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5章 一張白紙好作畫

相比之下,張漢卿很重視重型火炮的拖曳化。

在現代戰爭中,火炮口徑越做越大,噸位也越來越大,靠人力,炮兵根本做不到有效支援,還會拖累軍隊的進程。正史上日本炮兵編隊1門75MM野炮會分配到12匹馬進行相關炮兵裝備拖運,火炮分配到的馬匹爲6匹。

在一戰前後這樣的拖力還可堪使用,但6匹馬的拖力在改良型三八式野炮的測試中已經確定無法負荷,在後來更新式的更重的九十式野炮就無法滿足要求了。

這纔是75MM口徑!

雖然炮兵部隊一度有提出增加軍馬編制來適應日後更重火炮的發展,但是牽涉層面太廣被高層回絕----日本國內,包括在滿洲和朝鮮,都搞不到如此之多的馬。

後勤上的壓力也是顯而易見的。除了人吃,還有馬嚼,這可是堪比人頭的大數字。此外,管理這些牲口,要比培訓幾個人困難多了,還要多增加一些人力,讓本已吃力的後勤還需要照顧到這些冗兵…

這都是很大的開支。

在後勤無法支撐的狀況下炮兵部隊無法換裝九十式,機械化雖然可以有效治本,但日本貧弱的車輛工業使得牽引車無法大量配發。

這種後勤不足的結果使得日本炮兵部隊對於非機械化的九十式野炮的意願不高,最後只少量採購了一百多門,直到簡化型九五式野炮以及機械化拖曳方式出現纔開始進行少量採購。

這是典型的窮兵黷武的下場。現代戰爭打得是工業,果真不假呢。

所以張漢卿極爲注意武器的生產與工業水平同步,並在儘可能的情況下向軍民兩用工業傾斜。簡單的拖曳化,一個炮兵團約需百輛汽車,因爲經過精減的炮兵團只有1434名定額。這樣,全軍提供一萬五千輛卡車就勉強夠用了。

而天津道奇汽車廠現在的年產量已經達到二十萬輛,隨便採購一點,就可以達到維持這種最低需求了。

----這已經是個了不起的奇蹟!

所以制式的中國陸軍比較歐美列強,中國的軍事現代化步伐也有亮點:在陸軍炮兵向摩托化轉變的同時,即使西方各國也是到1930年纔開始將榴|彈炮從馬拖曳進化爲用卡車或是半履帶車拖曳。

在工業的血液石油方面,玉門油田已經產油兩年了,產量從最初的8000噸跳躍到目前的10萬噸,只用了兩年時間。

這點產能還不夠東北生產的拖拉機耗用的,但是想到它是中華民國第一口油井,併爲新中國培養了大批石油勘探人才,它的意義又是很大的。

幾大銀行投資成立的中國石油集團在西北奮力工作,除要加大玉門的產能外,現在已經在克拉瑪依油田勘探了第一口井,要不了多久,滿足遠未普及中國現代工業的石油使用不成問題。

因爲軍工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說都是燒錢的。在中|央軍委、國防部十分“摳門”的意識裡,在日新月異的現代軍事發展過程中,建造多餘的火力都是一種極大的浪費。所以在1925年中全軍裝備完所有炮兵團後,立刻停產了75MM山炮的製造,並把一部分產能放在更側重攻堅的同口徑野炮上。

因爲在人民軍的步兵團都裝備着這樣的野炮連一個,除原先裝備在師屬炮兵團的野炮全部下放到團後,數量尚有部分不足。

就是105MM榴|彈炮,也很快地因爲國際上主流的125MM榴|彈炮生產線從德國引進而停止。在張漢卿心中,目前還未到大規模戰爭階段,先保持一定數量的優勢火炮並保證其生產能力就夠了。

人民軍採取小步快跑的方式,一邊努力在少量的軍事工業上與世界追平,一邊通過現有裝備挖掘潛力,給官兵以鍛鍊。以陸軍現在的實力,只要官兵的軍事素養鍛煉出來,根本無懼日本人。

況且,以中國現有的設計能力和製造水平,實在不宜遍地開花,撿選符合未來需求的火炮並努力在實踐中予以不斷改進纔是正解。

像一戰法國光迫擊炮就有13種的做法不是中國軍工發展的目標。比照其有重型:370、270、240MM三款,中型:150、120、86、81MM四款,輕型:75、70、65、60、58、50MM六款可知,如此規格迥異的武器,對於後勤的壓力是多麼大…

二戰動輒百萬、幾十萬大軍的交鋒,光靠某一種武器出奇制勝不行。像德國造出了讓世界驚歎的虎式著名坦克,卻被蘇聯大量廉價製造的T-34折磨得無計可施。在漫山遍野的坦克中,你這一支坦克部隊單兵再奇再能,頂天給你打個幾輛,與大局無益。

所以張漢卿在給中|央軍委裝備部的要求是:吃透目前現有技術,優先發展出適合中國軍隊的125MM、155MM重榴|彈炮,以及海陸通用的75MM和155MM加農炮,海軍重點研製125MM和155MM艦炮,更大的暫不考慮。

他的想法是既然已經實際汽車牽引,用寶貴的汽車拖曳火力明顯不夠的小口徑大炮未免大材小用,而且未來的主流大炮都將是大口徑,何必要浪費有限的資源去摸索註定被淘汰的技術呢?

把陸炮裝在炮艦甚至驅逐艦上,是他的天才想法,也就是後世所說的“陸炮上艦”。

這樣的好處有很多:首先,可以把庫存的這種小口徑野炮得以最大化利用。作爲步兵攻堅的利器,估計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它都會存在,這點二戰可以證明:海軍噸位較小的驅逐艦和炮艦都可以大量裝備這種武器。對炮艦,該型號爲主炮;對驅逐艦,可以作爲輔炮使用。

另外T-20坦克的57MM口徑坦克炮也在被認爲只是技術上的探索,到二戰時期,這樣的口徑就太小了,因爲坦克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在這個時代,提前探索下這種75炮作爲坦克炮的可能性很有必要,記得謝爾曼早期型就是用的這種口徑。

其次這款陸炮技術上已經成熟,項目風險小,可以減少研製週期。

重要的是陸炮艦炮通用,會顯著降低後勤成本。

在未來一段時間,只是刷存在感的海軍不可能現在就和世界一流海軍強國作正面對抗,在中國島礁衆多的沿海淺灘,這種在陸空軍配合下能在家門口有一戰之力的炮艦會很有好處:封鎖航道、保護基地和港口、甚至攻擊敵方商船等都可能用得着。

最關鍵的是,根據按照美國購置的炮艦“漢口”級的研究,野炮可以直接簡單地加設旋轉炮塔後焊在上面,代價是極小的…按照“漢口”級每艦兩門的算法,中國海軍只要有需求,可以在短期內武裝這樣的炮艦上千艘。武裝商船也不過如此吧?

另外,等125MM炮的製造技術成功後,根據75MM炮的經驗,將會作爲中國未來驅逐艦的主力炮使用。小艦裝大炮,尤適合以中小型軍艦爲主力的海軍;使艦、陸炮同步發展,改變艦炮因裝備少、研製週期長、成本高昂等帶來的更新週期長、性能落後模式。

更大口徑的155MM加農炮的技術來源地也是德國。開始是想將其作爲岸炮來使用:中國有這麼長的海岸線,有這麼多需要照顧到的港口和海岸城市,沒有一款可以對敵艦有致命效果的武器,難免會屢屢讓人覦覷。

兩年前黃浦江上的炮戰,若非江面狹窄,裝備75MM山炮和野炮的人民軍炮兵團絕對不是擁有大口徑、遠射程艦炮的英國巡洋艦的對手,何況那次還有一定的巧合:其指揮塔被炸掉、艦長斃命,不然,勝負難料。

從那時起張漢卿就決定要引進一種大口徑重炮。不過隨着海軍的擴充,爲未來大艦預備主力炮的任務已經提前籌備了。

在大炮鉅艦的時代,戰列艦主力炮通常達406MM(十六寸)、最小的也有356MM(十四寸);重巡洋艦則通常爲203MM(八寸)、輕巡洋艦爲152MM(六寸)、一般的驅逐艦則爲127MM(五寸)。中國在全面落後的情況下不可能面面俱到,到底選擇哪幾種艦炮來匹配哪幾種軍艦呢?

後世早有結論。

戰列艦中國是絕對不會造的,所以那種十六寸的巨炮是不用去想了。根據前生知道的歷史知識,不久後會召開的倫敦海軍大會訂立的條約,8000噸排水量是輕、重巡洋艦的分水嶺,也是決定張漢卿選擇203MM與152MM的重要依據。

既然知道未來的命運,那就把這種先知的優勢達到最大化,而不至於火線前更改武器參數。牽涉到一個系統的工程,艦炮口徑可不是隨便動幾個數字就行了的。

結合張漢卿的看法,在德國軍火技師與中國海軍專家的討論下,最後認爲口徑較小的德國152MM艦炮符合中國的要求,這個結論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203毫米炮和152毫米炮的破壞力是不一樣的。拿20世紀30年代英國海軍的炮彈爲例,兩者的重量比是113.4千克對45.4千克,差別相當大。

當自動裝彈機故障後,152mm炮彈可用人工裝填,203mm的就不行了。以這個時代的機械水平,發生故障及戰時自動裝彈機被打壞是大概率事件,難不成因爲這個就要廢掉一門主炮?

此外,203毫米炮雖然有威力優勢,但射速較低,僅2.5發/分,而152毫米炮爲6發/分。就彈藥投射重量來說,裝8門203毫米炮的軍艦一分鐘內發射重量爲2268千克,而裝備12門152毫米炮的軍艦一分鐘內發射重量則爲3269千克,152毫米炮更有優勢。

較高的射速可以彌補在射程威力上的不足,尤其在惡劣氣象條件下或夜間,這一優勢更加明顯。不僅如此,當時的152毫米炮射程比203毫米炮更遠。

在防護方面,重防護巡洋艦能抵擋203毫米和152毫米炮彈,削弱防護的巡洋艦卻誰都擋不住。肯特級的25.4毫米裝甲在重炮面前薄得像層紙。所以152毫米炮相對203毫米炮而言並不處於劣勢,畢竟一炮下來大家都玩完。

實際上二戰期間,大多數巡洋艦之間的炮戰都是夜間近戰。考慮到這個時代火控的水準,30公里外開火命中率非常的低,遠距離炮戰的命中率基本上是零,還是在主要交戰距離上提高發射速率更有效一些。遠距離海戰,在這個時代更多地是碰運氣。

自然,同一時間內送出的炮彈越多,擊中對方的概率越大。因此兩種口徑火炮的射程對比只有理論意義,彈藥投射能力纔是關鍵。

最重要的一點,是張漢卿對於海軍的發展重點將會在航母身上,裝備有一定火力的巡洋艦隻是爲了在小規模的海戰中能夠有效保護航母艦隊的安全。

能夠威脅裝甲較薄的巡洋艦的大炮,203MM和152MM是一樣的;而當面對裝備大口徑火炮的戰列艦或重巡洋艦時,即使裝備203MM艦炮的巡洋艦也不能有效威脅到它,難不成因此走向“鉅艦大炮”的落後老路?

不行!既然決定未來海軍是以航母爲核心的大變革,就要堅定不移地排除雜音,並不爲一時的困擾所改變。陣痛是一定存在的,但大趨勢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在最有機會在這張白紙上畫出最絢爛圖畫的時代,要堅定信心!

這樣,203MM艦炮將是雞肋,而且從研製難度與製造費用上,它遠比152MM大且貴。所以人民海軍近期要研製的艦炮口徑就大致確定了。至於未來要不要用這種大口徑艦炮作爲海軍支援登陸作戰,想得太遠了吧?

當然,基於同樣的陸海通用的原則,張漢卿不會選擇152MM口徑的艦炮,而是將直接使用155MM的陸炮上艦。

這樣的好處,是海軍可以直接享用陸軍的既有成果,還能爲將來三軍彈藥共享奠定基礎。不是其他國家做不到,而是當各種型號的東東發展成了系列後,再想改就不那麼容易了。

反而是中國,一張白紙好作畫,可以從一開始就進行系統的整合。張漢卿可不願意陪他們玩。龐大的中國,自己就可以自成一個體系,在這個波瀾壯闊的時代。

兩種幾乎相同口徑的大炮出現的原因,只因爲歷史的原因:由磅位制改向英寸制,英國的貢獻。這就是誰最早建成工業社會,誰就擁有標準的制定權。

第209章 囂張的老戴第399章 推心置腹第94章 聽黃調第902章 遭遇第327章 陰謀與陽謀第267章 包容第556章 少帥用人第669章 中蘇新紀元第780章 四海之內皆兄弟(下)第6章 袁世凱的心思(上)第761章 暗流第985章 回馬槍第164章 投誠第645章 長江上的炮擊第504章 功虧一簣第830章 好人都讓你做了第813章 就緒第406章 海軍的三駕馬車第727章 糧食危機第714章 血腥的一天第447章 開府建衙第930章 吃醋第961章 針對平民的襲擊第133章 嫡系第460章 野心第329章 沒有身份證第156章 出來溜溜第402章 同病相憐第409章 三國殺第678章 收伏第35章 打架第757章 壓力第188章 母女情深第652章 病急亂投醫第35章 打架第4章 息亂(上)第143章 提親第190章 商業帝國之雛形第654章 浩浩大勢不可擋第268章 反彈與變通第692章 日中軍事同盟論第233章 有朋自遠方來第251章 借兵第885章 突圍第932章 爭風第707章 政治遺言第194章 用計第828章 監視第216章 非常手段第588章 碰撞第606章 有一種愛叫做放手第147章 明心第894章 激戰第90章 東風吹,戰鼓擂第930章 吃醋第618章 埋釘子第946章 漢城大捷第845章 一張白紙好作畫第901章 僵持第244章 染指江省第637章 皇宮裡的客人第177章 對峙第918章 有美如斯第560章 做生意(下)第723章 軟化第696章 一種情第655章 趁熱打鐵第907章 危急時刻第311章 前後夾擊第677章 大明湖畔的狗血劇情第117章 虎口奪食第469章 統戰第701章 招降第970章 顯擺第127章 軍閥時代第982章 打黑第400章 施恩以義第581章 婚禮內外第713章 國家之恥第941章 奪情第187章 謀劃第657章 人民黨|領導中國第333章 剿匪第783章 皇帝的尊嚴第701章 招降第514章 下馬威第389章 西北望第254章 敘舊第94章 聽黃調第873章 圍城打援(上)第984章 恩威並施第802章 反思第360章 奉旨賭博第222章 洗牌第529章 通衢第1004章 更大的天地第35章 打架第591章 心事第106章 帝制風波第530章 對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