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禮賢下士

“衛靈公”葬禮前一天,新君蒯聵的命令接連不斷地發出,但做的皆是倒行逆施之事。包括大賞那些跟在他身邊奉承逢迎,卻在戰爭裡沒尺寸之功的衛國叛臣們,一時間城中封官用的銅印太稀少,便刻木印代替。

他還打擊報復,請求趙兵在城中大索他在衛國時的仇人,被趙無恤婉拒後,蒯聵就讓新招降的衛國宮衛去拿人。一時間人人自危,甚至逼得一直不看好蒯聵的蘧伯玉爲了自保,只能來趙軍大營請求庇護……

對衛國三根樑柱之一的蘧伯玉,趙無恤是十分重視的,此人是有名的忠臣、賢人,他光明正大,表裡如一,不會在公開場合故意表現自己來博取名聲,也不會在沒人知道的情況下做不該做的事,後世有句成語“不欺暗室”,的就是此人。

早在四十年前季札訪問中原時,蘧伯玉就是風評甚佳的衛國君子,幾十年下來,這位四朝老臣積累了巨大的人望,在衛國和諸侯間名氣太盛。他被楚國公子皙認爲是才德皆備的人才,可以託付妻子,還與孔子一生爲摯友,二人分別仕於魯和衛時就曾互相派使者致問,若非衛國一直陷入戰亂,孔子抱着“危國不入”的心態繞開,恐怕會來蘧伯玉家裡住上一陣。

這位國老一般的人物,趙無恤肯定不會放心他留在衛國,也不會放任他去投靠外國,更不能殺了,還是送到趙氏領地上養老爲妙,也可以爲趙氏攬士增加名望。

“我不會在帝丘待太久,休整幾日,安定秩序後便要開拔,先生既然不容於衛君,連回到封地也不一定安全,不如暫時去朝歌居住,做趙氏的貴賓,何如?”

蘧伯玉也無奈,他年歲頗大,也能在變幻莫測的衛國政壇長袖善舞,可碰上蒯聵這種報復心極重的頑劣國君卻無可奈何,爲了求一個善終也只能如此了。

安撫了蘧伯玉後,趙無恤暗暗思索,覺得彌子瑕那一夜的不錯,這蒯聵,還真有三五②②②②,m.↑.⊙年內讓衛人離心離德的潛質啊,既然如此,不如再加一把火,讓他把衛康叔之德統統敗光掉……

恰在此時,見曹國局勢穩定,子貢繞了一大圈才尋來的計然終於動身來到帝丘了,當夜,無恤便在城外的大帳招待他。

……

“孟諸之戰前夕,來向我獻策的漁父果然是先生……”爲了體現自己的禮賢下士,趙無恤特地帶着一干將吏到帝丘以南十里外迎接計然,遠遠見到人後,心中的一個謎團便解開了。

計然今日一副士人打扮,雖然卸下了早先那身漁父裝扮,可六尺半的瘦身材,風吹日曬的臉龐,札成髮髻用骨簪固定的濃密黑髮卻沒有改變。

總之,乍一看其貌不揚,讓無恤身邊沒見到計然的將吏們不以爲然。

趙無恤還是很親熱地上前與他對拜:“無恤入宋後便得知先生大名,曾兩次去先生居所晉謁,不得一見。在孟諸先生以漁父身份出現,助我軍大勝,還未來得及道一聲感謝,先生卻又不辭而別,無恤惋然嘆息,莫非我無德寡仁,不能留住賢人?之後無恤虛上大夫之席以待,派人尋遍宋地卻難覓先生蹤跡,幾年來念念不忘,今日終於等到先生了!”

計然亦道:“鄉野鄙人,疏懶成性,屢蒙將軍枉臨,不勝愧赧。”

“先生此言差矣,先生之才,非但天下早有談論,無恤更是親自領會過,還望先生不棄無恤愚笨,能留在軍中教誨一二。”

計然的談吐還是那麼丰姿俊爽,兩人謙讓一番後,趙無恤邀請計然蹬車,他則親自爲其駕車。一時間趙無恤手下衆將吏大驚失色,自家主君雖然禮賢下士,可還從未對誰如此殷切虛禮過。

無恤卻是有自己打算的,前兩日,子貢已經派騎從將他對計然的觀察一一通報,包括計然服葉公、在陶丘國人暴動上推了他一把、以及數日內便助他穩定曹國局勢等……

這就好比人未見,音先聞,趙無恤對這歷史上“興越三絕”之一的計然有了一個清晰的認識,的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而此人最擅長的治國之術,尚未顯露出來呢。所以無恤纔有這般作態,要論招攬人心的手段,他所見所聞可比這時代單調的方式多了去。

衆人有勸阻之意,計然卻沒有謙讓,既然趙無恤相邀,他整理了一下衣冠,就徑直上了車子,坐在車左空出的尊貴座位上,絲毫沒有謙讓的意思,想借此觀察一下趙無恤的態度,卻見無恤臉色不變,手握馬繮繩更加認真了。

計然暗暗頭,以趙無恤這樣的地位,還能下人,這種心志是成就大事的料,自己果然沒有看錯人。

因爲大軍踩踏,夏雨飄飄,道路狀況並不是很好,但趙無恤駕車四平八穩,讓計然頗爲詫異。

“聽聞將軍擅長縱馬馳逐,不曾想御術也沒生疏。”

“君子六藝可不能忘,尤其是御術,有人曾告訴我,這看似簡單的操縱八轡駟馬,卻有御人治國的大道理在裡面,夠學一輩子了,縱然我身居七鼎卿位,又豈敢荒廢?”

“這話的好,不知是何人告訴將軍的?”

“是我的御師王孫期。”趙無恤如數家珍:“無恤的老師很多,除了王孫期外,教我禮樂的是師高,教我書法的是計僑先生,教我軍爭的是郵子良司馬,教我仁德愛人的則是孔子。”

計然由衷讚歎:“身居高位卻還能尊師敬道,將軍真是了不起。”

無恤一笑:“賢人無常師,無恤亦有向賢之心,如今我還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許多,先生博學無所不通,無恤懇請先生留下,我願師事之,何如?”

計然一愣,隨即哈哈大笑:“將軍這樣的弟子,可不是區區辛文子能收的,何況我門下已有一徒,將軍師事於我,豈不要多一位師兄?”

“若那位師兄也是位經事大才,我倒是賺了。”

兩人你一句我一句相談甚歡,甚至開起了玩笑,同車穿着一身盛裝禮服,充當車右的項橐卻不樂意了。他本就是心高氣傲之人,連孔子都不服,九歲時就能當街攔着孔夫子辯日。他見計然其貌不揚有些失望,又瞧其對趙無恤的禮賢下士大刺刺地接受,一不嫌虛,頓時心中不快。

他在後面輕咳一聲吸引兩人注意,又朝計然行了一禮,恭敬地道:“主君苦苦尋了先生三四年,先生卻一直避而不見,好幾次趙氏和魯國處於危難,人才稀缺,主君盼先生如久旱盼甘霖,先生卻遲遲不至。如今主君橫掃晉國,破曹入衛威震四海,放眼北國趙氏已無敵手,先生卻來了,真是好巧!”

趙無恤回頭瞥了項橐一眼,厲聲喝道:“放肆!”又對計然笑道:“這孺子是魯國神童,在我身邊做筆吏,平日裡太放縱他了,養成了這驕縱的性情,還望先生見諒。”

項橐低下了頭,但看那樣子,還不服氣。

“君子也是直言,無妨。”計然捋了捋鬍鬚,笑着打量項橐,此子年不過十六,卻生的一副好皮囊,且耳聰目明,換了一般長輩興許會很欣賞,可他不同,他更喜歡他弟子范蠡那樣的後天成才者!

“這位君子的不錯,我的確是挑着時間北上的,就是要等趙將軍打下一片山河後才肯投入幕下。”

此言一出,不但項橐側目,連趙無恤也有些詫異。

計然也不怕實話,“好讓將軍知曉,老朽並不擅長軍爭,在將軍與勁敵鏖戰時來此也無所事事,還不如多遊玩山川,珍惜自由時光。只有在將軍有了千乘之地後,纔有我用武之地,河內、河北、魯國,將軍能馬上得之,卻不能馬上守之。恰好,老朽最自信的,還是治國、守成之道,我此次前來,雖無法讓將軍迅速戰勝強敵,卻可爲將軍獻上整合晉魯,安邦定國的百年之計!”

第657章 大風(14)第649章 大風(6)第76章 一步之遙第126章 國險多馬第81章 收之桑榆第1142章 鐵馬冰河入夢來(上)第374章 刺殺!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809章 魏策第141章 上善若水第68章 少君魏姬第756章 奈何趙軍有弩砲 下番外3 上帝之鞭第744章 濟濟多士第262章 引狼入室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番外13 秦皇紀(上)第745章 爲何而戰?第647章 大風(4)第第470章 醫院第1128章 巧捷惟萬端第1088章 王侯盡北望(上)第352章 將治魯第844章 猗頓之富第499章 宋之亂(下)第194章 醫扁鵲第1130章 陟彼岡兮第898章 竹杖芒鞋輕勝馬第433章 傷寒(中)第619章 桃園三結義第981章 大戰在即第1199章 太華巍巍第912章 沸鼎(下)第313章 其命維新(下)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911章 沸鼎(上)第545 師徒、父子第650章 大風(7)第1089章 王侯盡北望(中)第1057章 《南征記》譯者序第88章 伊尹之志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24章 周髀數字第784章 今我來思,雨雪霏霏第343章 盜亦有道(下)第39章 逼門而入第1041章 心悅君兮君不知第726章 山不過來,我便過去!第339章 中都的燈滅了第1053章 麟之趾第877章 魚躍龍門第809章 魏策第970章 天子腳下(下)第28章 涉彼北山第720章 齊侯的貴賓第303章 陪臣執國命第962章 趙無恤之心(下)第574章 趙氏幕府(上)第233章 少而執官第1015章 西岐有鳳,鳴於昆崗第1083章 生於憂患第832章 桃之夭夭(中)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1200章 長安灞上(上)第1141章 弓如霹靂弦驚第611章 我的兄弟姐妹(中)第683章 河伯娶妻第155章 涅出深山第1101章 不絕如縷第399章 驅虎吞狼第688章 邯鄲九月(下)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375章 遠交近攻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1183章 白公勝變法(上)第487章 夾谷之會(中)第669章 破城第314章 名法,義利第1039章 和氏璧第595章 琅琊臺上風雷起第1167章 飛鳥盡,良弓藏第562章 千金市馬骨第84章 蹴鞠練兵第365章 來自陶丘的邀請第85章 中原有菽第1145章 犁庭掃穴第296章 四武衝陣第856章 弱冠系虜請長纓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29章 威風凜凜第469章 第藥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1069章 黃雀在後第1031章 朝天子(上)第149章 輕騎夜擊 下第63章 仲尼弟子(上)第431章 營中有變第790章 長平之戰(上)第1076章 一歲一枯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