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彼可取而代之!

感謝書友141127180744750,漂沉隨壞芥,d閒雲野鶴f,煙霧煉獄,小y君的打賞!

……

“君上,您這把弓的弦,鬆了。”

這聲音不大,但卻中氣十足,站在晉侯身後的七名少年齊齊側目,只見說話之人,正是趙氏庶子無恤。

晉侯午也詫異地回頭看了看,只見此子年紀比他略小,相貌平凡卻有雙堅毅的眼睛。他總髮披肩,着戎服、皮臂章,挎着用帛布包裹的大弓,腰上掛着插滿羽箭的箭壺。

晉侯午最清楚不過,自己手裡的這把弓,是射人從數百把角弓裡挑選出來的精品,方纔也親自檢查過,沒有任何問題。

他皺着眉頭問道:“汝是何人?此話何意?”

趙無恤用充滿善意的語氣恭敬地說道:“下臣乃趙氏庶子無恤,君上,您的弓弦鬆了,撒放不易……不若用下臣的弓,此弓堪比楚靈王之‘大屈’,能輕鬆撒放,射九十步遠,下臣斗膽獻上,請君上納之!”

此言一出,知宵、韓虎詫異,範氏兄弟、中行黑肱詫異,魏駒、呂行則暗暗咬牙。

魏駒、呂行,可是打趙無恤這把弓主意很久了,屢次要他拿出來展示展示,卻都被搪塞過去,如今,卻要獻給國君?

晉侯這下明白了,原來此人就是數月前泮宮私鬥的主角之一,他也聽說過此子與呂行比射之事,知道那把弓的確有些特別,但此子諱忌莫深,從不輕易示於人。

今日看來,他卻是個純孝之臣,能站出來爲自己解圍,還願意獻上寶弓,實屬難得。若是和他所說一樣,能用此弓開射,興許就不用在六卿及其子弟面前尷尬了。

晉侯心中竊喜,但面色依然雍容而威儀,和往常一樣,只說了一個“可”字,擡手示意趙無恤獻弓。

這場小插曲已經引起了觀射臺上衆人的注意,知伯面色淡然,不知道在想些什麼,而主賓韓不信作爲趙氏盟友,更沒理由出來阻止。

趙無恤踏出了半步,躬身行禮,將手中的大弓交由司射籍秦,再轉交晉侯。

在有司幫助下,晉侯揭開包裹的帛布後,看到了這把弓的真實面貌。

它看似反曲角弓,弓體是第三等的犀桑木製成,牛筋爲弦。但卻有些怪模怪樣:這把弓身兩端,居然鏤空一條縫隙,安放了兩個圓形的物件,看上去像是青銅紡輪?而那弓弦也不太對勁,有重複的兩根,以獨特的方式交叉繞在兩個圓輪上。

雖然有些奇怪,但晉侯午試着空弦收放後,心中頓時大喜過望!

他發現,在拉開弓弦時,越是往後拉,就越是省力!而且瞄準也更容易了。

於是,之後的第二箭、第三箭、第四箭,雖然晉侯射的依然差強人意,只是勉強上靶,還僅僅插進去了一寸。若是射甲,恐怕不能穿透一札。但比起方纔的謬之千里,已經好太多了。

晉侯午大概成了晉悼公之後,在大射儀中試射成績最好的國君。

他高興之餘,看趙無恤的眼神頓時有些不一樣了,在諸卿大夫及其子弟都在默默圍觀的時候,此子卻站了出來,爲自己解圍,還獻上利器。

然而,他表面上卻要繼續擺國君的架子,讓人看不出喜怒哀樂,於是晉侯午淡淡地說道:“不錯,的確能和楚靈王的寶弓大屈相提並論。”

說完便假意要將弓還給趙無恤。

趙無恤知道這是客套,又哪能真的收回來?那樣的話,和楚靈王那逗比干的蠢事有什麼區別?

當年楚靈王求霸,想讓在小諸侯間威望較高的魯國屈服自己,派行人軟磨硬泡,終於將魯昭公忽悠到了楚國。

好大喜功的靈王在章華臺設享禮,擺出大排場招待魯侯,還把自己名聞諸侯的至寶“大屈之弓”送給魯昭公作爲禮物。

但燕饗結束,魯昭公剛下了新臺,楚靈王這個“心懷天下”,實則卻小氣計較如同鄉鄙農夫的奇葩就開始心疼了,後悔了。

他派一個能言善辯的臣子去館舍見魯昭公,楚臣一見面就向魯昭公下拜祝賀。

昭公問道:“爲什麼祝賀?”楚臣回答說:“大屈之弓天下聞名,齊國、晉國、吳國的君主都想要它很久了,寡君卻不給他們,反倒送給了魯侯。魯侯從今以後,就得日日夜夜防備抵禦這三個大國,謹慎地保有寶物了,難道還不該祝賀嗎?”

這話的威脅意味很重,膽小的魯昭公頓時嚇壞了,就把大屈寶弓送還給楚靈王,也順便把楚國記恨上了,回國後讓史官在魯春秋裡將楚王狠狠地黑了一通。

現如今,輪軸複合弓還是獨一無二的,但成邑的弓人已經掌握了技術,目前還有兩把正在同時製作中。

考工之法,弓人制弓,一把良弓,非兩三年不能馴出。晉侯手上這把,其實是半年趕製出來的試驗品,就算留着,也很快就會淘汰……無恤覺得,送了也不可惜。

若是讓呂行魏駒學了去,他們就多了一件戰場上的利器,可獻給國君,僅僅是讓他在深宮中多了一件沒有實用性的玩具。一個連鵪鶉都射不死的人,就算拿着后羿的弓耀武揚威,也依然構不成什麼威脅。

無恤之所以瞅準機會,做出了獻弓之舉動,很大程度上是因爲張孟談對晉侯性情的猜測。認爲他極好顏面,能一口氣把宮中的重寶都帶出來顯擺,能硬着頭皮向六卿借虎賁之士充門面,那自然也會對維護了面子的人大生好感。

於是君臣之間又是一番推辭,直到旁邊的另外七名卿大夫之子都有些看不下去了。

最後,晉侯遲疑地問趙無恤:“卿若無此弓,一會的射儀,與範氏次子爲一耦,可有勝算?”

趙無恤自信滿滿,“好讓君上知曉,若是與呂子比射,無此利器,小子不敢言勝,可今日之射……”

他斜眼瞥了下一旁氣呼呼卻又不能插話的範禾,嘴角嘲諷地一笑,揚聲說道:“殺雞焉用宰牛之刀?”

看着趙、範二卿子針尖對麥芒的架勢,晉侯午心裡暗樂,也不在推讓,這才收了下來,交予有司收好。有了這一寶弓,以後射儀,不用再愁射不夠距離,而弄得自己尷尬不已了!

剛要轉身回席,他卻又心念一動,朝趙無恤問道:“此弓,可有名字?”

趙無恤送面子一路送到底,恭敬地回答:“無有,君上之弓,自然要君上賜名。”

晉侯午很滿意,他沉吟了片刻後,眼前一亮,說道:“射兕(si)!就叫射兕如何?取先君唐叔射兕於徒林,以封於晉之意!”

一點新意都沒有……但趙無恤自然是擊節讚歎,彷彿是在前世時,爲領導上司拙劣無聊的發言鼓掌叫好。

“大善,楚靈王在南,雖有大屈弓、章華臺,卻不如君上在北,有射兕弓、虒祁殿!”

然而,大射儀在場的諸人中,趙無恤恐怕是對晉侯頭上的冠冕最不以爲然的人,其今日的表現,也讓最後一分神秘和威儀消散殆盡。他今日的獻弓討好,曲意逢迎,無非是爲了明日的……

“彼可取而代之!”

……

求收藏,求推薦……

第82章 振振公子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862章 燕國第716章 識時務者爲俊傑第1007章 卸甲第862章 燕國第707章 南國金鼓第1117章 周公吐哺第410章 會師第184章 驟然生變(下)第65章 暮春三月第1112章 黃池之會第398章 分崩離析第944章 白虹貫日第887章 所擊無所不摧第958章 意外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065章 稻花香裡說豐年(上)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904章 巨輪第838章 舒而脫脫兮……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6章 亂序者死第504章 夫差第111章 暴雨將至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53章 冬至(二)第105章 端木之風第117章 心腹之患第1007章 卸甲第988章 叛國罪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817章 河西第535章 鬼神第185章 主持大局第1107章 海外有載第577章 失敗者第809章 魏策第372章 奧林匹克?第504章 夫差第286章 “戰國時代”第214章 如霹靂弦驚(上)第1010章 奴隸制第205章 臣與君第910章 趙與衛的差距第422章 兩難抉擇第1206章 夸父逐日第191章 孟談三策(中)第327章 梟臣的末路(上)第1004章 決戰風陵渡(上)第466章6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第41章 釜底抽薪第733章 虎狼!第285章 名與實第905章 平準均輸第997章 心蕩第1058章 好高騖遠第594章 山的那邊是海第250章 大河之上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1149章 身騎白馬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1072章 少昊之國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1180章 剛愎自用第285章 名與實第397章 生擒活捉第701章 當國第709章 越王勾踐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350章 錦上添花第842章 藏寶符於恆山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783章 雌虎第392章 忍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517章 隱士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193章 趙卿已死?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34章 巡視鄉里第536章 求婚第131章 誰爲陪襯第739章 百年之計第1138章 徵蓬出漢塞第477章 兩敗俱傷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643章 兩軍對壘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1070章 太宰嚭第687章 邯鄲九月(上)第226章 舍爵冊勳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238章 大車檻檻第1047章 家祭無忘告乃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