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0章 人爲刀俎

ps:果然不能給自己立flag,以後更新還是一早一晚吧(咦?)

周王匄二十九年(公元前491年)的春天,中原又陷入戰亂之中,晉國趙魏韓三秦伐秦,取秦少樑,秦惠公暴斃,秦軍不得不後撤,但秦國與魏氏的河西之爭,還將一直延續到秋冬……

當北國還是一片紛爭不休的亂象,江南早已沉醉在迷人的春色中,姑蘇旁的原野放眼望去盡是鮮豔的花朵,從五湖裡捕上來的鱸魚鮮美得好似在你口中活蹦亂跳。

但望着面前案几上的魚羹,文種卻一點食慾都沒有,在簡陋的居室內來回踱步,焦躁不已。

他們的主君,三年前入吳國爲臣僕的越王勾踐,被吳王夫差再度傳喚入宮,這一去,就是整整大半天,太久了吧!

望着窗外站在垂柳上鳴叫不止的杜鵑,一個可怕的想法從種大夫腦中冒了出來,他猛地停下步伐,對坐在案几旁吐着魚刺的同僚范蠡說道:“少伯,你說君上他會不會已經……”

“絕不會。”范蠡本是楚國狂士,面容俊朗,內質充實,稍微打扮一下就顯得風度翩翩。然而今日的他,卻卸下了楚人的高冠博帶,穿着低調的麻布深衣,袖子也剪得短短的,像一個下等的豎人,而不像一國大夫。

他倒是比文種鎮定,勾踐今早被夫差召見一去不回,他雖然心裡知道不妙,卻還能慢慢地喝着魚羹,因爲范蠡知道,只有體力充沛,才能去與吳國君臣周旋。危難之際見真本色,難怪計然稱他爲”王霸之才“,也無愧於當日陪同勾踐入吳國時,所說的“四封之內,百姓之事,蠡不如種也。四封之外,敵國之制,立斷之事,種亦不如蠡也!”

范蠡將魚羹喝乾淨,放下筷箸,對文種道:“子禽此番入吳進貢,珍寶玩好、美女玉帛,只要有吳王一份,大宰嚭那裡也沒有少。伯嚭貪婪,一向把越國當做他攬財的寶地,他是吳王最寵信的大臣,既然他那邊還未傳來消息,可見事情遠沒有你我想的糟糕。”

文種長嘆一聲:“也不知究竟發生了何事,近來吳王本已對大王態度好轉,今日來傳喚的王孫駱卻突然變得義正詞嚴起來……”

范蠡搖頭道:“還能有誰,今日之事,必是伍子胥從中作祟!”

在吳爲質,雖然屈辱,但手段得當,也算不得兇險。若說吳國有誰是范蠡最爲畏懼的,那就是吳國相邦伍子胥了,他不由想起三年前,他陪着勾踐夫婦入吳爲質的情形……

……

三年前(公元前494年)的冬至日,越王一行抵達吳國,當時吳國正在大宴賓客,爲夫差從陳國班師過來慶賀。范蠡陪着勾踐一入殿,歌舞聲、絲竹聲便停了,所有人都看向他們,目光玩味。

攜李之戰,這個男人大敗吳王闔閭,殺得吳軍丟盔棄甲,被譽爲于越的英雄,他是多麼的不可一世啊。

但今日呢?勾踐卻卑躬屈膝,垂着腦袋,遠遠看到吳王坐在君榻上,就五體投地,三拜稽首,自稱“東海賤臣勾踐”……

吳國君臣哈哈大笑,換了一般人,恐怕會惱羞成怒得恨不得找條地縫鑽進去,或者一頭撞死在柱子哈桑。勾踐卻不以爲忤,他面色悽悽地說自己“上愧皇天,下負后土,自不量力,讓吳王之軍士勞碌……”他說現如今得到吳王赦免其死罪,榮譽他作爲吳國的役臣,拿着畚箕掃帚做吳王的奴婢,能保住這條須臾小命,勾踐真是誠蒙厚恩,不勝仰感俯愧……

吳王得意洋洋,笑着說,勾踐你覺得寡人如此役使你有些過分了麼?吳國先君闔閭的仇讎,孤可還沒忘記呢。

夫差話語裡帶着一絲試探,此時此刻,勾踐君臣我爲魚肉,人爲刀俎,他咬了咬牙,再度裝出一副貪生怕死的模樣,叩首如同搗蒜,哭訴說臣罪該萬死,只希望大王能原諒……

見勾踐這般模樣,吳王也與他的寵臣大宰伯嚭相視大笑,對越國的警惕放到了最低。

然而,范蠡清楚地記得,吳宮殿上,唯獨有一個人沒有笑,他甚至沒有喝一口酒,吃一口肉,整個過程裡,一對鷹目一直在死死盯着勾踐!

伍子胥!

其他人喝得高興之際,吳國相邦卻站了起來,他目若熛火,范蠡也不由心虛,不敢與之對視,他聲如雷霆,說出的每一句話,都如同利箭般,射在越國君臣心中!

“飛鳥在青雲之上,虞人尚且想要彎弓而射之,若它們臥於華池、集於庭廡?豈有不射之理?越王昔日藏於會稽山之上,遁於老林之間,吾等要擒拿他很難,所以接受了越國的投降,饒他一命。現在他卻自己送上門來,這正是庖廚磨刀赫赫,宰殺鳥雀的大好時機啊,大王,臣請斬勾踐於殿上!”

其色厲,其辭言,勾踐臉色大變,范蠡捏緊了拳頭,殿內言笑晏晏的吳國君臣也頓時寂寥無音,這位老相邦之威可見一斑,但范蠡敏銳地注意到,吳王卻有些不開心了。

“相邦……”夫差儘量壓住被攪了興致的不滿,陪着笑對伍子胥說道:“寡人聽說,誅降殺服,禍及三世。寡人並不是憐憫越王纔不殺他,而是怕天帝的責怪,所以饒恕了他的罪過,讓他有機會贖罪。”

“人死不能復生,若賠禮贖罪有用的話……”伍子胥昂着頭,和夫差說話的語氣,就像老師教訓弟子,老子教訓兒子一樣:“楚平王的墓怎麼會被我掘開呢?”

“這……”吳王臉上怒意顯現,伍子胥,是先王時代的重臣,也是幫他當上太子,並興兵破越報仇的大功臣,他是吳國相邦,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當年父王剛死時,夫差還得叫他一聲“亞父”。在軍政外交上,他阻止夫差北上求霸,力主先爭取陳、蔡,擊敗楚國,取得楚的半壁江山,與北方實際的霸主趙氏也採取了剋制的態度,沒有徹底撕破臉。

這些在伍子胥自己看來正確的舉動,在夫差看來,卻是一隻腳踏進棺材的老頭子獨斷專行,把自己當成剛即位的弱冠之君啊!

尤其是在對越國的問題上,伍子胥一直在與他唱反調,當衆駁他的面子。

這讓夫差恨得牙癢,只可惜伍子胥在吳國根深蒂固,朋黨親故遍佈朝中軍中,訓練了吳國甲兵的孫武卸任後,也在伍子胥府邸當座上賓。新君最忌憚的就是這種實權老臣,縱然夫差已經即位好幾年,也漸漸握穩了朝綱,但吳國相邦權力極重,想要無視這老頭子的意見一意孤行,他還是有些犯怵的……

幸之又幸,這個人因爲性格的強勢和不講道理,在吳國也有不少敵人,比如曾經與他稱兄道弟的楚國同鄉……

……

一陣乾巴巴的笑聲在殿內響起,身材微胖,高冠博帶,身上隨便一個玉飾都價值連城的伯嚭站了起來,笑眯眯地說道:“子胥休要激動,你啊,還是老樣子……”

他就像一個和事老,像以往一樣調節吳王和相邦的矛盾,然而今日卻有些不一樣,伯嚭話音一轉,擺了擺手道:“子胥明於一時之計,不通安國之道,大王的深謀遠慮,你是真的看不透呢,還是故意想讓大王受到天帝降罪呢?臣願大王按您所想的主意實施,不要囿於小人們的胡言亂語!”

什麼!

小人?他是在指相邦麼?

這一席話,頓時在殿上掀起了軒然大波,一時間,對勾踐的處置都不重要了,吳國衆臣愕然地看着伯嚭,又看看伍子胥。吳國的頭號和二號權臣,像兩根柱子一般,分立吳王下首兩側,就這麼爭鋒相對地看着對方。

伍子胥鬚髮賁張,顯然是氣得不行,眼中還帶着一絲突遭背叛的難以置信。伯嚭則面色如常,臉色是討好吳王不惜得罪伍子胥的諂媚,心中卻是終於擺脫此人的如釋重負……

和伍子胥一樣,伯嚭也是楚國亡人,他父親伯郄宛是楚平王左尹,後來被楚國令尹子常聽信奸臣費無極之言所殺,並誅連全族,只剩下伯嚭逃難到吳國。

伍子胥覺得他和自己同病相憐,也有幾分才幹,便大力向吳王闔閭引薦。伯嚭也投桃報李,早期是伍子胥一黨的堅定擁護者,他在柏舉之戰時與伍子胥休慼與共,在挖開楚王陵墓,鞭撻楚平王屍體時與相擁大笑,又一起垂淚,爲冤死的父兄哀傷。

他們還一起享用了令尹子常的妻妾女兒作爲報復,關係極爲要好。

但也正是在攻破郢都的瘋狂裡,伯嚭大仇得報心願已了,頓時沉浸在美色珍寶的花花世界裡,開始變得貪婪而無恥,曾經破家亡族的慘劇,讓他對權力極度渴望。

在新王夫差繼位後,伯嚭知道機會來了,他投其所好,成了吳王最寵信的臣子。他逐漸培養起了自己黨羽,已經不再需要依靠伍子胥,反而,還視伍員爲朝權力巔峰進一步攀升的絆腳石!

時至今日,他終於和伍子胥四目對視,站在了一個平等的位置,而不用永遠跟在他背後,盯着老頭白髮蒼蒼的後腦勺看了!

吳國相邦和大宰公然敵對,只差大打出手,拔劍相向了。

這時候,卻是夫差站出來打了圓場。

“都給寡人坐下!遠客在此,汝等這是做什麼?讓別人看笑話?”

伍子胥跋扈歸跋扈,對吳國的忠心卻不容置疑,而且此人能力極強,吳王夫差還有許多事情要仰仗他去做,也不好立刻廢掉他的相位。不過有伯嚭跳出來與之爲敵,夫差還是高興的,他明面上斥責了伯嚭,讓他休得對相邦無禮,可在處置勾踐的問題上,卻無視了伍子胥的逆耳忠言,他沒有誅殺越王,而是命令他爲自己駕車養馬,其夫人則在宮室之中做奴婢。

伯嚭態度立刻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彎着胖腰笑眯眯地朝伍子胥道歉,伍子胥卻還是老樣子,一點不領情,不給人臺階下,扔下筷箸氣呼呼地走了。

筵席卻因爲他的離開而變得更加歡快,更加放肆,范蠡等人陪坐在冷冰冰的殿尾,只有一杯水酒和一點難嚼的素菜。勾踐夫人則坐到了吳王身邊,爲他斟酒,勾踐對此一言不發,低頭不看。人爲刀俎啊,就算吳王想要當着勾踐的面臨幸其夫人,只怕勾踐也只能忍着看着……

好在夫差雖然張狂驕傲,從羞辱越王的過程中得到了心理上的滿足,性格里卻不是那種欺人太甚的人,沒做出後世宋太宗對小周後乾的禽獸事。

更何況勾踐夫人有紋面,不是他喜歡的類型,他喜愛的,還是深衣翩翩的中原女子……

酒酣,已經被美酒灌得大醉的吳王突然意興闌珊,舉杯對衆人說道:“如今越君已爲寡人圉僮,不知什麼時候,才能將晉國上卿趙無恤也捉來做牧奴?再將宋國的大巫也請來,每日爲孤跳舞,侍奉牀榻?”

(~^~)

第1154章 雲中誰寄錦書來?第891章 我爲魚肉第882章 秦歌一曲(上)第37章 我的成邑第128章 竊國大盜第737章 曲終人散第183章 驟然生變(上)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932章 鹽粒第130章 射分四耦第280章 父與子(上)第90章 君子有爲第264章 天下之中第12章 呦呦鹿鳴第265章 鼓勵消費第436章 醫者心第811章 大國上卿(上)第162章 狄服騎射第1169章 金陵王氣第1037章 大開明堂受朝賀(下)第823章 碧血丹心第837章 運河第950章 武裝賑災第575章 趙氏幕府(下)第554章 舊制度與大革命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781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上)第728章 天道昭昭第218章 秋日之陽(三)第143章 欲言又止第139章 裡應外合第90章 君子有爲第175章 有如皎日第1026章 邗溝、菏水第42章 勢將去汝!第1104章 人生最大的樂趣第521章 摘桃的來了第157章 周室之亂翟792章 長平之戰(下)第1201章 長安灞上(下)第420章 大雪滿弓刀(下)第635章 庶人劍,諸侯劍第642章 真正的戰爭纔剛剛開始(下)第206章 君子有召第136章 大射儀(中)第548章 濟清第486章 螳臂當車!寫在第三捲開始前的話第890章 人爲刀俎第630章 爲淵驅魚(上)第505章 桐宮之囚(上)第1048章 勞民傷財第908章 夫人們的香裙第548章 濟清第581章 干將莫邪第7章 車騎之爭第508章 七穆遊氏第518章 狂人第833章 桃之夭夭(下)第243章 無恤的蛻變第324章 亂(下)第176章 誰家天下第389章 迴歸的希望第165章 下谷之法第14章 老豺範鞅第504章 夫差第686章 子見南子第3章 沒車的男人傷不起第1160章 鼎之輕重第157章 周室之亂第743章 想跑?第624章 灰色的翅膀第1182章 陽春白雪,下里巴人第940章 以鄰爲壑第803章 首身離兮心不懲第681章 孔子在宋第1097章 萬里長城萬里空第1148章 草原上的明珠第145章 引狼入室第237章 道路輿第115章 賞罰分明第192章 孟談三策(下)第938章 蟲豸第827章 仲尼之厄第293章 初聞盜跖第435章 青丘九尾第1199章 太華巍巍番外12 《亞歷山大帝國史》譯者序(下)第758章 戰爭從此變得不同 下第918章 眼看他樓塌了(下)第460章 天下熙熙皆爲利來第523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508章 七穆遊氏第239章 愚公移山第580章 鍛鐵的女劍師第537章 南子的歸宿番外6 《史記西楚世家(中)》白話譯文第724章 張孟談第829章 吳王金戈越王劍(上)第727章 跳樑小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