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十年後的霸主

“帶着吳軍前來的是向氏!?這不可能,此事我兩位阿兄未曾向我提及過啊!”

司馬耕的確是個無辜的不知情者,當得知就在他帶着一千族兵來爲趙無恤助陣,他的兩個哥哥卻在背後使着小動作,引吳軍入宋時,不由大驚失色。

他們已經出了營帳,站在孟諸南岸的一處小土坡上。趙無恤指着對面黑壓壓的影子對司馬耕說道:“他們就在對面,據我所知,左師和大司馬在商丘附近被擊敗後,退到了宋國東北,隨即便向吳國發出了求援信,本是病急亂投醫之舉,如今卻是覆水難收了。”

司馬耕倒是沒想太多:“既然來者中有半數打着向氏的旗號,那應該是友非敵。”

過來聽侯調遣的柳下跖在旁冷笑:“吾等與敵軍對峙兩日,交戰半日,彼輩愣是不出現,現在剛打完就冒出頭來,氣勢洶洶地往戰場開進,這是友軍?恐怕是來坐觀兩虎相鬥,事後從中漁利的罷!”

趙無恤瞪了盜跖一眼,讓他不可對司馬耕無禮。不過盜跖說得對,吳國人在前,向氏族兵在後,雙方合軍一處,顯然是勾結在一起了。他們在十里之外便被趙氏斥候發現,幾名輕騎見有向氏旗號,前往警告卻直接被射殺!趙無恤隨後再度遣使也毫無音訊,如今對方已經到逼近到三裡之內,雙方一觸即發!

樂溷的直搗商丘計劃橫生枝節,十分抑鬱,嘴上不由抱怨道:“子泰說的對。彼輩肯定是來摘桃的,早知向氏引來了吳國人。吾等何必與敵軍決戰,如今士卒疲敝。白白便宜了對方……”

這抱怨在趙無恤嚴厲的目光下漸漸變得聲音微弱,最後不敢說了。其實樂溷心裡也奇怪,自家妹夫趙無恤也就是個魯國上大夫,自己可是宋國的卿!地位顯然比他高,名義上的領地也比他多,但爲何才三年不到時間,就變得如此畏懼他……

陷入這樣的局面,趙無恤也是有苦說不出,最早時傳來的消息是:吳師入宋後先攻彭城。又圍偪陽。彭城屬於宋公直屬,偪陽則是向氏世傳的城邑,叫人只以爲吳國助了樂大心。所以他纔不得不與叛軍提前決戰,以免腹背受敵。

隨後消息卻又有反覆,吳師竟又和向氏合兵一處,圍攻叛軍的老巢蕭邑,當真變幻莫測……

如今之計不是追究,而是穩住局面,於是趙無恤淡淡地說道:“吳人態度曖昧。將其視爲友則可能變成敵,將其視爲敵亦不可。於是我只能繼續決戰的計劃,先解決一方後纔好騰出手來對付他們,孰料吳師卻未久攻蕭邑。竟棄輜重直趨商丘,剛好趕上孟諸大戰……歸根結底還是料敵不明,我之過也。”

在場衆人都紛紛道不敢。若無趙無恤指揮作戰,佈置戰術。他們連叛軍都打不過,更別說應對吳人的干涉了。

說到這裡。趙無恤卻徒然加重了語氣:“如今吳人來者不善,吾等不可大意,子牛,你且先過去與左師和大司馬碰個面,問清他們的打算和來意。其餘諸將各自收斂兵卒,傷患和俘虜在後分別安置,能戰者全部在前列陣,休要墮了軍威!”

孟諸之戰後,趙無恤在聯軍裡風頭一時無二,若說先前還有人懷疑他的年紀和地位,現在卻但聞唯唯,連戰役裡損失慘重的曹國司馬以卿士之資,也不敢有半個字的抱怨。

隨後趙無恤蹬車馳往前線,腦子裡卻全是關於今日對手的信息。

“夫差,現在的吳國太子夫差,未來的吳王夫差,春秋五霸之一……”

……

春秋五霸,這是後世耳熟能詳的一句話,本想着好歹得等春秋的紀年走完,方能將這三百年間的幾百個諸侯分出個雌雄來。可來到這公元六世紀的尾巴後,趙無恤才愕然發覺,原來“五霸”的概念早就有了。

夏伯昆吾,殷伯大彭、豕韋,周伯齊桓、晉文,是爲五伯。

霸者,伯長也,說白了就是諸侯裡的老大哥,地位凌駕於小弟們之上,但理論上卻依舊臣服於天子爸爸……

單以平王東遷後算的話,春秋五霸倒還沒公論,趙無恤記得後世五霸的候選人有很多,其中兩種比較流行。其一是:齊桓公、晉文公、秦穆公、宋襄公、楚莊王。

不過另一種顯然更受認可,只要把秦穆公、宋襄公這兩個既無名又無實的替補角色刪掉,再把吳王夫差、越王勾踐這對好基友塞上末班車即可。

這兩個死對頭人生軌跡碰撞得太過於傳奇,大起大落間蘊含着太多的嗟嘆,再加上美人離殤的香豔,導致後世提及春秋最熟悉的人物,除卻孔夫子外,莫過於夫差、勾踐、西施這三人了……

勾踐現在也只是越國太子,名望不顯於諸侯,西施不知道幾歲了,也許只是個小蘿莉。唯有被趙無恤默認爲潛在對手的夫差,他卻早早開始關注,去年在陶丘和吳國接上頭後,還讓去吳國的邢敖特別留意。

夫差,他是十年後的霸主,影響力遍佈天下的人,最盛時,敗齊、逼楚、服越,淮泗諸侯無不臣服,趙鞅爲執政的晉國僅能與之平分霸權,吳王夫差風頭一時無二。

這便是趙無恤對於夫差的瞭解,可這些認知半月來卻再度被刷新,若先前吳人的軍事行動都是夫差刻意爲之的戰略欺騙,那這個人就太值得忌憚了,趙無恤當時甚至有一絲懷疑,來的莫非是孫武?

所以在得知敵方主帥身份時,他也不知自己是否該鬆一口氣。這樣的人,不可能是平庸之輩。

所幸,趙無恤不僅知道故事的開始,也知道故事的結局。知道夫差和吳國的結局……

……

車騎如風,在思考的片刻時間。趙無恤便奔馳到了陣列的前方,此刻。吳師已經逼近到了一里之外!

那些地平線上的黑點迅速變成了一層黑壓壓的浪潮,又變成了鋪天蓋地的黑甲兵卒,陣中高豎烏羽之矰,望之如墨。隱隱約約的腳步聲也迅速化作震耳欲聾的驚雷,大地震顫,聲如潮涌,兩千吳國甲士在沉默着邁步接近,盾牌和短劍的敲擊聲,就是他們發出的吼叫。

趙、樂聯軍也早已列陣以待。各自佔據左右。面對慢慢逼近,一副要大打一場的吳軍,武卒表現尚好,樂氏兵卒卻人心連同軍陣齊齊動搖。

樂溷呆呆地看着吳軍看似勢不可擋的軍陣,喃喃說道:“久聞吳國步甲冠絕天下,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至於擠來前方觀望的曹國司馬,見到吳軍戰陣的那一刻,一種說不出的恐懼籠罩了他,讓他兩腿發顫。牙齒打戰,咯咯的聲音連聾子都能聽得到。

一向睥睨世人的大盜柳下跖在對曹國司馬不屑之餘,也面色嚴峻起來,他側過臉問趙無恤:“司寇。若是與吳師再戰一場,能勝麼?”

趙無恤小聲回了他一句實話:“沒把握……”

據說吳國的三萬重甲軍陣是孫武操練出來的,以往的好勇鬥狠保留之餘。卻也練出了堅毅和整齊劃一。早先的鄭軍比不上,連中行氏的方陣也不如遠矣。說他們是當下諸侯間最強的重步兵也不爲過,若是趙氏武卒沒出現的話……

“沒把握穩贏。五五開吧……”

柳下跖再度咧開一嘴大白牙:“這我就放心了。”

無恤道:“從對方進入宋國後的手段看,虛虛實實,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看似氣勢洶洶地壓過來,但卻不一定會開戰……”

他指着被吳師掩蓋在後的那些向氏族兵道:“向氏的精銳都被司馬子牛帶出來了,向巢徵發了領地裡的所有人才湊出這兩三千雜兵,我聽說吳國人作戰一向喜歡驅逐盟友在前,如今怎麼反過來了?恐怕來襲是假,威嚇是真,即便真就如此開戰,向氏之兵必無戰心,吾等小心戒備之餘,也不能落了下風!”

隨着趙無恤一聲令下,武卒那還算完備的陣線也列起來了,盾牌整齊地列在第一排,丈餘的長矛架在上面閃着寒光,青銅刺蝟再度將背部朝向來者。他們雖只是採取了守勢,並未前進一步,卻也同樣帶給對方以壓力。

但吳國人的腳步非但沒有慢下,卻反倒加快了幾分!!!

樂氏兵已經隱隱有後退的打算了,剛經歷了一場大戰的他們渾身疲憊,也見夠了袍澤死在身邊,現下還能堅持住,僅僅是因爲宋國人性格里的質樸和老實。

但武卒卻絲毫未慫:長矛兵巋然不動,田賁的擲矛兵囂張地用矛拍着自己的小盾;劍盾兵們填補了大盾間的縫隙,冷冷地盯着能看清脖頸的敵人;弩兵已經上滿了弦,三列單臂弩瞄準前方。

那些稍遜一些的西魯邑兵他們的鼓舞下,也咬牙堅持在位置上。

吳師的傳訊方式與中原不同,以鳴金爲進,以擊鼓爲退。在那尖銳的哐哐聲映襯下,吳軍已經到了七八百步外,像一座山般壓了過來,沉甸甸的壓在每一個人的心上,也壓在趙無恤的心上。

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тt kдn •¢O

這是一場不見刀劍碰撞的心理戰,一場未戰先分勝負的較量,就看誰先熬不住這巨大的心理壓力。

趙無恤也只能安慰自己:“沒事的,雖然輕騎去追擊鄭軍了,但柳下跖那數百羣盜精銳還埋伏在蘆葦叢裡,隨時可以繞後襲擊敵軍後方呢……”

“嘭!”一聲巨大的鼓點響起,嚇了許多人一跳,曹國司馬乾脆差點掉下車。有膽怯的就有膽大的,衝動的田賁差點就帶着悍卒們衝了出去。

“且慢!不是吾等的鼓聲!”穩健的伍井、穆夏等人連忙制止了身旁想跟着衝的人。

是吳國人的鼓聲,鼓聲意味着停止前進……

整齊劃一,兩千吳甲硬生生地在距離四百步的位置應聲停下了,他們的踏步揚起了一大片塵埃,稍後,一輛戎車的影子從塵土裡徑直衝出……

見對方停下,所有人都鬆了口氣,柳下跖擦了擦額頭冒出的冷汗,笑罵道:“不會又是來致師的罷?”

趙無恤則隱隱猜到了對方的打算,不知爲何,一腔熱血騰地朝他頭上涌去。

話音未落,對面立刻響起了一聲山呼海嘯般的吼聲:“吳國太子夫差在此,敢請趙司寇出陣一見!”

……

“停了啊……看來是打不起來了。”

小丘之上,在看到吳師軍陣停止後,楚狂人發出了一聲嗟嘆,聽不出是可惜,還是鬆了口氣。

他隨即不耐煩起來,眼見計然還在目不轉睛地盯着丘陵下的局面看,不由出口抱怨道:“走罷,兩個年輕貴人爭權奪勢而已,有什麼好看的?”

計然鄙夷地看了他一眼:“對我來說,這兩人的碰面可是意義非凡。”

“什麼狗彘意義?又是你計算出來的?”

計然成竹在胸,撫着鬍鬚道:“自平王東遷,周室衰微,諸侯以強並弱,齊、楚、秦、晉始大。從此政由方伯,彼輩挾王室之義,大興盟會,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號稱霸主。”

“霸有如鄭莊公那樣的小霸,有秦穆公那樣的偏霸,也有名正言順,天子致伯的大霸!齊桓公首霸,霸業衰竭十年後有晉文公繼之,晉文公之後三十年有楚莊王繼之,從此霸主之位在晉楚之間來回搖擺,晉悼公、晉平公、楚靈王都曾肆意一時,號令諸侯。但平丘之會至今也有三十餘年了,晉、楚陸續失霸。”

楚狂人聽得腦袋發暈:“你究竟想說什麼?”

計然有些興奮:“天下不可五十年無霸,當今有能力一爭霸業者,或是北面的齊侯杵臼,或是南方的吳王闔閭。前者志大才疏,且慘敗於趙氏,永遠失去了這機會,至於後者,有生之年恐怕是看不到吳國大霸了!”

“當年宗周太史伯預言王室將騷,齊、楚、秦、晉將強,如今晉阻三河,齊負東海,楚介江淮,秦因雍州之固,四方迭興,預言果然應驗,我在此也放下一預言罷……”

計然用力指着夕陽之下,孟諸湖畔兩軍陣前即將碰頭的那兩個小黑點,陽光將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長到了計然眼裡的十年之後……

“十年後的霸主就在這裡,非此,既彼!”

感謝26號的打賞!感謝神幻界,塵世流浪的心,等你吃雞蛋,一品黃山吸菸有害健康,書友151101073247258,小齊文明奇蹟,溫和善良純潔君

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第588章 神靈的居所第579章 孔門的分裂第490章 夾谷之會(終於)第34章 巡視鄉里第283章 擲矛兵第373章 以人爲本第89章 無心插柳第98章 攪動全局第148章 輕騎夜擊第114章 夏姬巫臣第301章 魯城曲阜第997章 心蕩第692章 同根相煎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655章 大風(12)第281章 父與子(下)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600章 阿姊(上)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257章 語言障礙第975章 殺人盈野第410章 會師第1127章 連騎擊鞠壤第341章 盜亦有道(上)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808章 趙策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1212章 脣亡齒寒第404章 攻敵所必救?第708章 吳王夫差第753章 背水一戰第190章 孟談三策(上)第998章 眉間赤第75章 騂騂角弓第102章 微服出行第961章 趙無恤之心(上)第383章 該怪誰?第1067章 可勝者,攻也第469章 第藥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1222章 大結局第443章 不是冤家不聚頭第862章 燕國第601章 阿姊(下)第二卷完第805章 翻手爲雲第941章 他死了第865章 大業第8章 挾強弓兮射白鹿第34章 巡視鄉里第718章 圍衛救魯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316章 公輸第546章 墮郈(上)第421章 無衣無褐,何以卒歲?第273章 狐假虎威第248章 三段射第620章 大丈夫的遊戲第815章 功過任後人評說第142章 好色之徒第442章 天逐第795章 士爲知己而搏第159章 心亦憂止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622章 更與誰人說?第1124章 刻舟求劍第747章 冉求的拖字決第963章 得國之正第600章 阿姊(上)第1044章 怒海爭鋒(上)第1131章 髀肉復生第1070章 太宰嚭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1153章 願爲黃鵠兮歸故鄉第798章 走投無路第39章 逼門而入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158章 清揚婉兮第18章 趙氏公議第132章 蓖蔽象棋第417章 欲將輕騎逐(下)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167章 子貢的抉擇第1049章 ”禁酒時代“第886章 少樑砲第14章 老豺範鞅第694章 趙氏包圍網(上)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679章 叛臣第122章 不同的路第320章 無間道(上)第501章 百里而趨利者第973章 背水一戰第587章 威服九國(中)第701章 當國第1211章 軍政決於一人第1098章 濟南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231章 士冠禮(中)第275章 出城野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