早聞蘇督之名,今日幸見!”

蘇觀瀛輕輕一笑,只側身道:“請!”

感謝書友“山河萬朵”成爲本書盟主!是爲赤心巡天第347盟!

第七十三章 萬鈞重擔一腳翻第1229章 ?斷魂第1035章 英雄之名第1343章 ?勢論第590章 西渡夫人第729章 血傀第1357章 ?窺伺玉衡(爲大盟燕少飛加更!12第613章 鬥殺第1767章 且持此鏡,受吾之命第227章 迴夢第291章 爲父何罪?第686章 誰之天下第455章 懸顱之林第二十六章 平旦之時(求月票)第1322章 ?算他個不能回頭第2430章 傾家皆爲此報矣(月初求保底月票)第697章 哀榮第一百零八章 天下失色第964章 萬仙之仙第1673章 有名褚好學者,七年未歸第157章 民心似水,我爲河伯第795章 溫玉水榭第一百一十三章 骸骨背後第1734章 凡六敗七命者第724章 勢相異也第755章 曾相見第一百一十一章 天下舉旗(求保底月票)第1839章 負笈天下驕名衆,入我眼者更有誰?第217章 以勢壓人第五十八章 往生第589章 國之大小第1892章 指裁刀第747章 面具遊戲第2220章 虎披人皮第785章 原天神第一百二十二章 陽光燦爛時第1141章 他似驕陽(爲月票一萬六千五加更)第2384章 唾沫也算刀第395章 華袍少年第1544章 降心猿,定意馬,能悟空第243章 性命交修於一劍第2362章 人非草木第715章 未至窮途不肯輸第2317章 意難平第1797章 天妖相峙,獨坐飛檐第1221章 天驕案第1715章 人心是一片海(爲大盟我愛琪琪888第1483章 世界不是隻有山和海第435章 魂育(爲盟主犬醬本汪加更~)第1296章 ?無巧不成書第1751章 轟響天鼓,人文燧明第326章 陰陽須兩隔,生死不相通第934章 勿失摯友,勿招強敵第374章 前何倨,後何恭第一百零三章 長河清波曾照影第665章 等它來,看它如何第277章 飛雪劫第283章 便如前約第1714章 人生風雨折故枝第702章 何勞相請第四十二章 安安,安安!第603章 室內之室第2540章 世尊太遠,日暮太近第446章 答案第1779章 太平鬼差第1336章 願爲姜青羊門下走狗第1093章 ?豪傑宇文鐸第1833章 須彌山和尚能死否?第2588章 開堂坐審第1098章 ?樓上樓下第1016章 應叫人間知霜華第1886章 徵旗獵獵,福禮爲祭第2414章 天下豪俠第1639章 天佑之第1883章 請亮尊臀第2535章 苦海永淪第五十六章 五萬年洶涌第2332章 凡“天不予”,皆“我自求”第585章 ?邀請第843章 冬澤之鳥(爲盟主做壞事不遭天譴加第943章 各人霜雪各人知第七章 天知第862章 今日果第1470章 玉線第2277章 願爲諸君砥礪之第509章 王權圖騰第908章 爭隙第2214章 山河倒懸第八十章 小心!第1619章 青史自有言第1280章 隔帷兩世第284章 懸命第2288章 大夢三千第1659章 山河萬里天柱折第1652章 黃粱未可盡我夢第一百二十一章 人間炙熱第635章 永遠不要忘記第1187章 ?恩賞何極第1775章 花街風雲第932章 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