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

宋爲商後,所以宮室建築與晉國不同,秉承了殷商以來的一貫傳統。

宋君的後寢之宮亦稱爲東宮,祭祀微子啓的“大廟”和國人公議聚集的“毫社”位於東宮兩側,行冠、及笄和其他儀式都是在這兩處進行的。

女子成年的及笄之禮,由宋公夫人和貴族女眷們主持觀禮,男子不得參與。所以趙無恤便夾雜在受邀的男性貴族中,向有司獻上了禮物後,便被引到東宮大殿宴飲。

東宮高臺美榭,雕樑畫柱,極盡古韻之美,奢華而又不失雍容大氣,趙無恤可以憑此想象當年大邑商的模樣。

大殿裡擺滿了筵席和案几,鼎簋裡盛滿散發香氣的酒水和嘉柔。

正月時,宋國舉行了頗爲沉重的樂祁葬禮,商丘滿城皆哭;二月時,則是親齊、親晉兩派相爭的脣槍舌劍。

這之後,宋國終於迎來了連續的喜事:三月,宋公的妹妹季子遠嫁吳國,現如今,又是公女南子的及笄禮,及笄意味着許嫁。所以賓客們都在輕鬆地閒談,入耳一片宋音。

趙無恤也在其中,他擡眼望去,坐於大殿右邊首席的自然是宋國執政,右師樂大心。他是位六旬老人,高冠博帶,身穿黑色深衣,他服侍過宋平公、宋元公、宋公欒三代君主,如今依然牢牢盤踞着上卿的位置,一對鷹隼似的老眼不時瞪着對面的政敵看。

大司徒公子辰是宋公的同母弟,地位超然,宋公的其餘三個兄弟也環繞在旁。這四人連同樂大心。是宋國第一大勢力,也是親齊反晉的代表。從一開始,他們對趙無恤就很不友善。今天。還有一位容貌俊美的中年貴族和四人同坐,卻是趙無恤從未見過的,或許是某位公子公孫?

左邊的首席,則是宋公新近提拔起來的左師向巢,以及他的弟弟大司馬向魋。一門兩卿,何其顯貴,作爲樂大心的政敵,他們也在隱隱對之對峙。

大司寇皇氏送宋公之妹去了吳國,所以不在都城。而大司城樂溷因爲父喪未盡也不能前來,還讓無恤代他向宋公和公女賠罪。

趙無恤現如今被驅逐出國,又沒有職守,被尊爲下賓已經是宋公給他面子了。所以他和司馬耕(字子牛)、皇野、子頎、子車、靈不緩等年輕一輩坐在下席位置上。

趙無恤思索去年的經歷,吸取了在晉國時樹敵太多的教訓,在宋國這五個月裡,他對這些同齡人各自投其所好,力求在他們當中尋找盟友。

他憑藉子貢的關係,與孔子之徒。職位小司馬的司馬耕論禮談史,還特地以兄事之;又與皇野、靈不緩在宋郊狩獵;陪子頎、子車在忘歸酒肆裡玩樂。在他的傾心結交下,倒是和這些人成了朋友,若是朝野中有什麼消息。也能第一時間得知。

在這等待的間隙,趙無恤也在和身旁的司馬耕閒談。

“子牛,我聽聞女子年十五以上。在許嫁後方能笄而禮之,據說公女是被許給了衛侯。可有此事?”

方面大耳,戴武冠。身穿朝服的司馬耕笑道:“子泰消息真是靈通,不知道是從大司寇處知曉的,還是從你的忘歸酒肆裡打探到的?”

司馬耕是左師向巢、大司馬向魋的弟弟,所以對這宋衛之間的姻親結盟再清楚不過。今日之後這消息就要被公開,加上司馬耕性子急躁,說話直來直往,所以也不隱瞞。

趙無恤淡淡一笑:“卻是樂氏淑女告訴我的。”

南子與樂靈子爲閨中密友,這在商丘人人皆知,樂靈子還告訴無恤,南子對這項婚事,似乎很不滿意……

樂靈子擔心南子的幸福,無恤關心的則是宋衛聯姻給天下局勢帶來的變化,以及和他的利害關係。

如今的情況是,齊國方面對樂祁之死一口否認,說成是晉國乾的,晉國方面也一口咬定與己無關,責怪齊國遣人刺殺。

雖然趙無恤將齊人古冶子的屍首留在溫縣作爲鐵證,但齊國翻臉不認起來,在無人仲裁的情況下,這官司也一時打不下去。

宋國國內,親齊的樂大心一系勢大,親晉的樂溷一系勢小。向氏兄弟態度在兩可之間,他們反對投靠齊國,也不願意繼續與晉結盟,宋公欒也是這意思。

所以,宋國目前既不親晉,也不親齊,反倒打算和一南一北兩個鄰國搞好關係:季子去了吳國,嫁給了吳王的太子夫差,如今南子又要和衛國聯姻。

但趙無恤擔心的是,衛國現在是死心塌地跟着齊國,若是宋衛聯姻結盟,自然會偏向那邊的陣營……

司馬耕好言談,一說開來就停不下了,他在趙無恤耳邊說道:“子泰且看,與四公子同坐的俊美男子便是這次的衛使,君上的叔父公子朝。”

“公子朝?”趙無恤一愣,隨後恍然大悟,原來是他啊,這場聯姻還真是有意思。

公子朝是宋平公的庶子,號稱天下少有的美男,更勝過韓虎幾分,諸侯凡是見過他的,都讚歎“宋朝之美”。論起輩分,他還是宋公的叔叔,南子的爺爺輩。

這人和衛侯的關係十分複雜,他身爲衛國大夫,既受到男女通吃的衛侯元寵幸,又與衛侯嫡母宣姜有染。在衛侯有了新寵彌子瑕後,公子朝不知是不是因愛生恨,竟然勾結卿大夫齊豹等一同作亂,想驅逐衛侯。

衛侯在齊侯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亂,於是公子朝逃亡到晉國,隨後又到了齊國。在齊衛和好後,他似乎和老情人衛侯達成了和解,主動爲衛侯當起了媒人,宋衛姻親之所以能成,公子朝出力不少。

與此同時,對面的宋國公子們也在對趙無恤指指點點。

“叔父。那便是被逐出國的趙氏庶子,他一口咬定是齊國派人刺殺了老司城。極力慫恿君上對齊國開戰,配合晉國夾擊鄭、衛!”

公子朝高冠博帶。雖然年近四旬,卻依然面如冠玉,眉眼俊美,身材修偉。聞言後,他露出了淡淡的一笑,似乎對趙無恤很是不屑:

“如此容貌平凡的孺子,被逐出國失了職守,竟然還想做晉國的行人說客,今日親晉的司寇、司城都不在。我正好可以當面辱他一番,讓君上下定決心!”

五位公子正湊一起出着要如何才能讓趙無恤難堪的主意,樂大心也未阻止他們,就在這時,卻聽到大殿中一陣鍾罄齊鳴。

在樂大心和向巢的帶領下,賓客們紛紛起身行禮,卻是一身雍容禮服的宋公與剛剛完成及笄禮的公女南子攜手而來!

宋侯元年過四旬,他今日頭戴玄冠,身穿作爲儀式禮服的玄端素裳。顯得格外精神。

“二三子免禮,就坐罷!”

而他手邊的翁主南子,則讓公子朝徹底挪不開眼睛了。

他心裡想道:“此女不論看上多少眼都覺得不夠,當年我離宋時又如何想得到。昔日相貌平凡的垂鬟幼女,竟然變得如此絕美不可方物!”

公子朝的手不住地撫摸着壓住袍服的玉玦,心中暗暗爲此女可惜。

“兩國的聯姻已經商議妥當了。再過一年就要親迎婚娶,我與衛侯同牀共枕過。他是何人我還不清楚?哪裡配得上南子,這世間也只有我。才配與之攜手!”

想到這裡,他便露出了自戀的一笑,其實這門親事,還是他慫恿的,但目的卻不是爲了衛侯,而是爲了自己,他一直尋思着要如何得到這位“侄孫女”的芳心,在宋國自然是不可能,到了衛國卻有幾分機會。

趙無恤已經見過宋侯元多次,還對坐交談過,可卻是第一次見到南子樂祁葬禮時她也有去,卻沒有和無恤相遇。

今日,無恤方纔看清了她的容貌和舉止。

南子穿着一襲紫色深衣袍服,華麗而高貴。她纖腰上束了一條綴玉的帛帶,烏黑油亮的秀髮挽了一個高椎髻,髮髻上插着一枝通體潔白別無雕飾的玉笄。她眼神嫵媚,脣如櫻桃,是無恤見過容貌能與季嬴相媲美的唯一一人,靈子、薇亦不如她。

宋公偕同南子在臺上的主座緩緩坐下後,寬袖一揮,讓樂工奏響舞樂,正式開始宴饗。

身爲國君獨女,極萬千寵愛於一身的南子側面而坐,她纖手拿着象箸和商匕,不時服侍宋公進食飲酒,顯得乖巧而舉止優雅。

但,趙無恤卻注意到,她的眼神在賓客們的臉上一掃而過時,卻流露出了一絲煩躁和不屑。

要是換了在晉國,讓公女出來主持宴飲招待賓客這種事情是極其失禮的,但在宋國卻是尋常。

因爲繼承了殷商的傳統,宋國重婦,女子的地位比別國要高。

宋國女子能參與祭祀活動,爲父親和夫君舉行祭祀以祛除疾病。她們在經濟上也相對獨立,比如南子,就在彭城一帶佔有一定數量的田地作爲養邑,季子嫁吳,也是帶着邊境的養邑陪嫁過去的。

在幾輪飲酒過後,賓客們紛紛起身獻上賀詞,大多是溢美之辭,也有吟誦詩歌加以奉承的。看得出來,其中那些個年輕的貴族,已經南子的容貌迷得神魂顛倒,南子的及笄許嫁,直讓他們悲痛欲絕。

但一直神智清明的趙無恤卻暗暗冷笑,這些人當然只是癡心妄想。雖然宋國有同姓內婚的習俗,可身爲公爵公女,自然講究門當戶對,一向只嫁周天子、周王公卿、或者大國國君,一般的卿族子弟,甚至是小國諸侯,根本沒機會與宋國公室聯姻。

就在這時,右邊有一位玉樹臨風的中年人站了起來,此人正是公子朝,他邁着優雅的步伐走到大殿正中,要爲南子祝賀。

“衛使朝,願替寡君衛侯向公女獻詩。”

第459章 食鹽戰爭第966章 熵第531章 投其所好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459章 食鹽戰爭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1178章 鳩佔鵲巢第291章 焚劵市義第930章 鄒魯第690章 再下一城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591章 天道第762章 降 下第110章 麥熟時節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173章 各有打算第923章 移花接木(下)第259章 子泰見南子第391章 趙鞅出征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476章 疾風烈火第652章 大風(9)第615章 天倫之樂第418章 大雪滿弓刀(上)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193章 楚王勝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169章 洵美且都第153章 兩驂如手第608章 南渡北歸第465 世有伯樂,然後有千 裡馬第984章 韓之戰(上)第596章 我用十年磨一劍第816章 秦人第914章 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第658章 大風(完)第884章 匹夫不可奪志也第235章 晏平仲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32章 三裡歸附第1120章 人生不滿百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773章 老驥伏櫪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61章 姍姍來遲第647章 大風(4)第1176章 特赦第1005章 決戰風陵渡(中)第935章 人道彌第632章 牧野洋洋(上)第559章 十九歲的卿(上)第556章 如飛蛾之赴火第110章 暴雨將至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500章 美人離殤第332章 黃雀在後(上)第150章 震懾宵小(上)第704章 葉公子高第491章 魚第1092章 天子致胙(上)第498章 宋之亂(上)第807章 韓策第1023章 令尹之嘆第378章 虎入平陽第644章 大風(1)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1003章 縱死俠骨香第710章 陶朱第555章 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903章 斧斤以時入山林第393章 大盜的綱領第78章 朋比爲黨第885章 此之謂戰勝於制度第383章 該怪誰?第269章 城濮之丘第865章 大業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822章 問周室之罪!第649章 大風(6)第974章 欲窮千里目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401章 垂釣於濮上第76章 一步之遙第602章 知瑤第859章 龍城飛將第639章 譬如火宅第88章 伊尹之志第1063章 棠之戰(中)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99章 勇於私鬥第752章 汶水滔滔第999章 殘城第991章 蒲阪之戰(中)第一謀臣第402章 這不是減竈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