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連降三級

大軍從峽谷關退來後,早已經有聖旨在那等着,着令冷無爲率軍直接回京,不得耽擱。大軍還沒有從失敗的陰影中走出來,又踏上了征程。

三軍將士都感到窩囊,沒有輸給外人的手上,卻敗在了自家人的手上,一個個的垂頭喪氣,像霜打的茄子一樣,無精打采的。

到了中途,聖旨又到,讓冷無爲派一支部隊駐紮在魏崗。魏崗是大漢北方的一個重要的軍事重鎮,城池兩邊是蜿蜒的峽谷,易守難攻。此地離京城快馬只要五天。德武三年的時候,北魏曾攻打大漢,當時就被擋在魏崗之外,寸步難行,其地理險要,不輸於四大名關之一,但是敵軍要想過並不是就沒有辦法,他們大可以從其他地方過,要繞的話,大概比過此崗多一個月到一個半月的時間。正因爲此,所以它只能算軍事重鎮,而不是險隘的關口。

冷無爲奉旨將十萬大軍留於此處,讓樊之龍坐鎮此地。

“之龍,峽谷關一失的話,唯一能阻礙敵軍前進步伐的,就是你這裡了。我只要一句話要囑咐你,無論將來發生什麼事情,你都不能離開此地。這十萬大軍是我們的本錢,你要好好的把這兵權控制在手裡。你爲人處事圓滑,不像常武他們耿直,容易得罪人。如果將來,說句不好聽的話,敵軍攻破峽谷關,你不許救援,不許出戰,就是有戰機,你也不能出擊。一旦有失,京城危險,大漢江山危險啊。還有,萬一劉擇恩要你帶兵出擊,你要好好的應付,說什麼也不能帶兵過去。”晚上,冷無爲單獨把樊之龍叫過去說話。

樊之龍抱拳道:“大將軍,請你放心,只要我樊之龍活着,這裡的‘天’字軍團的兵他們一個也別想帶走。”

冷無爲拍拍他的肩膀,“好,我再給你一句話,只要有你們在,我冷無爲遲早還是要回來的,帶領你們殺回去。”

“大將軍……”樊之龍眼睛都溼潤了。

當晚,冷無爲寫信,讓小寇子專門跑東北一趟,將信函交給齊海他們,意思一樣,就是說什麼也要把兵權給抓在手上。

次日,大軍繼續南下。

幾日後,來到平沙鎮,此鎮原來是虎威營駐紮的地方,現在改由以前的北方軍團駐紮在這裡。冷無爲他們一進入此鎮,就有聖旨在那裡等着,意思讓軍隊就此駐紮在此地,冷無爲只可帶一千人馬入京。

冷無爲的這些兵馬駐紮在北方軍團的兩個營中間,明顯着有監視的意思。麾下的將領一看這陣勢,本來就很憋屈,現在更是氣憤,有的甚至嚷着辭官不幹了。這次冷無爲攔都沒有攔,也不解釋什麼,帶着一大批辭官摺子,回京。

大漢永元五年六月二十九日,徵北大將軍抵達京城。

皇宮大殿之上。

“皇上,臣無能。臣有罪。”冷無爲磕頭說道。

兩邊的大臣誰也沒有說話,文祥想說什麼,卻欲言又止。

“冷愛卿,雖然此戰無功,耗費糧草、銀兩不少,但總算沒有吃太多的虧。三十萬兵馬折損不多,也算是難得了。不過,對爲將者,無功就是過,因此朕不得不處置你啊。就降一級留用吧。”明宗皇帝淡淡地道。

“臣領旨謝恩。”冷無爲磕頭完後,道:“軍中將領遞摺子要求辭官,臣把它們帶來了。請皇上御覽。”

小順子皺着眉頭暗暗搖頭,嘆了一口氣,把包裹的摺子交給明宗皇帝,明宗皇帝看過之後,臉色突然陰沉了下來,“這該不會是你搞出來的動作吧?你還真是能幹啊。”

大臣們都暗暗緊張,看着地上的冷無爲。

“皇上,這不是臣指使的。臣知道皇上不信任臣,所以改任大將。臣明白也想的很清楚,東北之事,臣因爲情況緊急,加上後路被斷掉,無法送信請旨,加上時間緊急,臣不得不下令平叛。皇上疑臣,臣能理解。畢竟臣的手上是近八十萬的兵馬,換作哪個君王也放心不了的。”冷無爲話一出口,朝廷各人的臉色都不好,因爲這是誰都明白,又不能說的內幕,今天見冷無爲堂而皇之的說出來,都爲他擔心。

明宗皇帝的臉上也頗爲尷尬。

冷無爲接着道:“但是臣的屬下將領們不明白,他們浴血沙場換來的是這樣一個窩囊的結局,一時想不通,所以才提出的辭呈。而這些臣又不能向他們解釋其中……”

“夠了。”明宗皇帝臉色鐵青,“你出戰不利,還強詞奪理了。再降兩級,給我滾回府去,朕不想看到你。”

“臣遵旨。”冷無爲站起來,慢慢地後退,直至消失。

明宗皇帝見冷無爲把自己的心思當衆揭發出來,氣不打一處來,揮手草草地下朝。趙澤的臉上全是得意之容。

八王府。

“八爺,如今冷無爲算是和皇上鬧翻了,這可是您的機會啊。”魏青書笑道。

文思含笑,搖搖頭,“你以爲冷無爲今天說的話只是一時的氣話嗎,你錯了。本來我一直很不服他,但今天我算是服了。他當衆那麼說,那是自保之道。要知道凡是那些有威望的被削了兵權的將領被招回京城,留下的結局只有兩種,一種是冤死,一種是等死。冷無爲今天當着衆臣的面說了這番話,皇上還真拿他沒有辦法。既不能屈死他,也不能不用他。否則人言可畏,大臣們就寒心了。他這個皇帝還怎麼當。”

魏青書呵呵笑道:“看來冷無爲的仕途就此結束了?”

文思搖搖頭,“不會。試想一個有如此心機的人,他會這麼容易屈服嗎?北魏不是楊純的對手,難免就要亡國。北魏一亡,那就剩下我大漢了。劉擇恩這個人我太清楚了,一個有勇無謀的庸才,只要峽谷關一失,形勢就會逼得皇上不得不再次起用冷無爲,到那時,大漢的所有軍權可都在冷無爲的手上了。皇上就算以後想削掉他的兵權,他也做不到了。有沒有聽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次冷無爲是遠在北方,與後方缺了聯繫,才讓皇上一道聖旨就換了大將。以後,可就沒有那麼簡單了。”

魏青書呵呵笑了起來,“看來八爺您看的最明白不過,皇上現在可還被蒙到鼓裡。他恐怕現在還被那麼多清辭摺子弄的頭疼。而且他還忘了一點,天下將士都以入‘天’字軍團爲榮,可現在‘天’字軍團落的如此下場,有多少人要寒心啊。這個影響,他恐怕到現在還沒有想到。”

“不提他了。”文思坐回椅子上,捧了杯茶,吃了一口,問道:“老九、老十怎麼樣了?人手可訓練好了沒有?”

魏情書笑道:“回八爺,都已經準備好了。地道已經挖通了,前總管王英得八爺收留,現在是鐵了心效忠八爺。他每天都在和那些人交代皇宮裡的情景。現在咱們只要掌握皇上的作息時間就能得手。”

“作息時間不是問題,宮裡我有不少人。現在主要是時機,還有,必須讓冷無爲儘快離京。這個人在軍隊太有影響力,如果他要在京城,發動兵變的話,我這麼做也是徒勞,還遭來殺身之禍。”文思沉思道。

魏青書呵呵笑了起來,“八爺,現在冷無爲和皇上都成了水火了,您以爲皇上還願意讓冷無爲留在京城嗎?”

文思一聽,笑了起來。

皇宮內。

“可惡!”明宗皇帝將桌案上的東西砸的滿地都是,氣道:“本來朕還有對他虧欠之感,現在朕恨不得想殺了他。”

“皇上……”

屋內只有文祥和趙澤二人。

“趙澤,擬旨,朕不打算留他了……”明宗皇帝的眼神十分兇狠,這是他只有氣急的時候纔會有的表情。

“皇上!”文祥跪了下來,道:“皇上,冷無爲雖然言辭狂妄,但畢竟是有功於社稷,有功於朝廷。東北的事情本不關他事,他卻能危急之中,用巧計調兵平叛。要知道在他周圍的可是有楊純的五六十萬兵馬啊。如果不是對朝廷的一片忠心,他又何故冒此危險。皇上若殺他,那些將士、百官、百姓會怎麼想?本來朝野對皇上有微詞,皇上這一殺,不就坐實了他們的言論嗎?再說,當初皇上能穩定大局,冷無爲可是居功之偉啊。皇上殺他,那不就是……”說到這就打住了。

明宗皇帝看着他,沉思好久,長嘆一聲。

趙澤卻道:“皇上,養虎可成患啊。冷無爲在官場馳騁這麼多年,結交多少王公大臣。王公們雖然上次反對獎賞冷無爲,但只是因爲違背了皇室宗親的家法,對他並沒有多少成見,相反對他能危急救國之心甚爲讚賞。可以說,冷無爲依然可以要風得風要雨得雨啊。三軍將士也都以他馬首是瞻。臣不知道,冷無爲是君還是皇上……”

“趙澤,你給我住口。你平常做的惡行,我就不說了。可冷無爲是你的恩師,你有今天是他提拔保舉的。否則你的人緣那麼差,誰會保舉你。你不感恩倒罷了,反而非要將他制於死地而後快,你這個白眼狼、混蛋……”

“你們都給朕住口。”明宗皇帝一拍桌案。

兩人都不說話了,明宗皇帝嘆口氣道:“冷無爲不能留在京城,西疆那裡不太平,西楚有搞摩擦的意圖。就讓他帶兵十萬鎮守西疆吧。所用兵馬就從皇甫遠那裡調吧。”

“皇上聖明。不過他現在官職只有四品,帶十萬大軍需要二品以上官員,這好象不太適合吧。”文祥道。

“那就讓他領兵部侍郎銜,儘快讓他走吧。”

“臣等遵旨意。”

楊公府。

府裡上下沒有像往常那樣高興,但還不至於失了面子。

冷無爲回到府裡不久,宮裡就出了聖旨,封他爲代鎮西將軍,領兵部侍郎銜,三日後離京赴任。

送走傳旨人,剛纔還一臉鬱悶的冷無爲轉眼變的高興無比,鬧着要擺酒席,他心裡清楚的明白這一劫算過去了。只要統兵在外,天王老子也不能拿他怎麼樣。

散了酒席以後,冷無爲將二女招來,突然提出要納馬娉婷爲內室之意。楊雪兒開始並不高興,但想想馬娉婷隨冷無爲在外那麼多年,估計該發生的都發生了,況且現在冷無爲心情正低落,如果反對的話,搞不好會冒火不管不顧的,好不容易在相聚,爲了這事情鬧翻不值得。

蘇雨馨向來把自己看作劫後幸運生存下來的人,因此也不好說什麼。就這樣事情算定了下來。

“雪兒,雨馨,我又要走了,這一走就不知道哪一年才能回來。你們要多多保重,如果運氣好的話,一兩年之內,北方肯定會有變故,或許那個時候,我就有可能回來。到那個時候,楊公府又是另外一個面目了。”冷無爲摟着二女,緩緩說道。

二女看着他,什麼話有不說了,珍惜眼前的時光,什麼也不顧了……

真是天有不測風雲,就在冷無爲即將動身起程的時候,忽然傳來西楚的喪訊,仁義皇帝突然駕崩。安樂王繼任爲西楚新的國君,同時納仁義皇帝的皇后爲自己的皇后,史大偉依然是宰相。

這個變故讓大漢的王公大臣錯愕不已,明宗皇帝聽此消息後,說了一句“亂倫”後,便寫國書,恭賀西楚新的國主。要知道皇帝死後,皇后就是太后,新君納太后爲皇后,這不是亂倫嗎?

冷無爲一聽消息,太明白了,肯定是安樂王與史大偉搞的陰謀,仁義皇帝的皇后就是史大偉的女兒,現在成了安樂王的皇后,這政治意義便了然了。不過他倒爲一個人擔心了,那就是西楚可愛聰慧的公主,她緊跟仁義皇帝的步伐走,但又非皇后所生,這個安樂王和史大偉不一定就能放過她。在南李時候,就聽說了,西楚在對待奪取南李土地後的治理上,秦公主獨斷將土地分成爲城、縣治理,可見她的威望不低啊。這麼一個有影響力的人,她還會活着嗎?

第300章 明宗之死第六十五章第一百八十二章第四十章第378章 指日可待(三)第一百七十五章第二十二章第376章 指日可待(一)第一百九十章第393章 佈局(二)第352章 權力之爭(九)第222章 出兵西北第359章 謀定思動(二)第248章 平冤案(三)第314章 大赦天下(七)第203章 逼宮(三)第422章 無爲歸來(一)第348章 權力之爭(五)第三十九章第133章 五色才女宮第407章 認祖歸宗(三)第一百八十三章第五十四章第240章 呂賢病逝第103章 初戀(一)第一百六十六章第一百五十九章第260章 無賴當政(一)第312章 大赦天下(五)第314章 大赦天下(七)第195章 宮廷之爭(一)第六十六章第81章 辛苦逃楚(一)第267章 無賴當政(八)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一百四十四章第一百六十四章第363章 潛入僞寧(一)第一百七十八章第197章 九門提督第420章 帝后之爭(四)第一百八十四章第211章 對不起第一百四十四章第355章 聯姻(一)第一百七十一章第307章 大漢危機(七)第210章 喜出望外第103章 初戀(一)第350章 權力之爭(七)第一百八十五章第四十二章第398章 天下大局(三)第113章 權力重組第194章 皇宮風雲第294章 追憶第四十九章第一百五十四章第211章 對不起第399章 天下大局(四)第406章 認祖歸宗(二)第一百八十三章第299章 朝變第六十九章第283章 京中大事第一百四十八章第一百五十八章第277章 後宮風雲(四)第369章 鬥心機(二)第414章 進退兩難(一)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七十三章第360章 謀定思動(三)第86章 混入漕幫第112章 鬥文會(二)第一百五十五章第335章 大戰(二)第406章 認祖歸宗(二)第237章 出行南李(四)第416章 進退兩難(三)第351章 權力之爭(八)第97章 興大獄第120章 混水摸魚第277章 後宮風雲(四)第128章 重建天龍(二)第319章 一人得道(四)第一百八十三章第84章 領旨東行(一)第247章 平冤案(二)第249章 平冤案(四)第213章 苦惱的家事第309章 大赦天下(二)第一百六十七章第235章 出行南李(二)第二十一章第一百七十九章第280章 名將楊純第95章 冷無爲推行新政(一)第359章 謀定思動(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