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的太原,依然寒風刺骨,滿是蕭瑟肅殺的氣氛。
太原外城西南,懸甕山麓的晉水之濱,就是太原最爲聞名的勝處美景,晉祠。這裡是晉水的源頭,周武王滅商之後分封諸侯,把次子叔虞封於唐,叔虞死後,其子夑繼位,因有晉水,改唐爲晉國。後人在懸甕山麓、晉水源頭建祠立設,以祭祀叔虞。此後,漫長的歲月裡,晉祠經過多次的修建和擴建,特別是在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爲別都,於天保年間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隋開皇年間也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
此時在這片擁有幾十座風格各異的歷代建築的晉祠內,易風確實感受到了這裡的環境幽雅舒適,風景優美秀麗。建築羣雄傳,塑像高超,還有許多石碑上刻着歷朝諸多有名書法大家的作品,還有一些牆壁上保存着許多完好的名家畫作,整個晉祠倒更如一座充滿着藝術氣息的美麗園林。
晉祠不老泉邊,河東最有中望的頂級大閥太原王氏的當代族長王度,和太原以及周邊諸州的一衆大族豪強的族長元老們,齊齊肅立兩側,在此迎接剛剛在太原城掀起一輪巨大風暴的大隋皇太孫和他的文臣武將們。易風之前只是路過未入太原城,城裡的諸族原想跟皇太孫殿下接觸一下,可惜殿下沒給機會。誰知轉身。皇太孫又殺了一個回馬槍,然後居然掀起驚天巨浪。許多太原城內的家族,是在太孫已經進城。這場風暴已經吹過去了之後,才知道發生了什麼。
漢王派兵截殺皇太孫,皇太孫回馬槍連根拔起漢王在太原的根基,還抄了漢王及其心腹們的產業,這簡直是太勁暴了。
對於這位漢王,河東的土著,特別是太原城裡的這些豪強大族們。那是相當熟悉了。這個漢王來幷州兩年,就已經讓太原城離天三尺了。在楊諒之前。太原城也經歷了多任總管,就算是親王坐鎮,在他之前也有三位,晉王衛王秦王。可沒有一個如楊諒這般的手黑貪婪簡單粗暴。
這傢伙只在幷州呆了兩年,可這幷州的百姓們已經對這傢伙是恨的咬牙切齒了,尤其是太原城裡的這些大族,哪個不是大出血。巧取豪奪,強買良田,見什麼生意好,就要摻一股,甚至直接就賤買下來,許多人都是敢怒不敢言。惹不起這個霸王。
本來聽說這個傢伙被調離了,大家已經很是高興了,甚至有許多人在家燒爆竿擺酒宴慶賀。還有些人跑到寺廟裡上香還願,好不容易啊。
誰也沒有料到的是,僅過了沒多久,居然又發生瞭如此爆炸性的消息。
大家震驚之餘隨之而來的就是巨大的歡喜啊,如此一來,這個狗日的漢王。這輩子估計都不會再回到幷州了。然後大家聽說了皇太孫的一系列動作後,都無不拍手稱快。而這個時候。皇太孫透過人放出消息,要把漢王在幷州的所有產業都出售,主要是田地莊園、房屋宅院別墅,此外還有商鋪、工坊、礦場等等,全都出售。
這一下,可是讓河東的商人們沸騰了。尤其是太原的大族,他們是最早得到消息的,而且也是河東最有實力的一羣人。同時,他們也是對漢王產業最有興趣的,因爲漢王的許多產業,本來就是屬於他們家族的,只不過後來被漢王巧取豪奪過去了,有許多產業那都是祖輩代代相傳下來的祖產,現在有機會能買回去,哪個肯放過。
當然,太原的這些家族跟皇太孫都不太熟,不過他們很快找到了能跟太孫說上話的人。
太原以王氏爲首,太原王氏是太原城,甚至是整個河東都最爲龐大的家族,甚至是五姓七高門之一,真正的頂級門閥大族,數百年的底蘊。
此外,太原王氏當代家主王度,他兄弟五人,其二弟在龍門聚衆授徒,正是號稱文中子的王通,三弟是朝廷的著書郎,編寫史書的史家。王度的二弟王通,據說是皇太孫的老師,如今已經再次出仕,接受皇帝的授官,出山做皇太孫的太孫洗馬。眼下,王通正在皇太孫的軍中。正因有了這層關係,王度被各家族推舉出來,通過兄弟王通聯絡太孫,提出了太原各大家族以及著名的商號、各大商行還有河東儒者名士、名僧名道等一起在晉祠設宴迎接皇太孫。
太原各界的這個迎接酒宴,明顯不是那麼簡單的,易風已經知道,這些人想借此機會跟皇太孫貼近點關係,最重要的還是看中了易風手上的漢王及其麾下的河東產業。這是一塊巨大的蛋糕,各大家族都想要分一塊。易風對於他們的熱情很是高興,能賣掉這些不動產套現自然能賺一筆,同時,還能借此機會,與河東的一些豪門大族拉點關係。
王度拉着兄弟王通,另外三個兄弟王凝、王績、王淨也都站一旁,此外,太原城的各大族也都站在那裡,裴氏柳氏韋氏劉氏武氏等各大家族的族長都親自前來。在王度的面前,擺着一塊由大塊玉石雕成的一尊白虎玉雕,這是各大家族和各大商行商號一起湊份子準備好的名貴大禮,準備待會兒獻給皇太孫。
王度遠遠的看着那位年輕的皇太孫,心裡充滿激動。王度是家中長子,兄弟五個,都自小讀書。他們的父親王隆,以儒學知名,教授門人千餘,隋立國後,曾被召爲國子博士,後來當過縣令,頗有令名,民望甚高。但往上追溯,王度的祖父、曾祖、曾曾祖等,在南北朝時代,都曾經擔任顯赫要職,刺史、總管,幾代都有公侯爵位。不過入隋以後,王家在朝廷,在仕途上卻是大不如從前。祖父、父親都成爲當時的有名儒者,到了他們兄弟這一代,幾個兄弟也都學問了得,其中二弟成爲大儒,龍門授課,聚而聽課者千人,三弟史學極爲研究,可二弟王通最高也不過做到蜀王侍講,一縣縣令,三弟也只是個著書郎。在學術上,王家可謂是一代比一代強,但在仕途上,王家卻在走下坡路,下滑的極爲厲害。
王度是長子,如今是家長,是族長,他對此很是憂心。可隋得天下後,像王家這樣的關東大閥,其實是一直受到打壓的,昔日地位不再。書讀的好,學問研究的好,於政治上並沒有多大用。他一直憂心忡忡,很擔心如此下去,王家會越來越衰弱。特別是經歷先前楊諒在太原的這兩年後,王度越發的感受深切。朝中無人,王家名頭再大,也不過是漢王眼裡的一隻肥羊肥豬,羊毛長長了就來剪,豬膘長肥了就來殺,予取予奪。他也曾經勸過二弟三哥不要一直只一門心思教學鑽研學問,也務點實,尋求點實權的官職做,在朝廷裡結交點人。可這兩個兄弟做學問都是好手,但說到做官,都不行。
當他聽說皇太孫曾經還流落民間時,數次從燕山跑到龍門去二弟門下聽課時,就覺得機會來了。後來果然,二弟曾經的這個旁聽弟子,竟然是流落民間的皇孫,然後還成了皇太孫。聽說皇帝下旨讓二弟給太孫擔任太孫洗馬而二弟居然要拒絕時,王度真是急的跳腳,從太原一路親自跑到龍門,說了七天又八夜,才終於說服了這位只想安心授課教書做學問的兄弟,接受了這份任命。王度很清楚,這份太孫洗馬的官職和兄弟曾經擔任過的蜀王侍講完全不同。
蜀王侍講和太孫洗馬,都是屬官,可一個只是親王,一個卻是皇太孫,哪怕皇太孫上面還有皇太子,可加了一個太字,那也是儲君啊,這怎麼能是一樣的。只要待到皇太孫繼位,甚至等到太孫成爲太子,哪怕只是太孫,這都完全不同,跟着一份親王,和跟着一位儲君,本質上不同。儲君也是君,親王只是臣。王家就缺少一個強大的靠山,可原來他們是提着豬頭也找不到山門,一些豪門貴族,雖然表面說願意庇護他們,可那赤裸裸的就是要吸他們的血。
楊諒在幷州兩年,太原城裡損失最大的就是王氏家族了。田產、商鋪、工坊,總之只要是值錢的,能賺錢的,楊諒都插過腳。要不是後來懷荒興起,王度眼光敏銳,下手早,早早的把重心往懷荒市場上轉移,通過做懷荒的生意,大賺了一筆,纔算是止了楊諒奪走的損失。
幸好,楊諒狂過了頭,居然敢對太孫下手。也幸好,太孫不但沒被算計,反把楊諒給幹趴下了。
想到這裡,楊諒心裡升起一股期望。楊諒以後不會回來了,自己的兄弟成了太孫的老師,做了太孫洗馬,憑這份關係,王家有機會能爭取投靠到太孫門下。還有兩個兄弟一直在家中讀書,嗯,這次也讓他們跟着二弟一起去追隨太孫殿下,家裡有自己主持就足夠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