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叔,你來拉一下可好?”
呂寧瞄了瞄莫雨笙,笑得有些奇怪,然後點點頭。莫雨笙奇怪,二胡拉得難聽能有多難聽?當初他試過莫爺爺的京胡,那拉出來的同樣很難聽。雖然二胡和京胡差得遠了,但它們同屬胡琴一類。拉出來的……噪音也應該是差不多的吧?
呂寧接過二胡,擺開架勢。莫雨笙點頭,說:“呂叔,你持琴的姿勢是對的。”每一種樂器都有獨特的持琴方式,這個持琴方式不能錯,否則就像是一棟房子在建立之初,地基就已經歪掉了。地基一毀,房子也不能建高。
呂寧深吸氣,然後緩緩吐出氣,十分的嚴肅莊重。看得莫雨笙也忍不住端正起來,既然對方這麼認真,他也不能吊兒郎當不是?
呂寧手腕一抖,便弓弦與琴絃相觸碰,隨即聲音也出來了。
莫雨笙一頓:“……”爲什麼,呂叔會拉出這種聲音?說是鋸木頭還是好的,這都比殺鴨殺雞還要尖銳嘈雜了吧?
周萬春師傅的工藝十分有辨識性,他製作的老紅木二胡工藝精緻細膩,琴身全手工打磨,手感較好,能夠更好地體現二胡那種淳樸,渾厚,柔美,圓潤的特點。莫雨笙甫一摸到二胡琴身,就能夠立刻反應這是周萬春師傅的作品,也是這個原因。按理說,就算是噪音,也不應該拉得……這麼有殺傷力纔對。
注:這裡的噪音是指擾人清靜的噪音,而非打擊類樂器發出的音樂。
呂寧很快就停手了,畢竟這裡是音樂學院,他拉得這麼難聽,難免有些……不好意思。
莫雨笙讓呂寧繼續拉,讓他看一下他到底是哪個步驟不對。呂寧抿脣,好吧,本來他沒什麼感覺的,可在這小亭子裡,周圍似乎都渲染着一股淡淡的文藝憂鬱範兒。這讓呂寧也慢慢地端正起來,同時也堅定地認爲,這也就只有時間薰染出來的氣息。在來京音之前,呂寧是先去過星海音樂學院的。然而,呂寧卻只轉了一圈便出來了,更別提什麼請教了。和京音的低調沉穩相對比,星海音樂學院是張揚熱烈了不少,同時……也浮躁了不少。
如今呂寧也是四十歲了,星海的氣氛讓他感覺格格不入。反倒是這京音,雖然同是年輕人,卻讓呂寧感覺舒服不少。或許這便是年紀不同導致的觀念和看法不同吧!
呂寧沉下心,這倒是他學二胡這麼久以來,第一次領悟到華夏中正平和的精髓。沉澱之後的呂寧,再拉二胡,出來的聲音依舊不成曲調,卻沒有上一次的那麼尖銳刺耳了。
莫雨笙就說:“呂叔,你現在應該知道怎麼拉了吧?”莫雨笙傳授的本事或許沒那麼厲害,可他聽音識情的本事卻沒有落下。單單這麼一聽,莫雨笙就能夠聽出這前後兩次拉奏的的差別。二胡作爲華夏傳統樂器,也是傳統樂器中受衆面最廣的樂器,沒有之一!它甚至能夠雅俗共賞,老少咸宜,在被劉天華先生引進西方提琴樂器的演奏手法而改革二胡演奏方式之後,二胡還有“第一國樂”的稱呼。
二胡能夠風靡全華夏,自然是有它的特點的。二胡他沒有古琴的孤芳自賞,也沒有嗩吶的霸道強硬。它足夠圓潤柔和,也足夠平和,二胡引起感情共鳴的能力絕對不比小提琴和鋼琴的差。而華夏人中老年以後,有空了,想要學一學樂器了,他們的第一選擇永遠是二胡。這是因爲中老年的人他們的人生閱歷多了,對於音樂中表達的感情領會程度更深。
呂寧笑着說:“還是小莫你厲害啊!”可不是,他第一次來京音的時候,就去找了京音的二胡教授。並不是呂寧說那人的教書水平不行,而是那人一上來便是長篇大論,聽得呂寧頭昏腦脹。呂寧想要來學二胡,也只是作爲消遣,他不曾想要修煉到專業水平。
因爲呂寧的目的,所以莫雨笙的點撥是比那教授適合呂寧的。
呂寧又拉了兩下,就是他自己這個“門外漢”也覺得他拉出來的沒有那麼不堪入耳了。呂寧興致也上來,也就拉着二胡繼續咿咿呀呀,不成曲也不成調。
莫雨笙看着也覺得有趣,便淡淡地看着呂寧拉。看了一會兒,覺得呂寧這會兒已經“走火入魔”了。當初他成功將二胡拉出曲調來的時候,也是這麼一副着魔的模樣。莫雨笙便再撿起手邊的書冊,繼續看,而伴奏則是呂寧拉出來的咿咿呀呀。
等呂寧回過神來以後,莫雨笙已經接連翻了好幾頁了。
呂寧一停下來,莫雨笙也跟着停了下來。莫雨笙擡眸看向呂寧,呂寧溫潤的面容此時放着光,看着更是年輕了幾歲。呂寧樂呵呵地說:“小莫,這可是我第一次拉得這麼愉快啊!”
莫雨笙點頭,又給呂寧說了說二胡拉奏的技巧。
呂寧看了看莫雨笙,又看了看手中的二胡,便將二胡遞給莫雨笙,說:“莫小友,我是否有那個榮幸聽你拉上一曲?”
莫雨笙歪頭,說:“這把二胡不是我用習慣的那一把。”
呂寧恍然,每個音樂家會有他自己的習慣,像是隻用他自己的樂器之類的。呂寧也知道,用習慣了的東西和用不習慣的東西也是有差別的。
呂寧嘆氣,就在這時,莫雨笙卻接過了二胡,說:“但是拉一拉還是可以的,就是可能有些瑕疵。”還有,他的手……也支持不了他做太過激烈繁複的動作。
呂寧連連點頭,莫雨笙接過二胡,將琴筒放在腿上,拉了拉。嗯,手感雖然陌生,但也不差,畢竟這是周萬春師父親手製作的。他的那一架二胡同樣是周萬春師父做的,不過材料卻是血檀木。血檀木外觀很漂亮,木材邊緣呈紅中帶黑色,木心呈粉紅色,木質密度均勻,顏色是紅中帶黑,日久會逐漸變黑,而他一架也從紅中帶黑變成了光亮的黝黑。他的那一架二胡可是陪了他七八年的時間了,話說,當時周師傅給他做二胡的時候,他可是全程陪伴。甚至二胡的琴身也是他一點一點手工打磨出來的,在拿到成品時,莫雨笙那時的心情……
周師傅則是捋了捋鬍子,說:“正是因爲你自己有參與這個製作過程,你與這架二胡才能夠有這麼深的羈絆,這麼深的共鳴。”
莫雨笙抱着二胡,就給周師傅鞠了一個深深的躬。
莫雨笙拉了拉,問呂寧:“呂叔,你有什麼想聽的嗎?”
呂寧思考了片刻,說:“我常常聽說斷腸之聲,斷腸之聲如何能夠斷腸?”
斷腸之聲?是說《二泉映月》吧!說起二胡獨奏曲,每一個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這一首曲子。也是這一首曲子奠定了二胡悲愴之聲的地位,《二泉映月》是二胡十大名曲之一,也是華夏民族器樂創作曲目的瑰寶之一。
《二泉映月》的作者是華彥鈞,俗稱瞎子阿炳。這首曲子是瞎子阿炳用來宣泄自己內心的苦悶和抑鬱,樂動人心,阿炳他將自己波折的、心酸屈辱的一生完全融入了這首曲子中。或許年輕人聽着沒什麼,可在有一定生活閱歷的人聽來,確確實實就是斷腸之聲。
不過,不要以爲寫出《二泉映月》的華彥鈞會是什麼好人。華彥鈞要不是趕上楊蔭瀏先生這位伯樂,那他這一生就只是……五毒俱全的底層人士罷了。
華彥鈞長於道觀,是那道觀之主的……私生子。他自幼受到長篇敘事歌和絲竹樂等鄉土音樂的薰陶,十分喜歡音樂。在道觀觀主的教習下,他十六七歲便學會了結構繁複、技法多變的梵音,吹、拉、彈、打、唱、念樣樣精通,並且因道教音樂而揚名。而在接手道觀之後,他的人生便直轉而下,吸食鴉片、吃喝嫖賭樣樣俱全,漸漸發展成當地的一顆毒瘤。甚至他的目盲,也是因爲感染梅--毒。而他腳瘸了,也是因爲賭--博無力償還賭債而被打斷。自此他淪爲社會最底層的人員,人情冷暖他嚐了個遍。
最後,他便撿起了音樂,並且靠此養活自己。阿炳他的爲人不如何,甚至可以說是渣滓一個,可他在音樂上的天賦卻是無可挑剔的。《二泉映月》是阿炳生活的寫照,也是他情感宣泄的傳世之作。阿炳利用自己的創作天賦,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化作一段段扣人心絃、催人淚下的音符,使聽衆在旋律中產生共鳴。
在楊蔭瀏先生問華彥鈞這首曲子的名字的時候,華彥鈞說這本沒有曲子,信手拉來,久而久之,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
————
“呂叔,你來拉一下可好?”
呂寧瞄了瞄莫雨笙,笑得有些奇怪,然後點點頭。莫雨笙奇怪,二胡拉得難聽能有多難聽?當初他試過莫爺爺的京胡,那拉出來的同樣很難聽。雖然二胡和京胡差得遠了,但它們同屬胡琴一類。拉出來的……噪音也應該是差不多的吧?
呂寧接過二胡,擺開架勢。莫雨笙點頭,說:“呂叔,你持琴的姿勢是對的。”每一種樂器都有獨特的持琴方式,這個持琴方式不能錯,否則就像是一棟房子在建立之初,地基就已經歪掉了。地基一毀,房子也不能建高。
呂寧深吸氣,然後緩緩吐出氣,十分的嚴肅莊重。看得莫雨笙也忍不住端正起來,既然對方這麼認真,他也不能吊兒郎當不是?
呂寧手腕一抖,便弓弦與琴絃相觸碰,隨即聲音也出來了。
莫雨笙一頓:“……”爲什麼,呂叔會拉出這種聲音?說是鋸木頭還是好的,這都比殺鴨殺雞還要尖銳嘈雜了吧?
周萬春師傅的工藝十分有辨識性,他製作的老紅木二胡工藝精緻細膩,琴身全手工打磨,手感較好,能夠更好地體現二胡那種淳樸,渾厚,柔美,圓潤的特點。莫雨笙甫一摸到二胡琴身,就能夠立刻反應這是周萬春師傅的作品,也是這個原因。按理說,就算是噪音,也不應該拉得……這麼有殺傷力纔對。
注:這裡的噪音是指擾人清靜的噪音,而非打擊類樂器發出的音樂。
呂寧很快就停手了,畢竟這裡是音樂學院,他拉得這麼難聽,難免有些……不好意思。
莫雨笙讓呂寧繼續拉,讓他看一下他到底是哪個步驟不對。呂寧抿脣,好吧,本來他沒什麼感覺的,可在這小亭子裡,周圍似乎都渲染着一股淡淡的文藝憂鬱範兒。這讓呂寧也慢慢地端正起來,同時也堅定地認爲,這也就只有時間薰染出來的氣息。在來京音之前,呂寧是先去過星海音樂學院的。然而,呂寧卻只轉了一圈便出來了,更別提什麼請教了。和京音的低調沉穩相對比,星海音樂學院是張揚熱烈了不少,同時……也浮躁了不少。
如今呂寧也是四十歲了,星海的氣氛讓他感覺格格不入。反倒是這京音,雖然同是年輕人,卻讓呂寧感覺舒服不少。或許這便是年紀不同導致的觀念和看法不同吧!
呂寧沉下心,這倒是他學二胡這麼久以來,第一次領悟到華夏中正平和的精髓。沉澱之後的呂寧,再拉二胡,出來的聲音依舊不成曲調,卻沒有上一次的那麼尖銳刺耳了。
莫雨笙就說:“呂叔,你現在應該知道怎麼拉了吧?”莫雨笙傳授的本事或許沒那麼厲害,可他聽音識情的本事卻沒有落下。單單這麼一聽,莫雨笙就能夠聽出這前後兩次拉奏的的差別。二胡作爲華夏傳統樂器,也是傳統樂器中受衆面最廣的樂器,沒有之一!它甚至能夠雅俗共賞,老少咸宜,在被劉天華先生引進西方提琴樂器的演奏手法而改革二胡演奏方式之後,二胡還有“第一國樂”的稱呼。
二胡能夠風靡全華夏,自然是有它的特點的。二胡他沒有古琴的孤芳自賞,也沒有嗩吶的霸道強硬。它足夠圓潤柔和,也足夠平和,二胡引起感情共鳴的能力絕對不比小提琴和鋼琴的差。而華夏人中老年以後,有空了,想要學一學樂器了,他們的第一選擇永遠是二胡。這是因爲中老年的人他們的人生閱歷多了,對於音樂中表達的感情領會程度更深。
呂寧笑着說:“還是小莫你厲害啊!”可不是,他第一次來京音的時候,就去找了京音的二胡教授。並不是呂寧說那人的教書水平不行,而是那人一上來便是長篇大論,聽得呂寧頭昏腦脹。呂寧想要來學二胡,也只是作爲消遣,他不曾想要修煉到專業水平。
因爲呂寧的目的,所以莫雨笙的點撥是比那教授適合呂寧的。
呂寧又拉了兩下,就是他自己這個“門外漢”也覺得他拉出來的沒有那麼不堪入耳了。呂寧興致也上來,也就拉着二胡繼續咿咿呀呀,不成曲也不成調。
莫雨笙看着也覺得有趣,便淡淡地看着呂寧拉。看了一會兒,覺得呂寧這會兒已經“走火入魔”了。當初他成功將二胡拉出曲調來的時候,也是這麼一副着魔的模樣。莫雨笙便再撿起手邊的書冊,繼續看,而伴奏則是呂寧拉出來的咿咿呀呀。
等呂寧回過神來以後,莫雨笙已經接連翻了好幾頁了。
呂寧一停下來,莫雨笙也跟着停了下來。莫雨笙擡眸看向呂寧,呂寧溫潤的面容此時放着光,看着更是年輕了幾歲。呂寧樂呵呵地說:“小莫,這可是我第一次拉得這麼愉快啊!”
莫雨笙點頭,又給呂寧說了說二胡拉奏的技巧。
呂寧看了看莫雨笙,又看了看手中的二胡,便將二胡遞給莫雨笙,說:“莫小友,我是否有那個榮幸聽你拉上一曲?”
莫雨笙歪頭,說:“這把二胡不是我用習慣的那一把。”
呂寧恍然,每個音樂家會有他自己的習慣,像是隻用他自己的樂器之類的。呂寧也知道,用習慣了的東西和用不習慣的東西也是有差別的。
呂寧嘆氣,就在這時,莫雨笙卻接過了二胡,說:“但是拉一拉還是可以的,就是可能有些瑕疵。”還有,他的手……也支持不了他做太過激烈繁複的動作。
呂寧連連點頭,莫雨笙接過二胡,將琴筒放在腿上,拉了拉。嗯,手感雖然陌生,但也不差,畢竟這是周萬春師父親手製作的。他的那一架二胡同樣是周萬春師父做的,不過材料卻是血檀木。血檀木外觀很漂亮,木材邊緣呈紅中帶黑色,木心呈粉紅色,木質密度均勻,顏色是紅中帶黑,日久會逐漸變黑,而他一架也從紅中帶黑變成了光亮的黝黑。他的那一架二胡可是陪了他七八年的時間了,話說,當時周師傅給他做二胡的時候,他可是全程陪伴。甚至二胡的琴身也是他一點一點手工打磨出來的,在拿到成品時,莫雨笙那時的心情……
周師傅則是捋了捋鬍子,說:“正是因爲你自己有參與這個製作過程,你與這架二胡才能夠有這麼深的羈絆,這麼深的共鳴。”
莫雨笙抱着二胡,就給周師傅鞠了一個深深的躬。
莫雨笙拉了拉,問呂寧:“呂叔,你有什麼想聽的嗎?”
呂寧思考了片刻,說:“我常常聽說斷腸之聲,斷腸之聲如何能夠斷腸?”
斷腸之聲?是說《二泉映月》吧!說起二胡獨奏曲,每一個人的第一反應都是這一首曲子。也是這一首曲子奠定了二胡悲愴之聲的地位,《二泉映月》是二胡十大名曲之一,也是華夏民族器樂創作曲目的瑰寶之一。
《二泉映月》的作者是華彥鈞,俗稱瞎子阿炳。這首曲子是瞎子阿炳用來宣泄自己內心的苦悶和抑鬱,樂動人心,阿炳他將自己波折的、心酸屈辱的一生完全融入了這首曲子中。或許年輕人聽着沒什麼,可在有一定生活閱歷的人聽來,確確實實就是斷腸之聲。
不過,不要以爲寫出《二泉映月》的華彥鈞會是什麼好人。華彥鈞要不是趕上楊蔭瀏先生這位伯樂,那他這一生就只是……五毒俱全的底層人士罷了。
華彥鈞長於道觀,是那道觀之主的……私生子。他自幼受到長篇敘事歌和絲竹樂等鄉土音樂的薰陶,十分喜歡音樂。在道觀觀主的教習下,他十六七歲便學會了結構繁複、技法多變的梵音,吹、拉、彈、打、唱、念樣樣精通,並且因道教音樂而揚名。而在接手道觀之後,他的人生便直轉而下,吸食鴉片、吃喝嫖賭樣樣俱全,漸漸發展成當地的一顆毒瘤。甚至他的目盲,也是因爲感染梅--毒。而他腳瘸了,也是因爲賭--博無力償還賭債而被打斷。自此他淪爲社會最底層的人員,人情冷暖他嚐了個遍。
最後,他便撿起了音樂,並且靠此養活自己。阿炳他的爲人不如何,甚至可以說是渣滓一個,可他在音樂上的天賦卻是無可挑剔的。《二泉映月》是阿炳生活的寫照,也是他情感宣泄的傳世之作。阿炳利用自己的創作天賦,把所見、所聞、所感、所想化作一段段扣人心絃、催人淚下的音符,使聽衆在旋律中產生共鳴。
在楊蔭瀏先生問華彥鈞這首曲子的名字的時候,華彥鈞說這本沒有曲子,信手拉來,久而久之,就成了現在這個樣子。華彥鈞說這本沒有曲子,哈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