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蔡邕

“女弟,不得無禮。”那少女立刻拉了拉小丫頭,道。聲音輕柔悅耳。

女弟自然就是妹妹的意思了,只不過這般叫法,到是多少讓周少瑜有點不大習慣。

其實周少瑜心裡頭多少有點底了,根據系統的尿性,不可能把自己和被抽到的妹子離的太遠,總歸是能遇到的。

或許,如果周少瑜不是跑去皖縣忽悠老喬家,鬧不好在廬江城就能碰到了。

首先蔡邕這這個念頭,本來就是個快六十的老頭了,其次,蔡琰蔡文姬的年紀,周少瑜雖說不肯定,但也對得上。

最後就是那個小蘿莉了,蔡琰本來就是個妹妹,雖說在後世的名氣比不上蔡琰,但是架不住這位生的兒女厲害。

蔡琰的妹妹,名字不知曉,其嫁給了出身名門士族的羊衜(yángdào ),女兒羊徽瑜,嫁的是司馬懿長子司馬師,史稱景獻皇后。

兒子羊祜,西晉開國元勳,定策滅吳,是一位戰略家、軍事家、政治家以及文學家,妥妥的牛A與牛C之間的人物。

只是沒曾想,這丫頭居然是個活潑的性子,看那模樣,就知道是個古靈精怪的,周少瑜本還以爲,多半是和她姐姐那般,是個溫婉典雅的女子呢。

總之,周少瑜敢肯定,這就是蔡邕一家子沒跑了。

“老朽不過一尋常人物,稱一聲蔡老便可。”蔡邕笑呵呵的,也不直接說自己是誰。

周少瑜嘴角一抽,心說您這個故作低調可不算低調,‘老’之一字,可不是單指年紀大,放現在,那是對很有名望的老者才能加上去的。

可誰讓他是蔡邕,是蔡琰的老子呢,若是被他看不過眼,那還咋接近蔡文姬嘛。

當然,人家現在也不叫蔡文姬,而是姓蔡名琰字昭姬,只是後來爲避司馬昭的諱,這才改爲文姬。

蔡邕在外避難十二年,正事基本沒有,無非就是看看書寫寫文會會友,名望是肯定的,首創字體飛白書,也是備受追捧。

十二年前,蔡昭姬這纔剛剛懂事,反正沒事,能不好好培養培養?而蔡邕作爲名士,結交的好友又有幾個不是大才。

這般的環境下,這才教出了一個名列四大才女的女兒來。想想李清照,出身的環境何其相似。

蔡昭姬的老爹蔡邕是個有才的,人家李清照也有個文學家的李格非做老爹。蔡邕身邊名士好友不少,李清照那邊,那還有蘇軾、秦觀等牛人呢。

所以說,這環境薰陶也是很重要的。

當然,像上官婉兒那般,出身是極好,但打小就被抄了家充了宮,一點一滴從母親那裡慢慢學,然後自學成材的,那就更牛了。

不過這次不是主角不是上官婉兒,暫且不提。

總之,某方面來講,還得虧蔡邕避難了十二年,時間上,正好從懵懂小女孩,成長到了亭亭玉立的少女。

若不然,或許蔡昭姬依舊會有才,但能不能到四大才女這個高度,那就很難講了。

可惜既然蔡邕既然不樂意吐露真身,周少瑜也只好裝糊塗,蔡老就蔡老吧,反正討好一下準沒問題。

在喬家的時候,周少瑜自稱潁川人士,可在蔡邕面前,周少瑜就算再作死,也不能這麼說。

要知道蔡邕可是陳留人士,而陳留與潁川,雖說一個是兗州,一個是豫州,可實際上那是挨着的,一個右一個左,距離近的很。

周少瑜要是冒一句在下潁川周家,得,真當人家在外頭避難十二年就啥都不知道了?

於是乎,周少瑜這個‘潁川人士’搖身一變,變成了荊襄人士。

談的話題也從潁川趣味變成了前兩年的區星之亂。

前兩年,區星於長沙郡叛亂,此外周朝和郭石分別與零陵、桂陽響應,這事對於後世大多人不熟,可在當時鬧的很大,那畢竟是三個郡。

而鎮壓他們的,則是時任長沙太守的孫堅,孫堅其實挺憋屈,歷史上斬華雄的是他,結果《演義》一出,人人都以爲是關羽。甚至於,這位猛虎,還打跑過天下無雙的呂布。

見周少瑜說的頭頭是道,還將目前還是個小少年的孫策誇的天上地下,猛將胚子一枚,蔡邕也不疑有他。

想了想,周少瑜又再次‘無意’間把自己任職光祿勳議郎的消息的表示出來,這事還真不怕拆穿。

前任皇帝漢恆帝劉志,本身就沒少靠賣官賺錢,其次,何進身死,董卓進京,洛陽好是亂了一下,找不到相關記錄實屬正常。

蔡邕聽到周少瑜還是個議郎,也沒什麼想法,前些年買官的人還少?那都明碼標價了。

然而,周少瑜卻是對於自己四處瞎跑不當值的原因給了一個高大上的說法。

“聖人曾雲,爲政以德、正己修身爲政以德。在下年幼,如何能擔此重任……先以修身爲己任,兼顧考察民情,瞭解時政,待心有所悟,再爲朝廷效力不遲。若不然,身不正,何以帶兵,何以安民?”

周少瑜這話說的大義凜然,一副漢室忠臣形象。

蔡邕其人,無疑是忠於漢室的,雖說董卓死後,百官都巴不得避開關係,唯獨蔡邕爲董卓一嘆,從而導致被當做董卓一黨所殺,可這是從義字出發,畢竟再怎樣,董卓對於蔡邕很是重用,甚至有過一個月三次升職的事蹟。

蔡邕一死,名士鄭玄還嘆道:漢世之事誰與正之?

由此可見,蔡邕對於漢史,那是非常之瞭解的,在此之前,甚至盧植、韓說等人撰補過《後漢記》,其他也寫過表示歷史相關的書籍。

說起漢史大家,首先想到的,都是班固和其妹班昭,其實蔡邕也是一位。

就這麼一位瞭解漢朝歷史大小事的人物,周少瑜有理由相信,其心肯定是忠於漢室的。

周少瑜果然猜對了,蔡邕聞言,立刻讚不絕口,酒都多喝幾杯,對於眼前這個後生很是欣賞。

“周小友家中可還有長輩?”蔡邕有點兒動了收徒的心思。

周少瑜哪猜得到蔡邕的想法,他可是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於是故作灑脫,答道:“孑然一身,四海爲家。”

第六百五十一章 破招第五百九十章 阿依第六百一十章 石川第二百九十八章 內官第191章 梁祝第151章 喊話第133章 開抽第五百三十九章 介紹第二百二十四章 火熱第八百四十章 驚恐第二百五十二章 蔡鞗第五百五十九章 博弈第二百五十一章 披肩第五百三十章 合章第三百七十六章 商議第26章 晚宴第四百七十三章 改制第三百六十四章 見面第八百零六章 獻策第三百三十七章 禮物第五百四十九章 禮物第四百四十七章 妹子第三百八十三章 論策第三百一十三章 重圍第五百二十章 武媚第二百四十二章 入城第八百二十三章 玩弄第八百二十七章 大戲第八百九十一章 目的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無題第25章 迷茫第六百五十章 歪招第一百七十五章 吃醋第六百六十六章 攔截第93章 作孽第六百一十五章 反應第178章 三李第8章 引雷第七百一十一章 佈局第一百七十六章 善懷第二百八十章 回馬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解第107章 汴梁第八百四十八章 鬧劇(中)第六百七十四章 氣喘第五百六十章 強勢第三百五十二章 拌嘴第146章 官職第七百九十八章 辭行第六百六十二章 被圍第31章 出事第八百三十一章 黔王第一百八十五章 卞敏第142章 姓戚第一百八十三章 抽獎第四百五十七章 皇帝第11章 離開第四百四十章 唱曲第八百五十七章 軟飯第一百七十九章 再比第七百五十七章 隱居第八百五十章 局勢第五百七十章 僵持第三百五十八章 栽贓第五百零二章 打劫第123章 林沖第八百五十二章 衝突第八百七十二章 鬥氣第74章 我捆第五百六十一章 修寨第八百五十五章 擔憂第八百六十三章 攔路第五百六十三章 十年第56章 千年(四千字)第二百二十三章 曹氏第四百一十六章 逗樂第六百八十九章 切磋?第148章 歪歪第一百八十四章 明末第五百七十章 僵持第二百五十一章 披肩第六百八十四章 是誰?第五百二十九章 煩惱第93章 作孽第七百七十三章 獎勵第七百三十六章 策略第八百二十章 變動第107章 汴梁第七百五十七章 隱居第77章 對話第131章 狐疑第二百五十八章 分道第六百三十九章 偷人第92章 不打第七百七十一章 法子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無題第四百三十八章 誤解第六百四十章 神仙第四百三十一章 接觸第八百五十一章 起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