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帝王之術

三月三,龍擡頭。

這正是一個郊遊,踏春的好季節。

此時距離趙樸登基已經三天了,在繁忙的典禮之後,趙樸總算是有了閒時間。不過這些閒時間,沒有用來臨幸美女,也沒有用來詢問大臣軍國大計,而是在看書、練字。

非寧靜,無以致遠;非淡泊,無以明志。

練字,可以讓浮躁的心情,暫時的舒緩下來,平靜,冷淡的看待世界;讀書可以填補知識空白,當好合格的皇帝。

一夜暴富,一步登天,往往帶來心態失衡,若是難以從容駕馭,只會是禍及自身。今年,趙樸僅僅是十七歲,上一年僅僅是一個閒散王爺,遛狗鬥雞,眠花宿柳,可是此時忽然一躍成爲帝皇至尊,左右百萬山河,至尊至極,權力至高無上,卻不知該如何發號施令。

這時必須要學習一門課程,帝王之術。

王道、霸道合一,便是帝王之術。帝王之術最大特點是言行不一推出很高的道德標準,其實是讓別人遵守的,而帝王本身做一些見不得光的勾當。

中國歷史有“兩千年之學,旬學也,兩千年之政,秦政也”的說法。而荀子在孔子的思想上加上了“法”的要素,儘管很露骨,但是非常實用,帝王宣講的是孔學,做事的參考卻是荀學。

在南京應天府,書庫內有着大量帝王之術的書籍,很是凌亂,很是閒散,不成體系,雜亂無章,都是歷代皇帝留下的讀書筆記。對於帝王之術,帝王們往往是隱晦不言,即便是說出來,也是含糊其辭。

用人之道,首在鑑人,次在用人,終在聚人,德才須鑑,不鑑必失。

用人有道,失道致禍,聚人爲果,正心爲因。用人要疑,用人不疑,必死無疑,疑人不用,無人可用。

知人者,王道也。知事者,臣道業。無形者,物之也。無端者,事之本也。鼓不預五音,二爲五音之王。有道者,不爲五官之士,二爲理事之主。知人善用,爲政之本。臣以自任爲能,君以用人爲能。臣以能言爲能,君以能聽爲能。臣以能行爲能,君以能賞罰爲能。

智莫難於知人,人心險于山川,難知於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道理簡單,可是實踐起來很難。

正所謂屁股決定腦袋,而不是腦袋決定屁股。

許多皇帝,往往是先坐在那把椅子上,再學習帝王之道。有許多的帝王,由於身份轉化不成功,結果悲劇了。比如李煜沒有成功由才子轉化爲帝王,宋徽宗沒有成功由文人轉化爲帝王;崇禎沒有成功由信王轉化爲皇帝。

若是在太平年代,即便是沒有轉化成功,也沒有大不了的,不過是多交一些學費而已。

可是在末世,弄不好就是亡國之君了。

“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廟;士庶人不仁,不保四體,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這些話,忽悠老百姓還可以,君王若是被忽悠進去,那就悲劇了。崇宗皇帝就是悲劇貨色,滅了魏忠賢,也就罷了,竟然被東林黨一口一個聖君忽悠住了,解散了東廠,自廢武功,結果朝堂江河日下,越混越慘。

帝王學即厚黑學,臉厚心黑而已。這兩樣說起來簡單,要想做的得心應手,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

任何禮儀廉恥甚至親情、愛卿、友情在權位面前統統都要讓路。別說是不相干的外人,歷史上殺父滅親奪取皇位的事情也不少。歷代都是喊着德乃立身之本,然而到了他自己那裡,就變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了。

趙光義身爲臣子,卻害死了哥哥趙匡胤,篡位奪君,可謂是不忠;殺死自己的侄兒,可謂不仁;縱然將士太原燒殺搶掠,可謂不義。用儒家的說法,是不忠不仁不義,等同於禽獸。若是換成帝王之術,則是殺死皇帝,叫敢想敢幹;殺死侄兒,叫斬草除根;縱然將士太原燒殺搶掠,叫殺人誅心;搶奪侄兒的皇位,叫能者居之。

五胡亂華後,五代十國時期,爲什麼朝代更替如此頻繁,那是因爲人心亂了,人心一亂,天下人自然生非份之想了。而如今,汴梁城破,他趙樸爲何能輕易而居當上皇帝,無人反對,就是因爲人心不亂。

“宋太宗趙光義做得不好,不擇手段,急於上位,成爲他一生的污點;不知兵,非契丹敵手,爾後屢敗,契丹均以誘敵深入、聚而殲之的辦法,終不省,這又是他人生的另一大污點。而我不會!”

翻看着前代帝王,留下的讀書筆記,對於帝王之道的零散評論,趙樸只感到書到用處方恨少。

帝王之道,本質是外儒內法,以法、術、勢,三把刀,駕馭大臣,百姓;同時又用儒家的忠孝禮義,君王社稷等,給百姓大臣洗腦,統一思想。而這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當帝王是玩火,一個不小心就燒着自己了。

一想到滿朝上下,心思各異,詭異算計的大臣,趙樸就有些頭疼。

他只是一個十七歲的少年,玩弄心計,玩弄權術,玩弄鉤心鬥角,他拍馬也比不上朝廷內的那些老油條。而最爲憂慮的是,他此時當了皇帝,卻是沒有嫡系,八字軍勉強算是嫡系,算是有一隻可用之軍。不過在朝堂內,他卻是沒有依靠的親信嫡系。

周文王有姜子牙,齊桓公有管仲,秦孝王有商鞅,秦始皇有李斯,劉邦有蕭何,劉備有諸葛亮,曹操有郭嘉,李世民有魏徵,趙匡胤有趙普,宋神宗有王安石,宋高宗有秦檜,而他又有誰能挑起大梁!

李綱,還不行?言過其實,說大話有些,實幹不行;

宗澤,主張太過激進,有些不切合實際。

其他一些都不瞭解,也沒有發言權。

趙樸感覺一切很是茫然,未來一點頭緒也沒有。

似乎感覺有些疲憊,趙樸停下筆,開始喝茶,一杯茶水,接着一杯茶水,喝得胃都有些淡了。可是如今除了喝茶解憂之外,趙樸什麼也不能做。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而不知己,不知彼的情況下,最好不要盲目行動,也不要胡亂說,正所謂多說多錯,少說少錯,不說不錯。此刻最需要做的,不是思考抗金策略,也不是如何培養嫡系大臣,而是觀察各個大臣,從中選擇適合的目標。

“陛下,你已經喝了五杯茶了,不要再喝了!”一旁的王舞月道。此刻她身份很是特殊,可以說是侍衛,也可以說是妾姬,看着愁眉不展的趙樸,心中不由心疼。

登臨大寶,本來是極爲高興的事情。不過這位皇帝陛下,登上了皇位,卻是沒有一絲歡喜,不是喝茶,就是寫字,或者是看書,臉上帶着憂鬱,愁眉不展,似乎心情極度不好。

“國破山河,我哥哥從父親手上接下爛攤子,結果沒有處理好,國破山河碎,更是被擄走。而我如今從父兄手中,接下更爛的攤子,局勢不妙,一個不好就是亡國君,一個不好就是兒皇帝!”趙樸看着眼前的美女,說出了心中的憂慮。

一伸手將美女拉在懷中,王舞月立時臉色潮紅,掙扎道:“陛下,這不好……”

“舞兒,我該怎麼辦!”趙樸道,此刻他的手掌在王舞月的臀部肆虐,很快就把王舞月弄得動情了,王舞月只覺得那手掌似乎有種很神奇的魔力,自己臀部每一寸被他撫摸過的地方都會感到一陣炙熱。

這種感覺讓她情動不已,很快地,她就媚眼如絲,身體也開始微微抖動起來。

可能覺得在臀部上摸得不過癮,趙樸一隻手就攀上了王舞月堅挺的酥胸上面,王舞月此刻已經渾身軟綿綿的,躺在趙樸的懷裡粗重的喘息着,腦子裡早已變得一片空白,任由輕薄着。

王舞月今天穿的是一件深藍色宮裝,裙襬一直垂到腳後跟,這種裙子的領口都不太嚴實,趙樸很輕易的就把手伸進了領口,然後隔着內衣揉捏着王舞月的酥胸,入手處一片滑膩膩的,感覺很好。

透過低垂的領口,看到王舞月裡面月白色的絲質肚,月白色的肚兜上面繡着一朵紅豔豔的牡丹,露出出誘人的亮澤,趙樸的手掌隔着肚兜揉捏着王舞月的胸部,很快地,王舞月的蓓蕾就被挑撥得高高挺立,直接就在肚兜上撐起了兩朵小巧的花骨朵。

覺得摸得很舒服,趙樸又抽出一隻手,順着王舞月妖嬈的身體來到了她的小腹,感受着甜美的感覺。

“不要!”王舞月有些驚慌,用一隻手拼命的阻攔住那隻伸到小腹的手,滿是紅暈的臉上,春情涌動,又滿是掙扎。

“舞兒,給我吧!”趙樸吻着王舞月的耳垂,低聲道。

PS:第一更到,繼續碼字

第203章 皇帝的好基友第15章 屈辱不可怕,就怕忘記第87章 滅敵兩千第336章 選後第15章 屈辱不可怕,就怕忘記第163章 石灰吟第167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42章 風林火山第175章 誘入轂中第420章 殿前跪求第193章 奇襲揚州第461章 夕陽滿幽雲第49章 援救太原第342章 打人真爽第407章 不徵之國第115章 一幕幕恥辱開始了……第460章 血戰,魔怔了!第51章 出任監軍第17章 新軍計劃第434章 秦檜之死第341章 花魁第326章 銀行是第二國庫!第97章 熱血酬山河第255章 竭誠則吳越爲一體第32章 只爲殺一個墊背,黃泉路上不寂寞第234章 刺王殺駕第211章 一個人的變法(2)第272章 宗澤病逝第92章 退兵而回第59章 种師中大敗第340章 開闢第二戰場第399章 第一次北伐結束第276章 初見秦檜第73章 義軍首領第460章 血戰,魔怔了!第291章 下雨了!第234章 刺王殺駕第32章 只爲殺一個墊背,黃泉路上不寂寞第171章 金軍過河第359章 “小武備學堂”第107章 聖旨來了第61章 生命在那一刻凋零第236章 治傷,輸血第104章 信使來到汴梁第262章 成立軍部第141章 魔怔了!!第330章 匯通銀行第54章 鴛鴦陣再現第458章 大名府破了第368章 屠夫怕神靈第283章 襄陽,泉州第367章 激烈血戰第234章 刺王殺駕第74章 最後一局很重要!第83章 襲擊再至第160章 昂貴的火器第333章 一同跳火坑第64章 忻口伏擊第205章 軍戶制度第370章 東線對峙第399章 第一次北伐結束第58章 人在金營,心在宋第197章 受挫第258章 金兀朮的算計第53章 河東之地第355章 肥豬變野豬!!第100章 再見魯智深第188章 內閣第302章 捕殺郭藥師第64章 忻口伏擊第467章 金國的生機第402章 戰後總結第335章 後宮干政第352章 “重錘計劃”第192章 明處議和,暗處偷襲第220章 泉州的信第210章 一個人的變法(一)第36章 你不是皇子,你到底是誰?第131章 現實是殘酷的第358章 閱兵第69章 靖康之恥的真相第294章 重型弩炮來了!第314章 踩人的感覺真爽!第36章 你不是皇子,你到底是誰?第67章 滅敵第372章 君子不器第354章 鑄犁爲劍第276章 初見秦檜第273章 紀念宗澤老大人第230章 摩尼教的餘孽第248章 貳臣養成計劃第271章 汴梁成灰烈志存第122章 驚聞第441章 尋找新大陸第458章 大名府破了第17章 新軍計劃第251章 逼着貳臣當忠臣(中)第173章 生不能九鼎食,死亦九鼎烹第426章 二帝回宋第399章 第一次北伐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