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冤家終路窄

北京城,護國寧漕佑民觀。

如今天子信玄,龍虎衙門設遍州府,道觀更是多如牛毛。但說起這護國寧漕佑民觀,依舊來歷非凡。

嘉靖年間,龍虎氣逸散,妖星震動,天下亂象初顯,各地妖邪難以抑制。

如今的天師道大真人,凌霄法清妙義飛元真君,俗名義初的張天師,當時還只是個不經事的孩子,卻一舉修成了近千年來無人修成的《太平洞極經》,是龍虎山少有的少年天師。

嘉靖帝下旨召見於他。張義初第一次進北京城,便看出京城裡妖患叢生。

他當即出手,先後降服了金魚池的蠍子精、永定門外沙子口的蠍虎精、西直門外蓮花庵的蜈蚣精等一干妖害,在京城名聲大震。

嘉靖大喜,當即大興土木,在京城修建佔地數百間的“護國寧漕佑民觀”,作爲張天師入京朝覲時的行轅,更稱呼比自己小得多的張義初,是當世小神仙,常常與他徹夜長談。

爾後四十年餘,神皇帝十歲繼承大統,朝堂風雨飄搖。張天師再次進京,伴駕足足十五年,才飄然回到龍虎山。

他輔佐三代君王,是兩代帝師,天師道的勢力拔地而起,成了臥國器而眠的龐然大物。

後來壬辰之戰,易羽自朝鮮歸來,張天師便沒了消息,沒有多久,甚至連太乙閣首席高功的位置也推讓出去。

這座護國寧漕佑民觀,也只有有張天師的親傳弟子,在京的御前法官錢守仁把持。

所謂“御前法官”,便是龍虎山在神皇帝面前的代言人,其地位和太乙閣首席高功一南一北,都尊貴無比。

而今天,這位平日在道觀裡說一不二的御前法官,卻長膝跪地,冷汗如雨水滴落,怎麼擦也擦不乾淨。

一聲聲洪大銅磬,從他頭頂飛過,飛出宮殿。

幽暗的黑色大殿上,立着巨大的炭火銅盆。裡頭熊熊火焰糾纏成一個單膝跪地,長髮擺動的女人模樣。

這銅磬每響一聲,火焰便顫抖一下,銅磬聲響成一片,那火焰也躍動如妖精。

良久,縈繞玉柱金樑的悠揚磬聲,才飄散乾淨。

“主子息怒。”

這火焰開口,是悅耳的女人聲音,正是天威司的掌事朱焰。

“……”

大殿的紫金蒲團上傳來一聲質問:“伏線司有幾成把握,劫走火屠的是楊三井?”

“五成往上,畢竟,祁連山人失蹤太久了。”

“五成?也不少了……”

紫金蒲團上的貴人又沉默起來,半天才開口:“楊三井這件事,不要過太乙館的手。另外,把天威司和腥元司的人都撤回來吧,不必再抓捕火屠了,江西的事,龍虎緹騎也不要再參與。這老頭子要做什麼,也不幹廟堂的事,由他去吧。”

朱焰越發恭敬:“是。”

“守仁啊,你來把這些奏摺都燒掉。”貴人又叫起旁邊兀自流汗的錢守仁。

錢守仁擦擦汗才站得起來,他勉強走上去,紫金蒲團邊上,全是散落的奏摺,已經開過封,丟的到處都是。

他不自覺瞥了一眼上面的內容,全是御史臺言官,以及國戚貴胄彈劾自己師尊張義初的內容。

其中言辭激烈,斥責張是狼子野心,操弄神器,或是昏聵無能,延誤國事。還有的更狠,把這幾個月的汛情,火災,地震,韃靼劫掠,乃至稅銀欠繳的罪過,統統安在了丟失龍虎旗牌的緣由上,奏摺裡沒一字提及張義初,卻把明晃晃的刀槍紮在龍虎山身上。

蓬!

這些奏摺被扔進了熊熊大火,帶起幾道火星,很快就化爲灰燼。

“守仁,你在京城待了有十年沒有?”

那人又問

錢守仁恭敬回答:“回稟陛下,十年三個月整。”

“你也該歇歇了,把身下擔子卸了。回山見見你的師兄弟,還有師輔他老人家。”

錢守仁失落得無以復加,卻還是咬緊牙關,不叫自己的表情太過沮喪。

張義初這輩子,只擔任過朝廷兩個職位,一個是十五年的御前法官,還有一個是加起來三十多年的太乙閣首席高功。世人都傳說,張義初百年之後挑選傳人,勢必是在御前法官,和太乙閣首席高功當中挑選的。

“是……”

錢守仁剛要退下,那人又說話了:“對了,如今太乙閣首席高功是守字輩哪一個?”

錢守仁先是一愣,隨即大喜,御前法官雖然位高權重,但比起太乙閣首席高功來,還是差上一點,莫非陛下是要……

他壓抑心中欣喜,語氣平靜地道:“回稟陛下,是我的六師弟易守正。”

“我記得他,機敏識人,是個人才,是天師道不可或缺的棟樑,這可就讓我爲難了。你侍奉我這麼久,我總應該回報你點什麼。你現在是御前法官,我叫你回去反降了職守?這叫別人怎麼說我?”

錢守仁撲通跪倒,誠惶誠恐:“爲陛下分憂,是臣子的職責,若有私心求報,叫臣子受雷齏之罰。”

“我知道你忠心。”那人想了想:“這樣吧,我發一道旨,你轉交給師輔,就說學生想他了,想叫他到京城來敘舊。至於天師的位子,你先擔着吧。”

天空中陰雲密佈,一時半會就要降下天雷似的。

錢守仁也不清楚,自己是如何走出宮殿的。

天空中雷電翻涌,錢守仁的心裡翻江倒海……

月平縣

“有勞有勞。”

“客氣客氣。”

李閻洗罷澡,進得大堂來。青海紅日前空落落的,只擺着幾張黃花梨的太師椅,兩張方茶桌。

守一和魏洗海都還沒到,只有一身大紅的馬遼慢坐着,他正慢悠悠地潑茶換水,見到李閻進來,也不說話,只是從茶壺裡倒了兩杯熱茶,推到自己手邊的太師椅能夠到的地方。

李閻沒有推辭,大大方方座下,才和馬遼有了上頭這一番寒暄。

“說起來,我與李鎮撫,還有一番淵源呢?”

“馬公公久居宮中,怎麼會和我一介武夫有淵源呢?”

馬遼臉上綴着幾絲笑容:“那茶馬司的監正柴玄,是我的乾兒子。李鎮撫在山東見過。”

李閻把整杯茶水吞進肚子,才衝着馬遼挑了挑眉毛:“哦?”

“我那傻兒子有眼不識泰山,居然敢把歪主意打到鎮撫您的身上。他也是罪有應得,遭了妖禍,染上了口吃的毛病,還養死了幾匹貢馬,我已經重重責罰過他了。希望李鎮撫,別把這點小小的不愉快放到心上。”

牽絲奴馬遼是腥元司的掌事,與柴玄不同,此人能名列二十四將,必然是有些本領的。但是看他態度,不太像要和自己爲難。

“馬公公言重了,柴大人是愛馬之人,沒什麼壞心思。他與我臨別之時,我們還約定,等差事完了,我就把飛雷送過去,叫他養幾匹馬駒子。至於他遭了妖災這事,我倒是知道些內幕。”

李閻一副開誠佈公的態度,把胡三誆騙柴玄的事說了出來,但隱去了秦城隍父子的事,只說是胡三換走了柴玄的心,才叫他得了口吃病。

“胡三,我倒是知道這麼個人。”

馬遼突然呀了一聲:“我伏線司的人有諜報,這胡三不正在伏龍山上麼?”

李閻聽了也眉頭一跳,脫口而出道:“那可真是冤家路窄啊。”

伏龍山乾光洞

牛頭旃檀手持水火法棍,衝着昏黃瀑布大聲叫罵:“蘇都!你若還有半分情義,便出來見我!”

張揚的笑聲從水簾中傳來,一團車輪大小的火球從天而降,正落在牛頭旃檀身上。

這牛頭旃檀乃是木種,最怕火焰,他嘶吼一聲扯下着火道袍,一個猛子扎進江水裡,撲騰許久才堪堪滅了火。

“哈哈哈哈哈~”

一隻火紅鳳凰自瀑布中穿梭出來,頭上幾隻金色翎毛,煞是好看。

“你這榆木疙瘩別再白費力氣,我家十四妹可懶得理你!姑奶奶有二十八種神火,水撲不滅的也有十幾種。你再聒噪,叫你走不脫我伏龍山!”

牛頭旃檀氣得哇哇大叫,他舞動水火法棍,捲動飛沙走石,卻傷不着空中的靈巧火鳳。反倒差點叫這火鳥一口火焰吐中面門。

“你!你等着!”

牛頭旃檀眼見要吃虧,放下狠話,帶着滿身焦痕逃走,火鳳凰在天空中大聲嘲諷。突然,她瞥見什麼似的,呀了一聲向低空掠去。

查小刀扛着數丈長的龍身,幾乎瞧不見他了,曹永昌亦步亦趨地跟着,正在伏龍山上的來回打轉。

“什麼人傷我十三弟弟!”

那火鳥撲了過來,被查小刀一道金色請柬直擊面門。

“快救人。”

查小刀高聲道。

第三章 偉大鐵路第七十七章 緣由第二十八章 十業大身,赤心吼第七十章 機械波旬?白骨波旬!第九章 攝山女(下)第三章 十主特供序列第二十三章 收線!第四十五章 知識改變命運第九十三章 太平文疏!第五十章 行走第三十四章 破綻!第九十六章 權限第六章 再吊兩天第六十六章 槍劍七大行!第七十四章 李閻的,回答(二)第六十章 間奏:氤氳第四十七章 白老頭,黑騎鬼第十四章 受難的耶穌第十一章 賣硯臺的小老兒第九章 摧枯拉朽第四十六章 導火索第九十四章 一撇一捺念個人第一百一十五章 風雲變幻第二十六章 金旗牌;紅旗牌第三十二章 五仙鬧渤海(中)第二十七章 牀尾難合第十五章 無頭屍第十八章 屍狗錢第七十八章 李蔡交探第十八章 龍虎都監第四十三章 大鬧活魚谷(上)第四十章 終焉之前第六章 紅山圍場的邀請第四十六章 望海觀音像第十章 衝圍(一)第十九章 麗姜第二十九章 極樂會第二十七章 十六天魔舞第十八章 平息第五十三章 失蹤的質量第五十一章 豁然開朗第二十六章 百舸爭流第三十三章 天只一算(一)第三十三章 天只一算(一)第四十四章 計生絕戶!第五十七章 秦城隍(上)第四十八章 赤佛第十章 烹國第四十四章 一神鬥五煞第三十九章 大嶼山的新章第一百零七章 火燒乾光洞(上)第三十九章 十月議案第四十五章 知識改變命運第八十一章 連根拔起第十八章 希爾蓋與……兇惡一槍第五十五章 惡戰(上)第五十一章 狐鬼共舞第十八章 出現!同行者第二十三章 正道外道第五十三章 窮奇第四十一章 鄉亂第八十章 大盜梟聲(二)第五章 雲中君第九章 風波惡第三章 通譯第七十章 驚變第二十章 泉郞鬥(三)第十七章 天保仔之死(下)第十九章 驚聞,二入南洋!第十四章 鋼鐵與活屍第五十一章 神秘莊園第十一章 睚眥之泥第四章 出人意表的魔動科技第三十五章 謀與強權第三十八章 三佛齊詛咒第七十五章 訣意全在豬婆龍第五十四章 黑色三分鐘第八章 兇案第二十二章 我能讓你擁有更好的第四十五章 大鬧活魚谷(下)第三十五章 巴蛇第九十二章 棧小妖風大(完)第四十七章 天髓傳人第四十七章 白老頭,黑騎鬼第十九章 爲什麼開槍?第四十六章 死神與戰車第十九章 冬日白晝第六章 離殤(完)第六十章 贏天壽第七章 一個千古迷弟的誕生第四十四章 青口貝和遲來的常第一章 結算第六章 過眼之暇(三)第五十七章 致命抉擇第四十一章 閻浮果核第十一章 神怪與學者(完)第十二章 瘋狂的肖克第七十八章 李閻的回答(六)第四十三章 籤第三章 雲中君vs天命雅克